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0|回复: 0

《笑星马季》连载{三}

[复制链接]

254

主题

1594

回帖

1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4078
发表于 2006-12-25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两次机遇

    1956年,马季正式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

    世人皆知,马季的师傅是侯宝林,当然不错,但,拜侯为师,还是后来的事。当时领导
确定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都是马季的老师,侯宝林为责任老师。4个名师教一
个,像今天的独生子似的,千顷地,一棵苗,“水、肥、土、种、密、保、工、管”,8字
宪法齐备,还愁不成才吗?

    1957年的外地巡回演出对马季的技艺是一个大的促进。这次巡演历时将近半年。不
妨模拟《地理图》报地名的方式说说行程:从北京出发,先到保定、石家庄、郑州,经武
汉、长沙,再到南昌、南京、无锡、苏州、青岛,又回到北京,整整转了一大圈。

    那时候,曲艺的各种艺术形式全面发展,不像现在这样,相声孤花独放。中国广播说唱
团曲艺名家云集,纷纷献上拿手的技艺,单弦、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山东快
书,轮流上阵,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过相声所占的比重较大,一台七、八个节目,
相声占3场,就是马季和杨紫阳、刘宝瑞和郭全宝、侯宝林和郭启儒各一场。侯宝林、郭启
儒担当“大轴儿”,所到之处,备受欢迎。有时日夜两场,演出频繁而紧张。对于初出茅庐
的马季来说,既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又是千载难逢的观摩机会。马季的场次一般放在前
面,下场以后,站在幕边,端着茶杯,准备为老师润嗓子,同时全神贯注地观摩老师的精彩
表演。

    巡回演出归来,中国广播说唱团分为两个演出队,马季独领一军。这样,他异军突起,
迅速打开了局面。才华遇到机遇,犹如良种恰逢阳光雨露。

    1961年,戏曲,曲艺界规模浩大的挖掘传统遗产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这为马季又
提供了一次系统地学习传统相声的机会。名剧《赤桑镇》就是那时候挖掘出来的。

    荟萃老一辈相声精英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当然是挖掘传统相声遗产的重点单位之一。全团
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团领导柳荫亲自坐镇。每周开会一次,专门进行这项活动,雷厉风行,
雷打不动。

    挖掘传统相声遗产活动成绩斐然,一共回忆、整理传统相声80段,然后付印成书,就
是曲艺界人人皆知的所谓“四大本”。后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版过多种版本的传统相声选集
和大全之类,哪一种也离不开这“四大本”。当时马季获得一套“四大本”,就像抱了个金
娃娃,如饥似渴,反复阅读,时过不久,一些传统相声已倒背如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马季是传统相声艺术沃土培育的新苗。如果没有传统相声艺术的功
底,就不会有今天的马季。当然,应当补上一句:如果没有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也同样不会
有今天的马季。只因深深地扎根于传统相声艺术,马季势头迅猛的创新活动才根深叶茂,本
固枝荣,硕果累累,历久不衰。
╱z╭ ﹌╮╭ ⺌╮。╲ ˋ☆ˊ `~
╲z(o-.-o)(o-.-o) ╱ ˊ│ˋ
╭~﹊︸ ̄~﹊︸ ̄~、 ρs;
┋﹏⺌﹏⺌﹏⺌﹏⺌┋ 乖! 不要抢我的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2 17:21 , Processed in 0.0308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