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里红
宜昌江右虽不如江左繁华热闹,但人们一致公认,江右的风水远甚于江左,江右历来出俊杰,出人才。
据说十里红之得名,与风水有关。
《东湖县志》载:“纱帽山在县西十里紫阳山下,有明少宰王篆祖墓。相传明知州杨春震坏及砂臂,山脉遂衰”。
王篆为吏部左侍郎,古时称“少宰”,民间称“王天官”。人说富贵不过三代,王家却是“五世其昌”,自王篆以上,五世均有名望。
如此显赫,自然是得益于风水佳城,人们传说王家的祖坟是纱帽山的一块蜈蚣地。
后来王天官告老回乡,地方州官须天天拜见,时间一长,天官府的门官厌烦了,就将王篆的朝靴摆在堂上,见靴如见人,让州官去礼拜。这位杨州官恨得咬牙切齿,为报蔑已之仇,发誓要坏王家风水。开始总不见效,后请教风水先生得知,纱帽山“不怕千人挖,万人挑,就怕桐树来钉腰”,于是叫人用桐树桩将那只大蜈蚣钉死了。一霎时,血水涌出,直往江中流淌,下流竟达十里之遥,民间遂有“挖断纱帽山,血流十里红”的传说。
另有人说,十里红是因这一带有红砂石而得名,还有人干脆说,十里红系石榴红之音误。
我倒觉得这“十里红”,分明是一种老烧酒的品牌。
十里红有个天主教堂,是美国人在上世纪初兴建的,除了传教布道,还建有一小诊所,为附近村民免费看病,偶尔也施舍救济一下穷人。这个教堂现在还在,据说是文保单位,但听村民说,已经拆得差不多了。原状如何,问了一些老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宜昌开埠较早,教会活动的历史也不短,基督教先后在宜昌形成了“长老会、圣公会、行道会、福音道路德会、内地会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六大组织。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9月爆发的“宜昌教案”,不仅是宜昌近代史上的大事,而且对当时的社会历史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在村里,我们还看见了一栋在当地,甚至在整个宜昌都十分少见的老房子。房子门牌为“十里红村一组189号”,房主姓龚,据他说此屋系祖上于上世纪初兴建,已有百余年历史,是远近闻名的“洋房子”。日寇侵占宜昌,曾强行占据,作为办公地和医院,八十年代,还有曾在此养伤的日本老兵来此寻访。
这一带面江背山,是块宝地,如今时兴的“农家乐”在此很火红,专程从城里开车来此娱乐消费的人不少,村民的小别墅一栋挨一栋,居住条件是相当不错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2-14 21:09: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