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我们都在私下里称为国宝“大熊猫”。在军营这个和尚庙里,女兵就是春天。因此在有女兵的地方,说起来都是带着骄傲的口气,在没有女兵的地方,只有羡慕的了。为什么,这个我不用明说了。部队都是青春绽放的小伙子,爱慕异性是这个时候的天性,不喜异性才是有问题呢。可是部队偏偏纪律严密,明文规定战士不准谈恋爱,干部必须年满25岁才结婚,而婚姻法结婚的年纪是要低得多的。有女兵在的单位,就有春天,就有故事;没有女兵在的单位,那些兵自然有想穿了脑袋和女兵们认识了。 那个时候想当女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裆。家里必须有后台,事实上也是如此,女兵的家长都是一定实力的地方干部,比如什么省委书记的千斤,什么地方至少也是个书记的女儿,要不是什么大型企业的领导的孩子,要不就是部队子弟,反正一般人是当不了女兵的。 但是,那个时候和现在比起来,可以说是个决然不同的年代,是纯真年代。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个时候,人们刚刚摆脱了文化大革命的桎梏,观念还不是象现在这样开放,重要的是那个时候,人性不是这样的自由,不是想张扬就能张扬的。这体现在爱情上,就是这样的,打个比方,可能相爱的人直到结婚才拉了对方的手,在现在这可能是许多人都不会相信的,是不可思议的。但是那个时候,就是那样。谈恋爱得注意影响,不能让别人知道,更重要是不要被人看到拉手,搂搂抱抱的动作,否则会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的行为,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在单位的前途。因为男女关系是作风问题,而作风问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部队的人可以说是为了国防,舍弃了爱情。那个时候,婚前性行为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的,一旦被人知道,当事人可能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这个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理解,可是那个时候就是那样的。 那个时候,自由恋爱是个很稀罕的事情,许多人即使看上了一个人,也是要由介绍人介绍认识的,自己很少主动去认识,不象现在的年轻人,多是自由恋爱,大学、单位、甚至朋友的聚会都会萌发爱的火焰。在部队,多是首长,媒人来介绍婚姻。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在探亲的时候,喔,探亲可是军用语言。就是回家看望父母亲人,由人介绍,恋爱了,也结婚了。你可知道,那个时候部队探亲的日子一般也就一个月。在一个月中恋爱,结婚,我们戏称为“闪电战”。这是由于二战时,法西斯德国利用快速反应的战术占领了波兰等国,把战火烧到了遥远的俄国。那个时候,一切都是听从党的需要,包括爱情。因为,生命为了党,都可以随时付出,何况爱情。 干部苗子班,是个青春燃烧的地方。全师的优秀战士,总共一百三十多人,都集中在我们师部,进行考试前的集训,时间是从三月份到考试前,那个时候考试是七月的八号左右。这些干部苗子,可是挑出来的精英,一般都当了班长了,而且各方面很突出。由于我们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军部的干部苗子也集中到了这里,由我们进行辅导。这使得我们的任务格外艰巨了起来。我们所处的地方,是一个中心城市,教育十分发达。显然军部那些战士集中在这里,是为了更多的考上军校。这对我们来说是个考验。为什么这样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