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丑是真实的,美是珍贵的 一直觉得:人之“初”,性本“恶”。不错,人性是一朵恶之花。虽然,也有善的愿望存在。 每当面临诱惑时就会看到,人性是很轻易就选择屈服的。清醒总伴随刺痛,灵魂坚持向上更需要力量,而沉沦却往往带有快感——因为它顺应了人的本性与需求。 一个人在婴儿时期是洁白无瑕的,因为还处于蒙昧之中。从意识觉醒那天,他天性中的天使与魔鬼成分就同时呈现出来。但这时他还不懂礼仪廉耻,不懂转缓掩饰,直到逐渐走向人世——这已经形成成熟的混沌空间,作为个体的内在,会被逐渐熏陶、污染、日益改变,同时他又学会了用各种技巧去修饰,去掩盖,去欺骗他人或自我欺骗,直到终于变成一个成熟的混沌的,永远在矛盾痛苦中挣扎的人。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我们经常呼唤道德,事实上却发现,所谓道德,往往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它的脆弱,原于它的虚伪。道德其实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东西,在个人身上不一定生效,更难以普及大众;它需要一种能够超越人性的修养与修炼。好比对一群动物说:要道德。大家怎么可能做到呢?如果某段时间内,普遍显得比较有道德,那多半是专制教化的力量,一种理想的力量控制了大脑,使人变得麻醉盲目,从而,个体的种种人性暂时被驱赶到了隐蔽角落。也可能只是因为掩饰工夫做得比较好,出于自保而不动声色。一旦社会氛围宽松,形式上的监管解禁,除了少数人会约束自己,并可能感到压抑的痛苦,大批人都会立即去追求人性的解放,追求思想与身体的自由。 所以说,人的高尚不是凭空而来,人也不是所谓道德就可以束缚得了的。高尚是一种略升华于人性之上的境界,它必须来自于修养,来自对理想对美德的不懈追求,以及与假丑恶的不断对抗。总之,它非常难做到,但也并非不存在。那些内在境界确实不够,又想拿高尚来做外衣的人,或是那些不屑于外衣,不顾及他人感官而裸奔的人,都是自然存在的典型社会人。 人类社会其实就是,大群动物披着装饰了思想的人皮在集体行走。这可真是有趣,上帝一定是开了个玩笑,既让人类摆脱了动物的形象,又用动物的本性拖累着人们,不肯让人类如神仙般超凡脱俗,使其终生受苦。 有这种根本矛盾的存在,加之中国社会历来的霸权思维,我们的社会风气一贯不是东歪就是西倒,人群里泛滥的不是伪君子就是真小人,作为个体想要思想保持独立都很吃力。 一开始,大家发现了某些所谓传统文化的虚伪,对人性的欺骗与束缚,尤其对孩子的一套教育分明是不符合事实的,便开始质问:为什么不承认人性本恶呢?为什么不承认人类社会里,本来就丑恶比美好多呢?为什么不承认,所谓亲情爱情没那么纯洁,血缘关系并不一定代表爱,而情爱关系中的贞洁与忠诚更是可笑呢? 反叛时常会走向偏激,一些盲目的身体力行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结果掉入更大的空虚与迷惘之中。 假如,人类世界原本丑恶,幸福本需一定程度的“欺骗”才能存在,那么,总是尖刻坦白,还可能感到个人的幸福吗?并不觉得一定是“欺骗”,我认为应说是“哄骗”更合适——幸福需要一定的逃避现实与自我哄骗。因此,我们更容易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中体会到“幸福”,并感到它总算是真实真切的。 我们厌恶虚伪,于是狠狠揭开那些虚伪的温情面纱,可真的丑恶全呈现出来,污浊不堪臭不可闻,又觉得有些隐隐的面纱比较好,这无关于原则是非,只是出于本能的审美需求。又譬如虽然大家都披着人皮在扎堆行走,颇有些假模假式,可一旦真的掀掉人皮,统统露出兽面,还是会把人吓着,宁可各自把人皮穿好、穿牢,不要露陷最好。但是,对具有良知的人来说,又怎能容忍这样的虚假泛滥呢?一味忍受退让,只会令这个空间越来越浑浊,直到我们都生病、发霉、缺氧窒息而死。何况,还有那么多人看不清真相,深受混沌之害却不自知。总会有些勇敢而锐利的人承受着误解嫌恶,取出刀子来剥离那些面具,让世界暴露得更清晰,起码让人们看到另一种判断是非的标准。 由此看来,一切是非都理当存在,一切争议也并不可怕。有向往才能有追寻努力的方向,纵然世上根本不存在完美。人性中的罪恶,拖带人类向下沉坠,使其永不可能变成天使,飞向幸福的理想国。我们必须要能接受,人类社会总要有各种不同的存在、各种力量的相互牵制才能维持一种继续下去的平衡,单有任何一面,都会更早走向毁灭(我祈祷人类能在地球玩完之前顺利迁往月球)。这是相生相克之理,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一样的。虽然,大自然比人类干净得多。 再退一步,想广阔些,在茫茫无边的宇宙苍穹之中,有幸能获得一段生命,由一个小小细胞长成一个完整的人,感受人类社会,体味到人生各种滋味,何尝不是一种最大的幸福? 想到这里,我不禁要笑起来。管他人或是兽,坚持向上修行吧。这是心灵力量真正的发源之处,也是突破虚无之境的唯一途径。彻底避世是消极的,几乎没有出路;而我的眼睛又够刻薄,很难容忍自己混沌下去——于是我只能,一边尽量清醒的走着,让自己多些善良正直;一边尽量天真着,为了能活得幸福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