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土楼吴

■召集:走进鄂南-----通山古村落民居寻访采风游。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153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825
发表于 2008-6-14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景这边独好,可惜没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23

回帖

3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589
发表于 2008-6-14 1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去了太阳山,可惜没去看古村落,遗憾!!希望你们玩得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984
发表于 2008-6-14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没有目的,没有终点,只是漫不经心的在路上走着,感受着路上的风景,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前两天“在路上”网站上不了,所以无法查看回帖,也无法回帖,甚至想上来查有的报名网友的电话号码都无法实现,导致组织工作无法正常实行,在这里非常抱歉。

6月14日早上八点,我和清幽别院,武汉老猫以及从阳新横穿过来在大夫第汇合的神仙哥哥和神仙妹妹两等一行共9人非常满意地完成了此次通山之行,于15日下午17:00安全回到武汉。。。。

 

详细作业将在“边走边看”栏目上交,欢迎大家观赏鄂南通山古民居。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2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回通山行,我自己感觉非常满意,对了有一点就是最好要自驾车或者租车去。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古屋。。。。。

 

就如去前面所说的,这次通山行以古民居为主线,沿途可不断欣赏自然风光,在抱着主题和准备较充分的情况下,这次旅途不管是行,住,食,玩,均感觉非常不错,希望尤其对人文景观和摄影采风感兴趣的朋友有机会的话一定去看看。。。。

 此行的武汉老猫,神仙哥哥,等相机均满载而归。。。。欢迎大家去参观这些摄影发烧友的佳品。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6-15 21:11:39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492

回帖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31618

荣誉会员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6-15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没有具体的路书吗?
边走边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779

回帖

4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580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5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间:
请问有没有具体的路书吗?

 

有。我这回去准备比较充分,但更幸运的是事先联系了通山县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范老师,对方非常认真细致地带我们“下乡”,带我们去看了几出比较偏避的建筑,并全程讲解,导致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来寻访其他民居建筑和自然景观。

 

具体内容在“边走边看”版里武汉老猫开的那个帖子里,有兴趣者可去看看http://www.5zls.org/ShowPost.asp?ThreadID=81268

[此帖子已被 土楼吴 在 2008-6-16 7:56:47 编辑过]

学习雷锋好彷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2563

回帖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68471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6-15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555555555555555555555,错过了啊

泪奔啊

豹的速度 快如闪电 鹰的眼睛 千里追风 狼的反应 直扑要害 蟒的力量 极限冲击 —— 偶是空空 功夫无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257

回帖

868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684

论坛元老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08-6-16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再早日组织啊,上次网 打不开,没去,遗憾啊。qq: 441730516 我下月是铁定要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回帖

22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17
发表于 2010-11-4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刘家桥村地处咸宁至通山公路旁,四面环山,一水穿村而过,几株古树掩映的刘家廊桥静立河上,构成了一幅古朴而典雅的农家风俗画卷。
    刘家桥古民居始建于明崇祯三年,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兄弟彭城王刘交后裔刘元武始建。刘家后代从清朝乾隆年间开始,陆续建了老屋、下厂、上新屋和下新屋等四处古民居,建筑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740间,楼道38条,天井54个,通过一座廊桥和一座独木桥(后改为石板桥),将四处民居连成一个整体。刘家桥古民居采用特点鲜明的徽派建筑,具有明清古庄园建筑雏形。屋内堂屋高大,巨梁横跨,雕梁画栋,房房相连,廊道相通,迂回曲折;屋外,青砖到檐,青瓦盖顶,垛墙叙伸。整个建筑群门庭严谨,屋宇绵亘,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在看完刘家桥这古风雨桥后,前往通山途中还有另外一座风雨桥_红卫桥。原来叫万寿桥)

2. 通山县 “大夫第”被有关专家誉为“江南第一宅”。又叫“芋园”。进入“大夫第”的古屋,从外面看似封闭,内部却十分开放。步入其间,你会发现,整个大院由门、窗、甬道将每一个空间串联起来,院与院之间或石阶相连或幽径相通。屋顶的马头墙檐角飞翘,在蔚蓝的天际间,勾画出民居墙头与天空的轮廓线。这是清朝县令王明璠的“故居”,高墙、大砖、粗梁、大柱,宏大的规模令人惊叹。占地达1万平方米,分为老宅和府第。府第内仅天井就有32个,有房84间,院内还有家祠、家学。老宅为王明璠父亲所建,占地1200平方米,府第即是王明璠退官回乡后修建的,占地8800平方米。    府第作为一单体建筑,其体量之大,保存之完整,令人叹服,两个门额上书有“大夫第”的字样。祠堂旁有一条宽3米长80余米的长巷,芋园内设施、机构的齐备令人兴叹。马厩、碾房、织房、柴房、厨房和杂役间等多达三十余间。还有“怡济药房”,家庭戏楼,牢房等等,衣食住行一应俱全。。目前,“大夫第”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已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闯王镇(宝石村)(在通山县闯王镇南约2公里。)曾是鄂赣边贸地区,有“小汉口”之称,位于通山县城关东南向,距离县城30多公里,放眼望去,清清的宝石河把村落分隔为东、西两岸(别忘记两岸都有好风景)。(宝石河盛产“宝石”——鹅卵石)宝石村民居群始建于明万历时期,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代,数百年历史,现在遗有明代、清代早、中、晚时期建筑和民国时期形成的各式风格民居130多栋,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鄂南最大、历史面貌最完整的民居村落。宝石河从村中流过,南北两岸都属于宝石村范围,现在留下来的老屋仍有百余栋。这个古村落的大小街巷,大多都是用鹅卵石铺成,走在这样的街巷中,犹如在乡村的画卷中徜徉。

4.闯王镇的焦氏宗祠,省文物专家认定是古民居极品,是一座民间民居艺术的宝库。是一处极具研究价值的明代古民居。这栋一进三重的古民居虽几经重修,但仍基本保持了原貌。昨日,记者现场看到,这栋古民居第一重为戏台,第二重为空旷的大厅,第三重为祭祀祖先的神台。屋檐上,硕大的鳌鱼挑雕工精细、栩栩如生,雕梁画栋、7架梁建筑形式,显示着主人的显赫身份。罕见的 是,在二三重之间,这栋古民居不单是一口天井,而是在第三重往天井间方向伸出了一个大拜厅,拜厅四个大石墩上立着四根大木柱,大翘角檐直指蓝天,属无冠顶四面出水式。拜厅的四角,雕刻的狮子玩球形态逼真。正面的横梁上,是三条雕刻的金龙,还有雕功精湛的花檐。这里精致的雕刻艺术,让大家见识了有别于徽派建筑的大气雕刻,该民居修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于主人的祖先考取过探花,因此主人才有资格修建这种较高规格的民居。

5.谭氏宗祠

位于通山大畈镇的一座建造精致、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古建筑。这座占地2100余平方米的宗祠,始建于乾隆戊寅年间(1758年),为谭氏祖人谭计六首捐建造。

6. 隐水村-----古老典雅的村庄,大畈镇隐水村位于通山县西南20公里处,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间,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村中有一天然大溶洞,穿山而过,两溪合注其中。故而得名。

  隐水群山环抱,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致和复杂独特的地貌。  整个隐水,外有南山、大力山、长力坡巍峨耸立,内有双溪环绕、械墙、门楼守望,很像一座城池,也很像一方都会。二十多个小村落窝居在三垅四岔中,小巧玲珑。全村各类建筑中,以明清两代筑的居多,祠堂十多座。这些古建筑清一色青砖灰瓦,朴实素雅。高峻的马头墙,仰天昂起,既可防风,又可防火,间或有几座较高水准的祠宇宅第。民居建筑大都分两层,上层藏物,下层住人,厅堂居于中央,卧房分置左右。明代与清代住宅、大门多在右侧、清初以后,移至中间,门楣、屋檐饰以雕刻、彩绘。屋内墙壁、门柱、窗棂、柱础、枋头、甚至档板、天花板,也多有木刻装饰。绘制的花鸟虫鱼,人物山水,传奇故事,神话仙迹,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雕工绘制,都很精致细腻,且风格各异,体现了江南雕刻技艺之精华,令人悦目赏心。有一些明清时代屋宇的门额上,还刻有造型庄严的避邪浮雕,这是从远古留传下来的傩像,或以泥塑,或以青石雕凿,工艺精湛高超,淳厚古朴,为一般雕像不能及。

  7.通羊镇牌坊屋。一个相当精美和珍贵的节孝牌坊屋

8.西泉世第----西泉世第位于通山县大畈镇,是西泉畈吴姓的支祠。它面阔三间,通深三间,面积240平方米,小巧而典雅。
  宗祠始建于清朝嘉庆辛未年,同治四年进行过一次整修,光绪丙申年(1896年)又作过一次大的修葺。现存的面貌当为光绪年间的建筑遗存。

9.江源古民居迪德堂:由清朝光绪年间进士王迪吉主持兴建,用了三年时间,于光绪17年,公元1891年竣工,迄今已有115年历史,总建筑面积1328.2平方米,是我县保存较大的古民居。到目前为止基本原貌依然尚存,住屋一进五重,砖木结构,青砖黛瓦。屋外的滚龙墙,马头垛,大门的高石坎显现着当初屋主的社会地位。古居屋屋相连,院院相通,门窗与墙壁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17个天井,让整个房屋通风透光。走在幽静的石道上,不禁联想到曾经人丁兴旺,合家欢乐的景象。
    站在村中的石拱桥上看迪德堂,屋后古树参天,青松翠竹。屋前田间碧野,禾苗茁壮,犹如一幅极具诗意的山水风光画卷,仿佛进入一个桃源仙境,梦里乡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回帖

22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17
发表于 2010-11-4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士府第---江源村5组一直是王姓家族的聚居地,通山县大路乡进士王明蹯与此宅建设者王迪吉、王迪光兄弟一脉相承。王迪吉进士出身在大清国翰林院任要职,王迪光是光绪年间鄂、赣交界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他耗时3年,用3仓钱币建此豪宅。百余丈的古宅五进五重,沿河而立,虽破败却气势壮阔,屋顶两头长长的檐角伸向天穹,屋檐上彩色的瓦片虽经百年风雨,依然鲜艳明丽。正门上“业振琅邪”大门牌斑驳可见。迈过高高的石门槛,正中一丈开外处有一小石坑,顶住门栓的木头“落脚”于此,大家族保卫安全、抵御侵略的用意如此明显。
进得门去,四方天井敞亮了空旷的大屋。雨过天晴,房顶上融化的积雪滴滴答答流下四道水帘,浸湿长满青苔的大理石板。行走在迷宫般的空旷古宅里,20多个天井,50余个房间,近百道大门小门,百余年前地主豪宅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泛上心头。一块石头铺成的大理石道达5米,光滑泛光,行走其上,寂寥的脚步声回荡在曾经富庶鼎盛的豪宅。少量未曾脱落的木雕精致优美,花草虫鱼等各种图案栩栩如生,这个家族曾经的鼎盛与富庶由此可见一斑。屋后,十余棵250多年的枫树楮树群掩映古宅,每一棵树都要两个人合抱。
带我们参观的老人们望着这一栋历经风雨沧桑、逐渐败落的清代古豪宅,语气痛惜而焦灼“这样大规模这么精美的古民居任其毁坏,实在可惜,希望有关部门能加以保护开发”。
据村里人介绍,屋主王迪光,原名全教,号蔼云,生于公元1842年,死于公元1911年。为人正派,品学兼优,勤俭持家,教子有方,行德积善,乐于助人,热心公益捐资新教,修桥补路,众人共仰。
站在村中的石拱桥上看迪德堂,屋后古树参天,青松翠竹。屋前田间碧野,禾苗茁壮,犹如一幅极具诗意的山水风光画卷,仿佛进入一个桃源仙境,梦里乡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78

回帖

2万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810
发表于 2010-11-4 16: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   争取参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回帖

22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17
发表于 2010-12-30 1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源古民居 100705075827a36f2e7ff490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回帖

22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17
发表于 2010-12-30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源古民居进士第 1007112313da028fa388e61f02.jpg
1007050758ba3bb7c11903559f.jpg
1007112336fa2df416c8a6a0a2.jpg
1007050758a3646b528fc67708.jpg
1007112352c78ef526d2042fa6.jpg
10092922436df880fd62257cc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回帖

22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17
发表于 2010-12-30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源古民居 1007051050d682a17c553cd02e.jpg
1007112336ff1592959f47ebb0.jpg
1007051123c5ea1e015462b9e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www.5zl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在路上俱乐部 ( 鄂ICP备11000556号 )

GMT+8, 2025-8-2 22:15 , Processed in 0.1002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