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四月底到现在,也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在关注着网络上的反应,期待着龟峰花开。
然而五一以来,常常有象我一样心急的朋友从麻城归来后,在网上发贴抱怨,要么是花期未开,要么是门票太贵,要么是游客太多。就没有一个赞美花开的。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麻城市已把这一口号做到了武汉的许多媒体上,公交上。但五月已至,杜鹃却仍是羞答答的不愿盛开。而五一的游人,据说挤满了龟峰。
如果没有杜鹃,龟峰山确实要逊色很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心态,以轻松游乐的心情来对待一次旅行。因为很多人就是冲着杜鹃来的。60元的门票,说贵不贵,但也的确不算便宜。因为还要停车,还要乘景区的交通车上下山往返。如此算下来,每个人的费用就在八九十元了。而辛苦地跑一趟,只是在景区汹涌的人流中凑了一回热闹,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的确是够让人沮丧的。

但也不尽然。昨天就有很多人是专门赶热闹的。他们甚至不愿下到花海,只是站在山顶上望了望,听说在花海中要转半个小时以上,当即就有人打退堂鼓说算了,就这样看看不也一样吗?当然这也是一种玩法,旅游并非一定要到达某个名地胜景,只要心情愉快,心地满足就行。只是可能跟杜鹃无缘,假如他们知道有关杜鹃的凄美传说,会不会抱憾呢?
(传说古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杜宇,与他的皇后恩爱异常,后来他遭奸人所害,凄惨死去,灵魂就化作一只杜鹃鸟,每日在皇后的花园中啼鸣哀嚎,落下的泪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后人就叫它杜鹃花。 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这才明白是丈夫灵魂所化,悲伤之下,日夜哀嚎着‘子归,子归’,终究郁郁而逝,她的灵魂化为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野,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便是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这鸟与花终身不弃的爱恋,乃是人世间不朽的传奇!)
所以杜鹃花的花语代表爱的喜悦,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杜鹃花的箴言是,当见到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
赏花,需要懂花识花之人,需要与花有缘之人,最重要的是还要能解花语。

昨天再赴龟峰当属有心。细雨从周五直到周六的晚上。心想这个周末又被错过。周六的晚上查看麻城当地的天气,乃阵雨转多云。因怕下周又被它事耽搁,而花期又短,决定只要不下雨,多云也必定要去。早早出发,还没出武汉,已是晴空万里。真乃天遂人愿。
龟峰的人流比想象的多。由于有上次的经验,车子直接开到了景区内。门票别人六十。我三十。因为上次买好票后见人很多,管理乱,我大摇大摆地进去,并没有人阻拦。这次拿出来,居然能用上。
上下山的交通费也省了。望着长长的等车的人流,决定从捷径步行登山。而这条登山路因为是上龟山,取名为长寿路。算是图个吉祥吧。上山之后,不用爬山顶,直接从后山进入花海。

龟峰的杜鹃花海很奇妙。进出的路上,只有零星的几朵,不成气候的样子。我取出相机拍照时,有人嘲笑道:“这算什么,后面多得是”。语气中是看过花海后的满足和得意。

松花也象火炬 一般开放
我当然知道后山有花海。从上次我见到满山的杜鹃花丛之后,我不止一次想象过漫山红遍的壮观景象。很小的时候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其中一个经典的场景是潘冬子妈边缝补针线,边哼唱着《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那样的苦难岁月,映山红仿佛传递着一种希望和喜悦。这首歌至今仍在耳畔回响。
愈是接近花海,愈是花团锦簇。我的喜悦也随着杜鹃怒放起来,高兴的唱着《映山红》。

终于到达花海了。我看到那个熟悉的赏花台。仿佛被杜鹃簇拥着。
花海没有想象中的壮观,但杜鹃绝对比想象中的热烈。白居易有诗赞道:“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看到这一团团一枝枝的杜鹃怒放,这哪是花?分明是火。花色有粉红的,有桃红的,或艳丽,或骄羞。或一枝傲放,或百花盛开。阳光万丈,把娇艳的花片映照得熠熠生辉。只是,这满山的杜鹃王子、杜鹃仙子这类的命名,稍显俗气。
漫步于原木铺就的花径之上,迷失于姹紫嫣红的世界里,眼里的一切都美好起来。置身在这一片花海之中,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14 10:12:3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