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87|回复: 7

[贴图][原创]一场寻找莲花的行旅--西行阿里半月记(中)

[复制链接]

58

主题

46

回帖

715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154
发表于 2004-5-30 0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帕羊 捕光

马不停蹄, 经过桑桑引起粤团烤全羊的话题, 嘴谗的人号称”简直想扑上去照着肥腿咬一口”。 萨嘎已经不再是西行路上最后一个能洗澡的地方了, 时代在发展, 西部也在发展嘛。 蓝月显然已经成了大气候, 各种高级车辆把餐厅的大门堵得水谢不通, 大多数出入的人有着内地典型的FB式言谈举止, 也许好比趴在花瓣上的小腻虫。 而这朵莲花上到底有多少这样的黑点, 我不知道。

留了十几年的及腰长发, 出发前想象着梳满满一头麻花辫的快乐, 丝毫没动过”剪”的念头。 经历了阿里第一部分的油头洗礼之后, 的确是需要好好打理一番了。 先侦察电热水器的大小, 再看看一屋子跃跃欲洗的MM, 还是先洗了头就让出来了, 为了不加重感冒, 也为了遵守大家分享一个昂贵标准间的规则。 晚饭后又一次轮到我, 热水澡舒服极了, 有浴霸的浴室简直就是天堂! 而天堂居然还成就了阿芳的一次自制面膜美容, 佩服得我五体投地!

每天一路往西的行程, 通常到了下午就不得不呈蒙面女侠状了—暴晒一天, 几乎成了脆皮儿北京烤鸭。 若 正面会车时对面车里也有个如此这般的MM, 就交换一下会心的眼神, 心照不宣, 也算是在路上同道之间的一种默契。

一天下午三点, 到了小镇帕羊。 与拉孜相比, 这里是原汁原味的西部: 草原边缘一座孤零零的镇子, 时常被风沙笼罩; 沙尘未袭时, 穿着各异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镇中心的小庙周围, 或念经事佛, 或闲话家常, 或者干脆跟从世界各地来此短暂停留的旅者们好奇地互望, 用眼神和手势作有限的交流。 它如此与世隔绝, 却因为地处朝圣要道而平添了诸如曾骑行天下的行者留下的专业山地自行车, 被遗弃墙角产自异国的矿泉水瓶, 加上孩子们见到生人时脱口而出的那句发音标准的”HELLO”等等, 在完全没有信息时代陪衬的时空里, 多少有些诡异。 一个手持像机的外来者有时甚至会引来成群好奇顽皮的孩子, 他(她)们应着外来者讨好的一句六字真言, 飞跑着转动庙里美丽的大经筒, 甚至不会在暴光时间为几秒的胶片上留下身影, 但那种无忌的爽朗笑声却永久地印在了行者的记忆里。

日光持久地照耀着这片高原, 也强烈炙烤着每一个在户外活动的人。 我们热闹地占据了一个四方院里庞大的藏房, 费了很大力气才摆脱了讨要食物的孩子群。 固执的几个仍跟着团团转, 我们全副武装的防晒措施,笨拙地从井中打水的过程, 反复浣洗衣服的一板一眼, 和挂满一根二十几米长铁丝的五彩衣衫, 全被他(她)们过分关注的目光一一收走。

草原上的炊烟唤起了旅人的半点乡愁, 远处雪山的安详又恰到好处地给回些许安慰。 夕时如常捕光捉影, 把孩子身上厚重的彩色藏袍和随笑容一同展露的雪白牙齿都记录下来。 日落以后, 西边的天空先聚集了大量金红色的云霞, 稍后又被奇异的让人无法解释的光线占满: 粉红色的霞光呈放射状从地平线下的太阳发向天空, 把谁家院门上牛头骨的一对利角映得清晰无比。

入夜冷清, 九成的月亮给了十成的好心情, 连MM们月下集体”嘘嘘”都成了一种享受。 中山MM从一开始坚持在无人区找WC的初级越野状态已发展到非大自然公厕不用的境界,让我想起以前川藏线上的自己,铁已炼成钢了。晚间用纸牌算出大家各自未来的另一半, 此举大大缩短了北京与广州之间的距离,只是难为了那几条广东舌头。 心里不落忍, 索性也大着舌头学说三两句粤语, 扯平了, 皆大欢喜。


冈仁波齐

一 醉

马攸木拉山在修路。 寸草不生的地面上, 阵风扬起的沙尘遮住了视线。 我执意在山口寻找牛皮书上提过的经幡丛, 但那里空荡荡的, 多云的天空压得很低。 司机谨慎地点着煞车下山, 一路经过水鸟汇聚的湖泊, 入秋仍繁忙的高原牧场,然后在布满薄云的天空下停在开阔高原的边上。

这才是传说中气势磅礴经幡丛的所在之处,占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地面,左观喜马拉雅山脉素有”智慧女神”之称的那木那尼峰,右望同时被藏传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认为是世界中心的神山冈仁波齐。 云遮着也许是六千米以上的一切景物, 让风尘满身的几个人望着开阔的谷地在心里轻叹着。 我也不知道若能在此一睹真容是否会忍不住哭, 身处这样高度上时的心情好象根本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却想不明白主权交给了谁。手上捏着帽子慢慢顺时针绕经幡走, 地上有许多藏民放下的贴身衣物,他门相信此法可以脱去身上的疾病和心里的忧愁。

以往曾许多次身处圣景近前却因天气原因难得亲见, 比如数次阿尔卑斯山上的不巧,比如苦等数日的黄山。大起大落的心情根本没法在美到极至的地方存活, 那种情绪只会带来心上的烈焰,只会引发不能自持的伤感。 所以我刻意把心态调整得低调些。 路上每一种天色下的景致其实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很难预料记忆会重现在何种偶然或必然的机遇中。 此时的冈底斯色彩过于厚重了, 与其所担当的”围绕在释伽牟尼周围修行的五百罗汉”的说法颇为神似,也使我不可救药地陷入类似思维失重的状态里,身体和心灵都轻飘飘的。

苯教徒认为这片高原是世界的中心,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就稳座在藏地这朵巨大八瓣莲花之根上。不知道冈仁波齐的藏族人如凤毛麟角。“冈”,藏语意为“雪”,“底斯” 即梵语意“雪山”;“冈仁波齐”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梵语意为“湿婆的天堂”,被藏传佛教徒,苯教徒和印度教徒共同视为神山。山峰高6656米,终年积雪的峰顶如同圆冠金字塔,面朝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面山体中央,有风化而成的形同佛教符号“雍仲”的台阶地纵横着。在行进的途中,云忽然升至峰顶,展露出完整的“雍仲”,虽然只有一忽,还是给了赶路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霍尔是个很简单的处所, 带着点世界尽头的味道, 在这儿生活和工作的人非常和善。在可以远远望见塔钦的路上, 跟那些正在漫天黄土里筑路的边防战士的短暂对望终于打破了心里固守着的平静, 使劲忍了又忍,眼睛还是湿了。 这一路有时疯狂地滋长着在阿里某处工作的设想,任极至景色肆意将平时的原则冲击得溃不成军,心已经乱了。

塔钦是神山脚下的一处临风小镇, 无论往来的人心里是否承载了向往的意味,镇子始终保持着平淡的姿态。一件鲜艳的橙黄色袈裟把我的目光从阴郁谷地拽回到停车场,定睛看着这个举止过于从容的印度教苦修者, 想起那句道听途说:前来朝圣的印度教徒视在转山道上仙逝为最大幸事――从某种角度来看,似乎没有比这条道路更适合转世轮回的地方了。

下午三点,一顿风卷残云的晚午餐之后,天色渐晴, 我一边承认自己过于追求享受一边把四方桌搬到餐厅门外的空地上。面对仍然笼罩在山巅的轻云不明就里,索性泡了购自苏州狮子林的碧螺春茶,几个人围坐山脚悠然品茗悟景。 碧蓝的圣湖玛旁雍错倚在对面喜马拉雅的裙边平静地喘息着,风带来湖水的气息,和着茶的味道,正好。

黄昏时我长时间地徘徊在旷野上, 看结束了一天工作的康巴人的彩衣一点点移向谷地深处,听不懂的语言被欢乐的语气托着回荡在空气里,马颈上传来的铃声渐淡, 和他(她)们的身影一起消失在两山之间的NOWHERE里, 就好象回到了当初这个不屈的民族支系跋山涉水而来的地方。这种生命力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顽强”来形容了。一团彩色云霞聚集在纳木纳尼峰边上,被智慧女神的狡黠戏弄得愈加鲜艳, 大概是吸收了过多玛旁雍错的水汽, 云的一边竟呈非云非雨状悬在半空,撩拨着镜头的焦点。

我从不知道世间的夕阳在离天很近的地方竟可以如此悠长, 也从不曾奢望年少时一场梦里的场景竟能奇迹般实现在这个不可言说的宽广谷地边缘――直到多日后身处截然不同的阿尔卑斯山齐膝的雪地上,面对同样在夕时拒绝显身的少女峰,我仍不能明白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这样一幅不可求的境像,在一个几乎玄妙的时刻, 近乎完美地呈现在我的取景器里?简单的交谈使我得知那袭橙黄色的袈裟已经在转山道上得到了七次加持, 他也不知自己会守在这儿多久。 远远地望着他在金色光芒里郑重地朝四个方向祈祷, 那件被夕时阳光照得耀眼的僧衣透过眼睛恍惚了我的心。

终于暗淡的天色掩盖了从鬼湖拉昂错方向开来的一辆形影相吊的汽车扬起的阵阵灰尘, 黑暗即将重新掌管这片地域。 回程行得缓慢, 偶然西望,惊见晚光的美妙:那半坡上牵马缓步的人也许正望着自家窗里初燃的灯火, 踌躇片刻重新起步,也因此成就了一幅光影奇异的晚归图。

已经忘了自己的名字
故乡的水和亲人的盼
淡远在喜马拉雅的另一边

只有神山的纵横
是我攀升的梯
是我来世的梦



二 色隆之慧

2003年9月15日,星期三
辗转写到此处,竟有些踌躇了,不知道应该怎样记叙自己不合常理的山中经历。

其实我并没有转山, 虽然在离山很近的一座小庙里度过了奇特的十五个小时。 我甚至连山的样子都没有见真切,带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遗憾离开, 还引发了一场不可避免又气氛紧张的对峙。

从拉萨出发前, 五个人中只有我一人带了90%的转山愿望。另10%和腿伤一起是墙头上的草――自离家以来膝盖未曾真正消肿,若真的开始转山征程,很难说会不会坏在途中;再拖了别人的后腿就更麻烦了。 FREE和月是可转可不转的, 将和我同路去尼泊尔的阿芳和阿颜不仅铁定不转,还常常质疑我拍照的执着。 当时的种种造成了阿里路上诸多不调,心里的苦为了不给日后的回忆添堵都忍了。 现在到了山下, 形势变成了无法挽回的1:4――这里无意于马后炮地探讨过失, 只想不留过多痕迹地倒一点苦水。记得那晚的月亮很美,我却站在院里望着它流了许多眼泪……

次日午后,带着翻了五味瓶的心朝山里走。 这次无缘转山, 拜一下江扎寺还是可以的吧! 在昨天登记的驻军办公室问清了路线,又谢过他们回来后喝茶的邀请就上路了。 顺着山路才转了两道弯,距离就明显地拉开了, FREE 在前开道, 我杠着曼福图架子保持十几米的距离跟着,心里反复质问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咬牙买昂贵但轻便的捷信?! 另外三个MM在我后面几乎看不见影了。昨晚在镇上请的隆达装在包里,准备送到内转经道上的第一座寺庙里。 快到山口时听见发动机的声音, 是一辆运货卡车。 好心的司机带了我们一程, 初次杠大厢就被折腾得跟筛豆子似的, 一边心疼放不稳的三脚架一边还偷空瞄着路边的风景。 润泽的植物长满了山坡, 空气里混合着不易形容的幽香。 二十分钟的行驶结束在路的尽头, 几个建筑工人上下打量着我们几个不速之客,还打趣着乱指方向, 惹得我们四顾纳闷。一位年长的藏族人指着北面山上的方向, 用很难听懂的汉语说着什么,一手握拳形容”过一个山头”, 就会看见有六扇窗户的寺庙。原来车已经把我们带到离色隆寺不远的地方。这里正在进行施工的是一个矿泉水厂,”经过北京科学院的研究以后决定修建的”。与其回头不如前行,而且据说色隆寺占据着绝好的望山位置。于是道过谢继续往西。听着自己的喘息和雨点打在风衣上的声音,匀速的步子很稳,忍不住再次想象若转山如何如何……一个浅浅的山梁和大雨一起挡住了去路,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想若路遇一头牦牛,它一定会笑我如此喘法!

已经可以看到寺庙了,很齐整的一所有六扇窗的藏房,在飘摇的小雨里和我相隔了一公里的距离。 我享受着明确目标的短暂欣慰,闻着世界中心内转经道上青草,山花与仙境自如混合的空气。 FREE抖擞精神开始了新的征程,目标是东边的山头。估计那里超过5000米。 他是小跑着开始的,不久歇第一次,换了走路之后又歇了第二次。我在他歇第四次时迈开了朝北的步子,取之字形迂回攀坡。身后的几个同伴显然已经放弃了,正互相依着拍纪念照。望着位于我和寺庙之间的佛塔,至少应该围着它绕一圈,我想。

把一块从塔钦带上来的石头搭在佛塔边上,摘了帽子慢慢绕塔,轻声诉说着心中的悲喜……云雾淡了,隐隐可以看出神山的形。把这当成了一种进入的许可,我再次迈开了脚步。一条河欢腾而下,水清而甘甜。踩着几块彩色的石头过河,再缓慢爬坡,看到一个身影从平台上的大门里走出来,微笑地看着我。 雨忽而又大了,当小冰雹打下来的时候,我终于来到门前。“扎西德勒”是我们说的第一句话,他把我让进一间修室,又说了第二句话:”我不是喇嘛。”

这间只有几平方米的修室位于建筑的底层西南面,一扇窗朝南,天气好时应该可以一直望到喜玛拉雅。北墙挂满了唐卡,我坐在唐卡下的卡垫上打量着周围。半墙高的柜子占据了西墙,柜上供奉着三世佛,净水法器等物件,还有各种经书和一本藏英字典。墙上贴着很多佛像和本地著名上师的照片。 一张朱红色的藏桌隔开了南北两边,他坐在窗下的卡垫上拨旺炉中的火。 就在我张望的空当,香喷喷的酥油茶已经打好了。 “加通(藏语喝茶)!” 我用以前学的藏语先开口使他有些意外, 继而给了我一个很大的笑容。于是我还个更大的。

谈话就从佛教开始,我们努力地把两种语言里的佛教内容统一起来,他可怜的一点汉语加半点英语和我更可怜的几句藏语,和着经书上的佛像倒也凑成了一席浅谈。 茶香满室,天有些晴了,也不知是否会有同伴寻来,索性谈些各自的身世和到这里来的原由,他的表情显然替我惋惜着。他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意谢增彭,写一手漂亮的藏文,老家阿里改则马门乡,连续在这儿修行了五年, 神山道上已经有他十三次圆满的行进。 熟读经书的人讲起修行来头头是道,手中看似随意实则内涵深厚的几个手势分外好看。兴起时索性取出一本藏英对照的强巴佛心经,坐到我旁边一行行念唱起来。经声起时,有着什么,在心中微妙地产生,温暖地漫往五脏六腑,仿佛有一声听不见的轰响在大脑中爆发,唇齿不由得开启,依着注音跟着他开始了今生第一次藏经文的唱念。抑扬顿错的念法使我有时间看懂英文的注解,同时着实享受一番唱与念的奇异感:经文的声音好像在给我灌顶,全世界凝成了神山中的清和心中的净,他低沉的声音好像阴雨里的一盏明灯,不断引领我愚顿的心。每一句经文都是细润的汁露,几页经书念下来,慧根几近生成――或者说,日后许多次回想当时经文起念时内心仿佛轰然的瞬间,我都宁愿相信,慧根就显现在彼时。

很多页念下来, 他递过来的笑容里多了些灵犀的光, 好象同修之间的默契。 温过茶再进几杯, 已经可以看到窗外的谷地, 但是云后的神山仍避而不见,象是考验着我的耐力。 随身带的CD播放机引起了他的兴趣, 于是分享着听电影<<喜玛拉雅>>的原声音乐,一个不懂语意一味沉浸在乐感里,另一个则一脸听懂了的兴奋,神情并茂地解释歌词的意思。自几年前初次看这部美伦美幻的电影以来,我从没想过会在隐约可见喜玛拉雅山的冈底斯腹地等待冈仁波齐显容的时候,听一位被神山加持过多次的修士如此这般地撩开似懂非懂的薄纱,引领我进入那个古老文字后面的清晰世界。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瞥,我何德何能。

FREE的蓝色冲风衣终于出现在窗外的山坡上。 别人已经回去了。 我们在寺外看看明暗不定的天色, 支在架上多时的相机成了意谢增彭好奇的望远镜。 FREE好象已经看透甚至我自己都还没有觉察到的奢望,稍事休整,离开前留下一句”若六点你不回来我们就当你住在这儿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虽然心里有些不安,我真的开口问了意谢,他欣然同意,转身取了钥匙带我上二楼小庙拜佛。

黄昏是起伏跌宕的, 涌动的云操纵着我大起大落的心情。渐冷的风里我绕着坡上的经幡走着,扬撒在风里的隆达顷刻四散。晚餐是围着一炉暖火的糌巴和酥油茶,我们聊起尼泊尔和印度的繁华,他几年前去尼泊尔朝佛,对那个美丽山国的寺庙和甜茶念念不忘。就着一本小小的藏英字典,我学些简单的藏文,同时也纠正他的英文发音。 “明天,我带你往山里去。”他摆弄着一个功能齐全的头灯,又展开几张内转山道上筑佛塔时开光仪式的照片。在我有生之年,还从来没有这么艰难地拒绝过别人,可是又不得不――为了难以改变的行程,更为了尚未成熟的慧根。天知道当时心里有多苦!!

晚间温暖的烛光里,按YOGA的标准姿势正襟盘坐,听藏桌另一边他洪亮的讼经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静坐都更接近宁的境界。结束时那一声清脆的铜钟之响,仿佛安慰我未见神山的憾。入睡前在他送给我的本子上写下一天的经历,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和窗外风过山坡的声响。那一夜,灵魂逃离梦境游荡在寺外面山的草坡上,是我心中不离不弃的盼。

微弱的闹铃开始了新的一天,和意谢增彭的告别仍是隔着朱红色的藏桌进行的。 在寺外的风里看一眼山前的云盯一眼手表,最终叹息着涉水而去。 背囊里比来时多了一本藏英文经书, 一张晴朗的天空下他在冈仁波齐前笑盈盈的照片,一个请自印度佛教寺庙的由降红明黄两色编成的金刚结,和一个崭新的日记本; 我能相送的却只有两卷胶卷。天色渐明,赶在起伏山路上的人再次大喘不止。塔钦的狗叫了,司机阴沉着脸一声不吭,那是急风骤雨的前兆……

丰田朝西一路狂奔,我反复回望神山的方向――请原谅我无心的闯入,如果是失敬,那也是建立在无限崇敬上的无心之过……把意谢增彭的照片拿在手上,看神山上泾渭分明的万字符,看他一脸舒展的笑容,想着今生一定会再次拜访色隆,带着在外转经道上被神山加持过的怡然。


古格,时光凝驻的台地

一 被时光遗忘的扎达

车在土林迂回的几个小时里,我不止一次地恍惚。我是谁?在哪儿?做什么?时间?地点? 一忽想明白了,却被更强的眩晕抓起,丢进另一轮恍惚……正午的阳光从四面八方照在每个人身上脸上心上,无处可藏。水喝光了,八宝粥也吃完了,地上没有半条河流淌过,一个干瘪的苹果拿在手里,扮演着鸡肋的角色。

司机还是迷路了。

我知道他万般不愿意进来,从西行的第三天就没逃脱过他的各种伎俩。可是无论他传什么”路坏了”的谣言惑众, 无论他在几乎可以望见古格的叉路口上怎样费尽心机地和别人串通好了骗我们, 现在终于还是快闻到扎达古风的味道了。有时候觉得悲哀。 在我们经历了可以说比较艰辛的过程之后终于到了梦想之地的边缘,却仍逃不脱种种与其失之交臂的厄运。其实他可以称得上一个好司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货车司机”,一路把四个女生和一个男生当一车货来拉,真难为了双方。

不知道一条崭新公路的建成是否意味着以往阿里的永久消失? 标准的”路”的存在也许意味着阿里南线的班车和背包客更大限度的自由,但同时也预示了环境的改变甚至破坏,一路上看到被丢弃在沙地,戈壁,草原上的酒瓶空罐头等等就是无法辩驳的证据――如果是自驾,我八成会一路捡到狮泉河。 政府在狮泉河外新藏路边修飞机场的计划对DX们来说又是好是坏呢?总之很难想象那些在阿里如同旅人们上帝的吉普车司机失业的情况,却又忍不住解气式地想一想! 这里无意于抨击大多数敬业的司机,只不过马后炮地舔舔伤口罢了。当初但凡多了解一点阿里路上的真实情况,自己肯定是独自或慎重找一个志同的伴搭车走,一路风光也将是另一番景象。

象泉河谷很宽阔,方圆几里内有N个岔口。 车停在一个村庄旁的枯树下, 树枯得委婉, 枝干竟旋转出了孔雀的形态, 颇有几分姿色。 村里的狗不知躲在哪面矮墙后吼着,好象很欣赏自己传播在空谷里的回声。发动机重新启动, 车朝着深谷的方向开去。 土林360度围绕着没有河水的河谷,带着千年玄妙的风痕观棋不语。这分明是一条混淆了古今的时光隧道。

经过一条清澈的河流,经过河边埋锅造饭的军人们,再爬上一个山头,视野豁然开朗――喜马拉雅连绵雪峰居然没有让强烈的光晒出云来,反而保持着完整的形静立在天边。牦牛们不分时段地饕餮,偶尔,雅致的几只会停止咀嚼,悠然见一下雪山, 让灰头土脸的几个赶路人艳羡不已,这才叫生活!再一扭头,远远望见一处土色城池,点缀了绿色的树木稳坐在空旷河谷边的台地上,仿佛莲座上的禅花一朵。我长舒了口气,润一下干涩的喉咙,把音乐声调大一点开始琢磨:待会儿泡什么茶?不成想看着不远的距离,却辗转行了两个小时!不得已记起在玉龙雪山上听来的云南谚语:张郎找李郎,找到稻子黄。

眼前这片台地在公元九世纪以前还只是一片空谷留风的土地而已, 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发起的灭佛运动不仅导致了一个王朝的瓦解,同时也给自己招来了灭顶之灾。 其后代的一支在残酷的政治运动中逃往阿里,古格王朝传奇般的立国史诗也就此写下凝重的第一笔,并在开国之日确定以崇信佛教作为立国之本。建造于第一位国王意希沃在位期间的托林寺便位于这片台地上,它是同时期寺庙中最为著名的一座,据史料记载,其大殿仿照山南桑耶寺的布局而建。 开国盛世,古格汇聚了来自拉达克,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的能工巧匠,建造绘制了大量的寺庙,石窟,佛像和壁画。 托林寺的壁画据考晚至15世纪后,但其被称为”古格画风”的独特技法仍保留着11世纪佛教盛时的朝气,展现融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恢宏气势。

一个形同于内地城市现代街心花园的”广场”突兀地占据了托林古寺外的空地, 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蒙了一层无处不在的黄土,还”长”了几棵滑稽的”火焰树”,感觉就象几个不知所措的花旦立于错搭在非洲沙漠里的京剧舞台上。下午四点钟的太阳给托林寺现存的红殿和白殿洒上一层耀眼的光芒, 以至于初临大殿,眼睛一下子不能适应昏暗的光线,要过好一会才缓过来。目光触及壁上集西域,土蕃甚至伊斯兰的美妙于一身的众多吉祥天女的瞬间, 自离家以来六个星期里的每一种甜蜜和苦楚,都集成心里一声无以复加的轻叹,幽长地融化在胸中,竟有几分醉意却上心头了。时光因此而曼妙,绕梁信步,那些表现建寺之繁忙和寺庙落成之昌盛的历史画面, 主供佛身后三面高墙上完整记叙了佛祖从出世至涅磐种种的壁画,以及门眉边服饰华丽的供养人和众多清丽的天女都如此引人入胜。漫步在洒满阳光的古刹庭院里,我不再疑惑古格盛世的繁荣。几只低飞的鸽子在白色院墙上短暂地留下影子,旋即盈落在被晒得褪色的佛塔尖上, 那队法国游客的低声浅谈再次使时光恍惚得没了界限。

夕时悠长, 古风四起。从镇东边已被电线包围了的佛塔往西,穿过崭新的”京剧舞台”,从古寺外走过,又来到了一所热闹的小学校。 这里的孩子不同于帕羊小童的顽皮,不知是否有与外面的时空隔着漫长时光隧道的缘故?操场上玩耍的孩子也会好奇地围上来,抢镜地摆些中华功夫的姿势,笑作一团;而仍在教室里苦读的满满一个班的小高原红们,则在我同样好奇的张望时回几声稚嫩的”HELLO”。流云漂在纯净的天上,看着衣着现代,在佛塔边跳跃不已的几个孩子,很好奇其中是否会有一两个古格后裔? 每一天和这片空旷的河谷相对,他(她)们无忧的心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生活在一个被时空阻隔,鲜有流水的河谷边上?是否想过自己的血缘和脚下这片台地与千年前的那场佛教盛世之间或许有着错综复杂的渊源?灿烂的夕照里,天真笑着的一张张脸在镜头里如此动人,也打断我的庸人自扰。

与千年前无异的风扬起从未消失过的黄沙,裹住异乡人缥缈的头绪,理还乱。终于来到台地边迎风千年的古塔林,一百零八座佛塔一语不发,被风化的线条是岁月随意的涂抹。 期望中雨季的彩虹因旱季的到来不得相见,却给了色彩异常丰富的黄昏幻彩:夕阳把游弋的云影定在线条壮观宏远的土林上空,将东边天色蕴染成宝蓝,深蓝,暮蓝;将河上土林的体色烘暖:浅黄,桔黄,金黄,橙红。象泉河浅淡的河水自东向西蜿蜒而过,流经人类聚居的城池,流过散布城内的绿色树林,也流过佛教千年的兴衰。日渐西沉,风声渐熄,我独醉在没有时间的空间里,仿佛听见意希沃时代遍布河谷修行僧侣们心上默念的经文, 伴着一阵猛似一阵的雷声压顶而来!

二 朝思暮想

眼前日月同辉的天空下, 古格王朝故都扎不让经历了近七个世纪的兴衰,于1630年被拉达克无情灭亡。佛教惨败于十字架下,也使这片西部高原成为世界上被遗忘的一个角落。站在故城外,没有其他游客,一辆比我们先到的军吉车门大开,兵哥哥也许把音响的音量开到最大,让<<灰姑娘>>的哼唱响彻了空谷,也撩拨着MM们高原多日疾行后初显细腻的心。我们眉眼中的轻柔好象没有逃过兵哥哥的敏锐,那几句唱词索性被刻意反复播放,遂了大家的心。

风温柔地掀起发梢, 古格上午十点钟的阳光里,隔夜的半个月亮瞥见了我实现梦想时唇上的浅笑,而内心里颤动的微响,只有自己听得到。掐指一算,从初闻古格至此刻,近两千个时日过去了,土林上又添了几道风的行痕。

佛国盛时的壁画,带了千年不褪的恒久,和着发自残缺佛像不易被察觉的轻叹,展示混合了西域故风与天竺纱丽的繁彩。我甚至听到了供养天女清丽眉目后的喘息…… 也许对壁画过于贪婪了, 依墙细细看过, 在佛像前大拜过仍不舍离开, 宏大的<<礼佛图>>, 隆重的庆典场面, 异国使节朝拜图, 和繁复的歌舞升平场面让我流连忘返。 可就是不明白从拉萨来的年轻守城人为什么如此吝啬开启仅存的几座寺庙的时间? 我们近万公里的路都走过来了,又买了昂贵的门票,凭什么不能把壁画看个充分?!

两个画家,一藏一汉,正在临摩位于故城顶端坛城殿的壁画, 我们因此得以一睹密宗妖娆的画风。 殿不大,五米见方,地上一座立体坛城,色彩略逊于壁画的鲜艳。 据说古格壁画的颜料都是添加了矿物质的,所以一袭袭纱丽不似敦煌的古旧,仍艳丽如昔。两位画家身材削瘦,藏画家是狮泉河人,一头卷曲的长发随意地束成马尾,铿镪的眉目英气十足。北京来的汉画家带着艺术家特有的魅力,刚刚”诱惑”了一个云游至此的上海MM,于是每日在世界的尽头红袖添香,别有一番情趣。下午两点,在白花花的太阳底下爬到”画室”也喘,休息室外的阴凉地坐了一排,我们被画家侃晕了。我严格意义上的另一半上海血统使我操着记忆深处的乡音和上海MM拉几句家常;我们异曲同工的NEPAL山中计划却得了汉画家颇风凉的一句“小心被掳了当压寨夫人!”猜若在那么美的喜马拉雅腹地作压寨夫人也不乏乐趣吧,呵呵!

那个下午的大多数时间都在空荡荡的故城里游走, 随心所欲地拍些照片。登高四望,想象旧时守城兵将心中的荣耀。黄昏以前,我固执地占据了临风的一面,对着没有彩虹远离流水的空旷,捧一本史书缅怀故国亡朝的悲悯。 空谷回风,仿佛有一道彩虹横跨,仿佛有盛世寺庙暮鼓晨钟,声声入耳。

又是1:4的形势, 汽车喇叭在山脚响着,无缘故城夕照。下山时又遇到画家,一同在崎岖的台阶上迂回。 他们的临摩画作计划于次年在北京开展,若彼时有缘再见,不知能否笑谈今日天边的事。一直少言又拒绝拍照的藏画家锁上故城大门回身的当,我顺势拍一张他望向远处的神情;这次,他给我一张笑脸。

马达声响彻河谷,画家,上海MM和几个守城人在空地上一字排开对我们招手。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想象夕时站在顶层神殿的门外,面对空旷的谷地泡一壶汉地春茶,临风品茗,笑谈古今,看夕照染天地奇辉――说不定繁星满天时话题正酣,把酒对月千杯少,不醉不休!

傍晚又去了小学校边的佛塔,能两次欣赏象泉河边辉煌的日落景观很值得日后怀想。晚餐是小餐馆里甘肃夫妇做的可口汤面,邻桌碰巧坐了县文物局长,我摆在桌上的一本关于古格的书引出了几个话题。另一桌是县中学的学生,汉话说得不错,他们中走得最远的是一个马年转神山的少年,他诉说时脸上的笑含了两分羞涩和八分满足。

那晚,武警大院里参天的杨树衬着满天繁星,3700米的海拔舒服得象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校园。 我席地而坐独自小酌,听SARAHBRIGHTMAN缥缈的声音浮在半空。情境至处很想念指间的烟草,于是借着拉萨啤酒的劲儿跑去军人的宿舍讨烟。 外间一个表情稚嫩的藏族新兵大概思念亲人,坐在门口低声呜咽; 里间的年轻军官正挑灯夜读,一盏暖色灯光竟引出了我心底的一点感伤。夹着烟回到院里观星,那军官也踱了出来, 于是听他十年西藏军旅生活的种种,声音在风过树梢的微响里异样轻柔。

……其实不想走, 其实我想留。 想用双手拢住秒针分针, 想就这样让时光真的停驻,想作岸上临风的玉立之树,想作古塔上招展的经幡,想变成寺院里飞翔的白鸽,想化作壁上美艳梵彩的纱丽一袭……

BUT, EVERYTHING IS DUST IN THE WIND。


你在凡尘的寂寞里一路奔跑
追梦人在漫游途中瞥见你的眼睛

生活的历程积起你的信仰
纯真的人开始徘徊在图腾的边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3

主题

595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6489
发表于 2004-5-30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偊自如,

图真好,或沧茫,或禅意。




春日里的阳光——和煦
夏日里的阳光——耀眼
秋日里的阳光——慵懒
冬日里的阳光——温暖
而我则是浮游在四季之间的——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92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294
发表于 2004-5-30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一经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27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007
发表于 2004-5-30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太多,图片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2

主题

1507

回帖

10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2459
发表于 2004-5-31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1885

回帖

1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2181
发表于 2004-5-31 22: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二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回帖

17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34
发表于 2009-4-14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版主天天快乐!!!!


gh45dfr49374564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guoji/]国际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dazhe/]打折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tejia/]特价机票[/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7

回帖

710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107
发表于 2009-4-17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的好,顶了!!!好棒!!!


huaxia184527220945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guoji/]国际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dazhe/]打折机票[/url] [url=http://www.jipiaoonline.com/tejia/]特价机票[/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816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98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9-25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好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4 03:04 , Processed in 0.0886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