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仁:
这个,看起来风格很淳朴的说! 
这、、、这、、、、、、 这是我还不知单反为何物时拍的照片,全部原封不动的搬上来了。 现在看来如此幼稚的构图与拍摄,都有点拿不出手的感觉,难道杈子相比现在我拍的东西而更接受以前的淳朴? 单反相机比之卡片机,也许只是记录的表现力比后者更强一点,何况尼康的色彩还原能力不错,使得后期对色彩的饱和度调整相对少很多。 相机本身记录的色彩并没有完全达到人的眼睛所见的实际效果,所以为什么搞摄影的人每次拍片回来都要调整相片,我想也是这个道理。而我每次拍照回来后的几个基本的调整动作即:色阶——曲线——对比,如此简单的三个步骤,我想是大部分人都需要做的,这是对景色的还原也是对观者的尊重。 从多伦拍的照片开始,也许还包括以前的钱冲照片,杈子或许觉得我的照片色彩过于艳丽,过于假了点,但我必须说明的是:多伦西山湾的湖水是随光线而变化的,我们去的时候,天空很蓝,在阳光的照耀下,那水确实蓝得让人晕眩,而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水的颜色也柔和了许多。至于我在文字方面的渲染,可能是我对那里的印象太好了,除了景色的还有对那里人文的印象,这是不由自主的一种赞美。并没有言过其实的去渲染它。 关于去年的钱冲,我想也许是运气与天缘不错,银杏叶没有出现今年未黄先枯的现象,而我们选择拍照的时间也多在早晚光线柔和的时候,黄色的叶子在暖光源的照耀下(有的选择的逆光拍摄),色彩更加柔和与鲜明。回来照常是那三个步骤,甚至有的PP曝光准确还没有做调整。 拍照提升到摄影层面上,我想应该与写作文差不多,不光会用文字记录了,想要提高点还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那么这篇文章才精彩;会拍照了,那么还想在构图和用光上下点功夫,照片才会更加生动有生命力。事实上我的照片还处在记录景色上,与“创作”两字相差太远。我想这一年来在路上玩的过程,我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点也不想谦虚了。杈子你应该为我感到高兴才是,你说呢? 以上所说,只是心里所想,也不知道对与否,我只想告诉大家:景色好不好,心情好不好,在于自己去感受,去发现,而不是看别人的照片一点判断力都没有。只要有阳光,我在哪都觉得景色好,哪怕是枯叶残荷,都是动人的、都是我所喜爱的、、、、、、 所发帖子,大部分是自娱自乐,不存在刻意渲染景色。觉得美就多看看,觉得接受不了,就一笑而过!在路上,心情好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