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问道古渡口
人在路上,最好不要问前行的方向,我们下一站是要富春江上游一个叫姚坞村的渡口。车载导航却将我们引到另一个也叫姚坞村的地方,虽然两地相差不过数十里地,可也叫人啼笑皆非,就从姚坞村说起吧,我们缘溪行,不知路之远近,这是一段十分难行的崎岖的山路,因为在修路,一路全是塌方和行人不能走的地方,有时还要上修路的脚手架,有时要从石头缝和树上钻上钻下,一路险象环生,幸得路上碰到一个放野蜂的老人,他在崖上用木桶一样的蜂箱引来野蜂酿蜜,陪他的是一只小白狗,及至无路处,小狗从原路回去了,可以想到山路之艰险,到了子胥渡口,便是佳境,这里有富春江十景中好多处景色,老人为我们唤来了游船。在江两岸 找不到投宿的地方,船老大是个江上唯一可以开游船的女人,只好将我们带回来时路过的小镇乾潭,这是七里杨帆的起点,也是三江交会的源头,这是一个美的叫人心醉的地方,先不说小镇,我们先说那一江春水吧,这才真叫个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地方,船行过,划碎了一江山水。虽然没有白帆片片,但也有飞鸥点点,一路上点缀的是细碎的红的花白的花,还有修竹摇曳。三二间农舍也是粉墙黛瓦,是物外桃园,
是夜,我们夜宿在乾潭,那一天的晚餐是这样的,有我们在路上捡拾的山竹笋一二枝,也是才破土而出的,有在溪边采摘的野菜马兰头,肥硕而嫩绿,一篷一丛的,还有嫩芽初上的香椿,让店主巧手加工,佐以江南的花雕,红红绿绿的,是一个活色生香的江南。
晚上的清明雨,浙浙沥沥的下了起来,在水乡的江南,一场小雨洇湿了异乡人的春梦。
第四节:悠行江南村
从七里杨帆处起航,到江南村,约莫一盏茶的功夫,船滑行在如丝如画的江山,身边是些带着鲜花美酒祭祖的男男女女。还有早起的贩夫走卒,再就是一些如我们背着背包的过客,富春江的早晨被这些欢乐而匆忙的人们叫醒。叫醒的还有江水和沙鸥与锦鳞。
行走在富春江古道上,人就融入了画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格外清明,一路上是参天的大树,脚下中松软的落叶,路上闪不知的有一二枝如戟如剑的竹笋,最可爱的是扇一样的新开的野蕨,轻轻的拂人的裤管,让你不由得把脚步慢下来,更喜那些被雷雨摧倒的古树,竟横在路中,发出了葳蕤的新枝来,很叫你惊羡。
到底是一条古道。走的人少了,年岁久了,不少地方叫洪水冲没了,有时要攀岩而上,有时又要走到沟底谷底,还有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不想在转角处,柳暗花明。在山明水秀的春天里,在平平仄仄如诗一样句断的路上,不但不觉疲乏,还无端的生出一些泼墨山水的写意。诚如古人所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五节: 葫芦飞瀑探险
从七里扬帆出发。我们一路经过了“严陵问古”、“双塔凌云”、“子胥野渡”、 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妙趣,是富春江回归自然冶游。不觉就到了“葫芦飞瀑”景点。
葫芦瀑有得一说,若是我们沿溪行,就得多走几十里的路了,好在有林场护林员为我们叫来渡船,一箭之遥,省了几十里脚力,不是此处风光不好,实在是日当正午,我们急于赶路。过了这里路就险了起来,路上有三五处人家,还有几只被兽夹夹伤可爱的小狗。人与自然的和谐,就那些不多言多语的护林员身上尽显, 我们除了与那些可爱的狗共进了午餐之外,也是爱莫能助。
过了富阳与桐庐的界岭,可以说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竹影婆娑,荆棘密布,穿行在深山老林里,时时找不到出路,间或有一二外先民的村舍,也只留断垣残壁,还有几只老石磨和没有带走的碓舂,仿佛记得这里曾经有人来过。再来几句前人说的话,足可形容此地:“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毕竟是人间四月天,也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在小径边上,行五十步或百步,就有一丛一簇的杜鹃和叫不上名的野花探出头来,如巧笑言言的少女,有如风姿绰约的少妇,引来蜂鸣蝶舞,叫野人驻足。水流千回,路折百转,原本我们是要徒步走完富春江的,无奈人困马乏,我们只走到了严陵坞 就止步不前了,想来也不虚此行,山在水在故我在,一有空我还会来。
严陵坞也就三五户人家的样子,多以打渔为业。我们找一二个渔夫,泊到一二只小船,一叶扁舟。一苇渡江,桨声唉乃,须叟间就到了富阳镇上。
江水在流,思潮起伏。一江春水如练,我们像是走过了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