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圣诞 圣诞节是西方一些国家的新年,与中国新年有异曲同工之妙。每年的公历12月24日是平安夜,相当于中国农历新年的除夕,而25号是圣诞节,相当于初一。圣诞夜人们要到大街狂欢,听新年的钟声,而除夕夜人们要守岁,也听钟声,不管是西方年还是东方年,都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的心情,更是把人们发自内心的欢乐表现得淋漓尽致。过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也是最欢乐的节日,人们放下一切,尽量让心情放松,享受劳动一年后的丰收的喜悦,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庆祝形式来迎接新年,可以说新年是全民狂欢的时刻。中国有句话叫做“叫花子也有三天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起来,因而也导致了过年氛围的改变,许多人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就在这种情况下,洋节开始攻占中国市场,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越来越多的在中国的年轻人中盛行了起来。更由于商家的炒作,把过洋节当作促销的手段,于是洋节的气氛便越来越浓,甚至于在有些年轻人的心中,洋节比本民族节日有意思、更重要了。在国外圣诞节的惯例是平安夜圣诞老人派发礼物,商店返利于民,商品都打出最大的折扣,圣诞节当天则是全家团圆吃火鸡,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饭,意义等同于除夕的年饭。 近几年来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善于同国际接轨的商家早早地在门前树起了高大的圣诞树,利用各种渠道公布了打折促销的信息,一般是到平安夜为止的4天时间,于是西方的圣诞节差不多就演绎成了我国的购物节,商家利用这个时节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而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这几天着实比春节还热闹。人山人海,商店里人满为患。消防车、大量的警务人员守侯在商厦的外面,传统的农历年相对要平静得多。许多精明的人则早早地在商店去踩点,到平安夜直奔主题。 这个平安夜,我去了一家著名的商场。车堵的非常厉害,离商场很远的地方车就不能动了,只好下车步行了十几分钟,离商场还有几百米,是一步一步挪过去的。人潮如涌,热闹驱散了寒意。商场门口,搭了一个舞台,三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在载歌载舞,五、六层高的圣诞树下许多人在留影。商场前的广场许多商家冒着严寒在促销。卖气球的,卖鲜花的,卖圣诞帽等圣诞小商品的比比皆是。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和一帮子朋友在一个歌厅里包了一个场子,朋友们自编自演节目,过的很高兴。而今年我决定逛商场,谁叫商场打那么低的折扣呢。有些东东是提前看好了的,我到要看看商家是做宣传,还是真的让利。进了商场,那个人流,真的没法形容。来到早看好的柜台,发现有些商品有,而有些没有,问营业员,说是已经促销几天了,有些断了货。不过相当于买一送一的活动还是很有诱惑的,平时就买一件的钱现在能多买点,何乐而不为呢? 圣诞节于我,就是多了一个购物的机会,至于文化上的含义,到是不怎么关注了。一想到现在还能赶热闹心里就乐。到处是年轻人的天下,成双成队,打扮入时,不过我去的那个商场许多都是附近的学生,想必平时很节俭,趁圣诞节淘货吧。我想这样的节日,有利于老百姓,自然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欢了。只是苦了政府,警察要出动、公汽要加班、营业员们更是疲劳应战。商家自然偷着乐了,当然政府除了苦,也有了,拉动经济,老百姓舍得掏腰包。圣诞节当晚,和几个朋友去了一家韩国式烧烤店、品尝了烤肉的美味,现在嘴角还余香呢。平时是不大舍得去吃的,只有这样的日子才涌起了想去的冲动,虽然逛的不轻松,但是吃的高兴,赶着年轻人的节拍,体验了一回圣诞节。实在说,和本民族节日氛围确实不一样。写到这里,可能和题目有出入,不过圣诞,怎么写的都是圣诞节的活动。其实写到这里,题目已经不重要了,既然这个节日带来了愉悦,就既来之则安之吧。只是委屈了这个节日,因为节日的内涵似乎被抛到脑后,而重视的是附加的内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