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2月份我们几个同事相约去了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 今年的3月继续云南之行,去了热带植物王国西双版纳,因为对它的仰慕很久了。 都知道云南是旅游圣地,云南太大加上景点分得散,没有一二个月闲适的时间是很难将它的主要景点玩到。这次本来准备用半个月的时间自己游玩西双版纳,瑞丽,腾冲,只是没有约到有这么长时间的玩伴,又不喜欢一个人独行,只好随团玩了。
对西双版纳的认识,缘于小时候对一首葫芦丝曲子的喜爱,直到现在每次听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首旋律优美,婉转空灵的曲子就让人遐想。加上杨丽萍舞蹈“孔雀之恋”,更将傣族姑娘的曼妙身姿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心驰神往。所以一定要去西双版纳走走的愿望,蛰伏在心中许久了,这也是我二上云南的原因。

我们同事一行6人从春寒料峭的武汉来到盛夏酷暑的西双版纳,尽管我们已经做好了入夏心理准备,但真正踏上了西双版纳的一刻,它的热还是让人始料未及。它不是让武汉 人感受过的闷热,而是头顶烈日的炙热。这并没有妨碍我们游玩的兴致,西双版纳的异域风情,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带给我们更多视觉的享受。

初到森林公园,遮天蔽日的椰子树、槟榔树、芒果树、菠萝蜜,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木将整个公园覆盖,满眼的热带植物,枝叶婆娑,各种花草争奇斗艳让人眼花缭乱。一路上我们看到了铁树开花,看到各种花卉,红的,白的,紫的,粉的,竞相开放,形态各异。让人遗憾的是各种奇异的树木,稀奇古怪的植物,因为没有标识,加上对植物知识的匮乏,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曼听公园也是很有情趣的地方,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有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巧妙融合。公园内的各种热带植物,佛塔寺庙,将这里装点得格外俏丽。漫步其间,有种世外桃园般的享受。我们在这里吃着傣族的各种风味小吃,喝着傣族的米酒,欣赏了这里各民族气势恢宏的歌舞表演,其中穿插其间的互动节目,主持人幽默风趣的调侃搞怪,让人捧腹开怀。
篝火晚会也是互动性很强的,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手拉着手,围在篝火旁,在傣族姑娘的指导下跳舞狂欢,尽管大家的步履不齐,但从大家兴高采烈的笑容中,霎时间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亲切,友好和关爱,感受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奔放,让人不由自主的卷入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放孔明灯,大家手捧着孔明灯,随着人流在树林中交织前行,回头张望,人海灯海在夜幕下连绵不尽,非常壮观。来到小湖边在心里黙黙许个愿,放下孔明灯,让它慢慢游向许愿的地方。不知不觉,让人欢乐开怀的夜晚就这样意犹未尽地度过了。

野象谷也是必游之地,尽管早已知道这里见到野象的机率是微乎其微,因为名气大,加上行程中有安排,还是到此一游了。我们只看到了训象表演,大象在训象师的口令下,配合得相当协调,各种高难动作变化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感受到大象笨拙外表下隐藏着聪明与智慧。
最后我们来到孔雀的繁殖基地,在我的记忆中孔雀开屏是小时候去动物园经常看到的,但从来没看见过它飞舞的姿态,这次正好弥补这个缺憾。我们站据了有利地形,手举相机等待孔雀的放飞,一声口哨声在山间回荡,山上小木屋的孔雀纷纷从山顶飞舞着翅膀,贴着树梢依次飞下,若飘飘仙子,穿过湖水,划过湖面欣然滑下。人们的相机也在期待与兴奋中嚓嚓嚓的拍个不停。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孔雀东南飞”的壮观场面。
云南的美食也是我们这次行程中的重点,上次去昆明就品尝了云南的米线,饵块,乳扇,凉粉,等等,这次又来到昆明继续品尝了建新园的过桥米线,甩手巴巴,傣味烤鱼,荷叶包饭。遗憾的是因为时间原因,还有野生菌一条街,烧烤一条街我们没有去。西双版纳这
季节水果还没有大量成熟,所以很多水果也没有口福吃到,只有大量成熟的香蕉让我们吃到腻味,菠萝蜜也比武汉便宜得多,因为不能带上飞机,我们也只能在当地吃个够了。

这次西双版纳之行,让人在玩乐中也增长了不少的见识,看到许多的缅寺佛塔和传统的傣家竹楼,了解了许多的风俗民情。傣族信奉佛教,是从泰国和缅甸传入的。那里的男人小时候必须出家,在寺庙学习文化,然后还俗才能结婚,在那里不出家的男子是找不到对象的,所以在路上我们看见很多的小男孩都穿着袈裟在玩耍。傣族人的恋爱方式也很有意思,男子看上哪个女子,半夜会跑到她家的楼下用竹竿捅楼上最外层的铺板,喜欢你的姑娘就会下来和你约会。

云南还有许多的景点没有玩到,比如香格里拉,虎跳峡,瑞丽,腾冲,怒江等,想必以后也是没有机会再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