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21|回复: 3

[图游] [原创]独行陕南(六):瓦房店,茶山采茶

[复制链接]

1186

主题

1万

回帖

25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53583

荣誉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突出贡献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6 23: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从焕古镇坐船回到县城,在经过西关农付大市场里面,看到今年的新茶的贸易在一个专门开辟的区域进行。

1.jpg

紫阳茶区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自清起列为全国十大名茶区,其茶史可上溯至春秋,生在“巴国”成“香茗”;出名于唐代,划归“山南”贡“茶牙”;盛产在清代,茶马古道驮芬芳;“汉茶”丝绸可比肩。上世纪八十年代,紫阳茶更是登上巅峰,独占全省半壁江山,位居西北第一茶叶大县。

2.jpg

“自昔关南春独早,清明已煮紫阳茶”,这是清嘉庆年间兴安知州叶世倬的诗句,为紫阳茶作了最早的广告。紫阳的茶自东汉开始兴起,到唐代,茶叶作为金州“土贡”,成为献给朝廷的山珍,茶的采摘、制作、饮用水平提高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紫阳茶文化。

生活在茶乡的紫阳人视茶如宝,喝茶已经形成了习惯,好客的紫阳人用它招待客人,以表其丰厚的敬重之意。而我映象最深的是在70年代初,来到当地的老百姓家里,烟雾下的石瓦房里,屋梁上吊着一个钩,钩上挂着一个吊罐,吊罐里扑腾扑腾的煮着该煮的东西,火炉上燃起或旺或不旺的疙蔸火,火苗熏舔着吊罐底,大家围坐着火炉。主人在火炉旁边扒出一个土罐,又拿来一个大土碗,将土罐里面用紫阳茶叶煮出来的茶水慢慢倒进碗里,然后用双手敬过来,“解放军同志,请喝茶!”看着那土罐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茶叶,还有那盛满黑黢黢茶液的大碗,大家轮流着喝,那个味道现在想起来只有一个字:苦!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的紫阳人家,当有客人登门,待客首先是取出好茶,要么就是“紫阳银针”,要么就是“紫阳毛尖”。“紫阳毛尖”这种茶,外形秀美,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清澈,醇香宜人。

于是我就一个人去了县城南边十几公里的瓦房店,那里有紫阳最大的茶园。

我是从西关的上面走下去的,下面就是横跨在汉水上面的紫阳大桥。

3.jpg

小城依山傍水,碧野四合,生活在这幽静的青山绿水间,宛然沐浴在特殊的“天然氧吧”之中,一年四季都是精神焕发。“为愿负春长住此,倏然身世一蜉蝣。”这句古诗用来表述紫阳的人的心境却是最好不过了。

4.jpg

在桥上拦一辆开往红椿的小巴,不一会就到了瓦房店的街上,本来以为只要三元足已,不料可能看到我是外地客,竟然要了我五元。我以向以为出门在外,得过且过,不与之记较,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紫阳县瓦房店是汉江最大支流——任河下游的一座古镇,历史上它曾是连接陕南与四川的重要商埠,早在清代中叶,它就以茶叶、生漆、木耳、苎麻等山货土特产吸引着众多的南北客商来此经营,商业繁荣昌盛程度超过县城,昔有“小汉口”之称。在当时,四川、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及西北五省客商均在此建有会馆,湘风楚雨,粤韵秦声,芸芸众生在这里兼蓄并容,方言俚语在这里竞显风流。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一百多年过去了,瓦房店河上舸舰迷津,河岸渔舟唱晚的场面早已不再……

5.jpg

沿山坡拾级而上,在半山腰矗立着依旧妖娆的江西会馆。会馆散落在一片瓦屋土墙的民居中孤独地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了往日的喧闹,犹如一位人老珠黄的弃妇在默默的岁月中度着她风烛的残年。会馆里的正殿、厢房已经倒塌,正殿墙面上的戏曲折子壁画也经不住岁月剥蚀,渐渐成了土色,再不修缮,恐怕连这些残垣断壁也见不着了! 面对这残垣断壁,悠悠江水又重新流回到了她往日丰韵的年华。

  瓦房店会馆走过了当年鼓乐喧天、香烟缭绕的岁月,经历了深山僻壤中少有的喧闹与繁华,曾几何时,她也留住过既往商贸文明和建筑艺术的辉煌,如今却永远的不复存在了……

6.jpg

会馆前一雌一雄两只遥望任河的石狮雕工精美细腻,尽显工匠的奇思妙想。

7.jpg

“一年最是春光好,惊蛰蔓芽上茶山”。这些天是茶农采摘“清明茶”的喜庆日子,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绿油油的茶园里,一群群采茶姑娘纤手似舞,片片嫩芽飞落竹篮。采茶歌声在茶园上面悠扬回荡:

      大巴山里今日春雷儿响嗷,
      明天茶芽芽就一寸寸长哟,
  姑嫂齐唱那采茶的歌子哟,
  提着竹蓝上山采新茶了哟
  大巴山里今日春雷儿响嗷,
  明天茶芽芽就一寸寸长哟
  清清汉江水那个茶染绿嗷,
  提着个竹蓝上山忙采茶哟……

8.jpg

位于任河河畔的紫阳瓦房茶研所当年是西北最大的茶研所,也是紫阳茶最大的种植、研制、加工茶叶基地。两万亩的茶山放眼望去,一排排葱葱郁郁的茶树围山而生,一片绿色的海洋象一条玉带子紧紧包裹着群山,漫步茶山,薄薄的雾气弥漫于茶园间,可以闻着着淡淡的茶香,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9.jpg

10.jpg

我也情不自禁地当了一回“采茶女”,不过我采的茶被采茶的大嫂判为不合格!

11.jpg

站在茶山的上面,放眼四望,只见重峦叠嶂,满目苍翠,茶山面貌,跃然眼前。汉江的支流任河,深在谷底。由于安康水库的蓄水,现在的任河也已经俨然成为一个水库,就好像给瓦房店套了件宽大的围裙,更多了几分幽然恬静的山水之美。   

12.jpg

山上面有一个小院,名曰:抱朴园,是茶场办的一家“农家乐”古朴幽静。院子里面的包房也是以当地的地名称呼的:蒿坪、巴焦口、红椿、向阳沟……

13.jpg

我慢慢渡步进去,经理得知,特与我冲了一杯刚刚采集回炒出来的新茶“紫阳银针”。这种茶外形如梭似毫,汤香茶靓,清香四溢。若泡入杯中,茶的芽头在徐徐展开时呈现奇迹,叶片齐齐向上,立于杯中,就如同长在枝丫上一般,这种茶正应了苏东坡的一句诗:“从来佳茗似佳人”,真是色、香、叶俱全,品一口,真叫人心旷神怡。

品茶,至少要过三道水,这样才能品出真味。初品,会觉得味较淡,淡过之后,又有些小苦,再品,苦中含香,味极浓郁,放在舌上有点舍不得下咽,入肚之后,一股沁人的凉意油然而生,再品一次,茶味更是越来越香,丝丝缕缕绕鼻旋肺,让人越发回味无穷。

14.jpg

这里也是县里面的官员经常来的地方,不知道每年在这里要吃掉多少国家的“扶贫款”。

15.jpg

附近有一座小庙,里面供奉着几尊佛像。在庙门口的地上,这一位“大仙”却在大做“南柯一梦”,看来,每一个人的对幸福的理解不同,生活的态度也就不一样。

16.jpg

喝完了茶,看完了景,要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我问了准备上车回县城的一位干部,他十分痛快地答应了带我回县城的要求,还说:“当年你们为了我们付出了青春,这点小事是应的”。言语不多,暖人心房!

汽车行在河边崖间公路上,路边水泥隔离墩密密匝匝,下瞰蜿蜒在峡谷中的任河,依然是洁净的河水。就是这河水滋润出这一方水土和一方朴直顽强的山人!也让我的一颗浮噪的心就像这片大山一样平静得没有涟漪……

(原文首次发表于2006-4-16 12:37:06 )

(未完待续)


请看其它几集
独行陕南
(一):到汉阴去看油菜花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61
(二):汉阴城的小吃和两合崖的庙会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64
(三):上1891米高的擂鼓台,我走了70里的山路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90
(四):现在才知道能够有车坐也是幸福——在蒿坪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98
(五):我一个人坐了一条客船——焕古镇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99
(六):瓦房店茶山采茶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00
(七):高山上的花环  http://www.5zl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05

 我用双脚与大地对话  丈量着昨天峥嵘的岁月
    挥洒着今天辛勤的汗水  憧憬着明天绚丽的风景      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09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0153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7 13: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中有美的人,笔下有情,相机中有景呢!佩服!
每周末抽时间环湖上山,做个老实的环湖人!! 永远不要认为自已比别人差,永远不要认为自已比别人强,永远不要占小便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4-7 22: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黄的文章

内容总是那么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9

回帖

45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

积分
454
QQ
发表于 2010-4-13 0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游陕南茶未饮,美文读来满嘴香,谢谢老黄,常发好帖,以飨众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28 17:49 , Processed in 0.10238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