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读懂崔公 (此诗2008年8月8日初稿 后数度改之。当年中秋节在晴川阁上朗诵。2009年10月3日又在晴川阁播送,踏月回家后发博于此,但愿朋友们能够读读,跟我一样有所感悟。) 晴川阁上致崔颢 —— 罗时汉 一千二百多年前你曾来过,一路坎坷 像我一样的无名诗人,不失浪漫,有点落拓 你倚在黄鹤楼上,白云悠悠,不见黄鹤 空荡荡的乡愁,无尽在日暮乡关的万里烟波 是的,那时的盛唐,文光射斗,群星璀璨 无论是李白、王维,还是宋之问、孟浩然 成就和名声都远在你之上,你有点生不逢时 从东北宦游到此,面对的还是别人的江南 罢了,此岸的芳草萋萋,彼岸的晴川历历 没有屋舍的鹦鹉洲啊,不见亲人的汉阳树 在你眼中留下最后的惊鸿一瞥,就此别过 从此无为驿路,走马华山,学长生而远名利 然而,你知道吗?正是你墙上的一挥而就 有意无意间点化了寥廓江天间的诗情不朽 黄鹤楼“自经崔颢题诗后,别是人间瀚墨场” 晴川阁“凭栏日暮怀乡国,崔颢诗中旧日愁” 是绿色的烟云成就了一位无名诗人的千古名篇 还是于落寞困顿中道出了心灵深处的无尽怅惆 机遇就是这样青睐了你,你以诗魂高踞于江城 ——正如王勃于滕王之阁、范仲淹于岳阳之楼 知道吗,你走之后黄鹤楼晴川阁屡废屡兴 在黄鹄矶、禹功矶上夹岸而峙,遥相呼应 两者有文野之分,一显一隐,一闹一静 或居庙堂之高忧民,或处江湖之远忧君 相信你不愿再登临黄鹤楼上高高地俯瞰 更愿贴近江水保持晴川阁下的一种仰视 这可能是一个清醒地反省人生的视角啊 在事业的高潮之后,急流勇退,大隐于世 时代变了,景物变了,生命的本质亘古不变 远离闹市人声、利禄奔忙,方知“何物是清闲” 这返朴归真的休息游观之所,哪怕一年只来一次 借天高气爽、清风明月,展我胸怀,开我慧眼 世上谁能写尽一个愁字,惟有“崔颢题诗在上头” 大笔挟风雷,词气倒江流,《全唐诗》中名列篇首 开七律之先河啊,仅有这个“第一”已经足够 竟能叫诗仙李白也甘拜下风,怅然叹息,搁笔而走 人皆可为尧舜,谁都可以是最优秀的,独占鳌头 功到自然成,除了尽心尽力,还要有点偶然因素 既然无意插柳,何必刻意栽花,不妨见好就收 艺无止境,人生苦短,除了拼搏,还有诸多享受 来吧崔颢,在这中秋之夜,“却归来,再续汉阳游” “当年对岸飞黄鹤,好看神仙出没者,莫若斯楼” 在你写出成名作的福地,大声呼喊着举起杯中美酒 对着晴川阁上月,仰头干了罢——与尔同销万古愁!
2008年8月8日初稿 后数度改之 当年中秋节在晴川阁朗诵 2009年10月3日又在晴川阁播送后发博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