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55|回复: 16

河南山东多人被虫咬染病致死 为维稳未公布疫情

[复制链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0-9-8 2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河南商城县多名村民被蜱虫咬后死亡,国家疾控人员前往研究对策,该病称为无形体病,早发现可防可治

去年10月初,商城县鲇鱼山乡下马河村,68岁的季德芳患疑似无形体病死亡。在她出殡时,曾照顾过她的儿媳黄志菊因身体不适住了院。对症治疗后,黄志菊康复。

在季德芳去世的20天后,她的远房亲戚、同村49岁的妇联主任罗林英也因无形体病死亡。她死的第二天,曾照料她的二嫂突发高烧住院,按无形体病治后康复。

两家患者的家属均对记者说,她们在商城县人民医院陪护病患时,医生并未叮嘱过,那种病具有传染性。

记者了解到,卫生部于2008年2月19日,曾向各级卫生部门下发《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下简称“《指南》”)。

其中指出,蜱虫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有感染的可能。

商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德强表示,知道该《指南》,但对于上述两家患者家属的说法予以否认。他说,医院对于蜱虫患者都是按照传染病要求防护的。

虫毒误诊为“精神病”

去年商城已出现因蜱虫而死亡的病例,但许多村医仍不认识此病,诊断为感冒、脑炎等

谈起蜱虫,王德强并不像村民杨富等人那么紧张。他说,这种病的临床死亡率大约在2%—8%之间,死亡病例多发生于老年人。

资料显示,1918年—1919年的美国大流感,死亡率最高时达到5%。

据王介绍,从去年起,商城县感染无形体病的患者中,死亡病例增多,这也让卫生部门加强了培训力度。“关键是不要误诊。一旦误诊,出现并发症就很难救回来。”

而在记者调查中,误诊并不在少数。

商城县探访的7起疑似病例死亡者,横跨去年夏天至今夏,初发病时首先找的都是村医,且都被诊断为感冒。

其中,曾泽平被错误诊断的病种最多。在治疗中,她却先后被诊断为感冒、精神病和脑膜炎等。

曾泽平住在商城县鲇鱼山水库边,去年夏天,她去拎猪食,忽然觉得很困。虽然在村医处被当做感冒,进行输液。几天后,因高烧,她开始胡言乱语,自称看到神鬼。家中请来“大仙”驱邪。但曾泽平每夜会疼醒一二十次。

随后,曾泽平被丈夫岳昌余送往商城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的医生说我老婆有精神病,我就把她送到了县精神病院。”岳昌余说,在精神病院里,她被约束住,喂吃镇定药后,平静了很多。

几天后,曾泽平全身抽搐,大小便不能自理,又转到武汉某医院。治了五天四夜仍无果,曾泽平在剧烈抽搐中,咬烂了自己的舌头,被一辆救护车送回商城。

岳昌余说,“救护车司机也是河南人,他很同情我老婆,说他一辆车就拉过五六个同样的病人,都是被虫子咬的,没治了。”

鲇鱼山乡一名不愿具名的村医说,去年很多村医确实不知道还有一个“疑似无形体病”。

他记得,此前卫生部门曾就疑似无形体病给乡镇和村里的医生宣讲过,“不过也就是随便说说,发些宣传资料,我们都没当回事,谁知道这病这么要命。”

在患病和死亡人数都比较多的鲇鱼山乡下马河村,村医周世瑶的诊所门口,还贴着一张泛黄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防控知识问答》。

周世瑶说,这是去年秋冬之际,卫生防疫部门下发的宣传单。当时,连续两名村民的死亡,使下马河村成为疑似无形体病的防疫重点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误诊为了牟利?

信阳加强相关培训,但误诊仍在发生,有村民质疑基层卫生院为让患者多吊盐水才误诊

今年5月24日,国家疾控中心派员到信阳,对商城、罗山、光山等5县85个乡镇的负责人进行培训,要求“及时发现、报告和调查”。

7月9日,任务被层层分解,信阳要求其自市级医院到村诊所,必须加强对疑似无形体病的防治培训。

杨富和商城县的所有村医都被召集,进行了培训。杨富说正因为参加了培训,才救了妻子的性命。

培训要求村医,遇到发烧者,一定建议其去乡卫生院验血,血小板和白细胞低于人体正常值,且日渐锐减,确定为疑似无形体病个例,要建议去信阳154医院救治。

今年6月,中国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丁凡一行赶赴信阳,商讨对该病的应对策略。

据信阳154医院感染科主任崔宁介绍,从去年起,该科已经治好了100多名感染无形体病的患者。“只要初期不被误诊耽搁的话,这病太好治了。”

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延误治疗的病例还是在不断出现。

商城县人民医院一位负责人说,农民想省钱,只好去找村医;而输液是村医赚钱的主要项目,不排除有村医为了赚钱,“先挂几天水再说”。

调查中记者发现,也有村民质疑乡镇卫生院为赚钱,延误病患治疗。

伏山乡枫树村55岁妇女雷呈华,便是其中一例。

7月12日,村医余涛为雷呈华治病。两天,烧不见退。余涛联想到蜱虫咬S人的传闻,建议其去乡卫生院去验血。

这是余涛遇到的第一次无形体病疑似病例,“以前也没人来村里宣传过这个”。

在伏山乡卫生院,抽血化验后,医生告诉家属,雷患有急性肠炎,要住院。女儿丁保玉对此表示怀疑,“我母亲半年前曾在商城县人民医院做过肠炎检测,没有任何问题。”

4天后的7月18日,家属将雷转至县医院。雷被诊断为疑似无形体病,后又被送往信阳,在154医院,雷病亡。

“医生说我们来得太晚了。”丁勇席含泪说,他们怀疑伏山乡卫生院将雷留治4天,可能为了赚取医疗费。他们去卫生院讨要验血单,被告之结果正常,且已被县医保部门收走。

伏山乡卫生院院长张晶告诉记者,当时检查时,雷呈华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并无明显减少。她并解释说,“这种病人体征每天变化很快,可能是在后期变化了。”

“公布疫情,止息恐慌”

商城县村民因不了解疫情已产生恐慌情绪,信阳市、商城县卫生部门都不公布具体病例

虽然关于疑似无形体病的培训在村医中展开,但很多村民仍对此病感到陌生,并害怕。

传言开始盛行。在商城县城区,数人告诉记者,蜱虫侵入公园,已经咬死了几个在草丛游玩的市民。

记者走访商城县多个村庄发现,绝大多数村民至今都没有看到官方防治无形体病的宣传。在死者龚正成所在的鲇鱼山乡庙岗村杨桥组,一老者问记者,“什么时候能救救我们?”

他说,只要下地,就肯定会被蜱虫咬住。“我年纪大了,不怕,咬死就咬死了,不种地吃啥?”

有旁观者还建议,国家能否派飞机过来播撒杀虫剂,杀死蜱虫。这马上遭到反驳。“蜱虫都钻在地里,你撒药有啥用?”

目前,无论是信阳,还是商城县的卫生部门,都表示无法提供具体疑似病例的数目及患者名单。

据信阳市卫生局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信阳市政府曾经研究过如何宣传该病。“今年4月份,市长专门听取了卫生系统的汇报,最后领导得出结论,在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尚未弄明白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容易造成群众恐慌,产生不稳定因素。”

这位人士还称,信阳作为一个地级市,是否有权发布疫情,让有关领导难以把握。

伏山乡主管政法的一位乡领导说,政府之所以没有公开蜱虫疫情,是维稳需要,“怕引起进一步恐慌,更何况病毒此时还未知”。

而调查中,有村民向记者表示,政府若不公布确切疫情,反而容易产生社会恐慌。

记者获得资料显示,仅2007年3月到9月的半年内,河南共报告无形体病例79起,死亡10例。其中信阳72例,死亡9例。南阳市桐柏县7例,死亡1例。商城县在这半年内,报告了4例。

吴玉涛认为目前数据肯定超过资料上的。他估计,整个余集镇,从去年到现在至少有近百人被蜱虫咬伤。据吴所知,有3人因此病而死亡。

伏山乡卫生院院长张晶拒绝透露,伏山乡蜱虫叮咬的疫情,但她表示,“被咬的人的确很多”。

根据“无形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发现一例疑似无形体病,要在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控中心网报系统,按乙、丙类传染病上报。

张晶还说,目前对于乡卫生院诊断出的疑似病例,并未网络直报。理由是,“目前能检测的只是疑似病例,不知道是否该报。但已将情况向县卫生局汇报了。”

吴玉涛认为政府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这只虫的真实情况,至少人们知道该如何防治。只有公布疫情,恐慌才不会蔓延。

他告诉记者了这一幕:

今年6月,父亲吴德政出殡的那天,一个12岁的少年脖子上爬了一只小虫子,他的母亲发现后,尖叫一声。

人群霎时乱作一团,都慌了。

河南信阳蜱虫咬人致伤事件去年就曾暴发

过去曾经参与报道过蜱虫咬伤事件的大河报记者何政权告诉记者去年就曾爆发过。

何政权:去年都爆发了,今年更严重,凡是茶叶的背面都有,(被咬伤)患者、死者家属都投诉过来了,反映过,卫生局以保密为理由,不重视,这事瞒你能瞒得住吗?[详细]

河南3年共监测和报告245例疑似蜱叮叮咬病例

据河南省疫控中心负责人8日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自2007年5月首次出现疫情以来,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和报告245例疑似无形体病例,死亡2例,主要集中在信阳市商城、浉河区、光山和平桥区。[详细]

山东蓬莱3人被疑似蜱虫叮咬染病致死(图)

山东省蓬莱市新港街道湾子口村也出现一位村民疑似被蜱虫叮咬而死亡,邻村却有两位村民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接连去世。[详细]

友情提醒

●防虫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除虫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蜱虫:

蜱属于寄螨目、蜱总科。

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属硬蜱科;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

全世界已发现的约800余种,计硬蜱科约700多种,软蜱科约150种,纳蜱科1种。

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形态大小:

蜱虫

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

表皮革质,背面或具壳质化盾板。

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份。

蜱虫02.jpg
正面

蜱虫01.jpg
反面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布与活动
  
硬蜱多分布在开阔的自然界,如森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而不同蜱种的分布又与气候、土壤、植被和宿主有关,如全沟蜱多见于高纬度针阔混交林带,而草原革蜱则生活在半荒漠草原,微小牛蜱分布于农耕地区。

在同一地带的不同蜱种,其适应的环境有所不同,如黑龙江林区的蜱类,全沟蜱多于针阔混交林带,而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则多见于林区的草甸。

软蜱栖息隐蔽的场所,包括兽穴、鸟巢及人畜住处的缝隙里。   

蜱类寻觅宿主的方式: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的汗臭和CO2很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m时,即可感知,由被动等待到活动等待,一旦接触宿主即攀登而上。

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栖息在荒漠地带的亚东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动,主动寻觅宿主;栖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种,多在地面或爬上墙壁、木柱寻觅宿主。   

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

宿主的活动,特别是候鸟的季节迁移,对蜱类的散播起着重要作用。



更多资料来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81311.htm?fr=ala0_1_1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危害

蜱虫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

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

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防制原则

1.环境防制 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 (六六六应该是禁止使用的农药。)   

3.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防虫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

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除虫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

因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床特点
  
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22: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并不可怕! 注意和防治结合不要大意就没有问题了!

预防方法

1、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在打麻醉在伤口上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捻子轻松夹出。)   

2、蜱将头钻入皮肤内时头有倒勾越拉越紧,自行取出容  蜱虫易将头留着皮肤内继续感染。再去医院取头极为麻烦。   

3、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他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4、蜱螫伤预防治疗:   

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个人防护: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虫带回家中。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主题

7587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25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8 22: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黑 爸爸跳高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1

主题

1190

回帖

3765

积分

论坛元老

皇家难民营御用大律师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76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8 23: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到晚地沟油、一滴香什么的,门都不敢出,现在又出个这,听都没听说过。还让不让人活啊?
有多少时间值得等待,有多少机会可以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57

回帖

21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0-9-8 23: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fun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10: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虫咬后死亡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读者陈*姐致电本报记者询问:“湖北省也有蜱虫吗?听说蜱虫很容易寄生在狗身上,我家的小狗天天都要在草丛里玩耍,会不会引虫入室?”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湖北省疾控中心专家。

传染病所急传部主任官旭华博士告诉记者,蜱虫一般有黄豆大小,多寄生在狗、牛表皮,吸血为生;吸血后会变大。

这种虫在每年5月至10月活动最为频繁,全国许多省份,包括我省也有蜱虫伤人事件。

官旭华指出,蜱虫并非像传闻中的那样可怕,它本身并不具很强的致病性,只是一种携带致病微生物的媒介。因
为蜱虫在吸取动物血液后,体内可能携带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

一旦携带病菌的蜱虫叮咬了人,患者就可能染上病毒,引发其他疾病。

但多数人群症状较轻,都可自愈。我国此前已建立起此类事件监测网络,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治愈率极高,市民也无需恐慌。

官旭华特别提醒养宠物的市民,蜱虫容易寄生在宠物狗身上,主人应注意给宠物定期洗澡和消毒,夏季时少带宠物到草丛茂密处玩耍。

蜱虫叮咬时不痛不痒,但过段时间皮肤表层就会出现蚕豆大肿块,很容易被发现。

市民一旦发现宠物或人被蜱虫叮咬,千万不能硬拽,否则可能将虫的头器留在皮肤中,应首先向医生咨询,并及时就医。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6320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9-9 1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夏天,河南商城县多人被一种叫做“蜱”((pí,读音同“皮”)的八爪小虫咬伤后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

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8日晚通报,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通过全省进一步排查和监测,有关该事件的最新统计数据是:截至昨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目前,河南省卫生厅已调派专家前往蜱虫中毒事件“重灾区”商城县现场调查指导,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进一步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

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

近两年在山东省、湖北省等省份也先后有类似病例的报道。鉴于目前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2010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目前,国内还未分离出病原体,也不清楚它的传播途径,只是参考国际研究得知,蜱虫携带的病毒,能侵染人体细胞,致使人体血小板、白细胞锐减,并具传染性。

协和去年收治多例蜱咬病人

武汉专家:与宠物共眠的习惯该改改了

河南商城近日发现蜱(Pi,读音同“皮”)虫致死疫情。因宠物身上也会携带蜱虫,江城不少养宠市民开始忧心,担心被蜱虫叮咬而染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对此,我市疾控专家昨日表示,市民应改改与宠物生活的习惯了。虽然目前我市蜱虫还很“安全”,但养宠者最好定期给宠物进行消毒。

据悉,2008年,市卫生局转发了卫生部的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技术指南:经蜱(又名壁虱)叮咬后急性发热,不论是确诊还是疑似,都要在24小时内进行报告。此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直开展日常监测。

协和医院传染科童巧霞教授昨日受访时称,去年该院收治此类病人较多,症状都是发热、血小板减少,以省内病人居多,多半是劳动者,也有武汉本地居民被蜱叮咬后出现此类症状。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罗同勇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潜伏期一般为7~14天,该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发病高峰为5~10月。目前从我省被蜱叮咬发热、血小板减少的病人身上,还未检出病原体,所以不能被确诊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顶多只能说疑似。

该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治科主任医师吴太平说,蜱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蜱分布很广,多栖息在原野草丛中,城市的宠物身上也会携带。因此,市民饲养宠物时千万要当心,不要与其同吃同眠。

吴太平还介绍,其实蜱虫个个都是吸血而亡,算得上都是“饱死鬼”。

江城宠物灭虫净销售火热

昨日,记者走访江汉路一带的宠物店,“宠物灭虫净”销售火热,在靠近前进四路的一家“宝贝”宠物店中,店主蓝兰表示,店中所囤的20瓶“宠物灭虫净”到中午就销售一空。

家住蔡家田的方*姐养的是只金毛犬,最近因为在小区玩耍,染上了不少蜱跟虱,她在家用洗衣粉洗过,但是洗不掉,正好得知河南商城有人经蜱叮咬后死亡,她赶紧前往药店购买除虫药。

“我不知道哪种蜱咬人会致命,但提到蜱我就害怕,宝贝身上有虫,我不可能遗弃它,只好多买点药杀虫了”,方*姐说,她一次性就买了5瓶。

在后湖幸福人家对面的宠物店,记者也了解到,宠物灭虫净卖得也很火。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5

回帖

5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519
QQ
发表于 2010-9-9 14: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誓:那个虫子跟我没什么干系························
哥害的不是人,是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3

回帖

7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720
发表于 2010-9-12 22: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小虫,动摇不了出行决心,注意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105

回帖

99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9969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0-9-13 10: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害虫


    没关系,也是你屋滴的亲戚{:4_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9 19:59 , Processed in 0.0658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