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的一次翻车记 情情介绍: 1. 外景:黑得不见五指 2. 人物:卡拉熊和另一知青 3. 道具:两轮木头车;双黄牛畜力驱动;无手拨和自动拨而是肩顶车辕刹车式; 4. 地点:鄂西北某山区 5. 时间:PM:8:00左右(当时就没有便携式的记时装置) 风在不停的呼啸,远山还不时传来—呜,呜的狼叫声.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只见,山冈上由远而近的过来一个黑呼呼的影子,到跟前才看出是辆二轮,黄牛自驱式木牛车,牛车嘎吱,嘎吱 的在颠簸不平的山冈上挪动.却不见赶车的车夫……. 车上堆得一人多高的,新采摘的芝麻杆,黄牛吃力的拖着牛车在岗上行走,两个赶车人提着缰绳步步踉跄的, 跟在牛车后面. (话外音:各位有所不知,上世纪70年代的鄂西北的山区,是个非常贫穷的地方,没有电,没有公路,一个壮劳力 一天才能赚10个工分(折合人民币也就1块多钱),知青才8分左右,,算下来不到1元钱) 辛苦了一天的卡拉熊和另一个知青,从山冈那边的河对岸(3公里左右吧),将村民们收割的芝麻杆上车,打捆 然后运到岗这边的生产队的仓库中.(新鲜的芝麻杆是很重的,小小一捆就有40斤重,难怪老黄牛也感到那么 吃力. 进村的小道,依山修建,只有2米多宽,一边是山,另一边是5米的深谷.而且,先是一个上坡,然后又是一个下坡, 平时村民们赶车进村时,上坡,要挥鞭催牛,下坡要靠人用肩顶着车辕帮牛来刹车,还要不停的大叫------驭, 驭,以警示黄牛也需慢行,刹车.这段路是最危险的地段,赶车人经常容易踩到路边的滑坡,,很容易出事 的…… 按理,赶车人应该走在车前,一手牵着牛的缰绳,一手提着控制黄牛的鞭子,这才叫赶车!!! 但天实在太黑,卡拉熊和伙伴们在进村的小道上又根本看不见路,明则保身啊,也无法肩顶车辕来控制车速, 只能任由黄牛放任自由了.越走越困,又冷又饿!!! 车夫们拖着车尾的草绳,跟着牛车进村了,到了那个最危险的地段,黄牛在没有人控制下,一路小跑起来,且由 于惯性的原因越跑,越快…..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牛车猛的颠了一下,车轮向山谷这边倾斜了,老木车发出嘎 吱的声音,就象要裂了一样,轰隆一声更大的响声,七里喀嚓的一阵乱响后.卡拉熊和同伴惊醒了,睡意全无的
知青,睁大眼睛再看,眼前什么也没了,就好象是来了龙卷风一样,什么也没有了,没有牛车,没有了队里的宝 贝老黄牛..牛车一定是在黄牛失足后,掉到山谷里去了. 卡拉熊吓坏了,这可怎么办???? 黄牛和牛车是生产队的唯一运输工具,是命根子啊!!! 站在山冈上,他们不敢回家,就好象做了错事的孩子, 无助的看着岗下的山谷,但却什么也看不见. 等了个把小时,还是没有一点动静,老黄牛一定摔死了,要不也会呻吟啊…… 沮丧的卡拉熊和同伴只能提着赶车的鞭子,回到了村里.来到杜队长家门外,敲开门
杜队长问到: 小李,吃了吗?? 没有, 在这吃吧, 卡拉熊胆颤心惊的将牛车翻到山谷里的事向队长汇报, 队长沉思了一下问卡拉熊和伙伴是否受伤,当得知知青没有受伤时,队长说,,人没伤到就好,,先吃饭吧,然后 又送熊们回到了知青小屋. 知青小屋,知青们一夜未眠,不知后果如何….. 第二天早上,队长告诉熊们:昨天的结果: 老黄牛当时就挣脱了缰绳逃了出来,且一路小跑的去吃它们自己的晚餐. 木牛车就不那么走运了,五马分尸就是车身写照!,山谷下是一堆破木头.烂扳子.. 车轮也摔得一塌糊涂,再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