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次外出旅游,有人问我用的什么相机,说是相机可以说明旅游者的层次,我答到,我一般不用相机,你说是什么层次呢?这人无语。
这话使我反思起自己的玩相机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友谊牌双镜头120相机,那是宝贝呀,120元人民币一台,三个多月的工资。36块5,过来人是不会忘记这个数字的,一个月的全部收入可以养活一个三口之家哦。真正的牛皮套,挂在脖子上到处晃,120黑白胶片一卷照12张或16张。自己冲洗胶片,自己洗相片,自己放大裁剪,玩特技,玩光片。那个的瑟呀---
后来有了一台135海鸥,感觉太爽了,一卷胶片可以照36张啊,不得了哦。那时自己放大照片达到了疯狂的地步,现代人是想都想不到的。每天头脑里想的全是光圈、快门、逆光、侧光、冲胶片时间、用几号相纸。绝对的疯子。
再后来有了傻瓜机,不用费那劲了,保证每张都可以看到人影了。注意力转到关注画面上。同时对光的要求也不那么高了,有彩色的照片好看多了,特技也很少用了。
再再后来有了数码相机,从日本带回的,200万像素。64兆的卡。不用冲洗,画面也不用特别关注了,多照几张,总可以有张把满意点的。
经过两三次的更换,换到1000万像素以上,十几G的卡。
渐渐的外出不带相机了,美景不再放到照片上,电脑里。现在更愿意将美景看到眼里,放在心里。不再看到美景忙着对焦,选角度。只是傻傻的看着美景发呆。看着美景幻想,看着美景什么都不想------
现在我自己也很茫然,游了30多年,玩了30多年的相机,我算是哪一层次的晃晃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