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57|回复: 4

[转贴][推荐]

[复制链接]

10

主题

43

回帖

29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53
发表于 2004-5-8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州寻找围龙屋
这个五一我去了一趟梅州。去之前找了几位家在梅州的朋友问当地有什么好看的,这几个梅州人挠着头说:“梅州?梅州有什么好玩的。”直到我问起客家地围龙屋他们的眼睛才突然亮起来,大叫道:“对呀对呀!梅州有好多围龙屋啊!”
我们查到资料上说梅州仅在市区范围内就有上百幢围龙屋,而在东去的火车上我们就已准备好欣赏这些传奇了,因为在一进入梅州边界兴宁就已有一座极奇异的、足足有6层、却是半圆形的神奇围龙屋。
这梅州的客家围龙屋与别处又自不同,它基本上都不是圆形的,而是半圆形的,屋前却一定要有一个水塘,这个水塘却也呈半圆,水和屋最后合成为一个圆,这是其它的地方所无的。
我们真正能进入拜访的第一座围屋位于阴那山风景区附近,也就是离叶剑英元帅故居不太远的梅县雁洋镇边的一户人家。当时我们是去那阴山的半路,还没到却先见到一连几个高高的圆形围墙,我们兴奋得大叫“围龙屋!围龙屋!”。开车的梅州司机对我们的兴奋给以了很大的理解,答应我们回来的时候停车让我们进入看看。
从五一节热闹得无处立足的阴那山公园一出来,我们就直奔这真正的景点。果然见也是屋前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宁静而清新。这座围屋里现在还有人住着,当我们在门口探看时主人很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他们介绍说这门前的水塘下是有一口泉眼的,不管旱涝,常年保持一样的水位,象今年梅州大旱,水库都已见底,但他们家的菜地从没缺过水用。这可真是神奇啊!主人说当年祖先们怎样决定选哪里为新家盖围屋呢,就是先找到一眼泉水,然后就在它对面盖围屋啊!
我记得上次我去江西和广东边界的那座“燕翼围”,那里是一口水井圈在围屋范围内的,这样当敌人围困时就不怕断水了,而且那边当时修围屋为了抗敌的功用更加明显一点,而这边的情况也许有了一点不同。况且那边是一大家族上百户人家一起聚居,而这里的围屋就小一点,是一家一户一围屋了。进得屋来,只见正面就是贡的祖先牌位,墙上是两位身着清朝服饰的老人夫妻的画像,主人说这是他们盖这座围龙屋的祖先。当年是在南洋发了财,寄钱回来建围屋的。今天在家的几位女性都是媳妇,但她们其实平常都已搬到城里去住了,现在是因为五一节放假,一来回来探探老人,二来孩子特别喜爱回来这个山清水绿的祖屋玩耍。
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我们进到里进,这才看到圆形的围墙,中间地面上现在已用水泥全抹平了,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晒物场。围绕这半圆形一周大约有七、八间房,有的房看窗门已是久未住人,有的房还修善得较好。见到一个门前有一根用分叉树枝改成的晒衣叉,还是能体会到这里生活的纯朴和艰辛。仰头见后墙上有一只鸡高高地站在圆圈的屋顶上向远方瞭望,极雄纠纠的,我大叫快看,然后发现这只鸡对我们的大呼小叫全不理睬,这才知道那是一只“瓷公鸡”!太奇怪了,为什么在后墙上做上一只这样真鸡一样大小的瓷鸡呢?连屋主都说不上确切的道道来了,她们说年代太久远了,这可能需得起老祖宗于地下才能得知了,看来梅州的先祖文化保护得不太好啊。在梅州境内最出名的围屋当数大埔的花萼楼,它是一座高三层、围三层的全圆形土楼,建于明朝,中间的公用天井有200多平方米,共有210间房。现楼内仍有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古楼人一直保留着勤劳俭朴、自耕自种传统作风。但是它远远地离开梅州市区100多公里,需要乘车先到梅州最东边的大埔县,再找车向东直到与福建省接界的大东镇,实是鞭长莫及,只能忍疼割爱。还有一座有特色的是一位华侨建的方形的“联芳楼”。它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窗户上都装置着匀称的各种动物、花草浮雕,还有天使临门等塑像,大大小小不下一二百幅,整个围楼参合了西方建筑的特点,真可谓一个中西合碧的典范。方形围屋里面出名的还有“九井十八厅的南华又庐”,这是一个单层围屋,但它象许多个井字拼成的迷宫一般,也极具特色,另外还有大埔湖寮蓝氏绳武楼等等也很出名。
说围屋最集中的地方可能还数梅县的丙村和雁洋一带,我们离开梅州的时候遇到一位出租车司机,他自己就是在炳村长大的,他说那里的乡间象明珠一般散落着无数大型的古老围屋,可惜都还没有开发出来,而且它们多深藏于密林山间,所以除非是生长在当地的人都找不到它们。好在我们在路上还遇到了一座围屋可以下车一览,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后半个圆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所以不必从空中俯视,从正面看过去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圆润的线条,特别合适拍照,于是我们再一次停车,一头扎入这浑厚的文化积淀中。这座围屋已几乎废弃了,荒芜的青砖地面缝中生长出了杂草,到处一片寂静,我们远远走来时看见的一位老婆婆也神秘地消失了,只偶尔有一两只梅州番鸭游荡其间,仿佛要带领我们走到久远的从前,再现百年前的辉煌。
天使鱼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3

回帖

29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53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山歌源流
山歌,是民歌之一种。自古以来,民歌皆是一般民众之歌,是人民口头所创作,口头传唱,不断修改,流传于民间,故统称“民歌”。据史料记载,约始于先秦三代(夏商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即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其中《十五国风》,便是民歌,但当时尚无“山歌”之称谓。至唐代始见其名。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中,已有“山歌猿独叫”、“岂无山歌与村笛”等句;李益诗中也有“山歌闻竹枝”等句。而梅州所传歌仙“刘三妹故事”亦发生在唐代神龙年间。两者相证,可知梅州“客家山歌”之盛行,正是其时。故“刘三妹与秀才对歌”之传说,至今不歇。
结合客家源流考证,客家先民自两晋由中原大量南迁,其先祖居地均在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西等地。正是“十五国风”流行的黄河、长江流域一带。“客家山歌”的修辞手法,正是上承诗经之“十五国风”,以“赋、比、兴”为主并常用“重章叠句”,尤以“双关”见长,以抒情为主。只是由一首四句,每句四字,发展为每首四句每句七字;而修辞手法则至今不变。其特点亦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客家山歌”亦以抒情的情歌居多。1986年梅州搜集的近万首山歌中,情歌就约占80%。此亦是其上承“十五国风”,“以情歌为主”的见证。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与当地土著相处,也会吸收各民族、民系民歌的优点。如,采用“双关”语手法,就与古代江南“吴歌”有相似之处。在山歌活动形式方面,也受南方少数民族对歌、斗歌形式的影响。
“客家山歌”,若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情歌”之外,尚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但唱腔曲调则因地因人不一,仅梅州山歌唱腔就有近百种,其它民间小调共有二百多种。从总体来看,都具有较浓郁的地方特色、客家风味。其艺术特点,一是歌词结构严谨;二是押韵要求较严格;三是歌词注意形象化;四是运用客家口语化;五是修辞手法多样化,常用赋、比、兴,重章叠句,尤以双关见长。
上述五个方面,就是客家山歌的基本要求,也是它的艺术特色。因此,它能在我国民歌林中独树一帜,并流传至全国各地及海外客家聚居地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得到各级人民政府的提倡鼓励,梅州客家山歌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由过去的偷偷地在山上唱,变为在大庭广众中公开唱;活动形式也由独唱、对唱,发展为公开“打擂台”;还由山歌发展为山歌剧,成为一种新的地方剧种。1983年中秋节,梅县地区在梅县举行全区山歌大赛,评选“山歌手”和“优秀山歌手”,并决定每年中秋节为“山歌节”。
客家山歌唱腔特色
客家山歌是梅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著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丰富多彩,流行于我市各县,各县山歌唱腔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一个县内的山歌中,又有几种不同腔调。山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山歌手,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调也有所变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下面介绍我市各县较有特色的山歌唱腔:
一、 梅县山歌:梅县山歌较有特色的是“松口山歌”。松口山歌曲调丰富多彩,腔板多种多样。
在男女对唱山歌中,一般唱完号子就转入柔润婉转的山歌正板。
二、 兴宁市山歌:兴宁市山歌中有罗岗山歌、石马山歌、水口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石马山歌《新绣荷包两面红》,风趣幽默,腔板羽调式,唱调特色明显。
三、 五华县山歌:五华县山歌中有华城山歌、水寨山歌、安流山歌、上山山歌、桥江山歌、长布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五华长布山歌《唱歌要上石马峰》,音域宽、松散结构,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
四、 蕉岭县山歌:蕉岭县山歌中有蕉城山歌、三断山刃山歌、新铺山歌、长潭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长潭山歌《长潭行出公王陂》,兼有湖南音调特色,比较抒情优美,多表达幽怨,将节奏压缩,又可表达欢快的情绪。
五、 大埔县山歌:大埔县山歌中有埔北山歌、三河山歌、茶阳山歌、西河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西河山歌《乌乌赤赤,还过甜》,比较优美抒情,落音在宫调式,音调较明亮、舒展。
六、 平远县山歌:平远县山歌中大柘山歌、上山刃山歌、和田山歌、坝头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上山刃山歌《上山刃唔得慢慢摇》,传达劳动情绪、风趣,有特色。
七、 丰顺县山歌:丰顺县山歌中有麻竹坜山歌、潘田山歌、汤坑山歌、丰良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丰顺县新山歌《心上没树变荒心》。徵调式,欢快、可塑性强,可通过移位,丰富音乐形象。
以上是简略介绍各县具有特色的山歌。客家山歌的调式主要是羽调式,大致分为:(1)沿江色彩区(包括梅县、兴宁、蕉岭以及大埔、丰顺沿梅江到韩江两岸地域);(2)兴平色彩区(包括兴宁、平远);(3)五华色彩区;(4)大埔色彩区。其次是徵调式丰顺色彩区和大埔色彩区。客家山歌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各有差异,边远地区或受邻省影响又形成各自风格特点的山歌。
天使鱼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3

回帖

295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53
 楼主| 发表于 2004-5-8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土楼(花萼楼)
客家土楼以花萼楼为代表作,坐落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建于明代万历36年(1608年),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圆形建筑,共三环210个房间,楼高11.9米,内有天井、厨房、饭厅等。此楼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冬暖夏凉,采光良好,体现出客家人圆满、团结、平等的生活理念。1992年12月,中央电视台在此拍摄了《神州百姓闹元霄》的文艺节目。此土楼为广东省现存最大、最古老和最完美的土楼,堪称世界民居建筑一大奇观。
天使鱼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1885

回帖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2181
发表于 2004-5-8 1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忙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3

回帖

42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33
发表于 2009-4-13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棒唉!!!!!!太好了!!!!支持!!!!!!!!


fh5d5f18154014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guoji/]国际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dazhe/]打折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tejia/]特价机票[/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21:33 , Processed in 0.0396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