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2|回复: 5

[分享][原创]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甲子轮回!民族盛典!

[复制链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9-4 0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9月3日,是属于全民族的节日!中国人的节日!

9月3日,是属于全民族的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中华民族在抗战期间牺牲了三千万军民换来的!

既是共产党的,也是国民党的,更是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纪念日

牺牲最大,消灭日军最多,正面战场大格局抗战,领导和动员全国抗战的有国军!

(盟军当时太平洋战区的最高统帅是麦克阿瑟元帅,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是蒋委员长,欧洲战区的最高统帅是艾森豪维尔将军

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他们是政府军,拥有在中国最好的装备(虽然比日本还要差很多!),最多的正规编制军队(海、陆、空军编制完备)

控制着国家机器、舆论宣传工具和最广阔的土地和人民,当时无论是将士还是普通民众的抗日热情都被他们释放了出来

同样的如火如荼,不仅仅局限在几个中共的根据地和生活那的少数民众和将士

八年抗战当中 国军阵亡的将官有两百多人,其中包括八个上将,四十五个中将!

中共方面只阵亡了两个少将。从这个将官阵亡的比例来说,国军比中共多一百倍以上。

经过“长征”这个“战略性撤退”以后,到达根据地的中共部队只有3万人!还不是经过正规整编后的

装备是“小米加步枪”,这就是抗战初期中共的家底!

1937年后的八年对日作战中,国民党军队的伤亡至少超过了320万人!

仅上海淞沪会战,国民党军队就动用了70个正规师,打了三个月,死伤了50多万人。

据冯玉祥将军等亲历将士的回忆录,为了掌握战略主动,改变日军主力从华北一马平川的扫荡华中华南的吞并中国的图谋

集中了五个战区的精锐部队,拼死将日军主力转移到华东,形成从华东到华中到华西的战略纵深,抗击日军

也就是说,弃守南京,陪都重庆,和后来惨烈无比的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都是抗日战略中已谋断的棋局

淞沪一战,震惊国际,日军久攻不下,调集了全部的主力和机动部队,仗着精良的装备疯狂屠杀

当时日军的军力,也只有美德可以比肩,国军虽然势众,身后就是首都,但完全不占优势,被日军火力压着打!

当时的惨状是一天消耗一个正规师(一万人啊)!往往是上午一个师进去,三个小时以后就伤亡过半,下午天还没黑,就全军覆没了

可全军将士明知是死,却没有一个后退的,端着汉阳造(只有少数几个王牌师是全美式武装),踩着战友的累累尸骨往里冲!战场的补给根本上不来,就枕着战友的尸骨啃着一小口干粮.....

当时面临的抉择是,再坚持打两个月,中国的精锐部队机动部队就全打光了,只有保存实力后撤,哪个中国人愿意放弃首都啊

随后就是日军的疯狂报复:南京大屠杀!

日军由西向东挺进,国军且战且退,经过几次大的正面会战(武汉保卫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及桂南战役等重大战役),尤其是武汉保卫战以后,日军的机动部队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石牌保卫战后,日军已无力进占陪都重庆,抗日战争进入转折点:战略相持期!

这就是八年抗战的初步由来......

八年抗战,国军伤亡损失了300多万正规军队,同样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些大量牺牲,不是为国民党而牺牲的,是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余下的伤筋动骨,不愿再战(厌内战)

八年抗战,中共从三万人的游击部队,发展成近150万的军队,从偏居一隅的根据地到控制大片土地和人口,已经具备和国军抗衡的能力

后来的国共和谈之所以不成功,主要是两点谈不拢

一是中共要在统一的国家里拥有自己独立的军队武装,由自己调度管辖!

二是中共要在统一的国家里拥有自己的根据地,自主自治!

国民党认为如此国将不国,现在回头看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确实没有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先例,除了战时状况

还是回到开头的那句话

历史与政治无关!

我们可以简单的依靠常识发现,单靠一两次战役的胜利(平型关战役的胜利、百团大战式的破袭战)和小规模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靠大刀、长矛、土铳之类的冷兵器和原始火器,来与拥有飞机、坦克、大炮和机关枪的现代化强敌日本进行长达八年之久的军事对抗,实难令人信服。

中共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控制下的游击队)似乎是抗战的主力。一篇“论持久战”的文章似乎就拯救了中国抗战,「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以及零星的游击战,几乎是大陆民众所了解的抗日战争的全部,而国民党军队负面形象的恶劣程度,与日本侵略军和汪伪军队相去不远。

我们需要客观真实的历史,我们需要缅怀所有的抗日英雄,无论他的政治立场如何

今天北京的纪念活动,也邀请了部分亲共的国军抗日人士

时代终究还是要进步的!!!

一家之言,请大家自己判断......

 

 

 

[此帖子已被 泡菜 在 2005-9-4 21:26:59 编辑过]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主题

2153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78307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5-9-4 0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知道是如此的,何必说穿?。。。。。。。自古成王败寇,多说无益。。。。。。。

大家一起共同营造”户外课堂“版面的健康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文为转贴: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

向所有抗日英雄致敬!
特别向国民党搞抗日名将和英雄致敬!!历史不容抹杀或歪曲
只是大陆的历史书很少描写国民党军队抗日的贡献!事实上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起了主要作用,在正面战场牵制和消灭了绝
大部分的日本侵略者,!共产党主要是打游击战!
最有代表性的十大抗日名将依次是:1、张自忠 2、李宗仁 3、杜聿明 4、孙立人 5、薛岳 6、卫立煌 7、傅作义 8、戴安澜 9
、张灵甫10、王耀武。


国民党军队牺牲的将军如下:
张自忠 上将 李家钰 上将 郝梦龄 上将 唐淮源 上将  陈安宝 上将 王甲本 中将
武士敏 上将 冯安邦 上将  佟麟阁 上将 吴克仁 上将  黄梅兴 中将 蔡炳兴 中将
张本禹 少将 梁鉴堂 少将 姜玉贞 中将  杨 杰 少将 刘家麒 中将 郑廷珍 中将
庞汉木贞 中将 秦 霖 中将 官惠民 少将 刘眉生 少将 吴继光 少将 夏国璋 中将
饶国华 上将 萧山令 中将 朱 赤 少将 高致嵩 中将 姚中英 少将 李兰池 少将
易安华 少将 司徒非 少将 刘震东 中将 王铭章 上将 范廷兰 少将  杨 怀 少将
刘桂五 中将 陈钟书 中将  扈先梅 少将 周 元 少将  李必蕃 中将 杨家骝 少将
范筑先 少将 徐积璋 少将 李国良 中将  张胥行 中将 王禹九 少将 唐聚五 少将
马玉仁 中将 钟 毅 中将 燕鼎九 少将 张雅韵 少将  蒋志英 少将 谢晋元 少将
王竣 中将  梁希贤 少将 陈文木已 少将 寸性奇 中将  陈忠柱 少将 金崇印 少将
石作衡 中将 赖传湘 中将 李翰卿 中将 朱世勤 中将 戴安澜 中将 王风山 少将
胡义宾 少将 周 复 中将 彭士量 中将 许国璋 中将 孙明瑾 中将  卢广伟 少将
王剑岳 少将 陈济恒 中将 史蔚香复 少将 齐学启 少将 高志航 少将  张数桢 少将
尉迟凤岗 少将 吴国璋少将 庞泰峰 少将 赵锡章 中将  方叔洪 中将 萨师俊 上校
毛岱钧 少将 胡文臣 少将  赵渭冰 少将 邹慕陶 少将 黄启东,少将 林英灿 少将
郑做民 中将  张 敬 少将 刘世焱 少将  朱实夫 少将 吕旋蒙 少将


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

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


中国抗战史上应该有国民党厚重的一笔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如何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实际上是在

向世界显露当今大陆的政治形象和政治胸襟,是一种国力和实力的体现,更是彰显大国风采之时。六十年一个甲子,一个轮回

,经历那段历史的人日见故去,那段历史日见成为尘封,党争的硝烟也已经越来越远。因此,给人一段真实的历史就极为必要

  但是,在已公布的历史中却存在着很多不符合史实的地方。
  首先,从双方牺牲的高级将领数量来比较:1在抗日战争中,按照大陆的说法,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
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无论是一百还是二百,都已表明战将伤亡惨重。如果不是积极抗战拼死抵抗,怎么会如此惨烈?在共产党人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仅有左权将军和彭雪枫将军(左权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雪枫为新四军的师长)。仅凭这一点就说明了国民党军决不是处于从属地位。

  其次,从抗击日军的数量和地域来看,国民党军的贡献则远远要大于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军的对日战场是主战场,抗击着大部分的日军。仅从歼灭日军的数量来看就超过一百万,而八路军新四军歼灭日军和伪军共计五十几万。国民党军在除西北以外的广大地区抗击日军,而八路军、新四军只是占据华北和华中等地区,只是局部战场。国民党军在一次战役中歼灭日军的数量可以达到上万人(不少为日军精锐部队),如台儿庄大捷、万家岭大捷,而共产党的军队聊以自慰的平型关大捷只不过是歼灭一千多人的辎重部队,却尽人皆知。
  再次,抗战胜利对日受降之时,中国的代表是国民党军总司令何应钦,而不是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很多日军拒不接受八路
军、新四军的受降只向国民党军投降就很说明问题。

 

 

 

[此帖子已被 泡菜 在 2005-9-4 11:32:27 编辑过]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转贴:

民族真正大团结的那6个月

“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7年7月17日,作为当时全国的领袖,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宣布对日抗战。

7月29日,日军占领平津,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战死。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这几年来的忍耐,骂了不还口,打了不还手,我们为的是什么?实在为的是要安定内部,完成统一,充实国力,到‘最后关头’来抗战雪耻。现在,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我们从今以后要认定不是我们失败,就是他们灭亡,只要全国同胞大家照我的一贯方针和精神,做继续不断的奋斗,日本人必不能灭亡中国,反转过来说,我们必定能够打败日本。”

随后,8月7日,决定国防大计的中国国防最高会议在南京召开。蒋介石、汪精卫、林森、中央各军事部门长官以及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刘湘、余汉谋等地方军政大员,还有将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红军总司令朱德等参加会议。如此之多的地方实力派首领,以及中共红军领导人齐集南京,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曾与蒋介石打过仗,过去都曾不同程度地与蒋为敌。如今到了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决定性关头,大家终于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共赴国难。

最后,蒋介石宣布对和、战决策以起立方式进行表决。结果,所有与会者不约而同齐刷刷起立。

历史学者唐德刚说:“近百年来,中国民族真正大团结,只有6个月。就是在西安事变之后的6个月。中国全国人民异口同声,大家心里愿望一致,都拥护蒋委员长抗日。”作家柏杨是河南人,他说:“那时一听说抗战,一听蒋委员长领导抗战,那股热情。那时我们羡慕的就是大刀队,我们唱军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现在唱起来还热血沸腾。”


忍辱负重的结果,得道多助的胜利

抛开种种关于抗战的战略、战术争议,其实说到底抗战的胜利是意志的胜利。张学良说:“如果使军队与民众真正觉悟,从内心上发出与敌势不两立之抗战精神,则力之增加实不可限量。”

柏杨说:“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我是小学二年级。我们全班哭成一团。认为我们国家要亡了。我们才几岁啊,小学二年级,七八岁。”

陆以正说:“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我们家刚好搬到上海,住在济司斐尔路。那时日本人打蔡廷锴将军的十九路军,抵抗得非常激烈。真是以非常落后的武器,对付非常精锐的日本部队。那时我们住在沪西,越界租路的地方,看浦东那边晚上的炮火,房子烧得红红的,这印象之深刻,到现在不能磨灭。”

陆以正也看到了八百壮士的坚忍不屈:“四行仓库是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个银行联合的一个仓库,在苏州河边上,营副谢晋元带了几百人守在这个地方,挡住日本人。等到军队完全撤退后,四行孤军就没法再打下去了。公共租界出于人道原因,

就让他们过桥到公共租界这边来,名义上把他们缴械。我记得就在上海沪西胶州路的地方,设立了一个集中营,把他们收容在那地方。结果这个地方反而成了抗战人的圣地。这些人关在那个里头,每天早晨还升旗,我常常与同学被带去参加升旗礼、降旗礼去劳军。那对我们是非常振奋的东西,国家抗战的象征。”

抗战初期,英美袖手,苏联有偿援助了中国大量的物资,包括1000架的飞机和5亿元美金,这笔珍贵的援助,中国人不应该忘记。联俄抗日,西安事变的基本目的达到了。蒋介石领导抗战,坚持到底,中国人也不应该忘记。但是更不应忘记的是,自助才

能人助,如果中国撑不下来,重庆一失,苏联可能拿下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各省,与日本瓜分中国,中国会成为第二个波兰。

名教育家高梓说:“那时很了不起,可以说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敌忾同仇,打倒日本。天一亮就听到唱这个歌,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那个时候很振奋,十万青年十万军。我们在青木关马路边上,看着那些青年,站在卡车里开着走,真了不起。” “

那时我们处在一种劣势。但我们抗战的意志精神非常的强烈。我们都有这个观念,我们人口比他们多,多多少倍。我们只要打死一个日本人,我们就够本,打死两个就赚一个。就是这样想的。一定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我们有充分的信心。那时在精神生活上可说比现在活得还充实。大家很苦,可是不觉得苦,觉得很快乐。觉得很有希望。”

不管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是如何成王败寇,他在对日抗战中运筹帷幄、忍辱负重、坚持到底,实在是功在国家。

 

 


 

[此帖子已被 泡菜 在 2005-9-4 11:30:46 编辑过]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9-4 12: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战只全体中国人的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935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4025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楼主| 发表于 2005-9-4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把历史的归于历史,把真相的还原为真相。。。。。。
  在《一寸山河一寸血》中记录了多少场国军战役?陈君天做了一个统计。
  上百万人的大会战是22次,像淞沪、衡阳、长沙、武汉、徐州都是百万人的大会战。
  十万人以下、一万人以上的战役是1117次。
 上千人的战斗是9800次。
  以上载至《南方周末》7。14号
共军最大抗战也就是百团大战双方共40多万人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最大的历史真相就是:乘着国军与日军浴血奋战,共产党把最大的精力,放在发展自己的人马、队伍、地盘上。等到日军投降了,朱德夸张地一天签发了8道命令,让部队抢占地盘。
百团大战,在中共的党史上,曾经是彭德怀的一个罪证,被老毛痛批。因为伤亡太大,这违背了老毛的消极抗日,积极发展队伍占地盘的宗旨。可是,伤亡再大,有川军大吗?有凇沪会战的伤亡大吗?
可见,抗日时期的共军相当多都是打的自己集团利益的小算盘。
我个人认为,有时甚至连山西土皇帝阎锡山都不如,阎老西的7万人拼得只剩下3万人,而这时共产党派的薄一波,在山西组建新军,人数约1-2万人。

是谁的肚量太小,都过去60年了,还不勇于澄清真相?真的是肚量的问题吗?承认是谁主导了中日抗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就那么难吗?

 

小菜一碟,大坛百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17 09:25 , Processed in 0.0990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