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跨越历史时空 与马三不期而遇
探险的最高境界就是在探险过程中能发现点什么,我的运气还不错,。。。
跌跌绊绊地在原始森林里,高大树木的枝桠遮满了天空。翻过一个山坡,山坡边有一棵倒伏的树木,原来生长在岩壁上浅浅土层树兜整个翻了个个,但是顺着山崖,那棵树竟然奇迹般的扭转了身躯,顽强地存活了下来。那树上的枝桠几乎是九十度转向,朝着天空的方向生长。第二次来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这棵树了,感觉就很奇特。老李说,这里湿度大,树才有存活的可能。记得这里是林中小道的尽头,正准备手足并用,向着下面约70米左右的瀑布去。老李眼尖,指着右手的前方陡峭的石壁,说那里有路!顺着老李指着的方向,还真发现有路。路是用一块块石片垒起来的,隐隐约约在阴暗的树下灌木间穿行。上次是夏天,可能当时草木张的高密,遮住了这些石头台阶。台阶建的很是巧妙,利用山势走向,一层层用比较平的石块垒成。
石头台阶走完后就达到瀑布的顶上,是一块长满高大树木和杂草的平坦地块,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马家屋基了!屋基还在,也很显眼,上去的右边是一堵石头砌成的岸基,左边是一个比较小的岸基在前面,其后面是一人多高的屋基,也是石头垒成。从其规模看,应该很住10来人的样子。屋基上草长的很旺盛,黑黑的土,但是我们趴开草丛,没有看到一个瓦当,当时马三兄弟应该就是搭棚居住的。屋基上面有很平又很薄的石头,估计是从山上比较远的找来的——屋基旁边的河谷里面都是圆圆的巨石。翻开屋基上的平石,可以看看黑黑的土,木碳的颜色。几棵巨大的猕猴桃树长在屋基上,贪婪地吸收着土地上的养分。很意外,也很惊喜,在草丛里,我们发现了当初马三用过的碗的碎片。透过碗沿那淡淡的、素雅的天蓝色,诉说着历史,述说着激情过后的平寂。碗的质地很粗糙,很草根。能够在野外活动中,发现点历史的爪痕和记忆,这也许是旅游最快乐的事情了。
马家屋基应该是天堂寨性格的又一处具体的体现了。
天堂寨地理位置特殊、地势奇特、风景优美,古往今来,很容易激发人们“爱冲动”的豪情,因此也就出了一些响彻大江南北的志士豪杰。所谓地灵人杰,就是先有地灵,后有人杰——这个词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明代中期诗人杨基望游览天堂寨时就有诗曰,“兹山独藏英,群雄出其间。” 元朝时,徐寿辉就闹过革命。不过就差那么点运气。迄今为止,天堂寨最成功的人士应该是个姓余的唱戏的。天堂寨有民谣“天子是假天子,戏娘是真戏娘”为证。说的就是徐寿辉和余三胜。天子指的是天堂寨本地人布贩徐寿辉。1351年在天堂寨起兵的徐寿辉虽然占据南方诸省,称帝11年,建立“天完政权”,最终还是落败,不能成为真命天子。 这里说的戏娘是指余三胜。余三胜因其出生在天堂寨东边七娘娘山上,故被当地人成为“戏娘”。余后来成为清朝京剧创始人之一。
马朝柱,蕲春张榜人。有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又叫马三。家里兄弟多,又没田地,日子不好过。他的哥哥马朝佐倒是有些生意头脑,跑到罗田深山里,租到石柱山地主江善政在天堂寨的山林和土地各一片,租期10年。马朝佐就带着家人和亲戚来到天堂寨今天的马家屋基烧炭开荒种地。要说马朝柱起事案而害死了自己老母亲和妻子等人,还真跟他哥哥这一生意头脑风暴有关。马家兄弟年轻力壮,有的是力气。他们砍树烧炭、开荒种地、采集药材,日子过的倒也红火。刚才说的地主江善政可还真不是个“善”人,当他看到马家兄弟日子红火起来了,就想方设法毁约,诬陷马家兄弟意图谋反。姜毕竟是老的辣,结果就不用说,马家兄弟还真给他给逼反了。这个地主江善政也辜负了他父母期待他为人“善良”的意愿,最终害了那么多条人命,连罗田知县大人也因他屈死。所以自古“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看来不谬。穷的地方,大家一起穷无所谓,一旦看见别人日子好过了,就要算计别人,连最基本的信用和契约都不遵守。
乾隆十五年(1750年)马朝柱烧炭垦荒挖药,最初并不是要在天堂寨密谋反清。但是,到了想反的时候,他也知道要下苦心来经营,马朝柱在各地发展了大量白莲教信徒。他自称有法术,召集反清志士和对现状不满之人。马三的目标很远大。他刻了一个大印,内有“统掌山河,普安社稷,即受天命,福禄永昌”字样。但是他没有徐寿辉那么幸运,有当年中国南方白莲教“教父”、 “职业革命家” ——彭莹玉(毛诈懂语)相助。马三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本钱,就如同现在一些官员一样,到处“许诺”封官,在各地“散扎招军、囤粮制械”,操练刀枪。并且已经派员联络安徽霍山、太湖、桐城、亳州、河南商城、开封、南阳、四川峨眉山等地的信徒,互为呼应,并设立四将军职位,分统各部,约期举义。乾隆十七年初,马起事不周而泄露消息。蕲州知府李珌如获至宝,赶紧上报朝廷。马三闹的动静还真不小。据《清史稿》列传九十四记载,乾隆对这个还没燎原的火星极度恐慌,即下旨令湖广总督永常、两江总督尹继善——康熙眼中的“真知学者”和寿春总兵牧光宗等率军围剿。文的武的全用上,能用的全用上。四月八日,湖广总督永常亲率大军从西南方向向天堂寨进发,驻军罗田跨马墩。两江总督尹继善率军进驻英山金铺镇,成犄角之势夹击天堂寨。
马朝柱人精的很,得知不利消息,紧急开溜,连个象样的抵抗都没有,只身一人,乔装改扮,逃往四川。其母、妻、子、侄及所属部下200余号人一一被捕捉,其中一批骨干白莲教徒残遭凌迟处死。许多骨干教徒之妻被赏给进剿的功臣为奴。清兵入山搜捕,还查抄出军械三百余件,硝磺(制造火药的原料)数百斤。马朝柱造反案使乾隆十分震惊。据后来统计,从乾隆十七年四月至十二月间,乾隆寝食难安,神经一直紧绷。乾隆紧张不是没有道理。早在顺治五年(1648年),罗田人王火鼎(应该是一个字,“火”+“鼎”)就以天堂寨为中心,先统领蕲黄48寨,后统领江淮72寨反清。顺治七年四月,清大军会合围剿江淮义军。可惜大势已去,义军不支溃败。11月,王火鼎被俘获,次月在南京被处死。王火鼎反清失败义军溃散,很多义士不敢回到原籍,就跑回总部天堂寨,又给天堂寨带来的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浩劫。义军溃散后回到天堂寨,落脚到天堂寨九资河东北宋代以来就极为著名,明代号称“淮西最著之名刹”——广化寺。广化寺当时规模宏大,僧侣信徒众多。宋代苏门四大文人之一张耒曾拜谒过,有诗为证。当时。住持方丈宽大为怀,接纳溃散义军,僧舍不够,就广修庙宇,绵延十多华里。康熙八年(1669),时任黄州知府的于成龙乔装改扮探访,后带兵围剿;并将广化寺这一古刹——“深山野寺” 付之一炬,新近梯度的僧人与官兵展开了搏斗,但寡不敌众,全部遇难。传说寺庙里面剩下的僧侣没有一人逃跑和寺庙一起同归于尽。
马案的9个月期间,康熙很不轻松,他批阅马案奏章五十一份,下谕旨五十八道,洋洋洒洒上万字。写到这里,我不由地感叹,当皇帝也确实不易。我写到这里也就几千字,感觉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估计也会让康熙感到煎熬,难怪罗田知县冯孙龙大人被震怒的康熙以“失察”的罪名下令斩首。当然,马案当时也算不上什么大案,估计是地方官员为了邀功请赏,故意夸大事实。然后轻松灭马,让康熙觉得那是劳苦功高,大加赏赐。事实上,那些官员的“危言耸听”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康熙何必大动干戈,下旨令湖广总督和两江总督会剿天堂寨,将天堂寨围得铁桶一般。
马哥起事失败,应该是历史的宿命。历史上,肇源于天堂寨的轰轰烈烈的起事不下三四次,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马三还算一条汉子;他逃亡到四川后,还一直坚持反清的斗争。回想清初,南方民间此起彼伏的自发反清斗争,不由得佩服大汉民族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抵御外族入侵的草根民族气节。任何时代,一个民族的气质和特性都是蕴含在草根之中。
马家屋基前直径一米多枯烂的树兜,里面又重新长着三、四株小树苗。从树兜砍伐齐整的痕迹看,应该是近些年来的人工砍伐。听当地人讲,58年大炼钢铁,天堂寨很多古树横遭浩劫。山腰以下的古树,特别是能炼钢的千年大树更是难逃一死。不过,也还真有那么几棵古树劫后余生,幸免于难。
茁壮的野草、蔓延的猕猴桃藤和风雨侵蚀下岿然不动的马家屋基透出天堂寨千百年来不屈的性格、草根的不屈、倔强和勇敢——尽管这种努力过于局限和偏激。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现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2 16:17: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