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游三峡,一直想写篇游记,今天终于完成了,补上! (一)夜行江上 从宜昌走三峡大坝专用公路,晚上7点钟终于到了“月亮号”游船停靠的秭归茅坪港。天色渐暗,水色苍茫,回望三峡大坝,已是灯火连绵。对岸乡镇,如星星分散在山坡上。 夜已深,船头的大型探照灯,不时扫向近岸的岩壁,那些仰望的石头,闪光间却也生动起来。两岸山上的航灯,一盏一盏,不停歇的眨着眼,孤单的船,也多了很多伴。 船尾,灯下的水湍急,银色。一轮半月在云层中时不时探出脸,昏黄的水一圈一圈涟漪,让人浮想联翩。风很大,山里温度本就低,夜凉如秋。 远峰如墨青黛连,半江昏黄半壁山。 报臂舟尾念唐诗,多少绝句三峡间。 一点灯火隔两岸,谁家渔人今不眠。 万古天堑一线连,人在江上月在天。 (二)晨访白帝城 在游人熟睡中,船已行进一百多公里,天明到达重庆奉节,大家上岸探访白帝城。 白帝城,因李白的诗闻名于世,三国时期刘备兵败退守于此,在此托孤去世,一代英豪死在了一座小山上。我不知道,几千年前白帝城是何等规模,如今的白帝城,由于三峡蓄水,已是四面环水,成为孤岛,通过一座漂亮的石桥和岸连接起来。 栈道不在,车马的隆隆声也早已淹没在历史的硝烟中,清晨的白帝城,旌旗、阳光、游人,绿树、石阶、碑刻,鲜活的触摸着逝去的文明。 彩云不见,猿声不闻,就这样,别了,白帝城! (三)两峡风貌 瞿塘峡,峡口很窄,两岸群山对立,很容易就能看出来。这段不长的峡谷,山坡上种植了大量柑橘,却看不到太多人家。时值长江蓄水期,江水秽浊而奔放,岸边残缺的古栈道,部分还能通行,而其他已没至水下。听说,当三峡达到预定的蓄水高度,这些最后的栈道也将随之永沉水底。 巫峡十二峰,最出名的就是神女峰了,听导游讲,这也是长江上的导航峰,看见神女,就等于找到了出峡谷的路。薄薄直立的山头,下面站着一个矮小的仙女,神女峰啊,你可是那望夫归家的妇人,经历风霜雪雨的侵凌,至今仍在痴等? (四)神农弄溪 一到神农溪口,水就开始变得清澈碧绿起来。越往里走,水愈发清新可人。裸露层叠的石头,拐个弯,就有不同形状的搭配,你可以看到倒立的蛇,在我的眼里,侧面的一段却像安闲的女人。 悬棺,这个至今未解的谜,为何出现在长江上呢?很难想像,在没有现代工具的帮助下,靠人力,怎样将这些沉重的棺木吊进天然的石洞中。可惜啊,古人的大孝,以为的高不可攀,如今,仰头就近在眼前。到最高水位时,似乎触手可及。 豌豆角,两头尖的小木舟,还残留着古老的拉纤风貌。这些到了60岁,还在弄水的长江汉子,这些皮肤黝黑,开心而卖力划桨的男人,也许,就是这溪的魂。夕阳倒立,归家的纤夫,划着船,一艘艘,或前或后,清江绿水间,心,可以像这水风一样清爽。 白帝城外江水环,石头城上人流连。 栈道残破瞿塘外,神女峰头万古瞻。 石头洞中棺椁悬,青山碧水惹人看。 神农涉水成一溪,小调一声已千年。 (五)五级船闸 游船从神农溪出来,顺江而下,到达三峡大坝已是夜里十点。远看一条线的大坝,此时灯火通明。船缓缓开进闸内,两边是清冷的水泥墙壁,潮湿的苔藓贴满有水流下的地方,头顶是昏黄的灯。终于看到硕大的船闸了,就像科幻片里那些巨无霸的铁家伙。两扇铁门,随着哨声之后,缓缓的合上。我很担心,在水无孔不入的世界里,这些东西能将它们关于门外吗? 水流顺着铁闸开始下来,越来越大,形成了一道瀑布。当闸内的水位下降15米后,水流停歇,瀑布下面原来是一道人工堤。开始感叹人类的聪明才智,水的伟大。水能载舟的地方,就会有人类不断攀登的身影。 通过水位的升降,船只自然的翻运过坝,中国人的脑袋,小却装满了智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此帖子已被 渴望飞翔的草 在 2009-8-4 11:33:0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渴望飞翔的草 在 2009-8-4 11:34:3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