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2889
7万
论坛元老
花中玉女,仙子一般的存在
http://www.huway.com/thread-179012-1-1.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6号一早大伙收拾停当,队伍一起朝麻城龟山进发。出了龟尾村,一片百年柏木林横亘在路旁,目测最大胸径在70CM上下,紧挨柏木林的是一棵巨大的槭树和一棵银杏树。槭树大伞一样的树冠将照射的太阳光牢牢控制自己的叶片上,使得它身下数米见方的地面草木都难以生长,这种分布在村落周边肥沃、深厚土层里的百年古木,在大别山地区依然可以不经意遇见。 队伍随山间小路蜿蜒而上,随着海拔的上升和山林小环境的变化,路边的植被也逐渐有些细微的变化。茶园里,村民们正在埋头采摘初夏的芽尖,路边的村民热情的向我们打招呼,提醒我们注意不要迷路,不要在潮湿带有露水的林下停留,防止山蚂蝗的骚扰。我们感激地谢过了村民,继续前进。当爬到了一处郁闭度不算很高的树林下时,太阳透过林隙, 投影在地面上的阳斑稀稀疏疏 ,呈块状分布,一片典型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举目望去,满眼都是栎树、黄檀木,间或大片的松树,还有一些枫香。林下的八角莲在朝我微笑,山蚂蝗扯住了我的裤脚,配以山路的崎岖,这一且仿佛在向我暗示:丛林是本书,不要这样匆匆而过。因为先前没有纵山的打算,眼前的景致让我习惯性的放慢了脚步,TX们一个个从我身边鱼贯而过,中腰的热情鼓励随着拂面的山风弥散在杜鹃花的芳香里,花队和金牌收队以帮我背水来鼓励和鞭策,也没有起到作用,我选择留了下来,留在那一片布满各种植物的阔叶林下。 同伴渐行渐远的登山话语声消失在龟尾峰下面的悬崖里,找到一块地势稍高的草地不加思索的坐了下来,卸下水袋补充了点水分后,开始清点身边的林下植物,最吸引我的是林沟边的小檗科六角莲,以前我只在植物图谱里见过那伞一样的外型,野外采集还是第一次,那吸管一样大的根径,翠绿的叶片,腐植层里不太发达的根系,不需动用工具就可以采集全株的特性,很幸运的采集了2号,接着就是2株喜荫的玉竹,一簇花色少见的金黄杜鹃花也归于囊中,一些兰科的花草因数量过多、过杂放弃了清点,一个人在林下没有登山的压力,加之水、食充囊,时间也宽裕,采集了一下林下植物标本后,顺着山沟慢慢朝龟尾攀登,连续的晴天使山沟的水源补给稀缺,停水的沟谷使攀爬变得十分容易,在不停的观赏和清点山沟里的杜鹃花和各色植物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到了离龟尾峰最近的一处山脊,龟尾山脊也有一片开阔区域,良好的光照和水土条件使得地面的元宝草、苦莴苣、大蓟、小蓟生长得高大丰茂,人迹未至的地方行走十分困难,经验告诉我这里海拔约600米左右,是欣赏龟尾峰上壮观的杜鹃花一处极佳位置。
深刻
很少有贴子,如八角枫这样,将植物的相关知识,讲得这么平实,这么通俗,这么“去概念化”
强顶。
显然,还没有讲完,期待续集。
看到这样的蛇自然会有恐惧感的,拍摄者如果不熟悉也不要贸然拍摄蛇类,对蛇熟悉、了解了就好办了。
提醒到位。
唯有了解,才有亲近
2
267
2万
新手上路
小蘗科 植物:八角莲
拍 摄 时 间:2012-05-06
拍 摄 地 点:大别山
拍 摄 人:姗娅子
20
1057
4万
开始清点身边的林下植物,最吸引我的是林沟边的小檗科六角莲,以前我只在植物图谱里见过那伞一样的外型,野外采集还是第一次,那吸管一样大的根径,翠绿的叶片,腐植层里不太发达的根系,不需动用工具就可以采集全株的特性,很幸运的采集了2号,接着就是2株喜荫的玉竹,一簇花色少见的金黄杜鹃花也归于囊中,一些兰科的花草因数量过多、过杂放弃了清点
成为专家的先决条件,
是如此严谨的治学风格。
学习了。
12
477
祝贺2012麻城首届山地帐蓬节圆满结束!!!
谢谢溜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l1320908.jpg中国杜鹃花城欢迎您……
无疑,杜鹃花已成为麻城的品牌和象征,5月5-6日,由麻城户外运动协会、麻城知行户外俱乐部举办的“2012年麻城第一届山地竹海帐篷节”,吸引着武汉“户外植物迷”群、“60后”群、“漫天飞舞”群、及老虎自驾、邻居自驾等一众驴友,与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们欢聚麻城,以花为媒、以花传情,一齐分享麻城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共同品赏映山红的美丽和魅力……
谢谢光光的活动介绍贴。
18
634
1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8 05:00 , Processed in 0.0554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