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63|回复: 0

贵州:天涯·明月·菜刀(下)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240

回帖

7521

积分

游客

积分
7521
QQ
发表于 2008-5-20 0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十三
  当我走进这座名叫都江的小镇时,却发觉没有一个人愿意搭理我,虽然有很多人用着好奇的眼光看着我。
  找到一家小旅馆,老板娘却以没有洗澡水的理由拒绝了我的住宿。
  只好又往这座依山而建的小镇的上面走去。
  终于又找到一家旅馆,看着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慈祥的笑容,我决定住下了。
  然后,老太太请我先吃了饭再住下,因为他们现在正在吃。
  坐在人群中,端起米酒,却发现有一个人在笑着看着我。
  那种笑容,是我熟悉而又陌生的,有一丝机智、一丝嘲弄、一丝善意,还有一种恹恹的倦意。
  这种笑容经常绽放在城市里的朋友的脸上。
  于是,我对他打开了我的笑脸。
  于是,我和他交谈起来。
  他也是一个江湖中人,因为受了内伤而在这个出生的地方养伤,那个慈祥的老太太是他的母亲。
  米酒一杯杯地倒入口中,身体开始有了一丝躁意,恍于回到了快意恩仇的少年时光。
  他少年时为了寻找一种名字叫做金钱的宝物,仗剑闹过东北,去过陕西,甚至沿川藏线杀到了西藏。
  最终还是回到了贵州这座地图上找不到的小镇里,疗养那些少年时在江湖落下的内伤。
  但我明白,当他的伤好之时,就是他离开这里之时。
  这座山里的小镇,是困不住这样的人物的。
  因为爱上了江湖,必须死于江湖,这是谁也不可改变的命运。
  最后,我们终于谁也说不出话了,只是喝酒,喝一种叫做感伤的酒。
  当他喝得要去打针解酒的时候,他告诉我,这是他回来半年来最开心的一天。
  然后我就上楼睡了。
  然后就做了很多梦,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十四
  当我走出岜沙苗寨碰到这个少年并被他感动的时候,我知道这一趟没有白来。
  走出寨子的路上碰到两个修路回来的十六、七岁的男孩,司机喊住他们让我给他们摄影,一个孩子答应了,随便一站,却似一尊秦俑般保持着刚毅和风骨,惊呆于他那份自我和尊严,快门迟迟没有按下。
  那一份风骨打动了我。
  本来在从江县城是准备去小黄的。
  但找不到去小黄的车。
  这里的路况很差,那怕是国道,从从江县城到小黄的路只是乡道,更是无人去维护,况且这里的民风只思安逸,去小黄的二十六公里路被当地人形容得似鬼门关,听得我只有一乐,川藏线我都走过,还怕这二十六公里山路?
  很想在小黄住上一晚,听听那里的侗歌。
  因为找不到车,最后只好去了岜沙。
  此时是十月五日下午四点半。
  早晨离开都江镇,虽然那位江湖大哥极力留我呆上一天,去附近的小河电鱼野炊去,但我还是离开了这座小镇。
  到了榕江后又坐车到了从江。
  现在我走在岜沙苗寨里。
  苗家吊脚楼依山坡而立,村中的路为崎岖的土路,下起雨来一定十分难走,然而这里的居民却多为赤脚大仙。
  这里男女的衣着打扮,让人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清朝。
  有人来过这里后,形容这里的民风用尽了野蛮、落后、贪财的形容词。
  走在寨子里,我的手紧紧地抓着我的武器――那把菜刀,以防从暗处冒出的偷袭。
  但吊脚楼上的女孩友好的笑容和用听不懂的苗语对我的调笑很快就让我把警戒全部放下,她们大多只会简单的汉语。
  上了一座吊脚楼,一个只有20出头的秀丽的女孩捧出了自己家种的桔子,她的孩子看见生人吓得哭了起来,快2岁了,和他一起玩的是个6岁的小姑娘,却一点不怕生人,大方地拿出自己吃的东西递给我。
  小姑娘很快就找来了几个小孩,叽叽喳喳闹成一片,身上没带什么小礼物,只有几片口香糖,递给他们,却不知怎么吃。
  这家的木制吊脚楼是新修的,收拾得很干净。女主人还带着一丝稚气和羞怯,也许再过几年的时间,生活的重担就会把她身上这些少女的特性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但此刻那份纯就像是阳光一样,照在我的心底,那一刻阳光很亮丽。
  告别了女孩又在寨子里转了起来,这里的女孩充满了一种野性美,站在吊脚楼上大声地招呼着我这个异乡人,问她们对我说什么的时候,就会暴出一阵银玲似的笑声。
  只是我明白我永远只能是个异乡人。
  孩子自顾自地玩着游戏,给他们照相时,照完后围过来伸着小手:“给钱!”,给了几角硬币就心满意足地又去玩耍了。
  走出寨子的时候,终于碰见一个汉语说得很流利的小姑娘,问了问,在读小学三年级,让她写出自己的名字,姓滚,很奇特的姓。
  离开的车上,司机告诉我,这里还是一个半原始的部落,寨老才是寨子的实际领袖,前几年岜沙的男人还背着鸟枪,这几年不让背了,但一把刀还是挎在腰上,男孩子则人手一把大弹弓。
  尚武的风气是岜沙一种自卫的手段,对付盗贼以前都可以就地枪决和活埋,只要寨老一声令下。
  很象以前的江湖。
  这是一个极其顽强的部落,坚守着自己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拒绝着外来文明。
  只是这几年才开始在慢慢地改变了。
  他们很贫穷,可以挑一担柴走8公里去县城卖3、4元钱换来盐巴和日用品,可以一天自带干粮从早7点干到晚7点只有区区7元钱的收入,但他们不会埋怨命运的不公,仍然快乐地生活着。
  然而修路的相当一部分钱却被当地的贪官吃进了肚子里。
  拔刀欲斩,也斩不尽天下的不平事。
  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部落。
  行走江湖,常常会感受到路过的悲哀,但那种悲哀,却是你无能为力的,甚至不敢再去多想的,因为你最终只是个过客罢了。
  回到从江县城,站在旅馆的窗口看着窗外昏黄的街灯,暗想:今夜小黄的歌声当如天簌吧?
  明天不知去不去得成?
  这里,距离广西只有30公里的路程。
  有一个人,正在阳朔的西街徜徉。
  我是否应该过去呢?
       睡吧,明天再说吧。

          十五
  看到这个女孩首先感到的是一丝惊讶。
  当和她聊得越多时越是感到悲哀。
  她曾让我感到快乐过,那是她主动招呼我上去坐坐的瞬间。
  在这个寨子里走着,首先感到的是几分失望。
  名气越大的地方也许越是会让人感到失望吧?
  名气这东西本身就充满了浮华。
  现在我正走在小黄侗寨中。
  这里的居民悠闲地生活着,没有一个人感意搭理我,那怕是孩子,走在寨子里,我仿佛是一个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人。
  其实我本来就是一个和他们毫不相干的人。
  直到这个女孩站在吊脚楼上看着我、并微笑地招呼我上去坐坐时。
  于是,我就上去了。
  她的打扮让我惊讶,是比较现代、比较时髦的那种,这在城市中倒是常见的,但在这个偏僻的少数民族寨子里遇见,确实让人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墙上挂满了照片,都是女孩的,看照片的背景都不一样,问了问,她自豪地报出了一串地名:深圳、大连、上海、长沙,还有一些地方,居然有不少地方都是我没去过的,再一了解,原来她经常随县里组织的艺术团出去演出,这些都是演出之余照的。
  问她在外表演些什么?告诉我一开始是表演民歌,后来没人听,现在改成表演劲舞了,刚在长沙表演完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在居住的城市里,我是一个穷人,但,“我是被钱烧的”的念头也冒出了脑海。
  我坐火车从几千里的地方跑到这里想听听侗族民歌,她却跑到几千里的外地去表演劲舞,啼笑皆非!
  她的眉目里居然有了些风尘味了,也许正是已经习惯了城市,才使她对我这个跑到家门口的城里人有着一丝好感。
  但已经习惯了城市的我们,跑到这里来也许只是为了寻找另外一些城市里见不到的东西吧!
  回到鼓楼,这是侗族村寨议事的地方,都动了想走的念头,却不甘心就这样失望地离去,决定还是再转一转。
  有妇女在自家的门口捶打着自己织、自己染的布,这样才能做成她们自己穿的防水的裙子还有绑腿,转到进村的地方,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女孩站在门口,见到生人马上躲进屋里,又悄悄地探出头看着我。
  那么可爱的女孩子,顿时起了一份童心,跑进去找到她,却又躲在姐姐的身后不说一句话,坐了一会和其他的小女孩聊了起来,她才从姐姐的身后走了出来,这里的村民大多汉语不错,因为侗族是个不太保守并且敢于接受外来文化的民族。
  漂亮女孩读四年级,这里的孩子因为饮食中少有各种激素的缘故,不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早熟,11岁的孩子只有8、9岁的模样。
  叫漂亮女孩唱民歌给我听,怯怯地不愿开口,姐姐在旁鼓励了半天,终于开口说:“给20元钱我们给你唱吧”,顿时给吓了一跳,连忙还价说五元钱唱五首,谁知她居然想了想就答应了。
  四个孩子坐成一排唱了起来,闭目细听,很好的多声部合唱,稚嫩的童声在冥想中居然有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就像天边飘来的一丝云彩,缠绵在天空中。
  若是昨晚来,对月望星饮酒听各家自发的歌吟,定为天簌,可惜无缘。
  只是这份天簌终究会远逝的
  那已是一种必然。
  远逝的天簌!
  五首太短,尚在回味,就结束了,毕竟听见了,结帐拍拍小姑娘的头,离去。
  今天还要赶路!
  回去的路,从山上看着和来时一样的山下,梯田片片,青、黄、绿,再加上水的反光,很美。
  终究要归去了。
  明天该向哪里去?
  是向前行穿出贵州进广西到阳朔?还是回头到凯里?
  那个人,当见到我时,一定会惊喜得流出热泪。
  但又如何呢?
  相见不如怀念……
  还是不见的好。
  回头吧!
  那份天籁早已远逝,已是生命中最美好的绝响……
  十月六日,又是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十六
  这是车江侗寨,靠近榕江县城。
  十月七日。
  因为靠近城市,这里的民居已和别处的侗寨不同,很多房子都改成了一楼住人,二楼则只有空荡荡的成人字形的青瓦房顶。
  车江的年轻人和孩子已少有穿侗族服装的了,只有老年人还在坚持自己的传统。
  走在农村,总会使你忘掉城市里让你烦恼的很多东西。
  也许,我们正是为了这出门的……
  寨嵩河旁的一排古榕树是车江侗寨的标志,坐在充满沧桑感的古榕树下看老人坐在树下拉家常、妇女还象20年前的北方一样用皂角、棒棰在河边洗衣、孩子在河里戏耍、竹竿撑着的小船驶过、还有一群鸭子游过,突然有一种悠闲得不愿再想起任何事的倦意……
  那份倦意,让你想就在这里死去……

          十七
  现在,我坐在家里的椅子上,桌上摆着我的那把防身的菜刀。
  回家的路,总是让人归心似箭。
  我的运气又总是比别人好一点点。
  在从凯里上去的火车上,最后一张卧铺票在列车长手上等着我。
  现在,我看着那把菜刀,抚摸着它,就象抚摸着情人的脸。
  慢慢地把它收起,藏好。
  再次背起它时,已是下一次的游历了。
  它其实只是我用十几元钱从地摊上买来的一把多用刀,因为我平时怀念旅途时,总是喜欢把它拿出来切切菜,所以我喜欢把它叫做――我的菜刀。
  而现在,它又要寂寞了。
  因为旅途已经结束了。
  那仅仅是做了几个梦、走了一段路罢了。
  只是,春梦了无痕……
  然后,就醒了……


[ 本帖最后由 冬虫 于 2008-5-20 09:13 编辑 ]
心安即故乡!
http://wodongchong.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6 00:28 , Processed in 0.0427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