明吧外交春: 有感于生命的记忆定格我在青少年时代记忆的片段中,对发生的几件事情难以忘记,串联起来,都有关于生命,成为深深印在脑海里的记忆定格,这是一种带着强烈的色彩感觉的记忆。定格一:黄色—红色上小学的地方在一个三线厂,家周围被起伏不平的山丘环绕,树木繁茂,飞鸟在这里筑巢生息,一切都显得平静自然。初夏的一天,一个好朋友神秘地告诉我他所发现的秘密。他带我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一棵刺槐树下,让我爬上去看个究竟。我上去一看,哇,一个精致玲珑的鸟巢嵌在树枝之间,里面摆放着五六个散发着温度的鸟蛋,淡粉色的蛋壳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光洁鲜亮。尽管它们一动不动,但是我知道它们的意义,它们是即将诞生的生命,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样的情景。看到我的惊喜,朋友的脸上露出得意和自豪的微笑:“除了我只有你知道。等着吧,快了,我们过些日子来看“小家伙”。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按奈不住了。放学后独自偷偷溜到树下,犹豫片刻,爬到树上,鸟巢里的鸟蛋依然还在“睡觉”,纹丝不动,丝毫没有破壳的迹象。我太喜欢它们了,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要带他们回家!我心里怦怦直跳,把鸟蛋小心翼翼地一一捡到一只手里,另一只手抓紧树干,慢慢往下出溜。这时我突然失去平衡,从一人高的地方摔了下来,我下意识地把捧着鸟蛋的手紧紧一握,刹那间,粘稠的蛋黄从指缝间喷涌而出。而我的手臂和小腿也已被树干擦伤,殷红血液慢慢渗出。我哽噎着自言自语:对不起,是我杀了你们!想到随时归巢的主人,我赶紧爬起来,抹着眼泪匆匆往家跑去……黄色—红色就是这个故事的颜色。定格二:金色-黑色在小时候父母把我放在农村生活了一段日子。那个年代的农村,物质匮乏,小孩嘴馋,什么都觉得好吃。姑姑家有一棵长了不少年头的杏树,果树在村子里本来为数就不多,这可是她家的一笔财富,每年可以走家串户用杏子换一些苞谷小米。到了即将成熟的季节,杏子慢慢泛出金色的光芒,从树叶之间悄悄露出来,沉甸甸的,令孩子们垂谗欲滴。我一去,他们很明白我的来意,姑夫站着梯子,找两个最熟的够下来,悄悄塞到我的手心:“到外面去吃吧。”我轻轻捏着它们,那种软软乎乎、圆润光滑的感觉让我陶醉,我凑到鼻子上深深闻着它发出的清凉的香气,看着姑姑家孩子四五个孩子正眼巴巴地望着我,我一溜烟跑了出去。过了大概10年吧,我回家看姑姑。见到我开玩笑:“还想杏子啊,吃不上了。”是呀,院子里光秃秃的,树影婆娑的情景不见了,取代原来杏树的仅仅是一颗小树苗。姑夫说:“盖房子,当房梁使了”。我鼻子一酸,曾经给我盼想、给我快乐的杏树,它的生命就这样终结于冰冷的锯斧。新房子已经盖好几年了,弯弯曲曲的树干——准确说应该是一块木料,正静静地横在房顶,承受着本不该它承担的压力,几年下来已变得黝黑……金色-黑色就是这个故事的颜色。定格三:绿色-白色上中学的地方在一个平原地区。学校不远处耸立着一座小山丘,尽管也就一百多米高,与周围对比看,却甚为孤零突出,远远望去象一整块大石头。人们说它是有灵性之物,因为只有有灵性的东西才会自己走,它肯定是某年某月自己来到这里的,任何人也不可能把它搬来。它郁郁葱葱,杉木、毛竹、楸木、杨梅、银杏等各类树木错落有致,山坡上露出的大石块布满苔藓,一条人踩出来的小路蜿蜒伸展。山脚下有不少天然的水洼,灌木丛生,是鱼虾和青蛙的生息乐土。放学后,同学们聚集在这里玩耍、看书。它的宁静不知道何时被打破了。工作后我有一年经过这里,已是满目疮痍、支离破碎的情景。小山丘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稀稀落落的几颗树木苟延残喘。就地取材的一条公路从山下穿过,金属镁冶炼厂和石材加工厂在周围拔地而起。白色的烟雾,白色的石头粉末,白色的选矿废水,贴着白色磁砖的简易厂房,一切看上去都是都是白色。以前的学校受教育投入之赐福,已经搬迁新址,旧校舍大门前挂上了明星乡镇企业的匾牌。我明白:这个灵性之物或许还能保持几天奄奄一息的状态,但是它的生命随着文明的脚步,必然不可逆转地逝去…… 绿色-白色就是这个故事的颜色。
用6种颜色当着叙事的结构 用真切的感受和对于生命的崇拜还原生活的本色 好文章! 建议一:其实你多花费几分钟,也许可以渲染出更可以让人进入的氛围?语言和情感都已经具备了. 建议二:字体应该大一点点.方便我等文化不高眼睛不好的人拜读^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