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01|回复: 0

路亚鱼线轮入门?

[复制链接]

4171

主题

3万

回帖

220万

积分

管理员

在路上TEAM

Rank: 9

积分
2204925

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QQ
发表于 2015-9-16 15: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好玩的人一起在路上...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路亚轮可分为三种主要形式:(1) 纺车轮(Spinning Reel)、水滴轮(Baitcast Reel)、鼓型轮(Round Baitcast Reel)三种。一般入门路亚钓法可以先从纺车轮学起,掌握基本的路亚操竿、抛投手法之后,就可以进阶到水滴轮以及鼓型轮的使用、首先我们介绍常见的纺车式渔轮。! ~2 \4 ]  E" n
纺车轮
' w  Q$ `& E$ r8 H  ^操作简易使用范围广,此类型渔轮同样适用在路亚钓法中,轻量化是纺车轮在长时间路亚操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选购考虑。一般来说,路亚钓选择的纺车轮是以4000型以内的渔轮为最佳,但仍可针对使用考虑而有不同的选择,例如海水路亚钓法,就必须选择较大型的渔轮,才有足够的容线量。近年来路亚钓法朝向使用编织线的趋势,取决于编织线线径小节结强度强,为了节省编织线的用量,在市面上开始有搭配浅线轮的机种,除了节省空间,不用为了把编织线的容量缠到饱满而浪费金钱,较大的线轮内直径也可有效的增加收线效率。
7 \8 ]9 o( z6 z3 _9 _3 i早期的纺车轮杯多为工程塑料,现在一般为铝合金,或者航太铝合金轮杯。
$ D7 S* z% `) j2 v/ w# x90年代后期出现了强力纺车轮。采用冷锻大齿轮和强力咬柱,使得纺车轮的锁力大幅度提高。0 g, O* y5 f. G: U, x
低传动设计比使得能把巨物拽离深海。而为了配合大力操作,多使用一体化强力摇柄。
5 j8 I) c1 w/ }: ^7 Z这类纺车轮适合钓拉力强劲的外洋大鱼,例如几十公斤的GT,红甘,疏齿等。2 r! r# G* ]" F' N' i3 N
现在高端的强力纺车轮锁力均达到35公斤,某些厂家的强力纺车轮取消了反转功能。没有反转拨杆。% n6 H4 q, d2 u) q. ~0 ^
纺车轮依其功能和用途大致分为自动泄力轮,手刹轮和自动手刹双功能轮。
; s# U  Q7 O7 g& y9 u+ B5 ^自动泄力轮分为前置式和后置式,后置式因为结构复杂易损坏,已经被淘汰。
- ~3 `/ }- L- a+ q% }8 p' J) Y现在市面上主流厂家多生产前置式泄力纺车轮。' [# ]8 [! P# ~7 H5 h' l" A
自动泄力轮通过轮顶的调节螺丝阀对羊毛刹车垫片施加压力来产生刹车阻力。松紧度依个人习惯和实际情况而定。1 _# @6 t! C; n, s
通常而言,不宜过紧。当然太松也不可。
: \9 y# V2 I8 H! h3 e当使用导环多而密的竿子时,应该适当松些。7 Q% q1 T: r( O0 e: [" [
而当鱼中钩高速逃窜时,切不可瞬间拧紧泄力。而应该用手指按握轮杯略施加压力,缓解鱼的冲力。
2 j& f# Z3 O: X4 G+ G( a3 V  A手刹轮通过刹车杠来对轮杯施加压力,它的特点是瞬间停止,瞬间泄力。
3 H( y+ G- H: c" C9 x适合钓取在水下障碍物较多,而有钻洞习惯的对象鱼种。多用于磯钓。$ C$ j9 _/ @9 [* Q# {
由于它的宽容性比较小,并不适合新手使用。0 H/ y( w+ \* W! w& _0 F+ H
也不太适合在其他淡水水体环境作钓使用。# D; X  T, s; M
高端的纺车轮多为路亚运动开发设计,应用紧密平行卷技术。使其在无负重情况下的卷线也能够完美排列于线杯中。大大避免乱线和排线松垮问题。0 J2 u! y8 b" X+ U2 V. r
而低阻浅杯多为PE线开发设计,使其抛投异常轻松。
# `7 F  l8 R  j" r如果是常规水库作钓,购买高端轮实为巨大的浪费,使物无法尽其用。
$ d5 c0 @- b% D0 j- P6 F- G! E在这样的场合,150元的狼王和3000元的STELLA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 n+ @/ ]! l3 o在使用纺车轮时候,应特别注意避免前方线杯边缘的刮蹭磨损。不要任意放置在水泥地面上。这个位置一旦磨得粗糙,会大大影响抛投的顺畅性。) e1 N6 W1 e& d% x
纺车轮内部构造比较复杂,如无必要,最好不要随意拆开。
: n% s" p% j; ?$ g; h" m& e- B0 l平时作钓后,如果轮体较脏,只需用清水冲洗,轴承等部位滴些防护油即可。- I1 g  m1 ]% l) b
水滴轮" V. Y- H5 Q! b$ S; [; S
一、水滴轮以常见来分,主要分两种:1,磁性刹车轮。2,离心刹车轮。, J0 }  z# {! g1 g
1.磁性刹车轮,它的主要特征,外部有一个磁力调节的旋钮,0-10级可调,10为最大刹车力。) p% [: M# [6 O# d  h- Y
2.离心刹车轮,它的主要特征,侧盖很方便打开,主要调节刹车豆位置控制刹车力,刹车豆全部往最外层推出是最大刹车力。+ \5 L) M$ b( }
二、常用的部件名称:1,星形板(调节摇线时的卸力)2,主轴调节螺丝(这螺丝在星形板旁边,调节出线的顺滑度)2 X( }3 @8 k. S% B/ J
3.出线按钮(按下时,线轮可以出线,摇动一下摇把就可以复位)- ~% r1 [0 K* |3 R/ H) C: M5 B
4.磁力调节旋钮(标有0-10级刹车力)
+ _8 _( F  d* m: Y三、调节方法(以磁性刹车轮为例)# B1 F9 e) {) r  c* `2 o
1.首先将磁力调节旋钮,指向刻度10。让轮子拥有最大的刹车力。" g- {' B( B/ a7 e5 e  M3 D$ L! {7 `
2.举杆45度,调"主轴调节螺丝",让假饵可以迅速顺滑地下落,假饵落水后,线轴仍然继续转动为佳,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获得最佳抛投距离。" z  P) J1 B1 v1 J
3.星形板,可以调到最紧,或者有收线卸力的状态。
" Z1 I3 b/ E+ B+ k- {调节完成!
6 R1 i3 @: L6 {  t四,抛投方法  E4 ?. Q% W; m4 W) y0 U
水滴轮的投抛要特别注意!首先,把假铒控制在离杆尖约10CM的位置上,然后把杆尖指向4点的位置向10点的方向挥杆抛饵。
" B4 _: }, M. o% P5 @% |4 V7 P注意杆尖运动的点数轨迹4,5,6,7,8,9,10。正如打高尔夫球挥杆一样。
3 H/ h. N5 z* O9 A1 j' v, ^7 F: V  N力度:刚开始时,可以使用中度的力,多练几次以后就可以使用大力挥杆。' i2 {- f/ {4 z7 g: ^; s% S  V
技术重点:在抛饵后,你的眼睛就要开始看着假饵运动,在假饵落水前10CM-20CM的距离,你要用大拇指按住线轮,让线轮不再转动,不再出线,不会炒粉。  \- \* J! Q" t  _
有人会问:如果来不急按住线轮,情况会怎样?9 @6 F! w) f8 c) t, t- A6 z' c
如果真的来不急按住线轮,炒粉的情况就会出现,有时严重一点,有时只是很轻微的小炒,只要用手拉线40-50CM左右就轻易解决了。0 y& P+ n) N3 {
如果你的拇指控制好,水滴轮是很好玩的。, c$ x1 i  H0 D
五、注意事项及补充' q8 ^$ u0 _8 R2 r9 j2 J
1,新手在练习时,请使用平价的尼龙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 _0 O' @7 _2 [2 t. g2 E2 S
2,建议使用尼龙线的号数为2-3号。
- O9 J8 [# t5 o2 }! L2 |3,近距离抛准时,用的是台钓式的下钩方法,把假饵荡出去,到达所希望的点上面去。0 Z8 @& J! z2 j1 o4 w: t% ?7 C* f4 _
4,为追求更远的距离,请根据饵的重量而调节"磁力调节旋钮"向更小的刹车力迈进,在炒粉与远距离之间找出平衡点,把你的水滴轮发挥到最大的极限。
1 k  M& a0 Q' D" M' g* L5,请用较重较大的假饵做练习抛投,不适宜用重铅代替。(重铅不利于目测它落水前的一刻)
6 W0 H& `( A' J. A$ B% l6,为求抛投更远的距离,建议使用超硬杆!
% K( ^! q) M* P; ?9 A7,不建议用水滴轮抛投4克以下假饵,虽然本人能把2克的铅头钩+小软虫抛到7-8米,但是抛轻饵始终还是纺车轮的优点。
9 D2 N. A% x) G5 `# U! A8,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没有十全十美的,希望更多的老手出来说说自己的体会,让新手进步更快。- {8 z9 a# @# ~8 z8 n3 I$ C6 r- `! f
分析“离心力刹车”与“磁力刹车”的种种不同4 W. w$ w+ d& C3 Q7 O2 m) z% w4 g
1、离心力刹车更适合轻饵抛投,且更不易抄粉。2 `9 r9 @. i" M
2、磁力刹车更适合抛投较重的饵,且投的更远。
2 O' y) M8 C4 M$ x1 |下面,让我们从图片来认识两个刹车的不同吧。
! Z- _/ `% W1 y) A路亚鱼线轮入门
$ s: A- B' w4 \7 y路亚鱼线轮入门& G% k9 P8 ~+ U! _
路亚鱼线轮入门
+ P2 n, Q' t( D' I* V9 ?* w举例:磁力刹车水滴轮
% Z6 M6 F* E: W+ A) m3 m7 \' c$ ?路亚鱼线轮入门. E: R- [* D. `: M& f1 Q
路亚鱼线轮入门
  x! p! F: w9 f$ ^( U0 U) @  {3 \2 {举例:离心力刹车的内部调节开关
9 D/ U/ s; N2 j% B- U路亚鱼线轮入门
6 o2 k: e! n9 n1 d' A$ q就是把上图中的调节开关,放进这里% o: [# F( z: r3 a; u
路亚鱼线轮入门
+ l, |" O) |# \" B% _7 A也有部分产品,将离心力调节开关放在外面。但大多是象上图一样,放在里面的。6 |7 F  b% J" m- x0 W
路亚鱼线轮入门* R8 x1 W, s0 ^4 Y7 _
注意:两种刹车系统,除了刹车调节开关少许外观不同,其他设置都是一样的。4 B& b1 U/ \5 Y2 P  q4 I0 C* f" r
路亚鼓轮介绍
5 Z. G0 v2 K' t0 z2 d$ ~+ v鼓式轮和水滴轮在构造原理上基本同出一辙,只是某些部件所处的位置不同。多数的鼓型轮(SVS刹车结构)的SVS刹车调整与线杯摩擦力调节钮在同一侧,而水滴轮的SVS刹车调整与线杯摩擦力调节钮多设计在分别两侧。7 L( E; ^) l$ Y3 u1 U. b
  B6 |; R4 U% g

* ~' b( G0 N7 `: r7 |. n* @/ i  h0 z水滴轮的体积比较小,重量也比较轻,储线少,适合路亚垂钓时短距离多次抛投的要求,以便减少垂钓者的体力消耗。另外这两种渔轮的重心位置不同,水滴轮的重心位置靠前,鼓型轮则在其中心位置。( d- Y, ]6 o  h. a& L. o) P
由于水滴轮大小基本相同,所以其拖拽力也基本相同,因此他们不适合垂钓体积太大的鱼种,而鼓型轮则有很多种,垂钓者可根据目标鱼种体积的大小和力量及所需储线量来选择不同大小的鼓型轮子。# e* ^" w6 {) @, g6 v
A 抛饵轮的最初调整:
3 C, p; c: m  S5 ]  ?; w. S: \下面的建议并不能让你抛的很远,但能有效的防止炸线(炒米粉)的发生。且能让你的抛投更顺畅轻松。让我们先不去管如何用你的母指控制你的线轴这回事,你只要认真的按照下面的几条指示去做就行了。0 n. o& P3 z0 s4 W" u. k9 I4 E
1.调整线轴的紧张度(用这个在摇柄边的圆型小纽):9 T+ y3 }! {! f& |: _7 Z  k0 S
先调到你路亚或铅坠在你轻微抖动竿尖时能有少许下滑,但不会一直滑到地面的程度。这是对初学者的一个合适的紧度。我们现在的目的是控制而不是抛投距离。
' c  H- Z% j& e' a6 r" d5 d: u* a路亚鱼线轮入门
% X! o7 q8 f* V' y7 p$ \3 R5 C2.调节刹车:* z/ u* a8 f: M" e
A磁力刹车系统的轮:你可以用下面的调节纽来调节。1 K; g7 X; `* i$ |8 `1 ~$ w
把这个旋纽旋到75-80%的刹车力度上。- \' K/ U1 O: b; e3 K
路亚鱼线轮入门" t2 T" h6 ]$ f1 [7 c* d
磁力刹车,一般调节器在外面(如图),也有在里面调节的。
( L1 Z. ~& k& O% \路亚鱼线轮入门
% E3 q3 c0 S& Y& w! o磁力刹车内部(1)1 l- X4 G. d# ^( y
路亚鱼线轮入门
5 F$ t: E: p4 R% \% E磁力刹车内部(2)
$ \, B3 A4 S  R0 V) e! f7 eB 离心刹车系统的轮:多数轮需要打开轮上无摇柄一侧的侧盖才能看到这个线轴尾部的离心刹车系统。把六个小滑套中的四个拨到“开”的位置(这个位置使小滑套可以突出但不会掉出来)。
: X0 u2 E6 _6 e6 J% M路亚鱼线轮入门
# z" m6 \0 m1 y( A! T1 }& T( oC 西马诺的Scorpions轮的刹车系统是比较特别的。大家看看就好了。* B7 q& o- {$ J1 z$ D, T
路亚鱼线轮入门% K% _" k( X( X" W6 J: w$ y
Scorpions; l, ]' M: t6 G  B
路亚鱼线轮入门
4 J* c1 p: b1 o) M- L! P7 RScorpions
+ J0 q8 \& H$ \( i! `! i1 N路亚鱼线轮入门7 D  t6 P- _2 t
Scorpions+ T5 W/ x1 c& a4 t+ @* ?
D 阿布的C系列的轮只有俩个刹车套,这里也不多做解释。
( S! i; E6 J2 V" X% J# ~: mE 还有些ABU的轮用一种叫“飞臂”的东东取代小塑料套,但原理都是大同小异。& }% v2 J: O  s7 G4 o  R( X
路亚鱼线轮入门
1 W- u6 x7 M  m5 N' C' [! ^ABU 5600C5
( f) t5 V: R* p3 Z你的初次过头抛投:3 k) J5 @! c8 K3 i" m5 l
先绑一个15克左右的铅坠在线上。这能让你对轮和竿的协调度有个感性认识,也能让抛投容易上手。把铅坠收到竿尖的位置保持住。右手水平握竿(如果你不是左撇子的话)。像用竿尖在指正前方的方向。把轮的摇柄转到垂直超上的方向,就像在握一个网球拍。! Q5 d7 k6 R' D4 @! K2 m+ k
视频
0 |3 S  Z0 L; p2 c" b+ Q1 `握轮手势" l( d7 {$ q2 r0 f6 }
用你的母指压在线轴上,用力按下出线开关。母指的压力保持在能控制住铅坠不会滑动。保持母指的压力千万不要松开!!
1 U3 [5 {" D% s6 H路亚鱼线轮入门
5 X4 J4 u; W3 ~7 i, i$ X- h& o把竿垂直高举过头顶约2:00的方向。象你要举拍击打一个高球一样。用你的前臂和手腕发力向前挥竿,就像拿把锤子在面前的墙上订钉子。但动作要稍微比钉钉子柔和些。不要松开按住线轴的母指!,反复练习几次找找感觉。不要用太大劲,现在还不是该发力的时候。
% A- E' U, j8 Q% k% `, @3 c' k4 X# D熟练了上面的步骤就开始你的第一次抛投吧。象练习的那样挥竿,当竿尖指向12:00点方向的时候松开你的母指,让铅坠飞出去,保持竿尖在10:00-9:00方向,让铅坠向前飞行。反复练习几次,还是不要发大力,不要怕抛不远,现在只是在学控制,现在可不要炸线(炒米粉)。# I' g' M5 u# S3 K# U2 T4 C6 c
学习使用母指控制并抛向更远的距离:在你对上面的练习步骤有了不错的体会和感觉后。你可以渐渐的放松线轴紧张调节纽和减少刹车套的数量。与此同时,更多的依靠你的母指对线轴施加或减少压力来平衡抛投时的线轴初速度和坠飞行中的减速度,来防止炸线和抛的更远更精确。记住,无论何时你的母指都不能完全的离开线轴,尤其是在线轴高速转动的时候。这是确保成功抛投的关键!!
" S# y1 O& z' z3 H母指在抛投的尾声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当你的路亚刚刚撞到水面的时候,用母指刹住还在飞转的线轮来保证落点和不炸线。慢慢培养你的母指直到它取代你的线轴紧张纽。这个纽全开后,要用母指防止线轴会左右移动。 (原作者说:母指一直轻压在轮上,并不是个好习惯,这会让你损失抛投距离。但在本人看来,初学者乃至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你最好还是保持这个习惯,否则你会被“炒米粉鬼“缠身的。当然,如果你成了原作者这样的高高手了,你全开刹车,全开线轴,全程不用母指,我也没意见,但基本没人能做到这样。)! Z+ `+ G( u, v5 Z1 @+ h
在适应和熟练了短距离抛投后,你可以慢慢的减少刹车套来达到更远的抛投距离。 希望你能最终掌握流畅抛投。
; S* ]. t  `5 n5 N6 v( ~) @4 z  x6 a你还可以进阶到不用把竿举到2:00的方向再抛。利用竿的弹性和路亚的重量,把路亚弹射出去。这将使你用更小的动作和体力来完成更远的抛投。
: F9 S7 G# A  [' _如果学到这里你还没半途而废的话,你可是试着让你的路亚不再紧贴竿尖,放松你的路亚约10CM,这样更容易蓄能来利用竿的弹性抛投。这种抛法要小心路亚会缠在竿头或挂住竿尖的导眼,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 l" m5 `" T
很多路亚前辈会说:我放了太多的精力在抛投距离上,却没有关心精准度的问题。但我注意到,大部分曾经用纺车轮的初学者,他们关心抛投距离远胜于准度。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一旦他们达到了理想的距离后,他们会回过头来放更多的关注在准度上。一而再,再而三的挂住障碍物和错偏目标抛投点,就是他们转变的动机。6 V% y/ `' N  ^9 R! m
最后,如果你能掌握基本的抛投,又能得心应手的控制你的鼓轮,接下来才该回到“练习,练习,再练习”这一老生常谈上。为更远的距离,更高的精准度和更多的技巧,你得---练习,练习,再练习!!
* }& r0 _5 B" s0 o$ Z% D三种轮子的对比/ e+ i& \' ?) \2 @
横向轮(水滴轮、鼓轮)和纺车轮在使用上各有所长,通常新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几个误区:* {, V( Q/ G; J; r2 U+ u
1、入门新手才用纺车轮,高手都用鼓轮。2、鼓轮抛路亚要比纺车轮抛得准。3、纺车轮抛得更远。
% q& J& b6 J4 M6 b3 i' E; |( Y就这几个问题,我根据我所接触到的路亚知识谈谈我个人的看法:1、价格方面,这两类轮子都有入门级和高级,没有绝对的贵贱。2、形状方面,鼓轮的形状更加紧凑时尚。3、实际使用上的区别,区别并不在于新手和高手,而在于使用的环境。6 ]. k+ |% X: S/ S; Z
相同之处:抛投距离上一样远,具体取决于所搭配的路亚重量、形状、重心转移技术好坏,竿的长度、调性,线的材料、粗细、弹性,线杯装线的饱满度,使用者的抛投技巧等。* c6 k0 u. v: k8 X! z0 }) n% m1 c* {4 }
抛投的准确度一样的情况:在钓手使用从左向中间或从右向中间的抛投动作时,无论是用哪种轮,因为都有一个用手指先压线(纺车轮用食指,鼓轮用母指),然后发力抛,在竿指向前方的瞬间放开线的过程,所以以常用的从右向身体正前方甩路亚为例,目标是将路亚抛到正前方,路亚甩出时,放开线太早,路亚的落点会靠右,放开线太晚,路亚的落点会偏左,需要钓手非常有抛投技巧上的经验,才能把路亚抛在正前方。+ n' \; B+ |) A5 p  l; q! \9 r1 h
抛投的准确度不一样的情况:使用过顶抛法(也就是竿竖起经过头顶后,反弹再次经过头顶,把路亚抛向前方)时,路亚是一直向正前方飞行,假设飞行中按顺序经过A、B、C三个点,纺车轮要使路亚停下来可以用的方法:  y' x' [. d/ N
1、用非持竿的手去挡线,2、用持竿的手的食指伸出,顶在线杯上,1和2都不容易让路亚准确的停在A、B、C中的任何一个点,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是使路亚急停,不好控制,但路亚的落点还是可以在标点的附近。
" z9 W+ A1 n" q" Y而鼓轮因为是用拇指带在线杯上摩擦,能让路亚在空中有个减速的过程,最后及时的按停线杯,路亚就能准确的停在A、B、C中的任何一个点上,容易控制。
* {# h; Y# u+ m$ o: h, Y使用下手抛法时:这是鼓轮最善长的,前提是人站的位置最好高于水面,比如国外都站在船上,在岸上则最好找东西踮脚,这时用非持竿手拿着路亚,持竿手的拇指控制线杯,竿尖从下向上挑起的同时放开路亚,路亚开始向正前方飞行,这时拇指的控制可以让路亚停在任何一个它飞行的线路中经过的点上,这也是使用鼓轮抛投最准的情况,高手能将路亚抛进距离10米远的一个小杯中。而在下手抛法中用纺车轮的话很难控制路亚的落点,原因和过顶抛法类似。
' f. M" Z0 @! T5 r0 ^5 P( [不同之处:8 ^3 z1 z; U0 R2 d  _& _( I# ]
1、纺车轮是螺旋形出线,收线的时候,鱼的拉力与收线的转动力之间形成近90度的夹角,所以收线时的力度不如鼓轮,但在中了大鱼,泄力器完全锁死,鱼还继续要线往外冲的情况下,可以用非持竿的手掌去摩擦线杯,减少被大鱼清杯断线的情况。鼓轮是直接收线,回卷的力度要大于纺车轮,常用于在钓障碍区的大BASS时,中鱼后强力的收回,避免鱼钻到障碍物的深处,但鼓轮在中了大鱼,泄力器完全锁死,鱼还继续要线往外冲的情况下,无法用拇指的力量按停线杯(龚磊就试过斗大感鱼时按到母指的皮要烧起来一样的发热,发痛,最终清杯断线)。4 n# J" r( h6 l: I$ Z! r
2、在和路亚的搭配上鼓轮合适搭配重一点的路亚,太轻的就不容易抛远,并容易炒粉炸线,纺车轮轻的重的路亚都能搭配,但要特别在这提一下的以前一直混淆的问题:我们常见到电视里和杂志上的职业选手开着船钓路亚,船上排着近十支已经挂好路亚的竿子,有鼓轮也有纺车,以前我们都只是认为那是为了方便,避免频繁的解开别针来更换路亚,但最进KEIKI帮我翻译了日本著名的钓鱼杂志《BASS》后我才知道,那不只是方便,并且即使是日本的职业选手在比赛时也有同一个人,同时用两种轮的情况,也就是用鼓轮抛重一点的路亚、亮片、拉巴吉古等,用纺车轮抛投无铅的或夹铅的,总体重量比较轻的软虫。2 N% R5 b/ S$ m
3、轮和线的搭配,KEIKI和龚磊都告诉我在日本,钓淡水BASS并使用鼓轮的时候,所有人用的都是尼龙线,没有人用PE线在淡水鼓轮上的,因为PE线在受力拉,比如中大鱼或挂底时,线圈表层的线受力后,会侵切进整个线圈体,导致在后面的再次抛投中炒粉甚至是放枪(路亚飞在空中断线),而尼龙线因为有延展性,所以几乎不会发生这样的侵切。+ Z$ w! n# B. A8 V3 X
4、使用左手还是右手?这个问题要看各人的习惯,没有绝对的优势,亚洲第一路亚人,日本的村田基先生,用鼓轮时是右手持竿抛投,然后竿换到左手,再用右手摇轮,但他用纺车轮的时候是用右手持竿,抛投后不换手,左手直接摇轮,也就是用这两种轮的时候,摇轮的手完全相反。
1 u% K% g1 y8 B! z3 G" J( |5、海钓,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钓,纺车轮一般生产到7000~9000的型号就已经封顶了,再大的显得非常的笨重,无法和竿成为一个整体了,并且很多时候竿要用架竿器固定在船舷上,饵或铁板路亚也不用抛投,就直接顺着船边放到水里,这时钓手多选用鼓轮。
* E+ U8 [( u8 Z: a4 J4 }/ E纺车轮3 v" K7 _% C- q$ C. e$ |5 n
它的主轴方向与出线方向是一致的,容线杯与鱼线轮的传动部分分开,线轮手柄可以很方便地左右互换。在挑选路亚纺车轮的时候应首先测试它的止动间隙,即在单向旋转开关关闭的时候,摇动手柄并突然停止,这时轮子的线杯架也应立即停止转动且不产生因存在间隙而产生的撞击声音。无间隙的止动功能确保了鱼在攻击假饵时的信号能及时并准确地经过钓线、杆身传导到钓者的手上。) N2 h" r9 T: g2 d1 I* e
纺车轮的优点是:抛投难度底、适合抛轻饵、适合远投、结构简单,拆装保养方便、适用范围最广、价位普遍低于同档次的横轴式路亚轮。
7 ]& }; n' v& }1 k& P2 b) k纺车轮的缺点:抛投的准确性和投程中的控制不如横轴式路亚轮方便,钓手们可以通过练习来弥补。
3 Y. d& l" B$ D' _5 }常见的纺车式路亚轮的刹车系统有前刹车和后刹车两种刹车形式,图中线杯上方是调整刹车的旋钮。前刹车的刹车片安装在线杯内部,故称为前刹车。后刹车的刹车系统安装位置处于线轮手摇柄的后部,故称为后刹车。
' I6 E/ P, x( H' Z. c7 B0 }与后刹车系统相比,由于线杯内部的尺寸空间要远大于后刹车系统安装在传动装置内部的空间。所以前刹车系统可以采用一组或多组大直径刹车片,宽敞的安装空间和金属材质的线杯也提供了良好的刹车片散热性能。而后刹车系统安装在线轮的传动箱内部,由于空间尺寸的限制后刹车系统只能采用小直径的刹车片,为了提供足够的刹车力采取了多组刹车片的设计方式。故在总体刹车性能上逊于前刹车系统,这也就是为什么海钓路亚轮和船钓使用的纺车轮普遍采用后刹车的设计方式。而后刹车的优点在于其调整旋钮位于线轮的后部,靠近线轮的手摇柄,在做钓时调整刹车比前刹车方式方便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设计方式。+ \4 o" \* C- V$ @4 z( q1 y: z
路亚常用渔线轮之鼓轮
$ O* V  E- w2 U3 n2 _' }鼓型轮的内部结构与水滴轮大同小异,都是主轴向与出线方式垂直的布局。外形似鼓,得名鼓型轮。* Z" f- \) R  c* ~9 m% w* U4 s
由于采取鼓型外观形状,故传动内部空间要比水滴轮的外形空间为大。主传动齿轮和主传动轴的尺寸也相应增加,可以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绞力或承受更大的鱼拉力。3 z  x2 i1 i5 Z9 P. i+ l9 T
鼓型轮和水滴轮一样分左手轮和右手轮,手摇柄不可左右互换。鼓型轮除了路亚抛饵钓外,也常在船钓铁板中使用。由于鼓型轮的排线规在出线的时候是不做排线运动的,所以鼓型轮作为船钓铁板轮时为了防止在鱼挣扎逃窜出线的时候损伤钓线和机件常常需要拆掉排线规使用,在收线时用手指人工排线。在抛饵路亚钓时鼓型轮也和水滴轮一样容易发生炸线的情况,除了多多练习之外轮子本身的调整也和水滴轮的调整方式一样
  y/ O. ^' O0 Y: g. G) v路亚常用渔线轮之水滴轮8 x# R7 C# M9 x- N
水滴轮的名称由来于其流线型的时尚外形,形似水滴而得名。水滴轮的主轴向垂直于出线方向,在抛饵时是靠杆体挥动并带动假饵而使连接的钓线牵动线杯转动出线。而不像是纺车轮抛饵需将线杯架打开时的自由出线,水滴轮这种出线方式的指向性要高于纺车轮的出线,但是由于出线时需要带动线杯转动所以其抛轻饵的能力不如纺车轮。所以,通常来说水滴轮的抛投准确性高于纺车轮,而在需要抛轻饵和远投的场合以及海钓时选则纺车轮能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3 i+ d  m7 J/ T, \8 a( z& `: \炸线(也叫炒粉)是玩水滴轮时经常出线的问题,这是由于在抛饵过程中由于线杯的转动和出线量不能达到同步而造成的,实际原因常常是因为假饵入水时或者在假饵飞行过程中风力、风向的改变和突发阵风的影响飞行速度减慢而线杯持续在转动出线,使大量松弛的钓线不能被牵引出轮体将将线杯反向缠绕并自身打乱结缠死。初玩水滴轮的钓友们由于不习惯水滴轮的抛饵发力方式和线轮的调整不合适也容易发生炸线的现象,在此建议刚刚接触水滴轮的朋友先用废线和较大重量的铅坠练习。在使用水滴轮的时候最好使用7克以上的假饵。* s5 O7 b5 B7 ^6 Z8 [* c
/ N* u( z2 @* |# v* ~$ G

1 `/ d* l9 R/ w6 S& l8 N帖子来自:http://www.diaoyu123.com/luyarumen/99856.html
$ l7 |7 ], l7 U+ S) c" y2 [' Y( m3 F$ p) D! \
, g0 |2 F' P# D- h5 w0 g

: ^; S- e8 P+ J$ _7 r* d: T& ]. Y2 f" |, R# m) l
在路上  看见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5-23 19:04 , Processed in 0.0450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