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8 11: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榔梅真人
踏着瑞雪一路来到五龙宫的北山榔梅台,李素希的墓就在榔梅台,墓穴上方还建有道塔。李素希道塔建于明永乐二十三年(公元1425年),道教追求成仙上天,自古无塔。元代全真教大兴,开始建塔。李素希是明代初年著名道士,永乐三年、四年(1405、1406)二次派人将榔梅等贡品送给皇帝,被封为“榔梅真人”。永乐十九年(1421)羽化,终年九十三岁。永乐二十二年(1424),礼部左侍郎胡奉旨为其立碑建塔。
相传,明成祖年间(1403~1 424年),武当山有位外来的花脸和尚,生得体壮如牛,力大无比,又有一身拳脚功夫,所以横行武当,鱼肉香客,欺男霸女,作恶多端。榔梅祠道长李素希决心清理门户,以正山规,于是与花脸和尚相约比武,如果和尚输了就离开武当山。李素希身材瘦小,但一脸傲气,说道:我打你就如“花鹿采芝”一样轻巧,就像花鹿低头饮水那样轻松。花脸和尚抢先一个侧步窜到李素希体侧,击打李腮部的同时,右腿的侧蹬腿也跟了上来。只见李素希转胯出右手封住和尚的一记猛拳,接着转体提左膝封挡住和尚的侧蹬腿,同时出左手点穴指猛戳和尚起腿的鬼眼穴;和尚被点之腿瘫软下来被迫落地,李素希紧跟着身体下蹲成跪步又以左手点穴指猛戳和尚的右脚踝鞋带穴。花脸和尚当即右腿跪地,不能站立。后经李素希解了穴,才灰溜溜地离开了武当山。
《道藏大明玄天上帝瑞应圖録》刊有榔梅量瑞圖,其题跋曰:“武当山五龙宫有榔梅,相传云:高真修道时,折梅枝寄榔树上,仰天誓曰:‘予若道成,花开果结。'后如其言,前董真人记之详矣。国朝永乐十年秋,敕命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敕建武当山宫观,十一年春榔梅发花,色红白,暗香疏影,远近闻见。五月果成……观者嗟异,皆白,是果也,下有仙翁司之,自古及今,未有如是之盛。是由我皇上至诚感格,故榔梅仙果,亦皆显瑞呈祥。侯与驸马采取进之于朝,以彰其灵异,仍著其事,使者知其所敬信焉。”武当山榔梅在明代十分兴盛,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从南岩到中观,看见一路尽是榔梅树“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见《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明朝灭亡后,榔梅便失传了。清代均州春贾笃本曾专门在武当山寻找,未能发现记载中的榔梅。榔梅之谜,众说纷纭,给武当山留下一种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