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世博会标志性建筑
东北冷吗?这是知道我去东北的朋友通常关心的第一个问题。
当然冷,零下二十多度,能不冷吗?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武汉的人,除了记忆中不知哪一年河岸结冰的现象,现在对冷的概念最多停留在下雪穿棉袄的日子里。最多也就零下三五度吧。而零下几十度的生活,想都不敢想。
选择这样的日子去沈阳,就是为了感受东北的寒冷,感受那里冰天雪地的日子。
尽管去东北之前作了很多准备,连多年未穿的羽绒服都备上了,但步下沈阳桃仙机场时仍可切身体会到扑面而来的寒意。从温暖的机舱里出来,才短短几分钟,两条腿就变得冰冷刺骨。
前来接机的沈阳朋友告诉我们,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时候。这天的气温才零下十三度。我们透过车窗看到地面薄薄的一层雪,应是沈阳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我笑了,想起刀郎的那首歌,即兴改到:二OO九年的第一场雪,比武汉来得更晚一些。同行的一位朋友说,幸亏是现在才过来,要是早来几天,就看不到东北的冰雪世界了。

冰河
但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冰火两重天的东北生活。
室外是抵挡不住的寒流。从第二起就猛降到零下二十多度。人走在马路上,风吹在脸上,那就是刀子般,撕裂着口腔,鼻子和耳朵。心里想,不会真的象传说中的那样被冻掉吧?这种情况下,不把脑袋捂得严严实实的,就不能上街。然而走进任何一个房屋,都是暖意融融。酒店里的温度甚至热到让人穿单衣都要冒汗。
东北是集体供暖的,按平米每个冬季收费。温度低于二十度就可向有关方面投诉。政府接到这种涉及民生的投诉会处置得很有效率。所以一般从十一月就开始供暖,直到三月份左右。东北人的冬天生活其实比我们更温暖。人们通常很少外出,即使外出也只需临时套上一件棉衣,所以在室内穿是很精干显得清清爽爽的,一看就是本地人,而看上去比较臃肿的,大多是被传说中的寒冷吓怕了的南方人。
到东北当然要滑雪。但寒冷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之后,我们就想在雪地里打滚,会不会把手脚冻掉呢?实在不行要不要放弃?一边惴惴的,一边又抵御不了滑雪的诱惑。毕竟,还没滑过雪。
棋盘山是沈阳最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也是沈阳世博会举办地。雪地项目较多,极速雪圈,狗拉雪撬,雪地摩托等,滑雪只是其中一项。我们有自知之明,初学的,没有去另一个较大的雪场,只选择了一个小山坡。
穿上笨重的冰鞋,踩上滑雪板,手握雪仗,个个架式十足。可站在山顶时就止不住的打鼓,肯定会摔!且不知会摔出多远!

咱也会滑雪了
不怕摔还不是问题,关键是摔倒后无法原地站起来。最好的办法只是能脱掉雪板重新扛上山顶。一切从头。这样上上下下几个回合后,人已累得气喘吁吁的,满身是汗。寒意被我们打跑了,但是懈怠的情绪上来了。
看到别人潇洒地滑下来,羡慕至极。滑雪就这么难吗?
反正自己是一次比一次摔得远。咬咬牙,继续。
经过几个回合,竟然成功了!再滑,还是成功!克服了心理的一些障碍,在滑雪中掌握了些许的技巧,仅一个多小时就体会到滑雪的乐趣,竟越滑越有劲。
雪场是冰,雪地上的人似火。又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生活。
东北的夜生活不太丰富。因为寒冷,几乎没有什么户外活动。不象武汉满街的夜晚那么灯红酒绿。据说当地人最喜欢的活动是洗澡。洗澡的场所少不了二人转。不过,有一个场所近两年来火遍沈阳,那就是刘老根大舞台。当地朋友介绍,几百元一张的票,只能是当天购买,而且场场暴满。火得不能再火了。
沈阳有几家刘老根的大舞台。我们所去的一家位于中街,是沈阳是热闹的地方,据说也是小沈阳的成长之地。雅座的票,上面的标价是四百八。时间是晚上七点到九点半。这个时间武汉的夜生活刚刚开始。但沈阳的夜晚好象就完结了。一方面除了沈阳与武汉相隔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差,另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寒冷,人们不得不早早就回到温暖的家中。就此你不能不佩服赵本山。他把二人转这种早已存在的民俗演出炒火了,把一部分人炒红了,然后又诱惑你出高价去与这些貌似的名角亲密接触,去欣赏他们的演出。这个舞台上的很多演员都是电视剧《刘老根》里的演员。

王小虎在刘老根大舞台现场演出。咱违反剧场规定偷拍的
从火暴热烈的剧场出来,人一下子步入冰冷的世界中,匆匆忙忙之中,只然找到一家烧烤店里驱寒去饥。

沈阳也是历史名城。努力哈赤曾定都于此并杀入中原建立大清王朝。沈阳故宫依稀可看到北京故宫的影子。
东北菜我一直情有独衷,在武汉我就经常到一家背街的小店去吃。什么小鸡炖榛蘑,猪肉炖粉条,还有酱猪手、素炒三鲜等大都耳熟能详。我们这次去了一家叫盖县八大碗的酒店,看菜名,“笨猪笨鸡一锅端”“白菜咕嘟肉丸子”“筋头巴脑小土豆”“娘仨炖排骨”等等,生动有趣,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那味道也着实令人垂涎。就连佐餐的花卷,也被做成层层旋转上升的样子,吃一口松软香甜。
除了东北土菜和面食,沈阳的海鲜也很多,亦很便宜。可能是因为靠近大连(约三百公里)等海滨城市的缘故。更因为邻近朝鲜,有一条鲜族街,很有特色。据说其中一些酒店的服务员就来自朝鲜。食物中当然要数韩国人喜欢的狗肉了。我们去了一家叫“酷老太太狗肉馆”的店子,里面是人满为患。沾酱狗腿,狗肉火锅等,着实令人大快朵颐。
在沈阳三天,虽然吃着不同类型的食物,却餐餐把人吃得肚子溜圆。
沈阳的街道都十分宽阔。哪怕是市中心,也常是八车道,让人想到东北土地的广阔和东北人的大气。尽管宽阔,但许多道路都被限行为单行道,而且禁止左转,所以很少堵车。只是很近一段路,也得烦请当地的朋友开车绕道很远。有一天晚上,就一个叉道口,十分钟左右的路程,由于得红绕道一大圈,我们吃得很饱,就说干脆弃车步行。想得很美,可以边逛街边消化,但寒风刺骨。自此之后就再也不跟朋友讲客气了。多近都要他们开车送。
图片链接: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22087773/s/21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