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29|回复: 12

纪念辛亥百年: 我参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复制链接]

54

主题

1957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953
发表于 2011-10-18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穿越辛亥历史,感受江城脉搏。非常感谢青山青风、春江水、风清三位老师,我们一起有幸参加了由省民革、市体育局、中国地质大学等联合在武昌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城市定向挑战赛上。10月16日体院、华科大、地大等高等院校及众多户外俱乐部的“90后”选手50多队参加比赛,我是70年与“70后”粘点边,三位老师则与孩子辈同台竞技。我们一起感受了“我参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精神。

      本次比赛区域设在武昌,起点为起义门,终点为红楼。线路全长约10公里,参赛者必须通过地图的指引,寻找1520个与辛亥有关的历史景点。因此,这次定向比赛行程也相当于是一项技巧马拉松。所以最优路线的选择是胜负的先决条件,队员具备良好的运筹能力、计划性、空间感、方向感等智力因素将是比赛的关键。
      
关于辛亥,关于首义,关于历史,关于文化,我们开始了探寻之旅。起义门,楚望台,工程营旧址,烈士祠,胜利亭,三烈士亭,孙中山铜像、拜将台、彭刘杨三烈士塑像,抱冰堂、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纪念亭、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群雕、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辛亥首义纪念碑亭、蛇山炮台,红楼等等,这些名字我们全部将其具体位置换上了等号,并定格入脑海。

    作为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在于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经济条件。

     

    我们比赛集合的地点是起义门。它原名中和门,是武昌古城十大城门中保留至今的惟一城门。武昌起义中,集结在楚望台的起义军首先攻占中和门,打开了驻城外南湖炮队、马队的入城通道。炮队入城后,配合其他部队攻占总督署,对光复武昌城起了重要作用,故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
      起义门对于武汉来说充满厚重。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在反对袁世凯、推倒黎元洪的斗争中,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都以首先攻占起义门为目标。段祺瑞督鄂时,曾改称中和门原名。解放后,恢复“起义门”名称,1956年进行维修。1981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由武汉市文物管理处负责修复城门城楼,并设武昌起义门管理所。修复的城门,高7.1米,宽5米,主要利用原有城砖。城门两边城垣,则是用仿制城砖砌成。上方嵌大理石匾额,上刻叶剑英元帅题的“起义门”三字。此时因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它得已重修,我们因为参加城市挑战赛而前来,在初秋的风里作一次探寻。
      同样,工程营旧址、胜利亭等,我们对这些也有更深的感情了。运动使人年轻,运动使人永葆青春;运动还可以让人了解历史,传承文明。比赛结果对我们来说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令我们感受了辛亥历史、感受了首义文化。辛亥革命对于武汉,对于中国极其重要。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推翻皇帝统治,这种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对中国人是一次深刻而直观的民主教育。辛亥革命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辟了一条通路,斩断了中国社会任何后退的可能。
      在穿越辛亥历史感受人文脉搏中,我们感受了“我参加,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精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9 12:08:5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957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9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260.jpg
dsc01288.jpg
dsc01311.jpg
dsc013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957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9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之洞与辛亥革命

 

晓湖

        对于中国,尤其对于湖北武汉,有一个人其地位特别重要,后人称之为“近代武汉之父”,他就是张之洞。
        在辛亥革命百年快到来的日子里,使后人更加想起他。他没有直接参加辛亥首义,但推新政,兴实业,练新军,办新学,是张之洞督鄂的历史功绩,为武昌成功打响首义第一枪奠定物资、人才、活动基地等基础,时隔百年后的今天,再次翻看这段历史,后人不得不钦佩他的高瞻远瞩,这种精神也许值得后人永远学习、传承。
      为什么首义发生在武昌城,这是历史选择了武昌,也是武昌选择了历史。想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广西发动了四次武装起义,全国其他地方发生了不少斗争也都失败了,为什么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呢?很多专家都认为,清末湖北区域现代化全方位的进展,为武昌起义的爆发与成功奠定了其他地区所难以企及的基础。
      张之洞是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现代化思想家型的实业家。这是近代许多实业家和思想家所无法比拟的。毛泽东曾将张之洞誉为旧中国四大实业家(重工业张之洞、纺织业张謇、化学工业范旭东、轮船航运业卢作孚)之首。并说:“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国家的现代化根本在于工业化,张之洞提出了中西合璧振兴国家的主张不仅仅停留在“清仪”的层次上,而且付诸实践,开中国近代工业之先河,可谓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辟者。张之洞发轫于广州而展开于武汉。他先积极在广州筹建枪炮、炼铁、纺织厂。1889年,他调任湖广总督,接任两广总督的李瀚章,对办厂根本不感兴趣。张之洞只好把筹建中的各厂迁建武汉,从而使武汉三镇出现了大办近代工业的热潮。1890年开始兴建的湖北枪炮厂后来发展到有员工3000人以上,每年可造枪5000余支,枪弹380余万发,各种炮150尊,炮弹4.5万余颗。其中口径7.9厘米的步枪,是当时闻名全国的“汉阳造”。到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造”还在继续使用。该厂生产的军火,从质量上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李鸿章创办的当时全国最大的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1893年冬建成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最先进的企业,比日本1901年兴办的八幡制铁所规模大得多,而且要早8年。
      历史无法忘却。1904年,来汉已经5年的张之洞在修好武昌南北两条长堤之后,决定修建汉口的后湖长堤。那时的汉口,始终受后湖水患威胁。汉口堡之外的大片土地,夏天汛期来时白浪滔天,冬季水退之后泥泞没胫,让汉口人头疼。张之洞为修此堤成立了工程处。当时的德国领事馆心血来潮,想让德国商人来承包修汉关道员桑宝为总办,又请了曾经留学日本的监利人张学溪为负责人。据说他们在后湖中搭了一个高台,张之洞站在台上,用望远镜四下一望,扬手指定,上到哪里,下达哪里,中间经由何处。大堤的走向就这样确定了下来。根据张之洞手指之处,规划和测量路线。整个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只写了四个呈文。一是请款,二是申报开工,三是送决算,四是报告结束。干净利索得让人有些讶异。后湖大堤实际上是两道。一道长堤,一道横堤。长堤由牛湖广佛寺即现在的堤角为起点,向西北越过岱家山,在此转一个九十度大弯,折向西南,经姑嫂树,至终点禁口,共27华里。横堤则以皇经堂为起点,由南而北,经长丰烷旧堤至禁口与长堤相连,长7华里。全堤长34华里,高以铁路路基为标准,堤面宽二至三丈,堤根宽六至八丈。除了民众分段承包外,当时驻在汉口的军人也参加了这一工程。这做派有点跟现在差不多。后湖大堤不仅挡住了随时威胁汉口的水患,同时也将汉口的面积扩大了几十倍,它将汉口真正变成了一个大汉口。人们后来为了纪念张之洞,在堤边修过一座张公祠,又将长堤称为张公堤,将横堤称为张公横堤。
      历史就是如此奇妙。张之洞以71岁的高龄离开武汉后,他的门生们出于对他的思慕,纷然兴建纪念性楼堂,以追忆张之洞在汉之政绩。文界人士筹款在黄鹊山(即现在的蛇山头)修建风度楼,军界人士则集资在蛇山尾部修建抱冰堂。据史载远在北京的张之洞闻说此事,立即去信阻止,信中说:“一将一切兴作停止。点缀名胜,眺览江山,大是佳事,何必为区区一迂儒病翁乎”。但张的门生幕僚们并未在意张之洞的指示,依然施工,做成了他们想要做的纪念物。张之洞也只有默认。风度楼修成后,张之洞觉得楼名不好,便用《晋书?刘弘传》中“恢宏奥略,镇绥南海”的语意,改名为“奥略楼”。张之洞的意思是“此楼关系全省形势,不可以一人专之,务宜改换匾额,鄙人即当书寄。”张之洞真乃大学问,这个楼名显然比先前的要典雅和有意味得多。不久,由张之洞亲笔书写的匾额“奥略楼”三个字又挂了出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游客都将“奥略楼”当作了黄鹤楼。1955年,武汉因修长江大桥,将奥略楼拆除一尽,实在是有些可惜。武汉军界在蛇山东端修建的抱冰堂也如期完工。抱冰堂原是张之洞读书堂的名字,张之洞当年将自己的读书堂叫此名是取《吴越春秋》中越王勾践 “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人尝之”的刻苦自砺以成大业以振邦家之意。晚岁的张之洞为自己起名“抱冰老人”。抱冰堂是传统的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物,有回廊环绕,雕梁画栋,风格卓然。抱冰堂留存了许多年,它犹如历史的见证,提醒着人们勿忘前人之开拓,勿忘张之洞。周日我们在新修一新的抱冰堂站前徘徊许久,新屋虽好,显得隆重。但却没了时间、没了风雨的痕迹,便找不见那份沧桑。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使人越发想起张之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957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9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受首义文化

晓湖

    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武汉留下了众多辛亥革命的遗迹,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起义门、辛亥首义发难处――工程营旧址、彭刘杨三烈士亭、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楚望台等诸多历史遗迹。如今,百年沧桑,这些打下辛亥革命烙印的遗迹,正以一种文化的方式成为人们纪念辛亥革命的场所,传承辛亥精神的载体。

    感受首义,我们漫步红楼,首义红楼,红色的楼,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楼,永远矗立在一切反对帝制反抗皇权的志士仁人心间的光耀千古的楼。感受首义,我们漫步紫阳湖公园,以历史和现代的眼光打量紫阳湖公园,你会发现,紫阳湖公园的美不仅仅在于她的秀雅旖旎,更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蕴和新的人文精神而愈增魅力、愈发迷人。感受首义,我们走在起义门,发现人们依据古城墙图纸,原样恢复重修了333米城墙,同时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风雨长廊、楚望亭、首义烽火石刻等,扩大为红色景区.

    此时,我们追寻首义精神,忘不了构成历史事件的重要因素——人。我们想起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公元1911年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和杨洪胜被押到督署东辕门外斩首示众。刘复基就义时年仅27岁,临刑时犹高呼“同胞速起,还我河山”等口号;杨洪胜临刑前被施以毒刑,体无完肤,他却谈笑自若,终未供出一人,就义时也仅仅36岁。除了彭刘杨三烈士,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不应该被忘记。我们想起了熊秉坤。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此地湖北新军第八镇工程营革命党人,在反清廷的起义总指挥部机关遭破坏,革命机密暴露、反动军警在武汉三镇大捕杀革命的危急关头,由该营革命党人熊秉坤率领,毅然发难,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他们在控制全营后,呼啸而出,一举夺取楚望台军械库,各路起义部队随即纷纷响应,经一夜激战攻克武昌全城,取得了辛亥武昌起义的伟大胜利。他们或许在整个历史长河中显得无足重轻,但正是有千万个这样的英雄却成为了构成历史不可或缺的因素。

    感受首义文化,让我们一起重温荆楚历史。两千多年前,楚人曾喊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两千多年后,湖北革命党人把这一口号加以改造,发出了“亡清必楚”的呐喊。“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贯穿荆楚历史古今。“亡秦必楚”,最早只是楚人对秦国的一种愤恨情绪的宣泄,但最终秦王朝正是亡于楚人之手;统治中国260年的清王朝也正是亡于“楚人”之手。而在后来的历次革命斗争中,湖北重振“三户亡秦”的荆楚雄风,继承“敢先天下”的首义精神,先是与黎元洪的倒行逆施斗,后是“二次革命”、讨袁、护国、护法运动,为挽救革命而进行英勇斗争;后来,终于认识到像董必武所讲的“进行革命新民主,才使中国得好休”。在抗战期间,一幅1937年题蛇山岳武穆遗像亭楹联“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表达出湖北人民要担当起抗日大业的雄心壮志,保卫大武汉的口号与保卫马德里一样曾经激励着千万人的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北人民继续发扬武昌首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荆楚大地上不断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凯歌,把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为武汉所描绘的现代化蓝图逐渐变为现实。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首义精神正四射新的光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957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9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8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世纪的风云际会后,我们一起天涯共此时。
      正是100年前的夜晚那第一声枪响,瞬间引发神州大地惊天巨变,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呼啦啦蓦然坍塌,从而一举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辛亥首义,显现着把握大势、乘势而上、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震古烁今,百年间在神州上下广为传播,历久弥坚。
      100多年前之中国,黑云压城,山雨欲来。革命党人救亡图存的努力,此起彼伏,愈挫愈坚。起始于乙未广州起义,发生在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云南、四川等地的10多次武装起义,均告失利。辛亥首义,于无声处听惊雷,恰似一声嘹亮的号角,唤起神州上下群起响应。风雨飘摇的清王朝顿时覆亡,数千年统治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顷刻瓦解,中国社会进步的大门由此洞开。
      撩开岁月的大幕,辛亥首义,民国首功,历史功绩,赫然大写。辛亥首义,敲响了清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的丧钟。
      孙中山先生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中放弃了以和平方式改良朝政的幻想,开始把革命的矛头对准君主专制制度。正当作为中国同盟会领袖的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专注于两广边陲起义之时,有着楚人开拓进取性格的湖北革命党人,从深刻了解湖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出发,通过组织共进会、中部同盟会,进行秘密活动,悄然做着湖北或中部起义的准备。1911年,本不在起义考虑之内的湖北革命党人,一反同盟会上层固守在沿海、边疆地区举事的传统,决定在清政府疏于防范的腹心地区武昌举行起义。10月10日,武昌古城,一批名不见经传的新军士兵揭竿而起,打响了推翻清王朝及沿袭几千余年的君主专制的第一枪。这一枪,终将孙中山先生埋葬帝制、建立共和的毕生抱负付诸成功实践;这一枪,终让“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封建王朝倾覆了;这一枪,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荆楚之上,蛇山之畔,从铁血男儿奋起一枪的起义门到湖北军政府所在地红楼,见证了慷慨激昂的武昌起义,见证了首义成功的英雄壮举。辛亥首义,高屋建瓴,胆壮气豪。一扫中国人两千多年对君主专制制度——皇权统治的崇拜,掀倒了君主专制者皇帝的宝座。
      有作家言,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可以有物质上的种种缺憾,却不能缺乏非凡的经历,那是城市之魂。
      首义之光,是“推翻帝制,咸享幸福”的爱国精神,是“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的革命首创精神;是“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的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锲而不舍精神。这种光芒,来自楚文化的深厚底蕴,经历了辛亥之火的洗礼,照亮着武汉百年中“屡立潮头”,至今,它穿越世纪仍不褪色。
百年沧桑,几度沉浮。如今的武汉,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卷轴,正在写下复兴的诗篇。看,全新的首义广场,那是沉默的歌者,代表这座城市,发表跨越时代的演说。而我们聆听的,是百年前的荣光,是这座城市的辉煌,是历史赠与的精神之礼,亦是我们开启未来的新武汉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壮怀激烈,光大城市梦想,建设开放、现代、文明、幸福的大武汉,我们必将为社会进步和百年未来再谱辉煌的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7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3815
发表于 2011-10-18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青山清风、春江水、风轻、青山晓湖四位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4

主题

1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45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0-18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是好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主题

7516

回帖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75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0-18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亮哥在2011-10-18 21:48:00的发言:

你们是好样的

人在路上 心在飞翔
QQ:4398627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7697

回帖

4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2003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0-19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42117344_129925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957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9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9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所有户外运动爱好者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11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5918
发表于 2011-10-22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1957

回帖

1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395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3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到老,运动到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4

主题

1万

回帖

2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845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1-3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在于运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0 05:05 , Processed in 0.1332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