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朋友小任发新疆之旅贴子。因地处北疆,网络奇慢,所以他只发回文字和部分门票,待方便的时候在上传旅游相片。 也许是以前夏天在拉萨呆过的缘故,当孩子听说我所在新疆的果子沟工地夏天和拉萨一样,睡觉还要盖被子时,便要求到新疆来过暑假。 人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伊犁的美主要体现在有号称“空中草原”的那拉提草原、果子沟、赛里木湖等景区上。工地就位于果子沟内,赛里木湖就在工地旁边,这两个地方倒不用发愁。只是那拉提草原距我工作的地方有300多公里,自己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索性让他们自己去玩。好不容易抽了点时间带他们去霍尔果斯看看,但因是奥运期间,口岸关闭,无法参观,只在外面看了看。感觉有些对不起他们母子俩。后答应送他们到乌市回去的时候,再带他们到天池和吐鲁番转转。到乌市的路上,帮忙代买车票的朋友打来电话,因开学出疆的人太多,车票不好买。于是路上临时调整计划,马上给旅行社的朋友联系,订3张去喀纳斯的票,于是边有了这次的喀纳斯之旅。 虽然很喜欢旅游,但一直不喜欢跟团走,主要是感觉不自由。但时间有限,这次也只有跟团走了。我们是在8月20号的晚上才从伊犁到达乌市的,21号早上7点钟就集合出发了。 第一天由乌市出发,沿217国道,经石河子,中午在克拉玛依的牛街吃饭。下午继续前行,沿途经过克拉玛依的“百里油田”,一路上远远望去,公路两边的荒滩上,全是采油的“磕头机”。下午到达克拉玛依的“魔鬼城”,该景点属于自费项目,门票30元/人,车费20元/人(由于要进景区参观,旅行社的车直接开进景区,如果坐景区的车,车费要高许多)。由于参观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对于喜欢摄影的我来说,这个时间实在太短,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跟团旅游的主要原因。时间有限,也只有在车上隔着车窗拍照了。景区内只停两个景点,一个是所谓的狮身人面像,另一个是电影“七剑下天山”的外景拍摄地。当天天气很炎热,好在参观时间并不长。“魔鬼城”属于雅丹地貌,由于风的侵蚀,地表形成了千姿百怪的造型。 “魔鬼城”景区紧临217国道,严格来讲,除了大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入,大概是由于景区比较大,而且远离市区的缘故,很少见到不买票的游客。目前在“魔鬼城”内,已经发现有沥青,相关机构正在进行开采,真不知道如此下去,该景点还能维持多久。 车子继续前行,沿途有不少草原,牧民的蒙古包如雨后的蘑菇般点缀在草原上。其间经过一个检查站停车,所有游客不准下车,身份证交导游,接受警方的检查。之后继续前行,于下午8点钟到达布尔津县,车子没有停留,直接穿过县城,驶往本日的第二个自费景点---五彩滩。 五彩滩距离布尔津县城约30公里,因布尔津河左岸石头五颜六色而闻名,尤其是当斜阳西下的时候,煞是好看。有意思的是,这里河的左岸寸草不生,河的右岸则树木参天。这里实在是摄影的好地方,可惜依然只有一个小时的参观时间。让人感到特懊恼。 该景点车费30元,门票50元。参观完五彩滩,车子返回布尔津县城,晚上宿县城。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就起床去喀纳斯景区,喀纳斯景区距离布尔津县城161公里,路上约3个多小时。 上午10点钟,车子到达喀纳斯景区大门景区所在地—贾登峪。景区出于管理的需要,外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景区,均在停车场等候。 在导游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游客排队进入景区大门。因我们所在的团游客在住宿上分为景区内和景区外两处,因此在进入景区大门验票的时候,住在景区外的游客,在手上被景区加盖一印章,几分钟后,肉眼就看不到该印章了。 进入景区大门后,大家依次上车。喀纳斯景区大门所在地贾登峪距离喀纳斯湖有30公里,这段距离的运输由景区的车队负责,前提是每人90元的车票钱要在购门票时一并掏出。景区内的车子发车密度根据旅游的人数来确定,沿途停靠各个景点,一般停车时间为15分钟,返程则停留5分钟。由于是滚动发车,加之游客比较多,发车密度比较大,如果有游客需要在沿途景点停留时间较长,可转乘下一班车子,但返程最后一班车从湖边到贾登峪的车发车时间为20:00。从景区大门贾登峪沿喀纳斯河上行,一路上经过驮颈湾、花楸谷、卧龙湾、月亮湾、鸭泽湖等景点,到达景区内的快餐厅,这里聚集了景区内较多的餐厅,同时也是去白巴哈景区的中转站。据说去白巴哈景区风景并不是很美,但因和哈萨克斯坦接壤,当地开放了“西北第一哨所”等景点,因此也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我们的行程中没有这一站,属于自费项目,因路途原因,加上时间关系,没有到该景点参观。 在快餐厅下车后,参加了一个自费项目,也就是到图瓦人家里家访活动。喀纳斯景区内的图瓦人目前人数只有2000多人,目前国家没有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只是作为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其来源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由于有自己的语言,孩子在接受教育后学的是汉语和英语,加上距离边境不远,哈萨克语和俄语也基本会说,因此图瓦人被称做“语言天才”。他们居住的房子全部由木头做成。尽管他们目前仍保留着不少本民族的风俗习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他们家里的现代化电器和卫星接收器中可以感觉的到,他们也逐渐的在接纳现代的文明,据导游讲,我们每人30元的家访费用,有一部分将返给主人,至少可以说明,旅游目前已经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家庭收入了。 继续乘车前行,到达喀纳斯河漂流的起漂点,漂流的起点距喀纳斯湖边不太远,终点为鸭泽湖附近。漂流同样属于自费项目,费用为90元。漂流前景区会为每位参加漂流的游客拍照,当漂流结束的时候,游客就可以拿到自己的照片。 继续前行,就来到喀纳斯湖的湖边。游客可以花上200元乘上游船,到喀纳斯湖中一游,但船一般在三道弯就调头返航了。 喀纳斯湖全长24公里,宽1.6~2.9公里,面积37.7平方公里,最深处188.5米,为我国最深的湖泊。长久以来,喀纳斯湖因流传着“湖怪”一说,吸引了不少游客专程前往旅游。喀纳斯湖也被称着“变色湖”,其湖水的颜色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从远处望,晴天湖水呈深蓝绿色,阴天呈暗灰绿色,夏日晴朗的炎热天又变为微带蓝绿的乳白色。 我们在到达湖边时,导游就宣布大家解散,自由活动。由于连续坐了几乎三天的车子,孩子感觉很累,只好陪他回到住宿的地方。 在喀纳斯旅游,住的地方分景区内和景区外两个地方。景区内的住房大都为木屋,男女分开,5人一间。景区外住宿几乎全部集中在贾登峪,目前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宾馆、酒店,相对于景区内,各项服务功能要齐全的多。我们住在景区外的游客,全部被安排在一幢别墅中,然后按家庭划分,每家一间标准间。当然和其它景区一样,这里吃的相对较贵。由于我们这个旅游团只有我们一家三口是全程含餐的,从今日开始,每餐导游都把餐费退给我们,毕竟3个人相对于30多人的团队来讲,比例太小,导致导游不好安排。 第三天继续到喀纳斯景区旅游,住在景区外的几家人,只有2家选择了再次进入景区。其他的都因为太累,选择了在宾馆内看电视。 第三天我们全家选择了去观鱼厅,在大门再次验票,把昨天盖章的手放在紫色灯光下,昨天的印章便显现出来。顺利进入景区。当我们再次进入景区时,天气突变,下起了大雨。不一会,山上便云雾缭绕,远看群山,白色的云雾环绕在绿色的山峰上,如同一幅幅美丽的水墨画。 进入景区后,再花40元/人买上来回的车票,换乘景区的中巴车上山。一路上大雨不停的下,山上租大衣的生意异常的火爆。由于雨太大,只有一把雨伞,我便让家人在山脚等待,自己拿起相机,打着雨伞,几乎是一口气跑了2000多级台阶,来到山顶。其间不断有工作人员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距离山顶,也就是“观鱼厅”还有100多级台阶,由于在维修,游客不能上去,便下山直奔二号观景点。雨太大,由于云雾缭绕,有时候几米之外都看不清,此时已经放弃了游玩的打算,只想拍几张照片赶紧下山。下午要返回布尔津,加上孩子不愿再转,只好带着一丝遗憾,回到贾登峪。 长久以来,喀纳斯景区在传说中一直被誉为“神的后花园”,而禾木这个地方则被称着是神在后花园中给自己留的一块“自留地”。可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到禾木旅游。在景区大门口,有专门往返于景区和布尔津之间的车子,当时了解了一下,小车为每人50元,包车则为200元。两地间有近170公里,这个价格相对于喀纳斯景区大门到湖边30公里90元/人的路费(强制性收取),性价比要高的多。 回到布尔津的时候,还不到晚上8点钟,在新疆这个时间尚早,太阳还没有下山,当时很想再包车去一趟五彩滩多拍些照片,可惜家人不愿再去,只好作罢。毕竟孩子还小,况且明天坐一天的车返回乌市后,他还要坐近40个小时的火车回武汉上学。 晚上来到布尔津的河滩夜市,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烧烤摊,其中各个品种的喀纳斯冷水鱼颇有名气,价格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今天在夜市上居然发现了两条“九道黑”(喀纳斯湖里的一种冷水鱼,因背上有九道黑色的条纹而得名),而且还是活的,每条的份量估计也就1公斤左右。由于冷水鱼生长的周期比较长,长的也慢,据说最近几年已经很难看到这么大的活的鲜鱼了,既然赶上了,便花360元买了一条,再烤上几条其它品种的冷水鱼和一些肉串,来上一个新疆特有的馕饼,发觉居然是最近几天吃的最舒服的一餐了。 第四天早上从布尔津出发返回乌市。这次没有按来的路线,而是沿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沙漠的东部边沿行走(也就是216国道)。一路上要经过“普氏野马”保护区及“五彩池”景区,由于“五彩池”景区不在我们此次的行程中,因此没有去参观。当然由于要经过“准东油田”,一路上依然可以看到不少的“磕头机”。下午6点多钟,回到了乌市,结束了这次喀纳斯之旅。 新疆面积比较大,算起来,四天的行程中,有两天多的时间全部在路上度过,对于游客的体力也是一种考验。据说喀纳斯最美的季节在秋天,从旅游的时间上来讲,我们这次稍微来的早了一点点,但对于还要在新疆工作两年的我来说,相信有时间的话,我还会再次来喀纳斯的,毕竟,这里太美了。   
 




[此帖子已被 庄园之二 在 2008-10-5 21:33:3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