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转了一个帖子,里面有一段文字,给大家看看: 而我感受最深的是四周带栏的推车上颤颤危危站立的孩子(图6)。那是保育员把集体护养的孩子推出来晒太阳。那些孩子应该也就一岁多似乎刚学会站立不久,表情生动地扶着推车还有些颤微。基布兹的孩子从断奶以后就集体带养,有专门的人照料。孩子们从婴儿时就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家庭,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进入小学和中学,则集体住在青少年之家,直到18岁后参军离开基布兹。了解点古代希腊历史的人会感觉到,这种方式多少有点像古代斯巴达。也正因为这种培养,基布兹青年集体主义、平等观念、团结意识极强,这也是以色列军队战斗力特别强、而且基布兹青年成为中坚的重要原因。后来了解,每天下午4点左右,基布兹的孩子们也会回到父母身边,与家人一起呆到睡觉之前。看来,严格的集体管理下也容留了脉脉的温情亲情。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周六黄昏,是犹太人安息日结束之时。酒店是国内三星的标准,干净整洁明亮。而正好遇到大约三十几个犹太人在大堂围在一起,有人手举七台烛火,而长者正朗诵着犹太圣经,大家肃穆围在一起。犹太人一般都严格遵守安息日不生火的规定,所以自周五黄昏到周六黄昏,基本上只能吃冷餐。很多人就周末几家人一起来到郊区的基布兹,在这里举行安息日的宗教仪式,并在宗教仪式后回家。那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场景,可惜我抓了几张照片都都是昏花的。
吃完晚饭,天色已经黑尽,我便四处走走。这是一个庞大的有围墙的庄园一般的地方,有大片的土地,而居住区,有花园、游泳馆、学校、小足球场等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有孩子的笑声从远处传来,穿过黑夜清晰地落在我身边。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睡觉前孩子必须返回集体宿舍。
第二天一大早,我挎上相机,在基布兹随机游走。清晨阳光明亮,基布兹如同花园。似乎每个家庭这样一个独栋房子,门口总是开着鲜花。 因为比较早,正好是孩子上学的时候,我悠闲地走着,看着前头两位孩子,后边一位正为前面的弟弟拉紧书包。孩子的眼神充满清晨明亮的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