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新型流感 vs 一般感冒 甲流:3-6小时内会急速发高烧(37.8度以上),且会急速的全身性肌肉酸痛 一般:逐渐发烧及全身性肌肉酸痛 甲流:约80%以上会有严重的头痛 一般:轻微的头痛 甲流:无流鼻涕但有咳嗽及喉咙痛 一般:流鼻涕及咳嗽 甲流:几乎没有打喷嚏(较不常见) 一般: 打喷嚏 甲流:37.8度以上的高烧会持续3-4天 一般: 偶会发高烧 甲流:严重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一般:轻微的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 甲流:大多数的人会有发烧恶寒 一般:偶会有恶寒 甲流:持续会有严重的疲劳感与虚弱 一般: 轻微的疲劳感 甲流:扁桃腺不会肿 一般: 扁桃腺会肿 甲流:会有严重的胸部压迫感 一般:无胸部压迫感 甲流也是可防可治,市民没必要过度恐慌。甲型H1N1流感已成本年度影响生活的一个阴影,以至于旁边有个打喷嚏、流鼻涕的就很不招人待见,那么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感冒(老百姓称伤风,医学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有哪些区别呢? 我们从病原学、发病季节、传染性、临床症状、预后、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等方面说说二者的区别。 从病原学看 甲型流感:经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本次引起发病的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含有人类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相关的基因碎片。有专家认为是人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北美及欧亚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是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致病,也可能由细菌引起。 从流行季节看 甲型流感:流感多数暴发于秋季末期和冬春季节,但猪流感疫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温带的秋季冬季发病率较高。 普通感冒:四季均可发病,特别是温差变化较大的天气。 从传染性看 甲型流感: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普通感冒:以散发为主,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较容易发病。以单个病人出现,传染率低于10%,不会引起大流行。 从临床症状看 甲型流感: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普通感冒:全身中毒症状轻微,发热较低,但呼吸道症状明显,常以鼻咽部发干,打喷嚏开始,之后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从预后效果看 甲型流感:特别是儿童、老人、身体衰弱的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死亡率为0.51%,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感冒:一般来说,如没有并发症,一周内可自愈,很少因感冒而危及生命。 从免疫力看 患甲型H1N1流感后,比患普通感冒后产生的免疫力强,感染治愈后可维持2-4年。普通感冒后获得的免疫力较弱,因此,一个人在短期内可以反复患普通感冒。 通过上述的比较,我们在对待甲型H1N1流感上既不要麻痹大意,也不要诚恐诚惶。包括甲型流感在内的所有传染病的流行都会受到气候、温度湿度、地域、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也是构成流行的重要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而控制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就能够有效地遏制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 在日常生活中,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加强身体锻炼,多喝水、勤洗手、少摸脸,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可以预防患甲型H1N1流感。预防普通感冒,主要是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加减衣服,防止淋雨,注意营养,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的情绪。 专家处方 1 每天早晨监测体温,婴幼儿应多测几次,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及时就医。 2 不要去疫情重的地区,不去人群拥挤场所及猪、牛等动物聚集场所。 3 加强运动,勤洗手,毛巾等生活用品专人专用,随时对碗筷消毒。 4 饮食清淡,用葱白、白萝卜、香菜加水适量煮沸热饮,可防感冒。 5 很多人喜欢服用中药预防感冒,但老人、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慢性疾病患者及妇女经期、孕妇及产后妇女慎用,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