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97|回复: 5

中国古代国道

  [复制链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409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9-26 22: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www.dili360.com 2009-09-15 14:24 中国国家地理网 手机看资讯

  
【古代国道-文武之道】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在中国古代,道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抒发离别情怀与征途感慨的象征。同时,道路作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命脉的重要角色,数千年来也一直未变。
  
【古代国道-先秦之道】
  
¤古道溯源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有供牛马通行的驮运道;黄帝时,“命竖亥通道路”;商朝时,中国人已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定土壤,殷墟中便有砾石与碎陶片铺筑的路面,且开始出现大型的木桥。
  
¤继往开来的“周道”
  
《诗经•小雅》中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朝时,道路不仅坚实平坦,如箭一般笔直,并且开创了划分城市道路与郊外公路的先河。郊外道路分“路、道、涂、畛、径”五个等级,与之对应的则是齐备的服务设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
  
周武王姬发在镐京(今西安附近)与东都洛邑(今洛阳)之间,修筑了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名为“周道”,并以洛邑为中心,向东、北、南、东南又修建了等级不同、呈辐射状的道路。
  
周道是国家交通的中轴线,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奠基性的作用。此后,秦、汉、唐各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这条轴线上,宋元明清时,这条交通线仍是横贯东西的大动脉。
  
¤战国之道:国家生命线
  
战国时车战频仍,道路是一国兴亡的征兆。《国语》中说,东周时,单子(即周定王的臣子单襄公)途经陈国,见道路失修、河川无桥梁、旅舍疏于管理,预言其国必亡,后来果然言中。
  
各国间大规模的修路工程,为中华民族的统一铺平了道路,也为将要登场的秦朝“国道”奠定了基础。


  
(栈道是战国时出现的一种新型筑路方式:先用“火焚水激”之法开山破石,随后在崖壁上分上中下三排,凿出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均插入木桩。上排木桩用以搭遮雨棚,中排铺板成路,下排则支木为架。这些栈道远望犹如空中阁楼,十分壮观。)
  
【古代国道-星光大道】
  
¤秦驰道:条条大道通咸阳
  
早在“条条大道通罗马”之前,秦朝就已实现“条条大道通咸阳”了。
  
前220年,秦始皇在秦故地与六国境内的旧道基础上,兴修起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网。这些名为“驰道”的路有着统一的质量标准:路面要用铁锤夯实,尽量保持直线;宽约70米,路基高出两侧地面,以利于排水;路旁每隔三丈植一株青松,路中央三丈为皇帝专用,两侧有人行旁道;每隔十里建亭,以为区段的治安管理所、邮传交接处及行人招呼站。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11年里,曾东至山东,东北至河北海滨,西至甘肃,北至内蒙古,南至湖南,东南至浙江,足见当时道路网络之发达。秦始皇还统一了全国车轨距的宽度(约1.38米),使道路建设有了法度。
  
¤秦直道:古道中的高速路
  
秦直道堪称世界上第一条高速路,是前212年为防御匈奴而建的专用军事交通线。著名史学家史念海曾这样描述秦直道:一半修筑在山头岭上,一半修筑在沙漠草原,两千多年前就能兴建规模如此庞大的工程,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秦直道全长700公里左右,南北走向,为求其“直”,修筑过程中遇山开山、遇沟填沟,并且越过了黄河。这条大道途经陕甘等省,穿过14个县,直抵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其平、宽、直,都符合现代高速路的特征,主干道宽60米左右,可并行12辆大卡车,最宽处可用作中型飞机的跑道。秦朝骑兵沿着直道,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脚下,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虽历经两千年风雨,秦直道的大部分路面仍保存完好,甘泉县境内的秦直道遗迹,跨河引桥桥墩依然存在。秦直道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中原汉王朝控制北方的重要通道,西汉时,几次对匈奴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都是通过秦直道完成的。


  
(经过多方努力,秦直道遗迹附近终于建起了一座秦直道博物馆。建馆后不久,随着“秦直道与草原文化研讨会”的成功召开,秦直道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大型电视剧《秦直道》的播映,以及“秦直道文化产业基地”的建成,也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观光或探寻历史遗迹。)
  
【古代国道-汉唐通途】
  
¤“汉”出于“秦”而胜于“秦”
  
汉朝在秦朝道路上扩建延伸,构建了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在邮驿与管理制度上,汉朝也继承并改善了秦朝制度。
  
汉代驿站分“邮、亭、驿、传”四类,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或传。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西汉时全国共有亭29635个,以此推算,当时已有干道近15万公里。
  
¤唐代里程碑
  
唐朝时,我国古代道路发展臻于极盛。唐太宗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要保持道路畅通无阻,不准任意破坏道路,不准侵占道路用地,不准砍伐路旁树木,要定期维护道路设施。
  
唐代重视驿站管理,传递信息十分迅速,并开始在沿路设置土堆,名为“堠”,以记里程,实为现代里程碑之鼻祖。
  
盛唐时,京城长安成为全国陆路交通枢纽,并且对外交通频繁。洛阳、扬州、泉州、广州等城市,也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逐渐成为国内外交通的重要中转站。
  
【古代国道-国际通道】
  
¤元代开启欧亚通道
  
元、明时期,中国开始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元代拓展了汉唐以来的陆路交通网,并进一步向亚洲大陆,包括阿拉伯半岛延伸。
  
蒙古军事极盛时期,道路直通东欧多瑙河畔。统一稳定的政治社会局面,使得连接欧亚的通道大为畅通,沿途多设驿站,令商旅行人安全系数大增。同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相比,元明道路规模更大、效率更高。
  
¤清代“茶叶之路”达到鼎盛
  
清朝驿路分为三等:一是“官马大路”,主要由北京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连接省城与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为大路或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
  
清朝的“国际路线”,向东北一直延伸到雅克萨、庙屯(在黑龙江入海口)和朝鲜半岛,北路则分别连接呼伦、恰克图干线及塞上的横向大通道,向西可通往中亚、西亚诸国,向西南可延伸至印度支那半岛。
  
“茶叶之路”始于汉唐,在清道光时达到鼎盛,这条路以河北、山西为枢纽,越过长城,贯穿蒙古,经西伯利亚抵达欧洲腹地,是丝绸之路后中国又一条繁荣的陆上国际商路。不过,清朝末年,中国驿道时代已接近尾声。随着汽车公路的兴起,近代道路的发展中心,也开始由东方转移到西方。
 
 (责任编辑/陈亮)


  
(从18世纪初到1858年,中俄边境重镇恰克图一直是中俄贸易的主要口岸。道路的畅通是这里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商帮晋商,就曾到此与俄国人交易。)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4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61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9 21: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栈道是战国时出现的一种新型筑路方式:先用“火焚水激”之法开山破石,随后在崖壁上分上中下三排,凿出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均插入木桩。上排木桩用以搭遮雨棚,中排铺板成路,下排则支木为架。这些栈道远望犹如空中阁楼,十分壮观。)
有机会组织一次栈道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31

回帖

32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20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12-1 1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记号,以备查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主题

138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8205

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1-1-4 19: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294

回帖

1017

积分

论坛元老

漫驴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1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1-1-28 22: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看到,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06

回帖

825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254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29 20: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过古栈道~~~好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4 13:29 , Processed in 0.05027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