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歌坛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大好局面.但是以前却不是这样的.五、六十年代的朋友们都还记得,那个时候没有流行音乐的概念,有的只是革命歌曲。还记得李谷一的一曲《乡恋》曾引发了一场音乐界的地震。从偷偷地听邓丽君的歌到她的歌的开放,歌坛总算是迎来了春天。总的来说,大陆的流行音乐经过了模仿期、港台全盛期、西北风潮、校园歌曲潮、原创期、兴盛期,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现在的流行歌曲更新速度非常快,有的歌甚至都没有人听过就消声匿迹了。 当前我们的流行歌曲统称为通俗音乐,即POP,没有详细的划分风格和流派。欧美尤其是美国是流行音乐的前言阵地,那里对流行音乐的研究也是领导潮流的。在美国,流行音乐的种类和风格的划分是非常详细和严格的。下面就我的了解来说说流行音乐是怎样划分的。 美国把流行音乐基本上分为7类: 1、爵士乐 爵士乐由民歌发展而来,有多种源头,不易仔细考证。但它的根肯定是由黑人奴隶从非洲带来的。他们从各自的古老文化传统中撕裂开来,将民歌发展成为以歌曲讲故事的一种新的交流形式。美洲的黑人音乐保存了大量非洲特色,节奏特色明显,而且保留了集体即兴创作的特点。这种传统与新居住地的音乐一一大部分是声乐——结合起来,结果诞生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声音而是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形式。有名的布鲁斯也叫蓝调音乐也属于爵士乐的一种。 2、乡村音乐 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它来源于美国南方农业地区的民间音乐,最早受到英国传统民谣的影响而发展起来。最早的乡村音乐是传统的山区音乐(Hillbilly Music),它的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述性,与城市里的伤感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它带有较浓的乡土气息。山区音乐的歌词主要以家乡、失恋、流浪、宗教信仰为题材,演唱通常以独唱为主,有时也加入伴唱,伴奏乐器以提琴、班卓琴、吉他等(50年代中期以前,传统的乡村音乐乐队里没有鼓)为代表。演出场所主要在家里、教堂和乡村集市,有时也参加地区性巡回演出。 3、摇滚乐 摇滚乐,作为一种音乐,它主要起源于黑人的"节奏布鲁斯"音乐,并由白人参与演奏,演唱后才被西方社会真正接受;但摇滚乐作为一种文化,它所反映的便是整个西方社会。摇滚乐从它诞生到今天已整整40年了。40年间,摇滚乐象蔓草一样在世界上繁衍,它比任何一种文化都更具吸引力和渗透力,它改变着一代代西方青年人的心态、生活方式,乃至整个世界的流行文化。让我们看看这样的事实:一个宣称不愿生活在没有"猫王"世界的青年,闻知"猫王"猝世,便以自杀殉葬;当约翰.列侬被刺杀之后,西方各国元首象对待一个政府首脑的去世一样发出唁电;当一支重金属乐队在美国某座城市演出时,竟导致六百多辆汽车的大堵塞。这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也许这就是摇滚乐的魅力所在。40年来,摇滚乐在它的震耳发聩的音乐声中,导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 摇滚乐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西方青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摇滚乐方得以壮大发展。摇滚乐象一枚多棱镜,反映出西方社会生活中色一个个侧面,既让人啼笑皆非,又让人不可思议;既让人毛骨悚然,又发人深思。也许,我们通过摇滚乐这面镜子能更直观地认识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摇滚乐一方面能发人深思,反映青年一代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欲望,反映社会价值观念及伦理道德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社会的副作用,如吸毒、犯罪等等。尽管今天人们已习惯、接受了摇滚乐,但它却一直受着各种各样的争议,可以说,摇滚乐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缩影。 4、索尔音乐 索尔强调内心感情的自由表现,而且与黑人宗教有关。因此,有位评论家作了以下归纳:"假如我们把节奏布鲁斯和福音歌的特点结合起来,允许音乐家充分自由地利用这些成分,表现他(她)心底的感情,显然,我们就可以接近于理解那个难以捉摸的名词'索尔'了。"《美国流行音乐通史》中归纳得更为简练:"索尔是带有福音歌宗教热情的节奏布鲁斯"。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索尔是福音歌和节奏布鲁斯的结合,是福音歌这种宗教音乐形式世俗化、流行化的结果。 5、世界音乐 世界音乐(World music)有时又称民族流行音乐(Ethno pop)。广义的世界音乐可以泛指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音乐。但是在这里我们所要介绍的世界音乐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美国流行音乐为主体的,同时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元素的一种新音乐形式。 6、流行舞曲 如迪斯科。迪斯科这个词是discotheque的简称,原意为播放唱片供人跳舞的舞厅,60年代初源于法国。由于设备的不断更新,每家舞厅只要拥一套播放机和一名唱片播放员就足以替代整个乐队,而且还可得到各种不同的音乐,既省钱又实用。因此,各大舞厅都采用这种方法。于是人们把这种由唱片播放出来的跳舞音乐也叫做迪斯科。60年代中期,迪斯科传入美国,70年代初在全国各地扩散开来。迪斯科舞曲具有强劲有力的节拍,一般为4/4 拍,每一拍都是强拍,从头到尾不变;速度大约为每分钟120拍;它的曲调短小,歌词简单,不断重复。其实,任何一首曲子,只要调整一下速度,改成强弱不分的节拍,都可以变成迪斯科。起初,迪斯科舞厅播放的只是适合跳舞的流行歌曲和摇滚乐,如摩城的索尔音乐等,后来,逐渐出现了专门的迪斯科创作曲。 当迪斯科舞曲到处泛滥之时,人们开始厌弃它的简单和乏味,加上过于机械的节奏,于是迪斯科逐渐走向了蓑落。代替迪斯科的是一种更加松驰,具有更多旋律对位和节奏对位的舞曲风格,它被称作流行舞曲。
7、RAP &HIP-HOP 嬉蹦乐,20世纪70年代末产生于美国纽约的一种街头文化,它涵盖了说唱乐、DJ的"刮擦"(Scratching)、"霹雳舞"(Break Dance)等各种活跃于街头的文化形式。
70年代末,纽约的一些黑人贫困地区,如:南布郎士、布鲁克林区等地经常发生长时间的大停电现象和商家被抢的现象。由于贫困加上贫困造成的人材资源的不流通,使得年轻人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谋生途径。因此,他们发明了一种原始的人材资源流通方式。他们来到地铁站,在地铁车厢的内外涂上特殊的字型和标记,一些DJ还将自己作的音乐(主要以说唱乐为主)用破旧的手提录音机大声播放,一方面来表明自己的专业定位,另一方面希望以此来得到别人的认同。时间一长,一些"霹雳舞"者们开始纷纷效仿而形成了一个群体。正如所有的地下文化一样,这种强烈、眩目的街头亚文化被娱乐圈发现后,便对它进行了华丽的商业化包装,于是慢慢地它变成了一种新的主流文化。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借鉴了大量的音乐资料,我只是重新整理归纳了一下。我的目的是给喜欢流行音乐的朋友们扩大视野,增加一些知识,也知道我国现在和世界流行音乐的源头存在的一些差距。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我就心领了。
[此帖子已被 离离原上草 在 2005-6-27 11:10:5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