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2|回复: 4

警用直升机-200多救援人员搜寻 7名驴友被困秦岭5昼夜终获救(详情PP)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7-30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警用直升机-200多救援人员搜寻

7名驴友被困秦岭5昼夜终获救

 

   经过陕西省长安、柞水两地200多名救援人员连续4天的紧张搜救,7名被困驴友7月28日被成功获救,7人均平安,其中1人脚部受轻伤。

  28日一大早,在长安区五台街道罗汉坪村的临时救援指挥部,市公安局副局长、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孟宗林正紧急部署救援工作。西安户外救援队、省山地救援队、民警等组成的救援人员仍在山上全方位搜索。与此同时,警用直升机也在牛背梁上空进行搜寻,一场立体式的救援行动全面展开。

  上午11时许,就在指挥部商量进一步的营救方案时,从柞水方面传来好消息,3名被困人员已在柞水县西沟峡以北草甸的山梁上被找到,其余4人在距离他们不远的一个山洞里。得到这一消息,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得到消息后,正在山上搜寻的50多名救援人员立即向西沟峡附近集结,记者随即也赶到了柞水县营盘镇。据了解,柞水县成立了临时救援指挥部,已在原有4个搜救小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8个搜救小组,搜救人员达到200人次。

 

151103wzbqyfgiei2hiwip-救援=====1.jpg

救援队员护送获救驴友下山

 

 

   营盘派出所所长张乐介绍,“清晨5时20分我们接到消息,一名被困人员已经与秦丰村村民万维兴取得电话联系,他们3人被困牛背梁以南、西沟峡以北的大草甸的山梁上。

  张乐立即将这一消息通知了正在牛背梁搜寻的柞水县巡特警大队樊德峰大队长。樊队长随即带领队员沿牛背梁向西沟峡方向进行搜寻,同时又抽调了16名队员从西沟峡向牛背梁山顶搜寻。

  上午10时50分左右,救援人员终于在牛背梁与西沟峡交界处的二环洞子沟梁顶找到了被困的3名驴友。由于3人被困数日,身体已十分虚弱,救援人员马上对3人补充营养。获救的3名驴友告诉民警,另外4人还被困在位于长安区水井洞沟东边一个山洞中。20多名救援人员马不停蹄又向水井洞沟进发。

  下午3时30分,救援人员在水洞子沟东边一个山洞找到了另外4名被困驴友。至此,在秦岭牛背梁走失的西安521医院7名职工全部获救。

  下午5时30分,3名驴友在救援队员护送下从牛背梁顺利下山,救援人员正组织担架将另外4名驴友连夜运送出山。

 

1511061scv399f777t7ezt-救援=====2.jpg

救援队员护送获救驴友下山

       艰难应对

  4天4夜断粮断水

  渴了,喝沟里的水 饿了,靠野菜充饥

 

  “太感谢了!”昨天下午,7名被困驴友之一、62岁的暴师傅在获救后激动地对救援队员说。

  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刚刚出山的暴师傅,他说,他们原计划24日从龙王沟穿越牛背梁,从石砭峪出山,可是进山走了4个小时后突然发现路断了,不得不改变路线。后来,又走错了路,之后就迷路了,最可怕的是他们随身带的食物在第二天就吃完了,只能待在山洞中。因为他们当中有1人脚部受伤,另外3个人体力也严重透支,所以留下4人在山洞等待消息,体力稍好的暴师傅和另外2人开始原路返回到牛背梁西沟峡山顶,寻求救援。“我当时在想,如果再不抓紧时间登上山顶求救,就会错过救援的最后时间了。”暴师傅说。在断粮断水的4天4夜中,7人都是喝小沟里的水才坚持下来的,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在山里采些野菜充饥。

  采访结束时,暴师傅还特别给广大进山的驴友提醒,要以此为鉴,一是不熟悉的路千万不能走,二是一定要在专业的向导和教练带领下登山

 

1511000kx424jgggt4mmm4-救援=====3.jpg

获救驴友与前来接应的同事相拥而泣

       营救细节

  疲惫不堪难下山

  救援队员组成人墙为被困驴友挡风

 

  “下来了、下来了!”经过4天4夜的紧张救援,昨日下午5时30分,3名被困牛背梁的驴友被救援队员成功接下山。

  西安户外救援队的刘煊是这次救援队伍中的一员。“我们一行9人是在28日凌晨4点半从石砭峪进山的,计划直插牛背梁顶并往西行进搜寻。早晨5点左右,我们为了确定3名驴友的具体位置燃放了烟花,但是由于山中雾大,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到烟花,所以无法确定他们的具体位置。到上午10时50分,柞水救援队员从山顶一侧找到了3名被困驴友,我们从另一侧也及时赶到。”

 ≥了解,当时山梁顶风特别的大、露水也大,十几名救援队员马上用身体将3人围起,为他们挡遵风,并脱下衣服给他们披上。当时3名驴友的身体十分虚弱,大家迅速为他们补充了盐水和葡萄糖,以及饼干等食品,进行营养补给。

  救援队员们在参加了数日救援行动后已经非常疲惫,倦意都写在他们的脸上,记者实在不忍心再将采访进行下去。休息,才是几天没合眼的救援队员们最迫切需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8 0:11:17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带了一天的食物,没有帐篷,高山深沟里4天4夜怎么熬过来的啊??!!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困5昼夜后7驴友获救

秦岭牛背岭景区(陕西省柞水县)2月内搜救近60人

 

   被困5昼夜后7驴友获救,陕西省柞水县牛背岭景区称两个月已进行过10次这样的救援,被困者大多数自认为户外经验很丰富。
  提醒:游客、驴友要沿着景区标注的路线走,这山里面还有豹子、熊、野猪、狼等凶残的动物。
  他们是
西安市五二一医院7名职工,也是一群老驴友,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62岁。其中62岁的暴先生有着20年的侦察兵经历,10年的驴友体验。可是这一次他也“老马失蹄”了,7个人被困在牛背梁的山梁上,5个昼夜靠溪水、野菜支撑,他们中有人平生第一次咽下了树叶……西安、商洛两地动用了300多名警力、搜救人员,警用直升机也飞上了牛背梁。昨日下午17时许,当62岁的暴先生看见前来迎接的医院同事时,两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紧急救援
  昨上午曾用警用直升机搜寻

  7月27日下午,长安警方发现7名迷路驴友手机均可联系,立即对7名迷路驴友所在的经纬度坐标进行了定位,确定了7名迷路驴友在秦岭北坡的受困位置,由于周围都是悬崖峭壁,救援人员根本无法靠近。昨日上午8时许,西安市公安局的警用直升机飞上了牛背梁搜寻7名驴友的下落,但是因为云层太厚直升机无法实施低空侦察而作罢,继续采用地面搜寻。
  7月28日凌晨5时50分许,7名走失驴友中的3名成员与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一村民电话联系,告知他们3人返回到牛背梁西沟峡山顶,请求救援。搜寻队立即向这3人所在的位置进行搜寻,中午11时40分搜寻队员在牛背山的山梁上找到了暴先生他们3人,当这消息传到山下时,整个搜寻队伍沸腾了。
  ■被困历险
  4人待援3人原路返回求救
  陕西EPV户外救援总队的刘煊说:“我们9个人凌晨4时30分开始上山搜寻,到了中午11时40分在牛背梁山的山梁上见到了他们3人,当时山顶的风很大,他们3人蜷缩在山顶上,当他们看见我们的时候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们已经5天没有吃东西了。
  62岁的暴先生还是有经验,因为他当过20年的侦察兵,有10年的户外活动经验,迷路之后他凭着经验又回到了牛背梁的山梁上。他们的衣服都湿透了,山顶风很大,他们蜷缩着,我们脱下衣服给他们穿上,围成‘人墙’给他们挡风,让他们补充了葡萄糖、盐水、面包、饼干等食物,然后休息了40多分钟,12时30分开始搀扶着他们下山,因为他们太虚弱,走一会儿还要休息一会儿。”
  昨下午17时许,在牛背梁的半山腰上,62岁的暴先生遇到了前来接他们的五二一医院的同事,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17时20分他们已被困5昼夜,终于走下了牛背梁,被五二一医院的车接走了。
  在月亮垭休息的时候,62岁的暴先生接受了记者采访,暴先生说:“本来我们的计划是从柞水出发,翻越牛背梁主峰然后到达长安石砭峪,在那里有车接我们。我们沿着牛背梁一直朝北走,穿过一片草甸发现前面没路了,我们7个人就商量下一步怎么走,最后选择了一条山沟,因为听说这条山沟能走出去。
  按照计划4个小时就能走出山沟,但我们却没有走出去,这时候天黑了,就在原地休息。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继续走,还是没有走出去。后来我们才发现迷路了。出发的时候我们只带了吃一顿的食物。按照计划在山上只需要吃一顿就可以下山了。这一顿吃完之后,我们没有走出去,就把所有人剩余的食物集中起来,统一分配。
  这时候,一个男驴友的脚崴了,还有一个因为体力消耗太大已经走不动了,两个女同志就更加虚弱了。最后,我们找到一个有水、也有野菜的地方,将他们4个人留下来,我们3个体力好的沿原路返回求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深山。
  经过这事,我要告诫其他的驴友:没有走过的路,不要去走,路不熟的也不要去走,免得给这么多人添麻烦。”

管委会主任
  近两月我们救援过10多次,救了近60人
  据了解,这7名驴友都是521医院的职工,3名已经退休4名在职。这次是自发组织去穿越牛背梁的。
  据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主任李浴溱说:“在这里救援已不是一两次了,就这两个月之内我们已经救援过10多次,救援了近60人。
  这些需要救援的人,大多数是自认为有户外经验的,所以提醒市民:沿着景区标注的路线走,不要自己选择路线走。这山里面有豹子、熊、野猪、狼等凶残的动物,一旦碰到就麻烦了。”
  ■自救宝典
  被困地最高处挂上鲜艳的衣物
  西安户外救援队队长陈昫同给出了宝贵的经验:“喜欢户外运动的市民要去一个地方,首先要熟悉出行路线。其次,如果对当地的情况不是太熟悉,一定要请当地人做‘向导’。切记一定要结伴而行,携带充足的食物、水,配备药品、地图、指北针等。”
  另外,要将行程、联系方式告知大本营或者家人,一旦发生意外,救援人员可以及时救援。
  一旦被困山中,要立即报警求救,报警后不要随意移动自己的位置。可以在被困处做上醒目的标记,例如将颜色鲜艳的冲锋衣、雨衣悬挂在较高的树梢上,以便救援人员能及时发现。
  要保证通讯畅通,为避免手机电量耗尽,可与救援人员约定进行定时通讯。
  不识“牛背”真面目莫到山中去探险
  牛背梁是座很大的山系,是秦岭的子山脉,山大沟深,峰多林幽,一沟一岔,一峰一壑,将牛背梁分割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山峦,因而说,牛背梁并不是一座简简单单的山,它是深不可测的,它复杂的地形地貌,与浩瀚的秦岭如出一脉。
  在7个驴友牛背梁失踪事件之前,就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在牛背梁发生,许多人自发地探险,自发地登山,结果常常困在山中不能出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就是本着旅游、探险、猎奇为一体的目的,为诸多游客开辟一条走进秦岭的人行便道,不至于让他们在登山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可是还是有许多驴友过于自信,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在这座苍茫的大山里辟出一条蹊径,成功完成他们的登山之旅,可是事实往往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地理环境的不同,地形地貌的不同,以及山体的复杂相似或多变,常常会混乱一个人的感觉和视觉,使其难以判断其真实的位置与方向。
  就如这次,他们找了一个农人向导,也一样深陷在大山之中,难以回归,尽管他们非常自信地认为,他们不需要救援也能够找到下山的路,可是他们错了,秦岭就是秦岭、牛背梁就是牛背梁,它绝不同于一般的山体,它的复杂远超过常人的想象之外,它的深遂也远在常人的想象之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崇尚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喜欢自发地组织出游,三五个人或七八个人组成一个团体,自备食物和水,帐篷和急救用品,他们常常会选择一些常人不走的路,选择一些常人不去的地方,美其名曰“探险”,有时,确实也能领略到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妙,但有时也会遭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危险。
  因此,在选择出游地的时候,一定要做周密的考察,一定要慎重,千万不可逞一时之勇,凭着一腔豪气,令自己走入险境,这种胆大冒险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不但会让自己身处险地,而且也会让自己的亲人担心、着急。
  任何一个旅行者在走出家门之前,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愉快完满的户外之旅,因此,平安最重要,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也没什么比这个更让旅途有意义的了。

(陕西省柞水县牛背梁管委会 徐祯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7-30 1:05:16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91

回帖

59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5901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8-1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一点就被“自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107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9072
发表于 2011-8-1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8 02:57 , Processed in 0.05913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