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01|回复: 4

每个男人都该有匹马

  [复制链接]

32

主题

175

回帖

3097

积分

游客

积分
3097
发表于 2009-10-17 12: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09-10-14 来源:网易财经
马可以说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而男人和马的渊源又要追溯到几千年前。冷兵器时代的宝马在各种史书、小说、奇闻轶事中随处可见,男人的战争必然少不了战马。而马车则更是有相当的讲究,驾乘马的多少是男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商周时期,将三匹马拉的车称为“骖”,四匹马拉的车称为“驷”。等级最高的是六匹马拉的车,通常只能由天子乘用,即所谓“天子驾六”。时空流转,到了这个机械化、信息化设备如此完备的时代,马依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现代男人的品位。不管是体验骑乘之乐,还是视之为忠实伙伴从而多一种闲情寄托,亦或是社交需要以马会友,有马的生活都可以说是风雅的。现代的男人,都该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
托尔斯泰说过,动感是灵感的姊妹。马的嘶鸣、迅跑,似乎都能让人的血液为之沸腾。不管是场地马术还是野外骑乘,运动灵魂和时尚精神都能同时灌注其中。
活着的法拉利
开法拉利?不如养马!
曾几何时,名车是男人身份的象征,法拉利这种拉风又炫耀品位的法宝几乎是每个追求成功男人的目标。不过现在,拥有一辆法拉利在很多人看来已经不足以说明什么,有句话说得好,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而养马则完全不同,除了物质实力以外,更需要一个懂马、爱马,能够和马平等相处的人。
阿曼国王苏丹卡布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爱马的人。他拥有三个皇家驯马场,有堪称世界上最漂亮的马厩。驯马场临海而建,设施先进。这里通常有700匹骏马,多半都是阿拉伯纯种马,总共有600人日夜轮流照看着它们,包括驯养员、骑师、兽医和马蹄匠,差不多平均一个人负责一匹马。马厩总是打扫得整洁干净,清爽的海风常年吹拂着,使马厩保持着凉爽适宜的温湿,最怕热的马还可以享受特殊优待,马厩里专门为它们安装了空调。卡布斯为了他的马不惜一掷千金,一匹马的身价有时高达50万美元。他还从世界各地买回数百匹良种马,想在他的驯马场保护阿拉伯纯种马并增加其数量,因为现在即使在阿拉伯国家,这种珍贵的纯种马也很少了。卡布斯的驯马场创办于1992年,当时的名字叫皇家驯马场,最近卡布斯将它改名为“皇家骑士团”,很有些中世纪的味道。阿曼人如今可以为他们的皇家驯马场而感到骄傲了,因为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像他们一样拥有这么多纯种良马。
现代骑士精神
上戴头盔,身着骑士服、马裤,配手套、马靴,在秀丽风景环抱的马术场地内,时而优雅漫步,时而快步向前。马术从诞生起,似乎便被冠以贵族运动的标签。在西方,马更被看成是最具贵族气质的生灵——有潇洒的外表、宁静的内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在马术圈内人眼中,和马相处都必须遵守一个原则:必须发自内心地把马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才有资格上马!任何虐待马匹的行为,都将被视为违背骑士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就是人马平等。其实,对爱马的人来说,马的世界是一个感性世界。从一个人对马的方式,也大概可以看出他的性情。有人喜欢驯烈马,把狂暴的马驯服;有人喜欢温顺的马,要的是沟通、配合的意境。
运动,时尚,马
托尔斯泰说过,动感是灵感的姊妹。马的嘶鸣、迅跑,似乎都能让人的血液为之沸腾。不管是场地马术还是野外骑乘,运动灵魂和时尚精神都能同时灌注其中。
俄罗斯国内的报纸报道,近几年,普京引领俄罗斯政坛高层的时尚潮流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而最近俄罗斯的跑马场频现高官身影自然也和普京的时尚引导能力密不可分。自从他在西伯利亚度假时骑马“秀胸肌”引起一片赞叹之后,他又迷上了场地马术,并且还能表现够专业的盛装舞步。普京爱上马术完全是机缘巧合,不过作为政坛时尚先锋的最爱,骑马估计会再一次成为受公众膜拜的时尚运动。
Long Riders:冒险与乐趣 让全世界知道我们的快乐
长途骑马探险的人称自己为long riders,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骑马环游世界的目标让人瞠目结舌,可他们却依然坚持着初衷,并用行动告诉人们梦想的可行性,骑马的终极乐趣在他们身上成了一个童话故事般的传奇。
在国际马术探险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questrian Explorers),越来越多的会员参与到环球骑马探险的旅途中来。该协会的创始人芭沙(Basha)和奥瑞雷(CuChullaine O’Reilly)是长途骑马探险的忠实拥护者,他们的组织现在已经包含了39个国家的会员,探险经历涉足除了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陆板块。这些马背上的勇士曾经骑马穿越战火中的阿富汗,曾经从巴黎骑到莫斯科,从阿拉伯骑到阿尔卑斯山脚下。会员中还有几名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研究员,比如戈登(Gordon Naysmith),他曾经骑马从南非出发长途跋涉14000公里抵达奥地利。
几名研究员中最年长的佩洛多(Pedro Luiz de Aguiar)在他70岁那年骑马穿越了拉丁美洲。同时,他们不但亲身探险,还著书立说来鼓励其他人加入到通过骑马了解自然、了解各地人文、探索历史的队伍中来。他们绘制GPS骑马路线图,寻找各地珍稀马种,还建立了一个学术网络,希望和大家分享他们沿途的收获,以及从这些收获中研究得出的学术成果。他们并没有标榜自己是环保组织,也没有声称自己有多么崇高的目的,却在官网上与世界上所有有过骑士梦想的人分享着他们的乐趣。
梦想和乐趣是唯一
在俄罗斯,有一个和芭沙、奥瑞雷等人一样执著的人,俄籍华人李荆。骑马周游世界一直是他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上他已经坚持了18年。在俄罗斯和中国间来来回回,失败了又重新开始。2007年8月,李荆从距柴可夫斯基出生地沃特金斯克市以南120公里的小镇雅那乌尔出发。2008年8月,李荆到达了后贝加尔,这一年期间他骑马穿越西伯利亚走了6000多公里。本来他计划的终点是海南的“天涯海角”,但在2009年4月到达北京后,李荆改变了这个行程,他决定4月中旬开始陪一位伦敦老太太完成从北京到伦敦的“用马蹄连接奥运”计划。现在,他正在从北京骑马去伦敦的途中,并且计划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抵达,以弥补他未能赶上北京奥运会的遗憾。
在俄罗斯人眼里,李荆是住在莫斯科的堂吉诃德,所以他的故事更多是被当做英雄传说来讲述,而对于李荆自己来说,他并不为“骑士”这个名字感到骄傲。他只是想体验实践梦想的过程,和孤身骑马走遍世界的乐趣。在途中,他遇到过西伯利亚醉汉的打劫,也遇到过警察的盘问,有几次还因为体力不支濒临死亡,不过这些都好像是终极乐趣的点缀,浮云一般立即消散在他的身后。
马具装备指南
骑士服:骑士服有点像紧身的休闲西服,由猎装演化而来,穿起来特别有绅士派头。男士一般内着浅色衬衣,系白色领带,女士一般着高领衬衣,无领带。在场地障碍赛时,必须穿着这种服装。
防护背心:它是由特种泡沫塑料制作的,防止骑手坠马时受伤,主要保护腰背脊椎,肩、肋等部位。骑手在初学和野外骑乘时,应该穿着防护背心。穿着防护背心与乘车系安全带的作用是一样的。
马鞭:一般可分为长鞭和短鞭两类,普通骑乘和速度赛马均使用短鞭。休闲骑乘用的短鞭带手腕套以防止掉落。
头盔:障碍头盔一般用于专业障碍赛和日常骑乘,现在多用国外生产的一种透气性能很好的头盔。骑师头盔主要用于速度赛马,帽檐是软性的,可翻折。另有多种款式的头盔,用于休闲骑乘时使用。
手套:有真皮和化纤马术手套。真皮手套档次和舒适感都很好,化纤手套掌面带胶粒,增加摩擦以便抓紧缰绳。马术手套的虎口以及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增加一层皮垫,耐缰绳的摩擦。内层棉质,可吸汗。
马靴:穿马靴主要是起到防护作用,骑马时穿马靴不磨腿脚,而且一旦坠马不至于出现危险;其次,防止马裤被马出的汗水弄脏。
恰卜斯:又称护腿包,极适合喜爱野外骑乘者,携带方便。如果没有专门的长马靴,可以置一副恰卜斯,也可以起到耐磨保护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418

回帖

189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91
发表于 2009-10-17 20: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这样的Long Rider Club 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1765

回帖

2万

积分

游客

在路上TEAM

积分
2453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10-17 21: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摄氏39度 于 2009-10-17 21:35 编辑

有呀,不是在青山吗?;P
水本无犹,因风起皱;山本不老,为雪白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5933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09-10-17 2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迟早的!!!

没有马整一匹骡子也成,放在是不是我骑着它就是我拉着它一起走的!!!:lol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323

回帖

2597

积分

论坛元老

毫不掩饰的wow和马术爱好者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59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0-20 10: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是义气的动物,你掉下来它一般不踩的,要是骡子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欢迎加入荆楚骑士群:320878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4 03:04 , Processed in 0.0409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