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89|回复: 4

2008元旦在鄂豫皖大别山游记(二):经过长竹园和黄柏山

[复制链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3424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5-6 11: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为了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60周年,重走邓小平60年前走过的路
                                                                             ——题记——

大别山地区俗称鄂豫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就是有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了,它主要包括湖北的英山、罗田、红安、麻城、浠水、蕲春、黄梅,河南的商城、潢川、光山、罗山,安徽的太湖、金寨、霍山等地 。

  我们在五里山村的邓小平率领的前方指挥部旧址附近徘徊了好久,似乎在等待历史的时光倒流;如果历史能够在60年前定格,我们一定会在这座土胚围起来的院子里面看到那位消瘦而精神的邓政委和李先念副司令员、李达参谋长穿着单薄的灰粗布棉袄,运筹帷幄,指挥12万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身影。可惜逝者如斯,只是那段难忘的革命历史,永远镌刻在我们来人的心中。

  从五里山村到长竹园乡有7公里,道路很好,这条线路上有不少小巴车在跑运输,主要是跑长竹园—木厂河;我们在路上拦了一辆小巴,不一会就到了长竹园乡了,车费每人3元。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乡,是典型的山区小镇,它远离城市和工业区,连绵的群山,人烟稀少,山明水净,空气清新。2条街道呈丁字型,各长不过数百米。长竹园乡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是块红土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还是红四军诞生地,1931年1月3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同志率红一军在四顾墩重创国民党军队后,挥师南下,于一月中旬和红十五军在长竹园老街南河湾会师。两部遵照党中央指示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邝世勋,参谋长徐向前,全军1.25万人。一时间,红军声威大震。

  现在在距乡政府仅0.5公里的南河湾上,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烈士纪念碑一处。默默地向后来人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小贴士:武汉—长竹园每天有3班车对开,车型:厦门金龙。武汉上车地点:航海客运站(武昌火车站斜对面航海宾馆院内)。武汉开车时间:6:50、8:30、13:30,从长竹园返回时间:6:30、12:00、13:00。途中行车时间4小时,武汉定票电话:88321685,长竹园定票电话:0376-7411515。

  如果只是单纯从武汉去五里山村或者黄柏山游玩,坐武汉—长竹园的班车最为方便、快捷。其实从汉口—长竹园自驾也不远,全程油路,大约180公里。我们这次是为了全面走当年邓小平从湖北到河南再到安徽这样的行军线路而实地去走的。

  得知我们已经到了长竹园,黄柏山林场的余书记派车把我们接到了鲍铺的林场场部。

20081712511684021.jpg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商城县南部,大别山腹地,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公园经营总面积4010公顷,分为九潭谷山水观光区、九峰尖登山探险区、大牛山森林沐浴区、界巴冲生态游览区、黄柏山佛教文化区5个功能分区(景区)。2001年8月建立省级森林公园,2006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其前身国营商城黄柏山林场是河南省人工营造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场之一.,现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这儿就是黄柏山林场场部,一边是办公区,一边是游客中心,包括了一个接待中心(宾馆)。

2008171373833176.jpg

  余书记在元旦期间还在为森林公园将来的发展而忙碌着,我这次走60年前邓小平之路的想法,之前也得到了余书记的赞许,我也一直在想:作为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鄂豫皖根据地,其内在的精神、丰富的史记、出奇的传说、革命的旧址,与这里绮丽的山水风光结合在一起,也是一块值得利用的巨大的旅游资源。

200817139445475.jpg

   天快黑的时候我们从场部门口的公路上面溜达,来到了离场部不远的村子里面,明显看到老区群众的生活显然没有其他发达地区的生活好,土坯房子还是不少,只是因为是地处林区,烧柴是没有问题的。

20081713145788957.jpg

  我们信步来到村子的一户老宅,四周全是土坯墙,屋子中间的墙边烧着一个火塘,火塘的上方吊着一个铁锅;房屋的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妇,70岁了。

20081713322826757.jpg

   据了解,当地是人多地少,人均只有3分多田,打的粮食可能还不够吃饭,于是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去了,很多家庭主要收入靠外面打工人员的辛苦所得。而我们看到的这两位老人由于没有儿女,经济肯定没有后劲,不过看起来精神还是不错的。

20081713491929971.jpg

D3:(2007年12月31日)

  早上我们离开了黄柏山林场场部,余书记安排旅游部的李主任陪同我们前往豫皖交界的九峰尖林场。因为从百战坪去天池的路正在铺水泥路面,我们就要绕老庙经天池才能前往了。

2008171424159429.jpg

  黄柏山林区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山、水、塔、潭、瀑、林、石、谷融于一体,雄、奇、险、秀、幽、深、古、红交相辉映,既有北国风光的雄秀之态,又有南方山水的俏丽之姿。小林海、法眼寺、息影塔、大牛山天池、白布岩瀑布、前河峡谷、三潭、九峰尖等一批景点分布各个景区,令游客流连忘返。

200817145953718.jpg

  这里峡谷峭壁林立,天然苍松虬曲,山涧流水迂回曲折,潭瀑众多。照片为万丈岩瀑布。

2008171463452954.jpg

这里还有中国纬度最高的天然毛竹林,挺拔秀竹,青翠欲滴。

2008171473628872.jpg

  春天看花;夏天避暑;秋天赏红叶,冬天看雾凇,黄柏山四时美景如诗如画。

2008171493476109.jpg

  在路上我们看到的路边崖头上面的流水结成了冰瀑。

20081714161392640.jpg

  虽然我来到黄柏山已经有好几次了,但是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这里的山没有喧嚣和浮躁;没有招摇和献媚,除了有时候山谷的云海好像海涛一样拍打过巍巍的山体外,便是那倔强的素面朝天了。千万年来,任星转斗移,世事万变,它始终默默地伫立在那里,不改品行与操守;不着艳丽与粉黛,静静地展示着清纯的容貌。它坚守着那份宁静,呵护着那份淡雅。

20081714243961255.jpg

  这个时候我站在天池边,看着远水近水,真的不敢打扰,不忍打扰,只想轻轻地躺在这绒绒的草地上,用整个身心去听那山的呼吸,去感那山的温暖,听竹林涛涛;我真愿意什么都不想,就这样静静地躺着,不再起来,看日月经天,看江河行地,直至融合在山的躯体里。这就是大别山,这就是清纯的黄柏山。

2008171432943619.jpg

  正是因为地域的偏僻而保护了这片未遭破坏的“世外桃源”;反过来又因为交通的闭塞而阻碍了黄柏山的向外的宣传和开发:它是河南省的最南端,河南人嫌它远了;它离湖北武汉市虽然只有200公里,但是湖北方面又不会刻意去宣传;还有,森林公园现在是边建设边开放,与成熟风景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巨大的市场是与自然天成的景点、广泛的宣传、全面的服*是成正比的。

途中我与李主任针对景区人流的极大不均衡的现象,谈起景区不可能为了满足一时的需要而大量兴建旅店,结合我长期在全国各个景区旅游的观察,我提议可以用户外帐篷临时解决平抑游客峰流的想法,虽然这样的措施不能满足一些高端人士的需求,但是对于一般的人群还是可以接受的。

  从老庙走大牛山到天池有12公里,从天池继续沿豫皖分界的九峰尖北坡的林区公路东行10公里,就可以到了最东边的黄花岭林场。

九峰尖 海拔1352.6米,是河南省内大别山第二主峰。因九峰相连,故得名。峰峰各异,错落有致,直插云端,山势险峻,崖壑林立,登高远眺,万木峥嵘,葱郁苍翠,千峰万壑,尽收眼底。2007年的十一期间,我与几位驴友曾经攀爬了九峰尖。

在路上,我们的车曾经被林区职工的栅栏拦住过,看来这条路上走的车一定极少。

20081714504713747.jpg

黄花岭林场继续东行5华里,就到了磨盘山村,它是全县最后一个通车的自然村,也是当年商城县成立第一个地下党支部的村子,现在那里有一条新修的公路通往长竹园乡。如果不去黄柏山,也可以走磨盘山村去安徽。

黄花岭林场就建在去安徽金寨的山口子附近,当年邓小平从河南进出安徽就是从这里经过的。

200817157172820.jpg

  黄花岭林场的朱主任与几位职工长年生活在高山密林之间,交通不便,好在卫星电视把他们与外面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但是生活物质的匮乏还是显然易见的。知道我们还要徒步当年邓小平走过的路,主任执意要我们吃了饭再走。

  在等待的时间里面,我们欣赏了他们自己利用休息时间制作的根雕艺术作品。

2008171519413581.jpg

  我们自己也利用木材的边角余料,摆成2008字样,借此送别2007年;迎接第二天来到的2008年。

20081715233895101.jpg

  中午的饭是朱主任他们倾其所有而做的丰盛的中餐:野狗火锅、辣子鸡和商城特色菜筒鲜鱼,酒是他们去安徽农村里面买的当地农民自己酿造的米酒。

20081715324455838.jpg

  酒足饭饱,我们背上行囊,勤勤脚劲,谢过主人,告别了山里面热情的朋友们和朱主任,我们要从这里翻过大别山的山梁,沿着当年邓小平走过的山路,徒步从河南走进安徽金寨县的大山里面了!

20081715392626788.jpg


(未完待续)

(原文发表于2008-01-07 14:12)



请看其它几集:
2008元旦在鄂豫皖大别山游记(一):从麻城到五里山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0
2008元旦在鄂豫皖大别山游记(二):经过长竹园和黄柏山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2
2008元旦在鄂豫皖大别山游记(三):走到了安徽金寨关庙沙河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07

回帖

27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73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5-7 20: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帖

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5 12: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想感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74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1113
发表于 2009-5-5 15: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倍感温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83

回帖

7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11
发表于 2012-10-11 16: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分来发的,现在看来这边的公路应该修得差不多了,骑车去木有问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3 20:10 , Processed in 0.1170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