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00|回复: 4

我们“意气”做公益 —— 一周恩施行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8

回帖

369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92
发表于 2010-4-20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此次的恩施之行可谓一波三折,毕竟这次是试探性的寻找贫困学校和学生,而不同以往,直接去联系好了的学校进行帮扶,所以此行的目的地和最终结果很难预料。出发前几天,我和63岁的高教授就在武汉安排路线、落脚点、找联系人、准备行李……3月22日,我们踏上了开往恩施的长途大巴。早就听说过去恩施的路很难走、很险,其实在高速上还算安全,只是这段路程实在有点难熬。车在看不到头的山间高速上一路奔驰,山洞、大桥不停的从车窗边掠过,车厢里忽明忽暗,云雾中的大山在阴雨的天气里显得格外扑朔迷离。经过了八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恩施市郊,司机在进恩施市的高速上将我们放了下来,我们一看,已经是晚上十点。眼看进恩施的车已经没有了,于是就在路边随便找了家还算干净的旅社借宿了一宿。
      第二天天微微亮,高老师在恩施的熟人将我们接到了恩施。他毕竟是恩施人,对当地也有所了解,所以我们向他咨询了一下后,就直奔恩施西北的板桥镇。通过他的关系,我们事先联系上了板桥镇的镇长,想让镇长派一个教育方面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一下镇上学校的情况,以便我们能直接在最基层、最贫困的学校进行走访调查。
      挤进开往板桥的班车,我们和行李蜷缩在最里面,车在狭窄的山路左弯右拐,开往被云雾遮盖的山顶,然后又从山顶拐到山沟里。一边是悬崖,另一边是峭壁,路况不好时,我们还会被颠得悬空起来……就这样,经过了两个小时左右的冒险,我们来到了板桥镇。为了不给镇长添麻烦,我们下车后就在街上找饭馆准备自己解决中饭。找了好久,居然没找着!好不容易找到一处,随便吃了点东西后,我们就直奔镇政府。可进门一打听,镇长陪同上面的副市长吃饭去了!一看时间,现在正是午休的时候,于是决定等等,等到两点开始上班了,应该就会回来了。可左等右等,一直到了三点多,就是不见人影!没办法,只好找接待我们的那个人,生硬的问出了负责管理下面几所小学的中心学校的地址,我们才离开镇政府。好在镇子不算大,找了没多久,就找到了。可遗憾的是被告知,校长出差了!算了,直接问下面几所学校中特困的学校地址和教育情况,我们直接找下去算了!接待我们的老师一脸的疑惑和怀疑,但还是不情愿的告诉了我们两所小学的名字和大概地址,并且告诉我们各有几十里山路,得坐车去。于是我们立刻返去镇上坐车的地方,寻找开往这两所学校的车子。在找了几圈之后,更遗憾的事情来了!开往这两所学校的车子,每天上午才有几班,现在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了,就连开回恩施的车都快没有了。没办法,看来这趟是白跑了!只能再次挤进车里,冒险回恩施了!好在,这司机毕竟是在山上开车混饭吃的,我们赶在天黑之前离开了没有护栏、满是悬崖峭壁的盘山公路,顺利的回到了恩施。
      眼看运气不好,浪费了一天。第三天一大早,我和高老师就起床坐上开往宣恩县的班车。高老师在武汉通过关系,联系上了宣恩县人民武装部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的一位亲戚在宣恩县教育局工作。在等了近两个小时、辗转了几次之后,我们来到了教育局。教育局的各领导同样是投来了怀疑的目光,经过一阵详细的盘问和紧张的交流后,他们总算是告诉了下属一个中心学校的地址和校长联系方式。喜出望外之余,我们立刻道别,奔赴车站赶上开往宣恩县下属的沙道沟镇,然后由沙道沟转车去中心学校所在的沙坪乡。这一路也是惊恐万分!虽然途中遇到了塌方,但我们还是安全的到达了沙坪,只不过已是晚上七点。
      乡里可不必镇上,这里能找个地方住下就已经很不错了,其它的想都不敢想。
      和校长联系上以后,我们去学校找校长咨询了一下,下属几个小学中贫困学校的情况。可校长要么说贫困学校在很远很远,几十里路没有车,只要翻过几座山就可以了,不过得几个小时!要么就指着自己的学校诉苦、喊穷!但依我们平时的经验来看,这所学校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九年制的学校里,小学中学在一栋教学楼,办公楼一栋,宿舍一栋,还有食堂……怎么说也算不上帮扶对象。在聊了一下后,我们详细咨询了一下,镇周围其它小学的情况,这才有了我们后来真正值得帮助的两所小学。
      简单的晚饭之后,我们寄宿在农民开的简陋旅社里。同样是天刚亮,就踏上了回沙道沟的车,然后辗转到校长介绍的曹铺小学。
      到达曹铺小学已是十一点多,一进学校,看到学校的情况,我们又喜又悲!喜的是,我们这趟就是来寻找贫困山区值得我们帮扶的学校和学生,这一路奔波好几天,现在终于找到了!悲的是,相比我们以往去过的学校,这里的情况实在是太恶劣了,毕竟我们是不希望看到贫穷和落后的,但现在它就活生生的摆在我们眼前……
      两层的木质房屋就算是教学楼,教室窗户没有一片玻璃,要么是用破旧不堪的塑料挡住,要么直接裸露。瓦片稀疏的盖在房顶上,站在屋檐下向上看,阳光射过缝隙所形成的“星星”布满了头顶。踏上通往二楼的楼梯时,一阵咯吱咯吱声从脚下发出,仿佛摇摇欲坠的楼梯随时会垮塌……
      校长在宣恩开会,接待我们的是该校的左老师。办公室一个火盆烧着木炭,走上同样咯吱咯吱的地板,我们和其他老师围着火盆交流起来。
      学校有8民老师,全部是公办,但比起县城里同等级的老师来说,他们的待遇就要差很多。五十多岁的平均年龄使得他们的教育水平得不到提高,还好,至少还有一位老师在教英语课。小学一到六年级外加学前班,共有八十余名学生。教学楼破旧,无法提供住宿,所以就算学生们住的再远,即使是走几十里山路、花两个小时步行,也要到学校上课。学校文体教具奇缺、图书室破旧无法使用、电教室基本用不了……
      由于我们还准备去的辽叶小学在曹铺小学沿线,而且去那个小学的车只有下午才有,而从辽叶返回曹铺的车只有第二天上午才有少许几趟,所以我们在了解了大概情况后,就直接在校门口等车赶往辽叶,待走访完辽叶小学后,第二天再返回曹铺。
      在学校门口大约等了一个小时,终于有车来了!越往深山里走,路况越差。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水泥路根本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洒满大大小小碎石的基根路。车在深山里的盘山公路上蹦蹦跳跳了近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辽叶小学。
      到达学校是在下午三点左右,学生们都还在上课。同样是两层木质教学楼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来到办公室,同样是围着火盆跟老师们聊天、调查情况。由于我们准备第二天早上再走,所以在表明了来意后,老师带我们到四周看了看。然后派了一名年近六十的教师陪我进深山对贫困学生进行家访,做详细调查。
      进山前,我整理了一下登山包,带上文件夹和手电等必要物品,就和老师出发了。山间小路上,我们一边喘着粗气一边交谈者。老师告诉我,这趟走访的只有一家。我心想,我原来走访,带齐东西,一走就是好几家乃至上十家,这次怎么只走访一家?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正当我纳闷是,老师看出了我的疑虑。原来我们要去的这个孩子住在离校有十几里路的大山里,就算去了什么都不做,这一去一回至少也得花上两个多小时。山路难走而且很险,时间自然就得这么长,加上山大人稀,不是所有学生们都是住一起的,所以走完一家,必须再上另外一座山才能去其他学生家里!我只顾着听,也没注意脚下,突然踩在碎石头上脚一滑,差点从深山上滑进谷底!
      在山坡上手脚并用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看见了学生的家。这是典型的土家族木质房屋,两厢是房屋,中间是大堂,同在一片屋檐下,呈一个“凹”字。孩子叫李玲玲,今年八岁,在辽叶小学读二年级。母亲在和父亲闹离婚,父亲前几年还在外打工,可小孩没人照顾,加上腰部有毛病,经常卧床不起,所以索性回老家被动的迎接贫穷的到来。家中四亩田地种点玉米,野猪不猖狂的时候,收成勉强能保住口粮。实在没钱了,就靠家中七十多岁的曾祖父做点木工活,然后背到山下去换肥料换柴米油盐!好在山里人还很厚道,偶尔赊一点物品急用,还是可以的,待有了收成,背几框下山还账就可以了!
      我在一旁记录,李玲玲在一边读着课文。随行的老师后来指着几篇没有学过的课文叫她读,她先是腼腆的笑了笑,说还没学,而后还是流利的读了出来。我一边记录着,一边打量着家庭情况。说家徒四壁还有点过,至少还有几个破柜子和两张破床。其它的,就真的没有看见了!
      这次路程有点遥远,山路比较多,我也没有背太多东西出来,所以临走时没有送什么给她,只是从口袋里拿出一点钱来,表达了一份心意。毕竟孩子这么小,家庭情况这么差,每天还坚持往返走二十多里山路到学校求知,确实是不容易。
      挥别后,我和老师下山回到学校已是五点左右。在老师们的盛情下,我和高老师留在学校吃饭。席间,我了解了一下这里孩子们上学的情况。原来像李玲玲这种情况的还有很多,他们要么是家人有病,要么是家里有灾,以至于家庭贫困就在所难免了。但凡事条件好的,都已经转到镇或者是县里的住宿学校住读去了,像她这样冒着危险风里来雨里去,走在这深山的羊肠小道上求学的,都是走不出大山的穷人。老师们说,到了秋冬季,学校就会更早放学,因为山高温度低风也大,孩子们回家的路就更显的危险!
      听着听着,我就不知不觉的吃完了饭。一想到这些孩子们,我放下碗,跑到办公室拿出文件夹和手电,就又拉着一位老师,叫他趁天黑之前多陪我再走访几家。
      随后走访的情况,大致相同。每走一家,就觉得路变短了,时间变的更快乐,很想再多走几家,就这样不停的走下去。可走着走着,磨破的登山鞋和漆黑的山路,变的那么明显。眼看时间不早,也不好过多麻烦老师,于是返回学校,整理记录后准备早睡以便第二天早起赶车下山……

      一周下来,始终觉得这次恩施之行比以往的直接去学校进行扶持要困难的多。一路上碰的钉子数不胜数,人们的疑惑、怀疑甚至是冷嘲热讽更是让人心寒。路途的艰辛也是我和高老师前所未遇的。还好,总算是找到了两所值得帮扶的学校。可回头一想,任务虽然是艰难的完成了,但我们更希望这一行,根本就找不到贫困的学校和贫穷的孩子,那该多好!
    最后,在这里由衷感谢同行的高老师,一位现已63岁,退休后仍为公益事业尽心尽力的老教授;一路上热情接待、帮助过我们的各位老师以及朋友;为我此次出行,提供各项费用及慰问金的意气网刀刀!
   谢谢你们……

 

 


 

img_0171.jpg
img_0183.jpg

neo_img_img_0231.jpg

neo_img_img_0237.jpg
neo_img_img_0253.jpg
neo_img_img_0255.jpg
neo_img_img_2820.jpg
neo_img_img_0286.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20 12:15:11编辑过]
武汉探索发现俱乐部
www.whtsf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939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1469
发表于 2010-4-20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做这样的家访,最好委托高校的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每年他们回老家时,委托他们去采访自己村子里的贫困人家,拍些照片回来,再统一填写一下调查资料表。这个采访方法是最节省成本的。

然后,你们再根据采访上来的资料,分析哪些需要救助,哪些还需要核实!

开心的音乐盒收集贴: http://www.5zls.org/dispbbs.asp?boardid=144&Id=1169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8

回帖

369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69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开心走天涯在2010-4-20 16:25:00的发言:

其实做这样的家访,最好委托高校的贫困地区的大学生,每年他们回老家时,委托他们去采访自己村子里的贫困人家,拍些照片回来,再统一填写一下调查资料表。这个采访方法是最节省成本的。

然后,你们再根据采访上来的资料,分析哪些需要救助,哪些还需要核实!

 

我是跟论坛里面的退休老教授莫愁无知己一起去的,事先也是用你说的这种办法,在几个学校的学生会里面收集了一部分信息,然后根据线索去走访的。

如果我们自己盲目的下去走访,肯定更难找到合适目标。

然而就是收集了信息,可还是遇到诸多麻烦与阻碍!

武汉探索发现俱乐部
www.whtsf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51

回帖

502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021
发表于 2010-4-22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

http://bbs.enshi.cn/viewthread.php?tid=146850&pid=1497207&page=1&extra=

欢迎您到利川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1092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974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25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坚持是最难的。。。很感动。。。谢谢

 

[url=http://t.sina.com.cn/1415996570?s=6uyXnP][/url] 出于健康、环保和博爱,一起吃素吧! 素食素心素友,打造素养平台 群号:8172516(一群) 113123380(二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1 04:53 , Processed in 0.0760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