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69|回复: 3

象风一样掠过了赣南闽西(一):赣州、瑞金

  [复制链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4045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5-21 17: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今年五一本来准备去太行,后来我的朋友添天邀我和他一起坐另外两位朋友的车,一起去赣南闽西看土楼。

  五一上午,两位朋友的车分别带上他们全家,拖儿带女的直到9时半才从关山出发。上了武黄高速就感觉到自驾出游的车特别多,离黄石收费站还有一公里多远的样子就堵起来了,好在收费站为了不让整个高速公路全部堵起来,早就开闸让全部车辆免费通过,呵呵!开天辟地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好事。

  本来是准备到瑞金过夜的,只是因为出发晚了,虽然一路高速,到达江西赣州的时候还是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只好找个地方歇脚了。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端,是于西汉初年建城,迄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中国有四大古城墙。西安,洪武三年始建。平遥,也是洪武三年。荆州顺治三年。兴城,乾隆四十六年。它们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20日,赣州古城墙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它是宋城墙,国内孤品。现存沿江的东西两段,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


1.jpg

 赣州古城位踞要冲,“江右有事,兵家之所必争”,是赣州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可以说赣州城的每一块城砖、城墙的每一角,都经受过战斗硝烟的薰染。

2.jpg

  从古城墙的建春门出城,来到了宽阔的章江边上。只见江面上横卧着一条“巨龙”,这条“巨龙”由一百多条木舟连接而成,上面铺着木板,供南来北往的人们踏过大江,进出赣州。  赣州从宋代开始在章贡两江之上架设浮桥,以方便百姓来往和货物交通。

3.jpg
 赣州最早架设的浮桥是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年至1077年),由赣州知军刘瑾主持建造的。是位于西津门外章江之上的西津桥。,西津桥二十多年前仍然在用,只是现在拆了。

4.jpg

  从赣州城出来,沿323国道向东行50公里,就是于都县城了。于都河就在城西,这条平缓朴实而又秀丽清澈的于都河,在江西赣南那片土地上默默地流淌了数千年,滋润着万物生灵。已流过了千百年,如果不是因为长征,它不过是一条普通的河流,但从1934年10月16日起,于都河渡口成为长征第一渡。

5.jpg

  当时,在于都河上架起了八座浮桥。在瑞金的中央党政机关人员以及从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战场上过来的红军将士陆续集结于此,拉开突围转移的帷幕。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部队分别从于都的山峰坝、东门、南门、西门、孟口、鲤鱼、石尾、渔翁埠等8个渡口过桥。

  这碧清的河水,浸入了红军壮士的热血;那洁净的沙滩,留下了勇士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脚印;那窄窄摇晃的浮桥,走过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步伐;那山谷里呼啸的风,传颂着红军远征慷慨悲壮的呐喊……, 站在于都河边团团如盖的大树下面,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壮烈场景……

6.jpg

  继续前行80公里,就到了“红色故都”瑞金,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故有“红色故都”之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十位开国元帅中的九位、十位开国大将中的七位以及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早期领导人都曾在瑞金工作、战斗和生活过,留下了大批珍贵的革命史料和旧居旧址,如叶坪革命旧址群、沙洲坝革命旧址群和大柏地战斗旧址等。

下面是叶坪革命旧址的大门。

7.jpg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首先来到沙洲坝。在景区门口,看着景区价格牌的说明,原来是70元,优惠55元,应该是15元才是,为什么还要25元呢?是不是我算错了减法。

8.jpg


  毛主席故居前面有一棵巨大的樟树,很多电视剧里面多次出现过。

9.jpg

  现在的小学课本中一篇叫《吃水不忘打井人》的课文,想必很多人都学习过,课文中说:“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10.jpg

  站在井边听导游讲解才了解到:原来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村庄,当时村民非常迷信,认为挖井会破坏当地的风水,因此没有哪家村民敢擅自开挖,群众平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挑水饮用,农忙季节只能挑村前的脏塘水。村外的人都说:“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旱死老鼠渴死蛙,有女莫嫁沙洲坝。”

  1933年4月,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沙洲坝后,主席毛泽东就住在这个村子,他发现村民饮水困难后,召集了全村的人开了一次解决饮水困难的村民大会。大会上许多群众说:“这个地方不能挖井,挖井会受到报应,就是挖也不一定能挖出水来,这个地方是旱龙。”毛泽东听了,哈哈大家地说:“迷信不可信,这井我来挖。”

  9月的一天,毛泽东带领几个红军战士在村前几十米的地方进行了水源的勘探,并破土动工,群众见毛主席亲自在开挖井水,也纷纷带着工具一起动手,在挖到5米深的地方,一股泉水喷涌而起,并终于挖好了,并用鹅卵石砌成,此后,其它沙洲坝的村民也纷纷开挖井,村民们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

11.jpg

  1950年,瑞金人为迎接中央南方老根据地慰问团的到来,维修了这口井,并取名为“红井”,同时,在井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书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想念毛主席。”以示沙洲坝人民对毛主席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后又将木牌改为石碑。1961年3月4日,该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jpg

  现存的革命遗址有中央政府大礼堂、中央政治局旧址(沙洲坝下霄村)、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沙洲坝棘子排)、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沙洲坝白屋),这些建筑都是从原址原样迁过来的。

13.jpg

14.jpg

15.jpg

  瑞金沙洲坝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大礼堂。1934年1月22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大礼堂内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693人,候补代表83人,旁听代表1500人左右,每个代表都领到两本油印小册子,那就是毛主席写的《长冈乡调查》和《才溪乡调查》。在会上,毛泽东致了开幕词,并作了中央政府两年来的工作报告,大会讨论和通过了“宪法大纳”、“苏维埃建设”、“红军建设”、“经济建设”等决议案以及关于国徽、国旗、军旗的决定,选举毛泽东、项英、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等175人为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委员36人。2月1日“二苏大会”胜利闭幕。

16.jpg

   2月3日,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礼堂召开,会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很高行委员会主席,选举张闻天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的组成部门在原有九部一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国民经济和粮食人民委员部。 此外,大礼堂内还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如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红军家属代表大会等。

17.jpg

  中午在瑞金城外的一家餐馆吃了饭,我们继续前进了。


(原文发表于2007-05-09 19: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主题

2293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070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2-3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的地方,还是多去去,听听黄爹讲革命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583

回帖

7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11
发表于 2009-12-9 12: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lol有故事听,真好玩!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06

回帖

82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254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9-11 12: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0 06:39 , Processed in 0.1033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