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来武汉应该有二十年的了吧!父亲来武汉出差,带我同行。那个时候从南京到武汉最方便的就是坐船逆流而上,经过三天三夜到达。对武汉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船舱的高低铺,还有一张在东湖边的留影,搂着一个矮我半个头的小DD。不知道他现在成什么样了?如今航运早已取消,父亲也已去了天堂,想询问当年的武汉之行也无从问起,因此武汉对于我来说,是个悲伤的城市。 交通工具早已鸟枪换炮,只需1个小时的飞行,就可以跨越500公里的距离。在武汉的两天雨一直都淅淅沥沥的下着,于我看来是这个城市在流泪。 我以为去一个城市,最先应该去的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外乡人了解一个城市的窗口。于是我去了市博物馆,只为了解它的历史。很可惜没有看到抗战的部分,我对这个恋恋不望因为武汉空战,缘自一篇文章,梁思成之子梁从诫追忆空军烈士:血祭长空英烈。在博物馆参观时正遇着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展,呵呵,这是我第一次看画展。对于大师们的光与影的应用佩服的五体投地。晚上无意间拐到一个可以称为画廊一条街的街道,不远的距离开了不下十家画廊,还有富有个性的家居小店。在这里我看到了我最喜欢的油画:夏俊娜的《绿野仙踪》。就在那一刻,我爱上了这个让我悲伤的城市。 
推门而入,问老板这副画怎么卖的。老板很诧异,估计能说出这副画的名字和作者的人很少,以为我是个艺术爱好者,很热烈的和我攀谈起来。说来惭愧,我就知道这么个现代女画家,虽然也买了朱光潜先生的《论美学》来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但至今未读完,只是在色彩敏感上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天赋而已。 对于传统的东西,我都很喜欢。英、德、俄、法、日等国都曾相继在汉口设立租界,那一幢幢欧式建筑背后曾承载了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沧桑?上起江汉路,下至一元路之间地段,近代建筑最为集中,依然保存着较浓郁的近代风貌,想在这里漫步,让眼睛做一次时光的旅行,可惜天气不好,只在沿江大道步行了很短的距离就匆匆结束了。路的另一面就是汉口江滩,步行在栈道上,我不禁想起了西湖,可惜没有撑一把油纸伞。 小的时候就知道老毛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一直以为指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后来才知道赞颂的是武汉长江大桥。这让我很郁闷,所以此行来武汉一定要去武汉的长江大桥上走走。建的很漂亮,特别是桥头堡,很有古典的韵味,和不远处的黄鹤楼遥相呼应,不似南京的大桥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体现着那个时代的特色。黄鹤楼没有进去,就在门口朝里面张望了几眼,都是后来建的,不看也罢。 东湖这个名字应该是与杭州的“西湖”相对的,可见它的名声。东湖比西湖大很多从面积上看占据了半个武昌区。没有西湖的秀丽,也没有太湖的浩瀚,东湖界乎于两者之间,却包容了两者的优点。坐车穿行在湖中的小道,弯弯曲曲的堤岸种满了各种树,远远看去,看不到对岸,只看到水天一色。我最喜欢的是一条两边种植法国梧桐的路,这个季节,梧桐树叶呈现各种金色,或深、或浅,如果有阳光从树叶穿过,一定更美。 晚上的夜生活无外乎看电影和去酒吧,还有卡拉OK。汉口商业区的电影院还真多啊,可是票价不便宜,要50元一张,对于我这个嗜好看电影的人来说太贵了。在南京有卖年票的,最便宜的只要10元一张,不过看所谓的大片得2张。还有半价看电影,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个福音啊。去了武汉最火的酒吧,确实很火,里面的人摩肩接踵。不过我只是在里面绕了个圈,感受了一下武汉的酒吧文化就出来了。我喜欢安静的地方,就想坐在一个角落,听着台上有人在轻轻的唱着英文歌,可惜曾经唱英文歌很火的一个酒吧已是物是人非了,赶过去的时候竟然没有客人,相比刚才那个热闹非凡的酒吧,我忽然觉得悲哀,难道听英文歌也成了阳春白雪? 在万达广场的一个手工作坊吃现做的泡夫时,想起了在天涯上曾经轰动的齐浩儿和小天269的爱情,只是不知道他们最后有没有走到一起,一个在武汉,一个在西安,距离总是那么的让人不知所措。 来武汉之前我就知道热干面,因此来了就肯定得尝个鲜了。吃了两三口就吃不下,不好吃。我得申明一下,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是个特别不爱吃面的人,出门爬山我都不背方便面,而是米线。去西安的时候,什么哨子面、油泼辣子面、西红柿鸡蛋面,还有酸汤饺子、肉夹膜,我硬是没有尝鲜。在新疆的时候,著名的拉条子也没有尝试。在武汉也去了几家馆子吃湖北菜,印象一般般,大概去的地方做的不正宗吧。但是晚上在一朋友家吃的家常菜让我甚感满意。那晚多喝了点,有些醉意,不由想起那篇著名的网络小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那么,武汉今夜请将我遗忘! [此帖子已被 小姚 在 2006-11-30 18:46:3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