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4|回复: 1

高山上的夏尔巴 把生命栓在死神腰带上的民族

[复制链接]

7840

主题

1万

回帖

7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121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4-28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山上的夏尔巴 把生命栓在死神腰带上的民族

 

 

1f10.jpg夏尔巴.jpg

 

 

  1953年5月29日,人类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顶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名叫丹增·诺尔盖;1999年5月26日,巴布·奇里在没有携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在珠峰顶上度过了一夜,创下在珠峰顶停留21小时30分钟的最长时间纪录;2002年5月17日,阿帕第12次登顶珠峰,再次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纪录;边巴多吉,只需要用8个小时零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从珠峰南坡登上其他登山者要用三四天时间才能登顶的珠峰。

  这些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姓氏叫夏尔巴(Sherpa),这个民族在世界登山界中无人不晓。登山对他们来说,既是生活也是工作,他们只为登山而存在。

  他们是把自己的生命系在死神的腰带上的人。

  夏尔巴在藏语里是“来自东方的人”的意思,他们最早时候也是藏人的一支,现在主要聚居在中国尼泊尔的边境的索鲁昆布地区,地处尼泊尔境内。他们在接近5000米的海拔高度作息和繁衍,他们人体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一般人,血压也天生很低,抗缺氧能力非常强,特别是他们的肺活量大得惊人,拥有在高原生存和劳作的极佳条件。

  夏尔巴人在登山上有着出色的成绩,但这却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从人类第一次征服珠峰到现在,一共有180多人在这条朝圣的路上永久地闭上了眼睛,这其中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夏尔巴人。然而尽管如此,早就把登山当做工作当成生活主要来源的夏尔巴人依旧乐此不疲地往来与顶峰与山脚之间,登山已经成为了一种改不掉的习惯。

  如今的夏尔巴人,已经成为国际登山界的一张王牌,他们是最好的高山协作人员,他们为欧美国家登山队提供的技术支持是这些登山队能够最后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如果没有夏尔巴人在前面探路、开凿阶梯和铺设绳索,没有夏尔巴人在后面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这些登山者们大多都只能望着眼前的雪山叹口气而已。甚至只要提到担任协作是夏尔巴人,登山队们便会顿感安全。

  商业登山热潮的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夏尔巴人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当登山带来的收入远远超过农耕放牧所能带来的收入,夏尔巴登山向导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小视的固定产业,为尼泊尔的经济发展作着自己的贡献。作为一个一般的夏尔巴登山向导,在每个登山季节里能够获得2000到3000美元的收入。

  可是这些收入与他们工作的高风险性相比,实在不能成正比,他们依旧算不上很富裕。在拿到中国登山队发给他们的登山装备后告诉我,“中国人真友好,给我们发这么好的装备,”然后就欢天喜地地开始试穿。他们用的相机还是那种黑漆漆的胶片相机。可是他们依然很淳朴善良,在每天早上我从帐篷里钻出来后大声问候早上好,问我今天感觉怎样,有没有感到头疼,在庆功会上高兴得情不自禁地跟着自己民族的音乐拉着我翩翩起舞。

  其实他们都是很可爱的人。

  还记得尼泊尔登山队的夏尔巴队长达瓦贡布在我耳边说过的一句话,“对我来说,做一个好人的标准是,不抽烟、不喝酒和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人。”

  像水一样的往低处做人,像山一样坦荡地做事,这是我看见的夏尔巴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28 15:22:44编辑过]
相信自己 你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385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6978
发表于 2012-4-30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我写不求人懂,我行我路不与彼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4 14:33 , Processed in 0.0444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