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珠穆朗玛峰 安全走过号称是世界上最凶险的川藏公路,在圣城拉萨的阳光下过了两天悠闲自在的日子:看街景,逛市场,参观博物馆,到正宗藏餐馆饕餮血肠羊排藏猪肉,在藏民家里喝酥油茶奶茶吃糌耙,到集市买拉萨河的鱼请川菜师傅做了尝鲜,给车做了例行保养……然后就是下一个目标,向魂牵梦绕的珠穆朗玛峰进发了。
时间已经是7月下旬了。据说在七八月份的时候,由于天气原因,看到珠峰的概率非常之小,这位在其他季节落落大方的女神,此时往往象待嫁的新娘,绝大多数时间都把自己隐藏在重重云帏雾帘之中,让游人难赌她的芳容。在拉萨的东措旅舍,我就见到过好几位失望而归的游客。拉萨当地的朋友也说,曾经有的外国游客来过几次都没有见到珠穆朗玛峰,甚至据说一个老外曾在绒布寺等了20天,通行证都过期了,还是没能目睹珠穆朗玛峰的容颜,最后他在山脚下痛哭了一场而抱撼离开——因为他一辈子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作出决定:即使见不到珠穆朗玛峰,我也要把自己的爱车开到她的山脚下,让她知道我曾经来拜谒过她。何况,自从踏上青藏高原之后,我就特别相信我和这片净土的缘分,我相信珠峰肯定会对我露出笑脸的。 从拉萨到日喀则的近300公里柏油路十分好走,而到了日喀则,在进入拉孜的路口我们被拦了下来,说是修路,要我们绕道而行,于是我们只好老老实实地走了另外一条路,这样就在路过藏南最大的寺庙扎什伦布寺的时候抓紧时间进去参观了一下,看过这座宫殿里的建筑和金碧辉煌的佛像图案,从存放着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金身的灵塔殿出来,为家人请了几个护身符,让喇嘛开光后,就离开扎什伦布寺,来到日喀则广场旁边的一家川菜馆简单点了几个菜,吃完继续上路。 绕往拉孜的路开始的80公里还很好走,后面的90多公里就基本是很糟糕的搓板路了,走三四十公里后,车子里发出异常响声,打开引擎盖一看,风扇上面的护盖罗丝被颠掉了,于是车上的人下来找了点废铁丝,齐心协力将其绑上,继续前行。 车到拉孜县城的时候已是黄昏十分了,首要任务是找了家修车店,花了10元钱,把汽车风扇护盖的罗丝安上了。原来打算在这里住下的,问了几辆山上下来的车,说是通往定日的公路白天修路禁止通行,只有晚上可以走,那么就只有继续往前赶了。 正在翻修的拉孜通往定日的公路路况极差,比起川藏南线上理塘到巴塘的路段有过之无不及,便道不仅多,而且陡、急,尘土也厚。天慢慢黑了下来,车灯能照耀下的二十来米范围,周围的景色什么都看不到,因为修路的缘故,路上全是被大车压出来的坑和深深的车辙,而且不时的还会断路,车辆不得不离开路面在路旁溪水横流的草地上找“路”,还要爬过陡峭的路基才能回到稍显平坦的路面上。特别是一些贴着悬崖绝壁的十分狭窄的急弯道,被过往的工程车碾出了很多泥泞深坑,会车时要特别小心谨慎,否则唯一的后果就是车毁人亡。 一路颠簸穿过黑夜,满是泥浆的车子终于在晚上10点多钟开到了新定日。这里的气温比拉萨明显要低出许多,我第一次脱下凉鞋穿起了旅游鞋,并换上了抓绒冲锋衣。住进了条件据说是当地最好的珠峰宾馆后,我们和前后一起上来的几辆车上的人来到路灯昏暗的街上,在小雨中找到一家四川人新开的餐馆,叫了几个菜,喝起了二锅头。 在喝酒的当口,听到隔壁一说安徽话的登山爱好者在那里讲登山的事情,于是叫过来一起喝起来,原来其人竟然是我祖籍怀宁县人,其老奶奶和我同姓同宗,还是我们一族的。于是相谈甚欢,他说他登过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这次如果不是带了老婆孩子来,起码要去绒布冰川走一走,据他说去绒布冰川来回得步行8小时,还要交3万元的环境保护费——这可不是我要干的事情,我所关心的是明天能否看到珠峰的问题。他说现在天又开始下雨了,明天能够看见珠峰的可能性应该更小了,至少上午是不可能的,要看到也只有下午了。我却趁着酒兴想当然地说道:“我相信我明天可以看到珠峰,理由就是我有这个预感。”大家哈哈大笑,都说希望如此啊。 酒足饭饱,回到宾馆房间后,洗了个温水澡,这时听见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管他呢?明天的事情就先不想了,至少明天早晨不用指望能看见太阳。于是钻进在成都买了后还没有用过的睡袋里,倒头就睡。 迷迷糊糊一觉到天明。早晨起床洗漱结帐后,先把车开到定日珠峰服务中心楼前去购买进珠峰保护区的门票。我们到时人家还没有上班,在门口等待的时候,有一个藏族小孩来卖海螺化石,想想这里亿万年前是海底啊,这些海底的生命作为化石留到了今天,实在不容易呢,就侃侃价买了几个。这当口,服务中心已经开始上班,于是把票买了:车辆405元/次,每人25元/当天往返。然后到街上吃了点包子稀饭,带着对珠穆朗玛峰的景仰,我们上路了。 从定日出去后,好路没有一点点长。走不远便是著名的鲁鲁边检站,执勤的武警战士对我们的边境证、汽车行驶证进行检查登记后放行。不久,就到了318线和去珠峰的分岔口,沿着中尼公路开了一段,看到珠峰保护区标志牌后我们左转,从此就告别了柏油马路。 车子拐入进珠峰的路便顿时难走起来。往后再经过了一个珠峰检票口停车检票后,车就在曲曲弯弯满是碎石的路面上艰难地走起“之”字形了。 再也不指望有平坦的道路可走,车在无数个急转弯中攀登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麓,头晚定日下了雨,而这里看来是下了雪和冰雹。汽车行驶在一片巨大的冲积扇上,鞋带似的路面上满是未化完的冰雪,冰雪下面是泥浆和坚硬的石头,从两侧石壁上不断掠过眼帘的极具绘画感的岩层图案,我们可以看到这块地球最高的陆地在形成过程中因地壳运动被抬升、断裂、挤压等留下的痕迹。 忽然想到很久没有看到一棵树了,沿途赭褐色的石壁、碎石、和冰雪构成了这里的荒凉基调,只有偶尔看到的小片青稞地、远处牵着马吃着我们看不见的草的藏民,以及嗖地从我们面前跑过的野兔,向世界提示这里还有顽强生存的生命。 越往山上走雪越厚,车终于爬到山顶,转到一处白雪皑皑、经幡猎猎的山口,原来这就是著名的遮古拉山口,海拔5220米。虽然周围阴云沉沉,远处只看见一点雪山的背脊,但几乎所有来往的车辆都会在这里做短暂的停留,这十分单调却也非常单纯的背景同样吸引旅行者们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一路上几个“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牌楼和路牌,总让我感觉到珠峰近在咫尺了,而无尽头的搓板路,又让我感觉到每往前走一步的艰辛。真的,从川藏线一路走来,我一直没有心疼过我的车的,然而到这里,在这100余公里几乎是被车辙压出的路上,我可是真的有些心疼了。 车在路上虽然发现了一点小故障,但总算在下午1点钟平安来到了绒布寺。位于海拔5100米的绒布寺,由于位于绒布河道的东侧山崖下而得名,据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当初把寺庙建在这么高的地方,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当然是地球上最清静的地方,别的不说,仅仅只是想上下山一趟该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可是谁曾想到,这里如今竟然成为了整个地球的旅游热点,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了呢? 因为不是特权车,所以车子最多就只能开到绒布寺,到此机动车辆禁止前行。从这里到珠峰大本营还有大约8公里的路程,步行约需两三个小时,但是在这空气稀薄的地方我不考虑徒步,所以选择了坐马车,每人60元包来回。经过山顶的积雪仿佛随时可能挟大大小小的石头飞泻而下的悬崖峡谷,只听到马蹄声和铃铛的声音在空荡的山谷里和着哗哗的溪流鸣响,没有看见想象中的苍鹰,路边偶有一两只野鸽子和红嘴鸦飞过。坐在硬板马车上,摇摇晃晃地举起相机随意拍着一个个云缠雾绕怪石崚峋的山头和周围景色,一个多点小时就到了大本营。 大本营是绒布河边的一块碎石平地,看来象个小小集市,路两旁是藏胞设立的帐篷旅馆和餐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提供简单的食宿,路边兜售各种藏饰和化石。化石显然有真有假,起码那些几个摊上都有的一模一样的动物化石就绝对是假的。 我们走进一个帐篷里,花1元钱要了一杯不是很热的酥油茶喝了,然后问藏族大嫂,珠峰如果出来应该在哪个方位,今天有没有可能出来?她指着一片云雾说,珠峰就在那里面,如果你有福气今天就能看到。 然而在以后的一个小时里,珠峰依然隐在厚厚的云层里没有踪影。不过来这里的人虽然还没看到珠峰,但大家作为一个普通的旅行者能够来到世界屋脊,并能站在地球顶峰的脚下,人人都显得十分兴奋。 因为和马车夫约好了在大本营呆一个小时就离开的,所以不想跑太远,后面的时间只是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对着珠峰的方向发呆。望着蓝色天空下的浓浓云雾,我在心里期望着奇迹的出现:难道你非要在我离开的一刹那才突然出现吗?而这重重叠叠的云雾就算女神猛挥巨臂,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够驱散的呀。约定的时间终于到了,只好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再次坐上马车往绒布寺下撤。心想昨晚说大话了,看来自己和珠峰还是缘分浅了一点啊。 马蹄声和铃铛的声音继续在空荡的山谷里和着哗哗的溪流鸣响,只不过节奏比来时更快了一些。回绒布寺的路上心情当然没有来时那样因为充满期待而感到舒畅,相反有些郁闷。没有看到珠峰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遇到奇迹的少数人呢? 就这么想着,马车眼看就要到绒布寺了,上一个坡就是刻着“做个真实的人”的 “呼噜志铭碑”了,心有不甘的我再次回过头去望着珠峰的方向,哦,在蓝天和云雾之间我看见了什么?那一个小小的白的耀眼的亮点是什么?我赶紧问马车夫:“麻烦你帮我看看那边,那个小白点是珠峰吗?”马车夫回头看了一眼,肯定地说:“是的,是珠穆朗玛。”啊啊!珠穆朗玛!我的珠穆朗玛峰终于露面了,我大叫一声“停车”就跳下了马车,举起相机对着生怕马上就要再次隐如云里的珠穆朗玛峰按下了快门。 此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我看着云雾从珠穆朗玛的峰顶一点一点地向下散去,于是一边喊着“珠峰出来了”,一边跑上坡把停在那边路边的车开过来和珠峰合影。 我的喊声引出一片欢腾,大家都聚集到观察角度最好的“呼噜志铭碑”前,看着心中的珠穆朗玛峰慢慢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翻滚的云海之上,是珠穆朗玛金字塔状的峰顶,她巍峨壮丽、肃穆庄严,她冷峻圣洁、平和大方……在山峰尖顶的右边,显然是尼泊尔境内的狂风掀起的一片云如旗帜般威武地飘扬——那就是传说中的旗云了。 魂牵梦绕的珠穆朗玛峰就这样矗立在我的眼前,近在咫尺,仿佛一阵轻风就能把我送上她的峰顶。 “啊,珠穆朗玛,我心中的女神, 你是以怎样的坚韧的意志、沸腾的热血, 才从寂静的海底升起,成为地球之极, 可记得?我曾经是你肩头的六瓣精灵啊, 受你的派遣,在温暖的阳光里化作一滴水 随着浩浩长江落户江南, 如今我随着太平洋的季风回来了, 带着受你恩泽滋润的万物生灵的感激, 把人类对你的祝福献给你……” 久已不写诗的我,一行行诗句从心底涌出。 我将永远记得这一天,2006年7月24日,我在这一天驾着自己的车,登上了了世界屋脊,并且在这样一个季节看到了我说我来就能看到的珠穆朗玛峰,无比幸福满足的我面对珠穆朗玛峰为自己的家人、老师、亲友和同学祈福,希望大家的每一天都能够象我的这一天:想到就能做到,想要就能得到! 因为车子有点小问题,也因为此行的满足,和珠穆朗玛峰合影留念后,我们就决定离开了。 从绒布寺往回走,再次经过来时路过的山路、村寨,走过静静的流淌的绒布河,又一次向遮古拉山的冲积扇攀登,与早晨不同的是,现在,这里的雪已经完全化了,远处的景色十分清晰。当车一级一级升高的时候,我从窗口再次看到珠穆朗玛峰的身影,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远处雪山的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当我们再次接近经幡招展的遮古拉山口时,看见远方是无比壮观的景象:在蓝天白云与深褐色的群山之间,银光闪亮的雪峰一字排开展现在眼前,后来从资料上看,得知他们是: 马卡鲁峰(8463米)、章子峰(7543米)、洛子峰(8516米)、珠穆朗峰(8843米)、加穷岗日峰(7985)、卓奥友峰(8201)、希夏邦马峰(8012)。据说全世界14座八千米以上的山峰在这里就有5座,而且全世界也没有另外一个地方能够象这里一样可以同时看到这么多的高峰。 遮古拉山口的经幡带着藏民们的期盼在风中飘荡,剔透如玉的雪山群扬着骄傲的头颅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无语而而苍凉。那一刻,我仿佛感到,自己以前所经受的种种磨难,都是为了今天,为了此时此刻。我能够虽然自卑,却同时也能坦然自若地对面对我们的珠穆朗玛,面对未来! 转过身上车,汽车转过这座山,心底正式默默道了一个别:珠穆朗玛,再见!但愿今生从此无憾!
[此帖子已被 红黑两道 在 2006-9-18 23:04:5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