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的观后感 本身倒是对《无极》并无大的期待,但在发生两件事过后决定去观望下此片。 一是那天和J吃饭的时候,她说,你看了《无极》吗?然后她自己笑得前仰后俯。 J的评价是:非常搞笑,但尚有动人之处。 我非常好奇,微微动心。 吃完饭,我们去了某报8周年庆,第一幕便是《无极》摄制组参与的慈善拍卖。 拍卖物品有三: 1。陈凯歌的手表 2。昆仑(张东健饰)脖子上的铜铃 3。无欢(谢霆锋饰)的金手指 当陈凯歌的手表拍到2万块的时候,陈红突然站出来说:“这块手表是我送给凯歌的,所以今天我会把它买回来。”我和J又大笑起来,私底下模拟了一场对话。 陈红瞄到手表:什么你居然把我送给你的拿去拍卖? 陈凯歌:…… 陈红:你怎么可以这么做?你完全不在乎我给你的礼物吗?我对你不重要吗?你不爱我了吗? 陈凯歌:…… 陈红:我要把它卖回来。 陈凯歌(一头汗水),默认。 陈红:但是钱要你给。 陈凯歌:…… 最终,在有识之士的哄抬下,陈红大款用6万元夺回了手表。顺便慈善了一回。 接下来是铜铃,我暗暗比划了一下,发现此铜铃若挂在我家猫咪脖子上,那尺寸可以充当小零钱袋。此时的J有点儿喜不自禁,幻想着张东健帅哥是和铜铃一起拍卖的,呵呵,买铜铃,赠奴隶一个。如果真是这样相信当晚的气氛定可以冲破音乐厅的房顶。最后铃铛和金手指都可以2,3万的价格卖出去。由于金额巨大,对于我等只是概念,所以记不清具体数额,见谅。 总之,对于我的直接后果就是我进电影看了电影,《无极》。 应该毫无期待,所以觉得还是好看的,2个多小时的电影,让我娱乐了一下,用一个外来词更确切,“波普”了一下。 总结来说,我开心的理由是: 1.编剧功力一般,所以情节不自然。风格从严肃突然转到过度煽情,非常有趣。 2.台词写的太差,本意是要有莎士比亚式的华丽,结果文案功底不够,变成比如:“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就是你不知道婴儿什么时候长第一颗牙。”但让大众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也成为另一经典。 3.每当我思索要不要尽情笑一下,又怕不礼貌时,群众们突然哄堂大笑,让我融入其中,尽情欢笑。 4.中国传统儒家的“戒律”,可能也是英文名字“The Promise”的寓意。片中告诉你,人不要骄傲;不要欺骗;红颜祸水;不要怀疑。当老师的朋友说,好,此片可以列为学生教育片。我喜悦地欢笑,享受中国人的幽默感。 另外,画面也是美的,美指应该可以得个什么奖,万牛奔腾的开场,非常的刺激好看;而鲜花盔甲大军们的衣裳也好似桃花坞年画一般好看;满神头上的光圈绕着拖把似的头发,神幻多姿…… 但是,想到偶像北野武的小成本制作《玩偶》,一样是唯美到死的画面。心里还是心疼3.4个亿的人民币白烧,不过就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可以拉动内需。 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喜欢的陈凯歌导演,当年那《霸王别姬》的秀慧是不是一去不复返了。 [此帖子已被 dingy2k 在 2006-1-11 14:23:29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