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海默Helmer

留住老武汉系列之——121群齐步走进汉正街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68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0288
发表于 2012-8-18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照片定格曾经风光无限的汉正街,让历史在这里留下铬印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9

回帖

284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840
发表于 2012-8-25 0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老兵在途在2011-8-14 16:4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onew_扫汉正街 087_conew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张抓拍的最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6424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703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关注汉口城根和商根的保护与传承!
近期的关联阅读:

 汉正街文化:不可磨灭尤须敬重善待  之上
http://bbs.cnh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06900&fromuid=12440766
(出处: 汉网社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74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627
发表于 2016-7-2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顶的人不多啊,快点继续







除湿机 http://www.dehumidifiers.com.cn小店出售各类空气处理设备,淘宝店铺搜索“方凌电器”就可以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6424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57034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万火急公开信

吁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

紧急制止扰动迁移汉口城市之根“保寿桥”的文物法人违法行为

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您好!

我们是一群武汉市的普通市民,也是一群兴趣相投的“民间文保人士”,在业余时间,大家都喜欢参入做些社会公益活动,其中,最主要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就是义务宣传保护那些在武汉三镇已挂“文物保护单位牌子”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因为已挂“文物保护单位牌子”的文物,应当是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再生的宝贝,它们个个都弥足珍贵,当代人应尽职尽责保护它们在原生态状况下得以延年益寿。如果说某个人或某单位为了一己私利,而挖空心思去对不可移动性文物进行扰动迁移,或改变其结构现状与生存环境,那就是有关法规明文要严防制止和终身追责的“文物法人违法行为”。

最近,我们从媒体上获悉,在汉口汉正街“银丰片”的城市改造中,武汉复星汉正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寿桥”实行迁移20米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择址回迁拼凑起来作为“博物馆式样的文物”进行展出。如此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馊主意是何人所为?假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寿桥”真要移动的话,除非是国防军事要用地,或者是堤防水坝要用地才行,遑论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了一己私利,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岂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请问问武汉的广大市民能同意吗?

汉口早年是与汉阳相连的,当时实为芦苇丛生的沼泽之地。在明代中期的成化年间,汉水下游从郭茨口改道,主航道经龟山北麓进入长江,汉阳与汉口这才分离形成。明崇祯八年(1635年)时,因苦于水患,汉阳通判袁焻主持在汉口筑了一道长约10公里的半月形长堤,上起硚口,下抵长江之滨,后被称为“袁公堤”或“长堤”。当年在筑堤取土的地方,便形成了一条人工河,此河被命名为玉带河。随后,袁公堤逐渐形成了长堤街,玉带河上也陆续架了许多桥,其中就有著名的安乐桥、多福桥、保寿桥、六度桥等,因此,汉口镇也就形成了。

由于汉口经历了“太平天国”和“辛亥阳夏保卫战”这两次战火的重大损毁,今天,整个大汉口幸存的古代建筑,就只有这唯一的“保寿桥”了,而且保寿桥还是没经过人为扰动迁移的原生态古建筑。目前,在大汉口其它各处挂牌保护的不可移动性文物,全都是近、现代产物。所以说,保寿硚不愧是汉口的城市之根,它与周边街巷的相依位置,是研究汉口城市发展不可多得的物证和汉口历史空间的坐标。如果说将其扰动迁移,保寿桥身上所附着的宝贵历史信息,势必会丢失百分之八、九十。同时,还可能会改变汉口古镇老街的地面高程与周边历史风貌的对应关系,从而祸害子孙后代,将影响今后人们对汉口城市发展的研究、以及误导对于城市地理和历史空间的认知。

日前,我们因为坊间相传汉口保寿桥即将被扰动迁移,而专项去寻找有关证据证实此事是否属实,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见到了武汉复星汉正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2016年6月8日上报给武汉市文化局的“武汉复星汉正街外(2016)第010号”文件副本(可参阅附件原文)。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没想到武汉市文化局分管文物的副局长、处长和副处长,竟敢欺上瞒下,自欺欺人,为讨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可以不顾及自身身份是专职分管文物的官员,知法违法,以身试法,昧着良心批准同意开发商可以扰动迁移汉口保寿桥。他们难道真不晓得保寿桥有不可移动的特殊重要性吗?这种阳奉阴违的搞法,是在强奸民意,是在给省政府和市政府的脸上抹黑,其内心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纵观某些人在这个专职分管文物的岗位上,可以长达十几年不挪窝轮岗,多年来,武汉市不可移动的文物和优秀历史建筑,又有多少是毁于他们之手?老百姓的心里头是雪亮的。但愿汉口保寿桥即将被扰动迁移的阴谋诡计不会得逞。为此,我们强烈吁请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紧急制止扰动迁移“保寿桥”的这起文物法人违法行为,尽职尽责有效保住汉口乡愁的城市之根。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国家文物局针对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多发问题,于今年的8月30日,在全国范围部署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攻项整治行动(2016—2018)”,严防、严查、严办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国家文物局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以法治思维方式,加强文物的保护力度。
                    此致
敬礼!

民间文保人士...

为保住汉口之根、武汉之根(保寿硚乃汉正街唯一的清代文物),请予以转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9-6 12:29:19编辑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7 22:07 , Processed in 0.0397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