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呀呀”,外面开大门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窗外的朝阳映照进来,耳边隐约的淙淙流水声和小鸟欢快的鸣叫声仿佛在告诉我们:今天是个艳阳天,“淡云斜照著山明”。 还不到六点,就听见女主人在隔壁的厨房忙碌的声音,因对白天去黄龙潭的行程和路况未知,我们陆续起床,收拾行囊。六点半,早餐就做好了,小米稀饭,主人自己蒸的馒头,还有一脸盆醋溜包菜,和一小碗咸菜海带丝。看着这些,我感动至深,昨晚和瘦马一起与女主人沟通住宿和早餐费用时,女主人说什么也不要钱,她说你们以后尽管来,我们吃什么你们就吃什么,没想到她除了给我们提供房屋住宿不说,今早还准备了如此丰盛的饭菜,因为在他们这里的早饭是没有吃菜习惯的。多么淳朴善良的一家人啊!瘦马一直感慨:我们遇见贵人了! 主人帮忙请的向导也早早侯在一旁,因往返黄龙潭需五个小时,七点半,我们只背了些水和简单的干粮就向黄龙潭进发了。向导姓刘,是刘三妮的“二大”(也就是二伯的意思),虽年愈古稀,依然精神矍铄,有趣的是,他的脚上也穿着一双塑料拖鞋,这是两天来我们在天云村看见的普遍现象。 沿着山间小路翻过一座小山,在开阔地遇见一户姓聂的人家,走过去后就再没有路了。我们在山涧溪水中行走,大家相互搀扶、并肩携手,最牛属美女欧阳,竟然背起MM溯溪,真是让美女敬佩,让帅哥汗颜呀!呵呵! 向导征求我们意见,是沿溪流而下,还是翻山而过?因为翻山要节约近一小时的路程,我们选择了翻山。山上早已没路,向导也有近二十年没走过这里,我们在摸索中前进,手脚并用,上山的路还算平缓,不一会就到了山顶,下山的路却比现象中艰难了许多,坡度几乎成六十度倾斜,连日的阴雨天使地面厚厚的枯枝败叶更加湿滑,一不小心,就滑了下去,走到艰难的地方,我索性坐在地上四肢一起用力,大家谨慎前行,不时传来相互的提醒声。 九点半,我们终于到了黄龙潭瀑布的上游,大家欢呼雀跃起来,如果说我们俯瞰黑龙潭,仰望娘娘潭,那么和黄龙潭就是最亲密的接触了。据我看来,黄龙潭应该算是三个潭中最美最壮观的了。资料介绍:黄龙潭水深不可测,呈椭圆形,面积达400平方米,由黄龙潭沟山洪冲积而成。潭上有50米高的瀑布,瀑布壁为黑褐色花岗岩石。瀑壁宽30米,潭清幽自然,瀑水飞卷而来,浪花飞溅,雨雾缭绕,偶尔还有不知名的鸟儿在岩缝间出没飞落。 因为前行艰难,我们止步于此,所站的地方河道宽阔,巨石罗列,水流湍急,两边山体垂直如刀削,危峰兀立,想着刚才就在这悬崖之上攀爬,还真有些后怕! 朋友们在河中的石头上,或拍照留念,或靠石小憩,我干脆脱掉鞋袜,抛开平日的矜持,张扬真我个性。西风瘦马为了一睹黄龙潭芳容,独自一人沿着山边巨石攀爬至黄龙潭瀑布上方的最边缘,远远望去,山石瀑布间,人显得如此渺小,不禁为他捏着一把汗。几个胆大的听瘦马说上面的景色壮观,又要瘦马带他们去了一次,我自认没那勇气,只好放弃。 按原计划,我们要顺着河道返回天云村,因水流量太大,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决定原路返回。十一点半,我们告别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黄龙潭,于中午一点回到天云村三组刘三妮家。热心快肠的三妮姐早已帮我们联系好返程的车辆,我们和他们一家人合影留念告别,便背起行囊行至天云村村委会附近,等候村里唯一一辆面包车的到来。等车的空挡,看着在路边溢水处出嬉戏玩耍的孩子们,我童心大发,和他们玩起了小时侯的游戏:搭桥,坐轿子,挽花儿,真是开心极了!四点钟,翘首期盼的车终于来了,是一辆崭新的五菱面包,我们上了车,与旁边不认识却热情的村民们挥手告别,沿着崎岖山路踏上归途。 斜阳映照下的慢岭呈现给我们的是与来时别样的风景;山下那几亩来时正在插秧的水田,此时成行成列的秧苗已亭亭玉立于白花花的水中;天上的云彩变幻莫测,时而如飞鹰展翅,时而如巨龙翻腾,车辆如风驰电掣般驶过,来不及拍照,让人流连忘返。 傍晚六点十分,到达云阳火车站,在不远处的一家面馆简单吃了河南风味羊肉烩面和焖面后,七点五十,踏上了回襄樊的火车,十点四十分,我们终于回来了,两天两夜的“雨中端午漫步天云”在这里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照片整理中,稍候跟上......) [此帖子已被 漫步在云中 在 2009-6-3 10:32:3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