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暖色

西行英记(附多图)(图片不断添加中)

[复制链接]

10

主题

36

回帖

3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旅程(之二)----Brighton  

   在哪里你能享受到温暖的日光而免受太阳灼伤之苦?

   在哪里你能在海边惬意的翻滚而不用担心细小的沙砾钻入你的鞋子,你的衣服....?

   在哪里你能一边做着sun bath还一边吃着fish and chips?

   在哪里除了看海,你还能痛快的享受刺激?

   就是这里了!

   英国美丽的海滨度假之地:Brighton.

    这里既是广大群众喜欢休闲的地方,也是英国皇室成员曾经的避暑胜地,难怪连英语课本中都会出现这个地名了.

P.S.

Fish and chips大概要3-4英镑,不过值得一尝.

我们还吃到了donut(面包圈),热的新鲜出炉的,1.5英镑三个,味道很好的说.

游乐场20英镑包全部的游乐设施,比较划算,不过算成人民币还是有点心疼的.

海滩是有很多小鹅卵石的,没有沙子,而且海是绿色的,和我们低纬度的海还是很有差异的.

去了一定要涂好防晒霜,千万别打伞,在英国,人们很珍惜阳光,你打伞人家会象看怪物一样的看你的,据同事说他们以前有人来打伞防太阳还被警察拦住问话了的.哈哈^_^

碧绿的海+帆影点点!惬意啊!

 海鸥是Brighton的一大特色,我们人还未到海边,就已听到阵阵鸥声,它在眺望什么?

 起飞了!

 孤帆不见鸥影来.

 这家伙!才刚偷吃了什么好东西呢?嘴上竟还有点点番茄酱的痕迹?

 我也来晒晒日光浴吧.

 海边(确切的说是海上)游乐场里的旋转木马

 色彩缤纷的游乐场里,人们玩的不亦乐乎.

玩累了就吃点fish and chips(鱼和薯条)吧,炸的鳟鱼(trout)块和切的粗粗的薯条,有点油腻,味道很谈,要蘸番茄酱才好一点,不过这是英国很有特色的食品,一定要好好品尝品尝呀!

 

 海边表演的印地安人(不过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印地安人不应该在美洲的么?)

 去皇家行宫的路上,看到的游行队伍,不知道他们要干啥?

 皇家行宫(Royal Pavilion)的外部,看起来是不是有点象泰姬陵?

 行宫的内部布置完全就是中国古代特色,听说里面的陈设都是从圆明园抢来的,难怪我们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里没看到多少东西呢!可惜里面禁止拍照,我就偷拍了这一个装饰品,你们看看是不是中国的?参观完行宫,心里开始郁闷起来了......

 

 回去坐的双层巴士,上面风景独好,这是麦田.其实英国人很喜欢享受,远没有中国人勤劳,英国的土地广袤,但很少看到果园和菜地,主要就是麦田,因为好打理,难怪英国的水果和蔬菜卖的那么贵的.

 广阔的天际.

 英国的羊毛制品可是很有名的哦,这么舒适的环境,想必这里的羊儿们也是心情舒畅的生长起来的.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14 14:53:5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14 15:05:3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14 15:10:27 编辑过]


我爱旅游心情好好!青天碧水风景妙妙!论坛发贴文章多少,交朋结友更是得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381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2281
发表于 2007-8-14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暖色顶了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52

回帖

329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98
发表于 2007-8-15 14: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的羊看上去都很享受哦!呵呵呵。去英国的人比较少是因为价格太贵吧?英国人那么珍惜阳光是因为有阳光的时候不多吧?嗯再次谢谢楼主的片片。
http://sunl6648.photo.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6

回帖

3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5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旅程(之三)------坎特伯雷和里兹城堡

      里兹城堡(Leeds Castle)位于英格兰东南方的肯特郡(Kent),有位Conway爵士称这个城堡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堡,和温莎城堡不同,我们进城堡后首先看到的是大片的绿油油的草坪,和在湖中和草坪上自由自在游弋休憩的鸭子,天鹅,孔雀和各种叫不出名的鸟类,许多都是鸟爸爸,鸟妈妈和一群小家伙们倾巢出动.我们哪里曾见过这许多的野生鸟类,纷纷掏出相机留影,而这些家伙们似乎已经很习惯了游客们的"热情",显得非常的轻松和自在.甚至于我和某个黑天鹅一家隔的太近留影的时候,差点被黑天鹅爸爸以"武力"驱逐出他们一家的"领地".(呵呵....我现在想起来都还有点怕怕哦).

      出了这一片绿地,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里兹城堡就在面前了,他没有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的高大华丽,也没有我们后来去的华威城堡(Warwick Castle)的冷峻虚幻,却给人一种自在和亲切的感觉.一进城堡的大门,走过一侧楼梯,首先进入的就是城堡的地下酒窖,果然待客之道格外不同.城堡本身不大,除了有专门的房间介绍城堡的历史,其余的地方就是文物古迹了,反映着当时统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堡几度易主,最有名的就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了.

      虽然城堡内部曲折蜿蜒,有如迷宫,但内部的指示路牌却相当清楚.

      走出城堡,又回到阳光下,正午的太阳确实有些炙热,旁边的"天鹅湖"里,大大小小的天鹅"川流不息",再旁边的Culpepe Garden(一座皇家花园)里,各种花朵争奇斗艳.另一头的鸟园里,各类珍禽在里面唧唧喳喳,好不热闹.除了花园,鸟园,这个城堡里还有一座灌木做的迷宫(同行者有在里面晃了半个多小时没法出来的),自己的高而夫球场和葡萄圆,大家可以知道这个城堡的实际面积已经是不可想象了的吧?

里兹城堡外观

 

树丛中的里兹城堡

倚河而立

 

宽阔的视野

城堡内展示的盔甲

各个时期不同的骑士标志

王后卧室中的大床(原来她们也喜欢用红色啊)

王后的沐浴间

某个公爵(或是伯爵)夫人的卧室

国王客厅中的大壁炉,之上是国王的肖像

书房(哇哈哈,象我这种"书虫"看到这个地方,真是口水停不住啊!羡慕!)

城堡的其他房间

"天鹅湖"旁惬意找食的孔雀(湖里是一群小天鹅)

 

鸟园里的皇冠鸟一家

纪念品商店里摆满了吃的(当然还有明信片之类的喽)

         对不熟悉英美文学的人来说,坎特伯雷是个很陌生的名字,但对于广大的英国民众来讲,坎特伯雷就象中国的五台山或是五当山一样知名.

       坎特伯雷位于英国东南部,属于有英格兰花园之称的肯特郡,是座不到4万人口的古城。公元597年,传教士奥古斯丁受教皇委派,从罗马赴英国传教。他在40名修士的伴随下,来到做为撒克逊人肯特王国教城的坎特伯雷。当时国王是个异教徒,但王后原是法兰克公主,信仰基督教。在王后的帮助下,奥古斯丁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成为第一位坎特伯雷大主教,并把基督教传播到整个英格兰。因此,在英格兰,坎特伯雷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基督教信仰的摇篮.

   16世纪,宗教改革的浪潮席卷欧洲。英国教会也向天主教开火,断绝了与罗马教廷的一切关系,改称英国国教,又叫圣公会。它的首任主教就是坎特伯雷大主教。英王的加冕礼就由他主持。这位大主教还拥有管辖29个主教区的权力。这样,做为大主教驻地,坎特伯雷就成了英国的宗教首都。

    英国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家,如:乔叟、马洛、笛福、狄更斯、毛姆等的文学活动都与坎特伯里有重要关系。坎特伯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大教堂,坐落于市中心的坎特伯里大教堂是历史上着名的大教堂之一,也是本校举行毕业典礼颁发证书的地点。

    说到坎特伯雷,就不能不说到乔叟.乔叟(1343—1400) ,英国诗人。伦敦酒商的儿子。十几岁起进入宫廷当差。1359年随爱德华三世的部队远征法国,被法军俘虏,不久赎回。乔叟与宫廷往来密切,当过廷臣、关税督察、肯特郡的治安法官、郡下议院议员。他曾因外交事务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到过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等国,有机会遇见薄伽丘与彼特拉克,这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乔叟在庇护者失宠期间,被剥夺了官位和年金,经济拮据。他曾写过打油诗《致空囊》给刚登基的亨利四世,申诉自己的贫穷。1400年乔叟逝世,安葬在伦敦威斯敏特斯教堂的诗人之角”.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作家乔叟的小说。作品描写一群朝圣者(pilgrim)聚集在伦敦一家小旅店里,准备去坎特伯雷城朝圣。店主人建议朝圣者们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看谁讲的最好。故事集包括了23个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有:骑士讲的爱情悲剧故事、巴斯妇讲的骑士的故事、卖赎罪券者讲的劝世寓言故事、教士讲的动物寓言故事、商人讲的家庭纠纷的故事、农民讲的感人的爱情和慷慨义气行为的故事。作品广泛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教士的贪婪和伪善,谴责了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世俗的爱情生活。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不是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甚至让一群人中每人讲一个故事这种形式也不是什么新主意。在卜伽丘的《十日谈》中就有十个人,为了躲避1348年在佛罗伦萨肆虐的温疫逃到城郊的庄园。他们就是通过讲故事来消磨时间的。 《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也有一群人,每个人讲述一个故事。我们不仅对故事本身感兴趣,而且对讲述故事的人也感兴趣。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真实的。乔叟在引言中把他们一一作了介绍。然后,我们又在故事中与他们相识。很快,我们就觉得对他们每个人都有所了解。

乔叟只完成计划中120个故事中的24(包括两个未完成的),其中22个为诗体,两个散文体。每个故事前均有开场语,全书有一个总序。作者用这种方式把各个零散故事连成一体。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艺术成就很高,远远超过了以前同时代的英国文学作品,是英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将幽默和讽刺结合,喜剧色彩浓厚,其中大多数故事用双韵诗体写成,对后来的英国文学产生了影响。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乔叟用富有生命力的伦敦方言进行创作,也为英国文学语言奠定了基础。他首创的英雄双韵体为以后的英国诗人所广泛采用,因而乔叟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坎特伯雷的外城墙
 

 坎特伯雷市中心的基督大教堂

    


我爱旅游心情好好!青天碧水风景妙妙!论坛发贴文章多少,交朋结友更是得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381

回帖

8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2281
发表于 2007-8-15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暖色用什么相机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5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51
发表于 2007-8-15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能不能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6

回帖

3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7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枫づ舞者

     我用的canonA710(IS)的机子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20 11:42:02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21 20:17:36 编辑过]


我爱旅游心情好好!青天碧水风景妙妙!论坛发贴文章多少,交朋结友更是得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6

回帖

3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20 22: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旅程(之四)------伦敦(1)

         说起英国的旅程,不能不提伦敦,这个世界知名的国际大都市,以她的现代,美丽而闻名于世,其实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自然的风光,但伦敦确实是一个人与自然结合的很好的城市,我喜欢她!

         别的不多说,用图片来说明问题吧!

         交通方式:英国的轨道交通非常的发达,而且价格非常的人性化,拿从剑桥到伦敦的火车票来说,正常的单程票价是13英镑,如果是天票(包括当天伦敦市区所有的公共交通,比如说巴士,地铁,轮渡...),就是18英镑,但是如果你在高峰期以后(也就是早上9:30以后)坐火车到伦敦,那就是相当便宜的了,我们刚好人也比较多,四个人作为一个小组买票(group ticket),又是9:30以后,可以买到往返伦敦和剑桥的天票,还包括当天伦敦市区所有的公共交通,只要9英镑.

         另外,不管是铁路,地铁,还是巴士,车里的布局都还是很舒适的.

         在英国,人们做事一板一眼,保守的好处就是也可以省钱,比如说车票,预定的比当时买的要便宜,不仅是车票,连各个地方的门票也是一样,比如说伦敦眼的单独门票是15英镑/人,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门票是25英镑/人,但如果预定就要便宜的多了.

旅游小贴士:

1.去伦敦的火车票要提前预定,或者买9:30以后的团队票(3---6人的都有),可以比正常票价便宜一半.

2.伦敦眼(London Eye)下面有个票务中心,在那里买伦敦眼的票(当天有效)+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的票(一月内有效)= 33英镑,比单独买要便宜7英镑.也有别的一些景点的连票买,可以自主选择.千万不要去杜莎夫人蜡像馆那里排队买单票或是连票,绝对要贵些,而且那里排队买票的人超级多,等的你要吐血的!

3.如果时间不够,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一定要去埃及馆和印度馆,还有就是他的镇馆之宝一定要看:巨人石像和有这密密麻麻埃及文字的黑色石板.

如果时间够充裕的话,阿伯特和依丽莎白博物馆(Victor and Alber Museum)要去,里面陈列着女王的各种各样的宝贝,自然博物馆(National History Museum)也要去,里面的恐龙骨架等等很有意思,还有就是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也要去,陈列品相当有分量的说.

剑桥的火车站,很小,也很方便,从买票到站台,也就一,两分钟吧,小也有小的好处.    

 

 The One是很有名的火车公司,这是快车的火车,很漂亮的.

 我们坐的是慢车(毕竟车票太便宜了),不过座椅都象这样柔软舒适的,比中国的短途铁路确实好些.

 伦敦有名的特拉法而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这是他旁边的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凡高著名的"向日葵"就在里面.顺便说一下,英国伦敦所有的博物馆都免费的.时间充裕的话,一定要都去看看哦.

这是西区大剧院那片地区的某个剧院,也有赌场. 伦敦的音乐剧也是世界闻名的,这个后面再做介绍.

 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巨人石像.

 中国馆内的陈列品.说实话,很想看看里面摆了些什么中国的宝贝,其实也不过是些瓷器,青铜器等等.真正的中国宝贝还是在皇家行宫内.

 埃及馆是一定要去的,其中的木乃伊等都非常的丰富.

 这是法老的雕像.

 伦敦街头等车的人们.

 车终于来了,很有特点的红色双层巴士,那段时间正在大做特做<辛普森一家>的电影广告

 伦敦眼(The London Eye)一定要去,是目前全球最高的观光摩天轮,他俯瞰泰晤士河.高达135米,比英国伦敦的大本钟,圣保罗教堂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都要高,全程下来需要将近40分钟.票价也不便宜(15英镑).

伦敦眼的每个"房间"都象一颗透明胶囊一样的形状,空间很大,坐10个人完全没有问题,里面视野非常好!上去之前的安检也很严格.

 伦敦眼上俯瞰------草坪上躺满了"晒烙饼"的人.

伦敦眼上俯瞰------泰晤士河. 

伦敦眼上俯瞰-----大本钟和国会大厦. 

伦敦眼上俯瞰-----泰晤士河的另一头. 

 伦敦眼上俯瞰----好象是伦敦水族馆.

伦敦眼上俯瞰-----下午5点左右的伦敦. 

伦敦眼下的行为艺术家-----小丑和孩子(小孩是游人). 

 伦敦眼下的行为艺术家-----自在的铜像.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20 22:51:0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20 22:53:39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31 19:41:29 编辑过]


我爱旅游心情好好!青天碧水风景妙妙!论坛发贴文章多少,交朋结友更是得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6

回帖

3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66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旅程之四--伦敦(2)杜莎夫人腊像馆,音乐剧和中餐.      

永远的《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是根据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改编的。《歌剧魅影》属于法国通俗小说,指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在法国兴起蓬勃的各种惊险、侦探、爱情小说。它在当时其实并不是很有名的小说,甚至也不是勒胡最有名的小说。但是在二十年代,它却成为无声电影和早期恐怖电影的宠儿。就是在中国,解放前也有一部《夜半歌声》是根据此书改编的。在这些电影里,Phantom只是科学怪人和吸血鬼一类的怪物,隐藏黑漆漆的暗道和幕布后面,偶尔伸出鬼一样的爪子把美丽的女主角吓得尖叫。可是音乐剧一版的《歌剧魅影》就与这些大不相同。据说韦伯在看了小说原文之后,发现Phantom其实是一个有知识有灵魂的,优秀的建筑师、作曲家、魔术师,他的悲剧是爱上了美丽的Christine。与怪物相比,韦伯更愿意写一个值得人同情的、仅仅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这一个人性的造型,可以说把《歌剧魅影》的音乐剧与之前的种种版本电影区分开来。Phantom不再是人形怪兽,而Christine也不完全是个软弱无用受人摆布的女孩子。在音乐剧里的Christine既深爱着Raoul,但也被才华横溢的Phantom,以及他所代表的黑暗与神秘,所吸引。与一个疏忽来去、把崇高的巴黎歌剧院以及人情道德都弃于脚下的Phantom相爱,这样华丽刺激的恋情,不光是Christine,也许是很多人在心底隐藏的小小幻想。想想看,古老的巴黎歌剧院下面,深得不知多少尺的地底,漆黑水面上的小船,船头上站着的黑披风白面具的神秘客,害怕是有的,但也够风情吧。当然,幻想再美,也不能构成真正的感情,Christine最终选择的,还是好好先生Raoul。)

      《歌剧魅影》的故事发生在法国的巴黎歌剧院。这个歌剧院,因为它的复杂结构和长久的历史,本身就充满了神秘的气氛。该剧院有2531个门,7593把钥匙,六英里长的地下暗道,整个歌剧院占地三公顷,有七层之高。而且,更惊人的是,在歌剧院的最地层,有一个容量130663.55立方尺、深6公尺的蓄水池。如果观众走到地下室的最下面一层,就可以看到它漆黑黏稠的水面。歌剧院每隔十年左右就要把这里的水全部抽出,换上清洁的水。据说这个水池是当年在修建歌剧院,发掘地下室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地下水形成的。当时的建筑师Charles Garnier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水抽干,但是为了使建筑物的地基坚固,他设计的地下室的墙和地板都是用双层的防水结构。之后,他把最后一层充水,让水把墙的缝隙填满,使更结实。本来只是偶然设计的结构,但是在层层的地下室之下,忽然出现水池,竟然为电影造出了摇曳的灯光和形状古怪的小船。不管怎么说,如果考究起巴黎歌剧院的建筑结构和它的传奇历史(据说真的有人曾经在里面发现过人的骷髅)的话,这将是一个相当长(也相当有意思)的话题。

      我对这一剧的整个舞台和特技印象还是相当深的。这是目前仅有的几个大型舞台剧之一。整个剧中,几乎每五分钟就换一次场景,一次比一次盛大,一次比一次华丽。尤其是在秘道一场中一排排自地面升起的巨大烛台,奇异的布局和庞大的场面,的确会让人有是幻是真的感觉,几乎会怀疑舞台已经全不存在了。《歌剧魅影》对舞台和剧院的要求相当高,因此不是在哪里都能看到,如果你有幸在公演的城市停留,请务必看一场,不会让你后悔的。

和明星的聚会--杜莎夫人腊像馆(Madam Taussaud's)

    除了伦敦眼,伦敦另外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一定是杜莎夫人腊像馆了.里面汇集了你能想象的到的世界知名人物的腊像,每一个都做的栩栩如生,在这样的热闹派对中,你一不小心就会与"名人"撞个正着哦!

  除了惟妙惟肖的腊像,还有确实可怕的"恐怖屋",环幕电影和"The Spirit of London"的的士游,都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中国城和中餐

  因为对英国的食物实在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时候,所以这次到伦敦看音乐剧的时候,我们特别对伦敦的朋友说要去中国城(China Town)看看,顺便去吃顿中餐.

  在英国,中餐的价格很高,我们在剑桥的时候,一份中餐盒饭的外卖(只有一个菜)至少要5英镑(折合人民币约75元),而我们在那里吃了一顿只有我们这里普通餐馆水平的中餐,就花了大约200多英镑(心疼哟!)

  而伦敦的收入和消费普遍比其他地方高,想吃中餐,嘿嘿...大家可以想象了.好在伦敦的朋友已在英国居住多年,特地带我们去了一家比较"平价"的餐馆.不过她特地提醒我们:这家餐馆是黑社会开的,请你们要注意礼仪.从外看这家叫"旺记"的餐馆,果然气派不凡,4,5层的店面,果然比别家要大气许多,进去再一看,我的天!伙计们像比赛一样的穿着黑色的T恤,戴着粗粗的金项链,不苟言笑,真还有几分黑社会的味道咧!罢罢,心惊胆战的吃完饭,结帐走人.不过菜虽平价,但厨师的刀工实在不敢恭维,不管是肉还是菜,都切的如同餐馆的楼面一样大气,估计那刀主业不是用来切菜而是砍人的(呵呵...玩笑玩笑!)

西区剧院的房顶

 

 音乐剧开始前的幕布

 杜莎夫人腊像馆--欢迎我们的主持人,他是谁?

欢迎你参加与明星们一起的派对!

 最新放映的影片<灵魂战车>中的主人公--尼古拉斯 凯奇

画家凡高

 这个球星你认识吗?

 惟妙惟肖的演员

做的很逼真吧?腊像身上的衣服都是名人们本人穿过的. 

 嘿嘿...这个人我想大家都认得,个人认为做的不太像

 出来就看到贝克街(Baker Street),柯南道尔爵士笔下的名侦探福尔摩斯就住这条街上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31 20:30:1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8-31 20:42:10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9-1 20:21:54 编辑过]


我爱旅游心情好好!青天碧水风景妙妙!论坛发贴文章多少,交朋结友更是得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主题

840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4742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7-9-7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光追随你的足迹,游在异国他乡。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8603

回帖

2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11592

荣誉会员热心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7-9-19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路上车很破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36

回帖

316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166
 楼主| 发表于 2007-9-23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旅程之四--伦敦(3)白金汉宫,伦敦塔桥及其他

             伦敦是一个现代技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相当好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你处处可以看到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与交织:你可以在地铁里看到穿西装,打领带的businessmen,甚至还能看到戴着圆顶礼帽,拄着手杖,福尔摩斯时期装扮的年长绅士,你也可能在街上看到打扮的极度夸张和奇形怪状的行为艺术家,在游人面前极尽其表演之能事;你可以在现代的3D环幕影院欣赏刚刚才上映的"哈里波特",也可以在传统的国王或皇后或皇家剧院欣赏历史悠久的音乐剧(包厢的观众可是要正装观赏的哦);你可以在现代科学博物馆中看到最先进的飞机,汽车等的模型,也可以在大英博物馆或维多利亚和阿伯特博物馆中观赏比你爷爷还年长的各式文物;马路上行驶的有现在的豪华房车,也有传统的礼貌骑警;你可以选择乘坐具有150年历史的成熟的伦敦地铁,也可以通过1991年才建好的轻轨把伦敦一览无余......

              所以到了伦敦,要看的,要听的,要体验的......实在太多太多了,如果还有机会,我一定要在伦敦好好住一个星期,每天悠闲的四处观看,把这个城市的精髓,统统都刻进我的脑海......

              白金汉宫,位於圣詹姆士宫与Victoria火车站之间,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兴建,故称“白金汉宫”。 这是 19世纪前期的豪华式建筑风格,庞大的规模甚至比华丽的外表更加引人注目。1702年白金汉公爵开始建造第一所房子,60年后被卖给乔治三世,成为王室成员住所。1761年乔治三世加以扩建。由白金汉屋转变为白金汉宫的工作由乔治四世和他所器重的建筑师约翰·纳什(John Nash)完成。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
即位后正式成为王宫。10年后,左右两翼被连接起来,正门道路,即大理石拱道迁至今址。悬挂着王室徽章的庄严的正门,1863年始成为英国历代君主的寝宫,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地,皇宫是一座灰色建筑物,四周围上栏杆,宫殿前面的广场有很多雕像,以及由爱德华七世扩建完成的维多利业女王纪念堂。其中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若皇宫正上方飘扬著英国皇帝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

       1703年的白金汉宫,是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迄今,它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府邸,集合办公与居家功能。是一四层楼的正方形大建筑物,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此外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而在宫前广场有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就好像要从天而降似的。
白金汉宫现有三处对外开放:
一、禁卫军的换岗仪式
白金汉宫的皇家卫队每年4-9 月时上午11:30至12:00都会举行的换岗仪式,其他月份每两天11:30举行一次,在军乐和口令声中,作各种列队表演,并举行的举枪互致敬礼,一派王室气象,常常吸引路人和游客围观。 如果您想知道英国女王是不是正在白金汉宫中?其实很简单,您只要抬头看看皇宫正门上方,如果悬挂着皇室旗帜,则表示女王正在里面,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代表女王外出。在每年的8、9月间都对外开放,一般民众就可趁此时进入皇宫。白金汉宫开放参观的部份为王座室、音乐厅和国家餐厅等,经常一票难求,最好先用电话申请预约。
二、位在宫殿南侧的女王美术馆
三、皇家马厩

这样的雕像伦敦随处可见,世界各地的名人哲人都包括,这个的上面刻的是"humanity"(人性) 

 白金汉宫(Beckingham Palace),可惜我们去的时候是7月份,无缘入内一览了! 

白金汉宫前的换岗仪式,为了看这个change of guard,我们一行人可谓是"一波三折"啊(毫不夸张),终于在第三次成功看到了,虽然是换岗出来的那一部分,我们已颇感欣慰了!

这是正在等待出来

终于看到一队人马朝我们这边来了!

 都蛮有精神的哦!

 领队的还是个女的,看来在英国女性的地位果然不低啊!

走另一边的队伍,这队里好象都是黑人,是种族歧视还是为了颜色好看? 

 远去的队伍,还是很壮观啊!

 白金汉宫前的花匠,不知道他们把好好的花摘了做甚?难道是要献给女王的么?

 第三次的波折还是很有收获的,连骑兵的换岗都被我们有幸遇到了!看到后面的黑人骑兵没?就是准备来替换的.

换好了,下马完毕 

 准备离开

 大本钟(Big Ben),比想象中要金碧辉煌多了啊!

 大本钟后的国会大厦(House of Parliament),比想象中朴素

 还是国会大厦

 唐宁街10号(No.10 Downing Street),首相官邸.守卫森严,只能搁着栏杆照张相喽,不过警卫倒还挺帅的,呵呵...

 幸运啊!铁门打开的一瞬间,可惜出来的不是首相.

 伦敦塔(Tower of London)

 再来一张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

 再近点!

 到最高的塔了.

 近景

 特拉法尔加广场后的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很有韵味的说.

铅笔头似的摩天大楼 

 豪华房车,没等我们看清主人的面貌就开走了.

伦敦四通八达的地铁,显得有点老旧,但很实用.

 回到剑桥的时候都快凌晨1点了,从伦敦回剑桥的火车最晚23:58从伦敦出发,两个半小时到剑桥,一天的往返还是很方便的.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9-23 21:26:54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9-23 21:27:5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暖色 在 2007-9-23 21:35:43 编辑过]


我爱旅游心情好好!青天碧水风景妙妙!论坛发贴文章多少,交朋结友更是得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49

回帖

871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716
发表于 2007-9-27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俺也去看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

回帖

9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18
发表于 2007-9-28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7-1 16:18 , Processed in 0.10032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