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70|回复: 5

[转贴]大自然的魅力总在奇绝处 户外运动不等于冒险

[复制链接]

124

主题

302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816
发表于 2005-8-26 17: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新闻网讯 2005年4月2日,6名户外爱好自助旅行者徒步穿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二塘沟一带,在从大坂山上坐雪下滑时引发雪崩,致使一人遇难,两人失踪。这对那些热爱自然和喜欢冒险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和一记当头棒喝。而据专家对事故分析后认为,几名参与者缺乏相关知识是导致雪崩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见,那些喜欢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们对户外运动的理解和认识还远远停留在皮毛之上。

  大自然的魅力总在奇绝处,而户外运动则是以人的毅力和勇气去获得和享受这种魅力。据了解,户外运动的多数项目是一种探险活动,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它让人们拥抱自然,挑战自我,能够培养个人的毅力、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野外生存能力,深受青年人的欢迎。另外,由于我省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也为户外运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闲暇的时候,约上三五个志同道合的“驴友”,背上背包一起去登山、攀岩、滑翔、攀冰、穿越、远足等日渐成为了一种时尚。

  目前我省户外运动的发起主要是通过户外俱乐部自发组织和通过网络召集两种形式。省城某户外俱乐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类活动完全自助,所有费用AA制,出行路线大多是人迹罕至、风景迥异的地方。对参与者没有太多的限制,只要身体健康、热爱户外运动、做到每次出行时AA制就可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大部分参与者对于户外运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玩”之上,而很少考虑到安全问题。绝大多数参与者在出行前缺乏相关的知识、技术和装备,也不太注重户外运动中的自我保护。他们大都是凭着一股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的,只是一味地追求刺激和冒险,并片面地把这种心理定位为“勇敢者的游戏”。有人形容说,当前的户外运动是“除了勇气什么都没有”,这是户外运动存在的最大问题。

  “对户外运动来说,运作不规范就是拿生命当儿戏,一个环节的疏忽就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这些细节在许多户外运动爱好者眼里则显得可有可无。”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邓海平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这样无奈的感慨。他告诉记者,户外运动管理和规范的缺失是当前户外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正规程序,成立户外俱乐部首先要到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提出申请,经过考核达到要求后,给他们发放资质审批表,进行认定,然后进行注册。但截至目前,我省还没有一家户外俱乐部来体育部门进行注册。其次,户外运动难以纳入到监管视野中来。由于很多户外运动都是自发组织,通过什么方式活动、到哪里活动,体育行政部门根本无从了解,更谈不上管理。

  此外,户外俱乐部组织活动不规范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邓主任告诉记者,为了规范户外运动的活动组织方式,保障俱乐部和会员的利益、安全,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国登山协会资质认证俱乐部《活动组织规范》。《规范》对组织户外运动的户外俱乐部明确规定,在进行户外活动前,要收集活动地区的人文、交通、通讯、地形、气象、植被、灾害等方面的资料,做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并在队伍出发前安排好活动队伍与俱乐部的联系方式;活动前,须对所有参加者进行安全和基本常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户外活动要具有户外运动指导员资格的人士担任指导工作,对于技术含量较高、难度较大、路线较长的活动以小规模、高素质的参与者为宜;对于新项目、新线路的开发,均须有安全方面的论证,由俱乐部的技术人员和安全检查员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出建议后,安全责任人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活动。而目前我省的现实情况是,许多户外俱乐部的活动组织者本身对户外活动的危险性不了解,对活动地理环境不熟悉,对当地天气变化不掌握,对突发情况缺乏经验,户外运动专业知识缺乏,组织活动专业化程度低,甚至有某些活动根本没有组织者,领队也不具备资格。

  据邓主任介绍,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户外运动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冰冷的统计数据永远不能代表那些曾经灿烂的生命,为了使我省户外运动今后更加有序、健康和安全地发展,他表示,今年将在两个方面加大我省自发户外运动的管理力度。首先从行政方面加大力度,体育主管部门将和旅游、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联手,提高和规范户外运动的组织程度;其次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逐步转变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观念,使其正确理解自我保护在户外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将定期举办户外指导员的培训班,结合大型活动进行座谈,加大社会指导、安全、环保、文明的户外方式。

  “参加户外运动一定要有严格的组织程序,否则就不要参加,尤其是网上自发组织的户外运动,由于大家互不认识,在户外运动的过程中很难做到相互帮助,而且活动缺少行政审批和法律责任程序,如果出了事故,参与者很可能连基本的保险赔偿都没有。”邓海平主任不赞同那些没有责任主体、没有安全保障的所谓“驴友”和“网友”擅自组织,从事具有一定风险的户外运动,规劝户外运动的参与者对活动组织要慎重选择,对整个活动安排进行简单的论证。毕竟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危险性,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严密的组织,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作为户外运动的参与者,我们不是喜欢冒险,而是探险。冒险是靠狂热的激情,而探险则需要科学精神和正确方法的指导。”青海省登山协会的李卫东教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对于那些接受过正规培训和具有丰富户外运动经验的户外运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说,他们追求的是一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境界,活动中的结果固然很重要,但与自然亲近的过程更重要。当然,我们不能为几次的遇难而否定户外运动的积极因素,但户外运动不等于冒险,也不是只靠激情和胆量就可以从事的,只有建立在安全保障下的户外运动才是健康和可以长久发展的。(记者 李欣)

[url]http://www.go99.cn[/url]目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主题

302

回帖

5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8816
 楼主| 发表于 2005-8-26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户外安全透视国内户外

    大约02年开始,“户外运动”这一新鲜名词开始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背包一族开始成为大街上亮丽的风景线,在各大城市的豪华商厦里开始有了户外用品的卖场。一时间,国内的户外运动发展凯歌一片,繁花似锦。然而,平淡之中孕育着惊涛,一系列的大事件给国内户外运动敲响了警钟。

    山西凌川事故:2004年10月,在山西凌川县欢乐谷,由当地政府和一俱乐部组织户外挑战赛事中,由于赛事组织、场地不规范造成事故。2死5伤。

    英德中崆峡谷事件 :2004年8月 ,16名深圳自助驴友在广西英德中崆峡谷的一次穿越活动遭遇山洪,一人死亡。

    骆驼峰山难:2004年12月底,一支三人登山队在攀登四川邛崃山脉骆驼峰(海拔5484米)时遇上雪崩,一名队员与一名向导不幸身亡。其中两名队员均为著名自助论坛“北京绿野”版主。 

    清凉峰事件 :2004年1月10日,4名杭州驴友进入清凉峰冬营。由于能见度极低迷路。一人留守过程中跌落山谷遇难。05年3月18日,同样是清凉峰,一名队员脱离队伍,坠崖冻死。

    援引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的话:“根据国外的经验,随着户外运动的火爆,事故的频发期即将到来。据统计,2000年至2004年,在国内登山和户外运动中共死亡43人,其中登山15人,户外运动为28人,死亡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户外运动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发展,“户外安全”这一问题开始逐渐凸现。出了事故,有关部门就开始出禁令、处罚。然而实际上,有关的管理部门仍旧难以对户外运动进行有效管理。问题何在呢?


户外事故谁之过?

——参与者与组织方式

    户外运动的主流人群特征:年龄25~35岁,月收入3000元以上,白领阶层,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高,喜爱自由,热衷新事务。因为不满于传统旅行的单调被管理者的身份,使得强调自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新兴得户外运动在其中广为流行。
    “自由、个性”这一鲜明的旗帜使得户外群体本身难以接受一系列的条款约束,遵循登山审批上报种种条规。

    户外运动组织方式:浏览俱乐部网站论坛和网站,跟帖报名,只要一个帖子,天涯海角的陌生人就可以聚集在一起,活动自助,费用AA,责任自负。
    这本是一件非常理想和具有激情的组织方式。然而,出了事故,没有主责部门,没有救援机制,又是万分现实而痛苦的。户外组织的松散性,也加大了管理难度,网络聚集方式由此带来的信息不确定性,以及网络监管的难度,恐怕不是仅仅一两个部门能够胜任的。

    种种现象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最根本的问题——意识。

    在国外,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参加活动前,都有周密的计划和安全保障,出行前登记、填写出行计划,活动时间等等。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相应的救助体系立即启动。
    这一点就体现了国外户外运动的安全措施是非常到位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很高。由于国外管理体制比较规范和细致,其次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所以很少出现国内频发性的人身死亡事故。相比较而言,国内许多人对户外运动的理解还存在误区。

比较突出是:
    1.将"户外"狭隘的定义为“挑战生命,挑战自然,探索险境”。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户外"更应该解释为:"与我们城市相对立的一种生活形态,而不是仅仅是一个探险和挑战"。"户外"的目的是:放松,归宁,驱散疲劳释放生活和工作压力。

    2.俱乐部在扩大知身知名度的同时夸大自身英雄事迹感化户外企盼者,户外圈子里互相攀比的虚荣心。
   个人英雄主义,以爬了山峰的高度论,数量论来理解户外的能力,增加了户外运动参与者的虚荣心,进而影响了参加活动的心态。

    实际上,户外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跟其他娱乐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它的不一定实现的特性,使它带有了理想主义的光环。以风险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头脑去理解户外,其结果必然滋生安全的隐患。试想一个在以生命挑战风险为容的氛围里,户外运动怎能健康发展。这一点上,在事故频发的自发的户外运动事故上,国内自助户外网站对于强调户外安全意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组织方
    
    作为户外运动和户外赛事组织的主体单位——户外运动俱乐部,一个关系着参与者生命安全的单位,一个对于安全性和操作规范性有着更严格要求的单位,按理说是应该具有更高更严格从业资格和标准的。然而,户外运动的行业内身份模糊让人大为惊叹。
    仅以湖南长沙为例,大大小小不下于30家的户外俱乐部,仅仅只有3家通过了国家登山协会的资历认证。其余的民间组织,体育器材销售商,户外用品销售商,纷纷挤进来分一杯羹,打着户外运动俱乐部的旗号进行销售和组织活动。另外,在一些户外俱乐部,自助游跟传统旅游毫无区别,超范围经营、违规操作情况突出。
    为了应对风险,不少户外机构将其俱乐部与公司和拓展部门分开,以求出事不株连其他分支。或者在活动组织上强调一段俱乐部组织,愈发身份模糊。户外俱乐部组织的赢利性、非赢利性活动,都是尽量的将其责任的淡化甚至转嫁给参与者:1有的通过签署免则声明,有的则建立非挂靠在公司旗下的非盈利性俱乐部,以建立会员基金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为了生存,户外俱乐部各思其法。

    笔者在一家户外俱乐部的活动公告中看到:

    重要提示: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俱乐部将充分考虑每次活动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但不承诺保障参加者人身的绝对安全,不对活动中出现的任何因参加者个人责任而造成的意外事故负责。不满十八周岁者及患有不宜参加户外运动的疾病者(如:心血管病、传染病、各种慢性病)谢绝参加。
    一旦出事,这些本身就身份模糊的俱乐部能给予受难者什么样的救助和承诺是一个问题。另外,即使给予保险赔偿,户外特种险仅仅给予每人1万元的赔偿金,对于风险性较大的户外运动来说,杯水车薪。
     在一些赛事组织上,有些政府部门不懂装懂,仅仅为了广告效应,草率行事。而负责的俱乐部本身为了利益驱动,没有相关的安全保障规范情况下组织赛事,也是造成户外事故的一个不小的因素。
       
    谈到领队,作为维系到户外运动过程中参与者生命安全的的主要负责人,在国外需要得到严格的培训、考核认证,才能从业。因为入行严格,所以待遇也高。比较有名的新西兰向导证,甚至可以免除11个国家的护照入境。
    然而在国内,大部分的领队仍旧由一些资深的户外爱好者担任,或者是一些仅仅为了生存而进入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其经验与相关知识虽然比一般人丰富,但是缺乏系统的理论培训,没有职业认证,没有职业规范,不仅无法保证他人的安全,自身的保障也无从谈起。
    2004年,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在去年共培训了各级各类户外运动技术人员296人次。但是,这对于全国上千家户外俱乐部来说,是非常少的。
从业者本身的资格认证的缺失,决定了户外安全的风险性系数增大。而领队本身能够得到什么样的保障,也是一个不定数。

    领队和俱乐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制度的问题。
    我国户外运动真正的发展和兴起已有4年时间,逐渐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群众基础。然而,一直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管理部门和有关条例来规范管理。国家登山协会虽然也颁布了一些公告,想了一些办法。然而毕竟职权有限。无人可管,无法可依,甚至之前几年,根本连保险的险种都没得买。缺乏相应保障机制,出了事情,除了地方军队和警察,没有地方的单位可以实施救援。这实在是万分尴尬的。
难以承受生命之重——户外俱乐部,尴尬而艰难的发展着;领队,继续尴尬而艰难的生存着。


总结:

    户外安全的问题,从参与户外人群的基数上讲,是很小的一部分。但随之暴露的国内户外行业的一系列问题却是突出而迫切的。户外运动的本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享受生活,而不应该成为一种高危的运动。

    作为现今中国户外的领导机构,中国登山协会2005年将采取一系列的整改举措,两方面加大对自发性户外运动的管理力度。制度上:从行政方面加大力度,中国登山协会将和各个省、市体育主管部门联手,切实履行行政人员的职责,提高和规范户外运动的组织程度。意识上: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逐步转变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观念,使其正确理解自我保护在户外运动活动中的重要性。推广俱乐部资质认证体系。

    然而,国内户外要发展,光靠一个管理部门的工作是远远不足的。一切的根本在于依靠群众。经过一系列户外事故之后的争论与反思之后,我们可以欣喜的看见:各个自助论坛上,生命安全开始成为重要的讨论话题;各个俱乐部关于户外安全的讲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各个地区自建的民间救援队也纷纷成立了。路是走出来的,普及推广户外之路,任重道远。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户外行业能够拥有成熟的法规,健全的管理制度,俱乐部和领队拥有正规的身份,参与者都有了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大家都能够开心出门,安全回家。
[url]http://www.go99.cn[/url]目的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2153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830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8-27 0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起共同营造”户外课堂“版面的健康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6

主题

4099

回帖

3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0697
发表于 2005-8-27 0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迹在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519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9689
发表于 2005-8-27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是摸索出来滴,我们滴户外也会很健康滴发展
在天地间飘扬,在山谷间漫溢,轻盈的与风儿缠绵,自由的流连与心所向往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8-28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干什么,都是生命第一,户外尤其如此。

离离原上草=原上=原上草庐
[url=http://t.sina.com.cn/1321819915?s=6uyXnP][/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0 20:16 , Processed in 0.0518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