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1|回复: 12

[原创]城里的树是这么个长法?

[复制链接]

102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304
发表于 2005-4-15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633

回帖

9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1397
发表于 2005-4-15 17: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有城里的特征么?看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1999

回帖

1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20689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5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园里的吧?路上的树要是这样长法早就被砍掉啦~

明晰的梦,把我与无歌的夜割断,那些苍白的伤感,弃置于无燥的窗边。无数个美丽的假设,已经生动起来,纷纷结队走向深邃的时间,无须问自己,梦的边缘与午夜的距离,即便是一瞬间的感觉,也足以成为一生的流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5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幅令我想起“秘境”二字。城市的树如城市里的人生,枝桠交错荆棘重生,于浓淡幽暗之中,却也偶有绿意点缀。那枝桠间的缺口,现出小块绿地,令人想起“生命之门”之类的东东。吸引人的在于那些树枝,繁密深浓,有油画感觉。

我想如果阳光正好洒在小片绿地上,提升那块的明亮感,会不会更好些呢?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30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6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3

主题

846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548

现任版主荣誉管理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7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神秘感很足。不过,这个不是城里的树吧?疑惑中。城里的树一般都不这么长,到这个样子肯定被爱委会太婆请人砍光了。只怕是乡里的树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8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05-4-16 8:36:31 :

希望之光?


有这个意思,但并不刻意,偶是这样看的,一幅作品无论它是摄影还是绘画还是别的,一般都有它自己的亮点。就是在全景之中有一个重心(它或许用直白的表现手段或许用含蓄隐晦的方法),吸引人的心灵与视线。

看到你这张照片的我头一印象就是感觉好象油画,幽境之美——主要在于浓密幽暗树枝的色调与感觉;但整幅画面似乎偏于整体黯淡,是否因为缺乏亮点?于是就想如果那小块绿地有阳光、亮度提起来是否更好?或许会给人的视线与心理以“愉悦感”?(不过那块地好象是树丛里一个坑,光照不过去,总之偶只喜欢看、想,具体如何表现不懂,呵呵)

 

比如这幅油画(梵高〈树林边〉),它的色彩是幽暗、偏单调的,但远后方一块明亮天空显著提升了整体的色调——心理感受也随之被影响,也增加了画面和谐感;倘若树林及天空都是一个暗淡色调呢,或许就没有这么好的感觉。。。偶也在琢磨中。。。

 

 

[此帖子已被 小倩 在 2005-4-18 2:50:13 编辑过]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30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0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拿相机数日,车夫之余偶拍几张,岂敢梵高〈树林边〉?折煞老夫也。

我较喜欢随意。从你所说的观片兴奋(欣赏)点(一幅作品无论它是摄影还是绘画还是别的,就是在全景之中有一个重心----观赏点!)于“枝桠交错荆棘重生,于浓淡幽暗之中的犹如“城里的人”在荆棘幽暗中须为“生存”之而奋斗升华至“现出小块绿地、若有一缕阳光、或许会给人的视线与心理以探寻到“生命之门”、而豁然开朗的“愉悦感”,正是我这幅构图“不足”才可以引起不同观片者以不同的滋味在“琢磨中。。。”?或许只有在残缺中才可以体会到如何更好的追求完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9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05-4-19 2:33:24 :

刚拿相机数日,车夫之余偶拍几张,岂敢梵高〈树林边〉?折煞老夫也。

我较喜欢随意。从你所说的观片兴奋(欣赏)点(一幅作品无论它是摄影还是绘画还是别的,就是在全景之中有一个重心----观赏点!)于“枝桠交错荆棘重生,于浓淡幽暗之中的犹如“城里的人”在荆棘幽暗中须为“生存”之而奋斗升华至“现出小块绿地、若有一缕阳光、或许会给人的视线与心理以探寻到“生命之门”、而豁然开朗的“愉悦感”,正是我这幅构图“不足”才可以引起不同观片者以不同的滋味在“琢磨中。。。”?或许只有在残缺中才可以体会到如何更好的追求完美?

 


呵呵,其实偶的想法也非要完美或刻意,只是觉得适当的PS有时是可取的,比如增加色彩鲜艳度或修饰作用。。。为了增加画面美感,取得视线及心理愉悦。比如景物、人物的拍摄“美观”尤其重要,因为它是直观展现,你的城市系列偏向艺术类,于是我们讨论到“内涵”。。。

不过你说的对,随手一拍,自然天生,自当随意的好。支持。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30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支持。随着当今数码时代飞速发展,摄影也有两大流派之区分:传统的以当时场景为主在后期上稍加完善;现代的是在电脑上利用素材进行精心二次创作。无对错。看个人喜爱了。

意境的探讨也许是摄影的精髓,昙花一现的如何“琢磨”?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9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05-4-19 12:05:24 :

谢支持。随着当今数码时代飞速发展,摄影也有两大流派之区分:传统的以当时场景为主在后期上稍加完善;现代的是在电脑上利用素材进行精心二次创作。无对错。看个人喜爱了。

意境的探讨也许是摄影的精髓,昙花一现的如何“琢磨”?


所以就随意。就像文字与绘画一样,作者当时也许只是瞬间的转念(所谓灵感或激情?),但观者感觉如何?那就在于各自的理解与引申了。摄影更是如此,瞬间的捕捉,的确无须刻意,否则会错过许多精彩。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212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30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狗熊”所见略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主题

4695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161260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4-19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
原文由 天涯海角 发表于 2005-4-19 12:25:17 :

“狗熊”所见略同。


哈哈!正是!
风为裳,水为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8 07:24 , Processed in 0.0487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