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小记 总计不过13个小时的峨眉山阶梯蜗牛爬,被我们一行三人缓慢的拉伸为三天时光。路程中丰富的人文情调与深幽的自然环境相映生辉。 流水 最开始的路程伴随着丁冬作响的水声,水质清澈,手感凛冽。随流水向山中走去,宛如被妙龄少女牵引般愉悦,这轻快的水是我对峨眉山攀行的起始印象。 佳肴 第一次与佳肴相遇是在纯阳殿旁边的小店,满身汗水亮晶晶的我在罐子小向导的食物诱惑法下,不怎么容易的折腾到了纯阳殿,那一小碗佳肴被老板放上了桌,晶莹透亮的视觉效果让在登山途中热的晕头转向的我瞬间找到了前进的路。 初尝一小口,冰凉感从嘴里扩散到全身,比平时吃的雪糕不知爽口解暑了多少倍,感觉可以算用惊艳形容。在之后的登顶途中,我基本保持了爬山1个半小时就在路边的农家来一碗佳肴的优良传统,原本走的病恹恹的我,在这冰粉的刺激下马上又精力充沛起来。 虽说平日来看,冰粉只是一种廉价的食物,但在峨眉山上它绝对是佳肴——在恰到好处的时间里满足人最多的需求。由小见大,峨眉山呀,变平凡为珍稀,化腐朽为神奇。 Ps: 好的冰粉是由好的红糖衬托出来的 原味的冰粉是最好吃的——类似于西瓜味荔枝味等,最好还是别尝试了。 团队 开心的爬山不会显得累(我推荐多拖一点活泼欢快有趣的朋友一同去登峨眉山),当集体精神低落或者遇上猴类时,就一定需要拉人同行了。在九十九道拐或者“进化版九十九道拐”这种无比怨念的陡坡上,大家排成长长一队人马,互相扶持着向上蠕动,艰辛的感觉便会减半。 你感觉着周围的人都在努力,你们之前路过了一样的风景,现在有一样的疲惫感觉,之后也将有一样的成就感。人是社会性生物,同伴是力量源泉支持着你继续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即使互相不认识,即使我们同行的也许只有短短的几十米路程或者只是更短的擦肩而过,但在峨眉山中我们就是一个团队! 路 在我们拄着竹竿拼死拼活的走着各式各样w型、v型、z型、3型的阶梯攀爬时,脚下坚固的踏板,手边状似木干的扶手真是给了人莫大的心理保证——作为爬山来讲,登峨眉山并不够险,只是好累。而也并不是我们学文人搞酸腐,走在这路上,看着不停出现的背着沉重材料的民工,心内对于那些最初的开拓者们,对于这些仍然工作的修路者们就充满敬畏——你们辛苦了! 攀登过连续几次50多级45度倾角的台阶,才会感到平路的可贵。切身想到将脚下石板历经无数个来来回回的攀登背上山来的人们,峨眉山登顶旅程的目的,义不容辞的应该加上一条:是对劳动者辛苦成功的致敬。 山颠 在接近整个路段的尾声——离开洗象池踏上通往雷洞坪的路上时,我就已经能完全感受到置身山颠的美感了,层层的云海,那曾经耸立于头顶的山峰如今都被踩在了脚下,忍不住想吼吼或者仰天长“笑”呢。感受着高空吹来的风,回想之前登过的陡坡,小小的满足感从心底慢慢溢开游走全身。仙境样的山颠给了我酸软的双腿最好的奖赏。 希望 看到在葱翠林叶之间的若隐若现的石阶,发现对面山壁上排列的攀登人群,除了用仅剩的力气哀号两声外,我还真想默默地跳下两山之间的深渊。 听说,爬过峨眉山的人,内心都有深切的愿望——“这辈子再也不来了!”可真到了下一次,却又跃跃欲试。这表面上除了汗水与折磨外一无是处的爬台阶旅程,果然有着独特的魅力。 峨眉山精巧连环的台阶总会让人产生轻轻的绝望——一拐一折的坡道背后鲜少出现开朗广阔的风景——考验人意志品质的另一坡道绝对迎面而来。 这之中,你总要学会为自己树立目标寻找希望——就是下一个转角,下一个农家,甚至下一碗冰粉。人类的潜力是无限大的,在你认为自己不行的时候其实你还很“行”。 例如遇仙寺之前的那一大截高度,连回忆都会手软脚哆嗦,可我当时却成功的登完了! 每一个希望都是让我们坚持不懈的原动力,相信自己!登山途中不仅看风景,更看你自己坚强的内心。 小概况 很欣赏在登山沿途出现的那些农家 很欣赏那些坚持上山的老奶奶老爷爷 难以接受山中那些没家教的土匪猴子 难以接受那个滑竿漫天的要价 结 攀登峨眉山,是养尊处优的学生体验生活,是工作劳累的上班族放松心情,是年迈体弱的老者修身养 性。用自己的双腿走过的路,凭自己的努力看到的风景,一切都是亲身体验过才会有的满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抽出两三天时间,放下包袱,拿起行囊走入久负盛名的峨眉山,寻找一片自己的小天地,绝对物超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