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游河南的洛/郑/汴已经结束N天了,一直都懒着不愿动笔记下行程中的点点滴滴.可能是因为记忆太深的原故,不怕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这段记忆. 河南,这个在过去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一直都刻意回避的地方,其印象在这次亲身经历过程中算是有了一个不小的改观,也许是不太深入还未能深究为什么河南一直都给全国人民较落后印象的深层次原因,作为旅者这应该不是我的主要发掘目标.我需要的是旅行中的快感和行万里路带来的收获.此行让我不再排斥河南游.河南有太多的东西可看,人文的/自然的都不输其他旅游目的地. 五一长假的取消让十.一变得弥足珍贵了,带薪年假的政策虽好.可真要想心安理得的休息好象都比较难.所以计划十一的出行由来已久,而选定河南为目的地却是临近十一才下决心定下.未出行前主观上就感觉河南比较神秘了.这种神秘缘于对他的不了解.所有的印象都来源于盗听途说/新闻报道/文学作品,阎连科的《丁庄梦》也算是唬住我不去河南的根本原因之一.现在想来真是可笑! 十.一走河南总共用了五天时间,9月30日出发到10月4日返回武汉,在外的几天中越往后越觉得还有太多的地方可去.可时不待我.要赶回来值班.只好与河南匆匆作别,等下次再去了. 9月30日 三家人相约出行,两车六大两小迅速集结穿城奔往孝感,因这条线以前从未走过,知道方向往北,过孝感/广水/信阳/漯河/平顶山/洛阳.也过高的估计了中国道路的标识.想着凭着路标就能把我们指向洛阳.结果一到孝感的路标给指晕了头.绕来绕去不得要领,就是想上京珠都是一条道上竖着N个指向京珠的路牌,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感觉有点把我们当日本鬼子了.小时候看电影,老百姓为了给八路军争取时间,常在路口处把路牌搞乱,明明应该往北指的变成指南,明明应该往东指的变成指西,引着小日本东晃西绕找不着北,而我们到孝感开始就有这感觉了.最后绕来绕去终于在孝昌绕上了正道—京珠高速.我一颗心才算是安定下来.否则不知道要被那五大两小怎么啐! 特别是一牙尖嘴利的哥们,那啐法真是叫人冷汗不断!我得在这里鄙视他一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吗? 走错路难道不是在积累经验吗? 下一次就不会错了.但话说回来,这哥们虽然眼神不好.可路感挺不错的,在河南绕来绕去中基本方向能保证不错,还是可歌可泣的!哈哈哈……还有一点要聊聊的,就是高速公路.以我的经验.湖北/湖南/安徽段京珠都很朴实的叫京珠.而进入河南段看到的路牌竟然堂而皇之的叫”京港澳高速”,还是河南人民比较有气魄.路要修就一定要修到香港/澳门.都是俺们的领土了! 下午5左右左右我们到达洛阳,入住南昌路与周山路交汇处的国豪商务酒店,同行一美女一看国豪的气派立马感叹,”这是出来住过的酒店中外观最气派的一家了!”真是汗呀! 去宏村住庭院/去香港住家庭酒店/去神龙架住的也可想而知.这最气派的感觉居然在河南找到了.酒店是不错,店如其名,国豪就不错.设施一应俱全,干净卫生.放下行李简单清洗一下就去晃洛阳城了.第一件事就是找吃.出门旅游,游只是一方面,吃与之相伴.前往洛阳以前已经打听到了应该吃些什么地方特色,老面馆/洛阳水席,第一天想着水席的规模一定大.怕精神不济,品不出水席的味道,决定先试老面馆,大小一行经过热情的河南同胞的指引找到一家老面馆,弄一包房坐下就开始对着菜谱畅想了,这个不错那个不错,这要点一个那要点一个,反正价格也便宜.菜单上基本都在十元左右.偶见几个二三十元价位的菜也不犹豫的点了.立在旁边招呼的小河南可能觉得我们队伍大,战斗力强.也不介绍任我们在菜单上驰骋,最后点了八菜四碗面,等上菜的时候我们才傻了眼,那碗大得呀.那菜多得呀,那桌子小得呀.我能记住了的就是牛肉大面片.四碗面中的一碗.焦盐排骨,唯一的晕菜.唯一被快速消灭干净的一道菜,由此可见这帮人对晕菜的感情不一般,后来的食中仍然表现突出,后再表述.味道不错.其他的都基本没印象了.吃完老面馆的面,已经是夜幕深垂了.回酒店养精神的养精神,娱乐的娱乐!各行其事各取其乐了.  (酒店窗户眺望夕阳下洛阳新区一广场) 


(第一天洛阳老面馆的部分豫菜) 10.1 早上如时起床,按时酒店早餐,这个在回来后被一朋友指为比较外行的吃法,应该去找一家本地的羊肉汤店体验体验.他说归他说,反正已经结束了.要体验也只能等下一次了. 早餐毕,一行人直奔龙门石窟,这是必看的景点了.洛阳与西安争丝绸之路的起点有一大半估计是因为这个了.去以前就知道龙门石窟规模虽大.但十洞九空/十窟九破了.经过自然的风化/皇家对宗教信仰的变更/战争, 现在平山填湖填海的事也累见不鲜了.龙门石窟还能存在也算是一种幸运了.龙门石窟由西山/东山石刻组成,而幸存的石刻基本位于西山了.所以我们的游览也以西山为主了.香山寺/白园都位于东山,但那与武汉的黄鹤楼一样都是现代仿建,既非原貌,可能也非原址,所以一行老少爷们就不愿耗时耗力前往看现代建筑了.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成于北魏的佛像甚至带有鲜卑族的影子.眼部外突……… 一路破窟看得心里难受,这都算得上是国宝级的瑰宝了,不知道还能让几代人欣赏.一个个的石窟,佛去洞空了.唯有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经过历史的洗炼,褪去一身华彩,灰头土脸的仍然耸立于此,见证着唐高宗以来的风云变化.它算是一尊福佛了.尽管它铅华尽洗,可这尊石窟里规模最大的佛在古代工匠的精心雕琢下仍然栩栩如生,典雅丰满,含蓄静美.十一游人太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对着卢舍那大佛细细欣赏.它代表着历史,我们也算是在历史的公元2008年10月1日与之有一面之缘了. 游完西山已是中午,因9月30日的奔波,一行人精神都有些不济,商议回酒店小憩后再作打算,原本下午游白马寺的计划临时修改了,改游位于市内的天子驾六,晚食洛阳三绝之一的”真不同”的水席,充分体现了民主.原本定于酒店休息到四点半出发,结果因我一觉不知醒,睡到了五点多.真是惭愧!耽误了大家的行程.睁开眼一问时间立马准备出门.在酒店大堂问明天子驾六的路线就启程了.天子驾六线路较简单,从酒店出来走南昌路到牡丹广场右转直行十几分钟就到了. 我们运气不错,一是离闭馆前二十分钟到达,二是该处居然有一接待任务,我们混水摸鱼的跟着听了一下该馆的王牌解说员(我们认为)的解说,那河南老乡声如洪钟,字正腔圆,史典清楚,确实听着舒服,也让我们知道了天子驾六在我国考古发现上的价值与意义,解决了古代天子是驾六还是驾四的争论.其实说简单点,就是现在对应官员乘车排气量的问题.再说就搞得复杂了.换食了! 龙门石窟/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并称洛阳三绝,石窟已经领略过其风采了,牡丹因时不对而失之交臂,洛阳水席对好吃者来讲当然不可放过.从驾六出来就直奔”真不同”而去,一条直道过无数红灯方到,好在河南对停车无限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真不同沿线停了大大小小不少车.估计都是来品三绝之一的水席的.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洛阳水席,但只能按我听到的看到的来介绍,不能再按官方的标准来了.打字太累! 水席之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一道一道接着上,如行云流水一般,故称水席;其二是说水席的每道菜都是汤汤水水,故称水席.它的典故很多.跟武则天都有联系.就不胡说八道了.有兴趣的去百度.谈谈吃水席的感受吧.首先是人多,桌子要自己占.看谁眼疾腿快.然后是水席中洛阳燕菜,此菜号称赴洛阳食之必点之菜.其实就是赵丽蓉老师小品中说的萝卜开会,把萝卜切成极细的丝蒸熟摆花.味道对四川/湖南/湖北人来讲估计是只识其形.未领其味的.最后证明洛阳水席的得名应该是跟前面所说的其二,每菜都是汤汤水水.不辅以面食,对象我这样的壮汉来讲一定是吃不饱的.吃水席长见识.知道了什么可称之为三绝.河南人比湖北人聪明!    

 (龙门石窟) 



洛阳水席代表 10.2 经商定,早赴黄河小浪底水库,下午去北邙/白马寺. 这次让那位识途的哥们开道,我尾随而行.哈哈……找个机会啐他!可他也算不负重望,虽有绕道,但也一路顺风的过孟津县城到了小浪底.比较失望,黄河小浪底的水清清如三峡之溪水,那种奔腾赴海的感觉完全没有.后来才明白,从三门峡到小浪底,一路都是这样.跟三峡大坝改变了长江三峡一样.这小浪底号称黄河最窄处,一点壮观的景象都没有.失望!我们还沿着小浪底大坝绕行了半天,希望看到坝外的壮观.可沿着清清的黄河走,岸边都被用铁丝网隔离了.根本就看不到黄河.只好打道回程.顺便说一句.小浪底大坝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土坝.真不知道在这黄河上是怎么垒起来的.  (小浪底水库,一点不象黄河) 从小浪底出来已经是中午,不想就地找饭吃.把酒店自助早餐时顺出来的鸡蛋/包子拿来充饥,完了去白马寺,因顺道去了位于北邙的古墓博物馆,都说北邙是块风水宝地,自古就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更说北邙无卧牛之地,其墓地的密度之大了。去了后才知道只是一种古墓文化罢了.一般般,建议有人去河南此景可绕道了.在这点我们消灭掉了所有的早餐食品.仍觉得饿.但有所缓解.咬咬牙坚持去白马寺,这次行程再不能变了. 到白马寺也是下午二三点了.还好正当时.人多.寺前两石马被人轮流骑.这白马寺确实建得对,应该纪念这匹马.本来是为了纪念驮经的白马,现在石马继续驮人.白马寺只是简单的游历一翻就撤了,实在是饿,而且都饿,不是一两人的感觉. 白马寺出来两车就直奔10.1中午暴食的火锅店,点了一桌子牛羊肉,这帮家伙还是充分表现出了跟肉类食品的感情,一个个吃得肚儿圆圆的才肯罢休.而且中间又加了不少牛羊肉.本来是按比跟团出游时的团队餐每人10元的标准略高吃的.结果是拿中餐未吃的费用来补也严重超支.当然预算还是比较充足的,还有记者爷们/学生/老师各一,替我们省门票,哈哈哈……所以有了胡吃的基础.这个比洛阳水席是受欢迎多了.这一群人简直是狂热的爱吃肉! 这算是洛阳最后的晚餐了,10月3号,我们的目标是嵩山少林寺,我儿子的梦里老家。老早就念叨的地方了。   (白马寺的香火很旺) 



(洛阳小肥羊的火锅) 10.3 早餐仍在酒店解决,但有了前一天中午挨饿的前车之鉴,呵呵,这一餐都抱着要把中餐吃好吃饱的心思在准备弹药,自助早餐的煮蛋几乎全在我们桌上,而在不见蛋壳的情况下装蛋的盘子已经是空空如也了.装包子的盘子际遇相同.真是丢武汉人的脸呀.简直如狼似虎!但这起码保证了我们中午不饿肚子.毕竟在外旅游,特别是自助游进餐都不会准点的.而中午在少林寺也确实因为这些储备粮而让我们精神百倍. 原本准备走郑少洛高速到登封,可到入口处高管因有薄雾而不放行.只好绕道二广高速,也不知道这二广是什么广到什么广.幸好二广高速是开放的.我们一路在薄雾中穿行,高速两岸的景色也不错.高梁地青纱帐,一马平川.难怪中原多战事.官渡/肥水都在这片土地上展开.洛阳到登封仅70余公里,很快就到.可登封西居然因为赴少林寺的车太多而又不准下.我们只好绕道登封东.无奈只能再次穿登封城达少林寺.几乎花去我们宝贵的一个小时时间.一入登封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少林寺的影响,武馆/武林学院简直是遍地都是,而且规模宏大.看来少林寺在佛门CEO释永信大师的经营下已经成产业化发展了.临近少林寺,更是一片繁荣景象,少林俗家弟子在路边演练十八般武艺.看得牛牛心旷神怡.少林寺确定是宝地,群山环绕,涓涓细流,翠竹绿柳,与之相映的是十一的人潮涌动.不在十一期间来应该感觉非常不错.先走塔林,电影少林寺中觉远练功的片断还依稀记得,所以先去塔林找找感觉.塔林其实是少林历代高僧安息之地,可现在却被后人扰其清静.实在是不该! 塔林中的塔形状与层数是有讲究的,长眠于此的和尚地位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不少是官封的.这可能也跟现在的庙宇主挂同样是有级别的一样.而塔形就是依他们的级别结合佛家规矩而建,七层塔加围墙算是最高级别的了.而在少林寺挂单和尚不幸客死少林,其塔根本就无法与少林和尚的相比.而且位置很偏,不在青松翠柏之中.塔周围杂草丛生. 从塔林返,过少林寺的时候才进去看看.想着少林寺的神圣,花50元找了个导游讲解.学了不少佛家常识.比如韦陀手中的降魔杵,朝上朝下横拿都各有讲究.决定着前来挂单和尚的消费水平,降魔杵朝下,是对挂单的和尚管吃不管住;降魔杵朝上,是管住不管吃;而横握则管吃管住,你说不到少林寺,不是和尚谁整得明白这个.搞得象地下党对暗号似的.外行看少林,就是工整,寺院各大殿似乎沿着感觉中的轴线级次往后排列,没几步就走完了.可见少林寺不象想象中的大.大雄宝殿往后是藏经阁,逛到这里让我想到<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博在这客里偷学少林武功的情节真是不可思议,藏经阁太小.少林寺的参观最后终了于纪念神光和尚一殿,名不记得了.故事很感人!为学佛法断已左臂染红白雪终于感动达摩祖师传法于他.可同行一哥们是这样诠释达摩当时的心理的,断臂这种事神光都干出来了,把人吓都吓死了,达摩都晕晕的了还有什么不会答应呢.哈哈哈……不管怎么理解都是一种乐趣. 
 
 
(少林寺) 从少林寺出来已是下午四点了.惦念着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想着既来之则玩之的心态,不管多晚还是要去一去的.不识路一路问,河南人的表达我们还是不太习惯,几个人指的方向都不同,还是在晕晕乎乎中到达嵩阳书院,感觉不是被人指过来的,而是撞过来的.四大书院中河南占了两个,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可小视,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河南怎么就让人近而远之!嵩阳书院一颗生机盎然的4500余年的大树不知道能否代表河南人的那种顽强的精神.书院选址很牛,别具匠心.


(嵩阳书院) 郑州基本是顺道路过,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路牌乱指,顺着”西南绕城高速”的指示下郑少洛高速,不到500米就遇一岔道口,居然就找不到方向了.真是晕啊!郑州只是一夜的停留. 10.4 最后一天了.走郑开大道到开封很快,路也很好走.开封在原计划中是有的.可觉得时间紧准备放弃,改到郑州看黄河大桥,都说黄河大桥很壮观,有五公里长,往返有十公里,等到了郑州又觉得开封近,不去心有不甘,而转黄河大桥比较浪费油,于是最后一天还是准备去开封转圈. 早起在郑州朋友的带领下找了个老店早餐.知道什么是胡辣汤跟豆磨,味道能接受.吃完又被朋友领到郑开大道口就话别了.我们仍旧自理行程.入开封怕绕路,找个安全的地方把车停好,包了两辆三轮,载着我们游开封.开封很破!由于时间较紧.到开封府就只是远观一下,派同行记者侦察一翻确认无必要进去就赶紧闪人往下一个景点大相国寺.大相国寺不错,据报有转头就买票入寺了.入得寺来在讲解处花30大洋购得一漂亮导游领着我们游大相国寺.漂导的讲解虽然比较程式化,但我们没到过没听过也不影响我们对大相国寺的了解.算有收获,全国唯一尊千手观音,用一颗有着1000多年树龄的树作材料被工匠一气呵成的雕刻成型,大树变观音后也有200余年历史,而观音的千只手指形各不一样,且每手上各纹一只眼睛.仰视千手观音,千手中的眼睛仿佛都在注视着你,心中的虔诚在这千眼的注视下蛮得格外有份量.在而且观音殿与别的寺庙不同,是一八角形的殿,这在曾经游过的寺院中看到的观音殿也有着极大的不同.大相国寺最里端一殿也供奉着由信徒捐赠的一尊号称是大相国寺第二宝的缅甸白玉雕刻而成的玉佛,玉佛眉心镶嵌着一颗红宝石,为了消除红色的煞气,不知道用什么颜料处理成了黄色,形成了站在玉佛的正前方看的时候红宝石是黄色的,但站在四十五度角看佛的时候,红宝石的原色还是很纯净的红色.宝石就是宝石,不会因为处理而失去本色! 大相国寺游得差不多了的时候,我们一行自投罗网的到和尚们开的店里捐了些功德.和尚参与商业这在其他的庙里也不多见的.但大相国寺的商店里全是和尚,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不是和尚,也可能他们着的僧衣可能跟现实社会里的工作服差不多,不知道工作这余他们怎么打发时间的.但在豫游寺院的过程中,看到和尚用手机是普遍现象,而且手机的档次还比较高!都是属于中高档机型.看来河南的和尚都是带薪修行的,而且薪水极高.香火的直接受益人就是他们了! 大相国寺出来已经是午时,原本要去清明上河园,考虑到要往回赶路,并且温饱问题解决需要时间,清园的行程就放弃了,直接让三轮车把我们拉到开封知名度高的黄家包子.这地方没到以前我听说过N遍,一直都以为是”皇家包子” ,到跟前才知道其实是”黄家包子” ,敢情自己又被忽悠了一次.开封一七朝古都,皇帝家爱吃包子开个包子店的故事还没开始构思就完全破灭了.哈哈哈……但就算是名字跟我的想象有距离,只要味道正宗也无所谓.可关键是到了这包子店才知道店名的响亮也算是名符其实,我们拿的号是69号,前面排着还有十几个号.从来没听过吃包子排队的.想着一笼包子从和面到做成形到蒸熟耗费的时间,我们真不知道这十几个号需要多长时间才轮到69.排队,一定要排队吃到.冲着这前面十几个号一个也没有流失,我们也一定要排队吃到这黄家包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待我面上桌赶紧先点了六笼,真是让河南老乡们小看哟.怎么看怎么象饿了几餐的! 待吃毕黄家六笼包子,一哥们调侃道,走路要慢点稳点,否则一不留神被啥绊倒,只怕那肚里的包子一个一个象子弹一样从嘴里往外喷射.哈哈哈….. 下午三点半从黄家包子出来开始载着包子赶路.晚上十一点半到武汉,肚里的包子不知道还剩几个,反正一路加了油但没加包子. 5天出游时间太短.下次就算不加包子也一定要加时间! 最后感慨的就是黄金周实在是不能取消.我们需要黄金周! [此帖子已被 深深的浅 在 2008-10-12 13:06:2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深深的浅 在 2008-10-12 13:17:15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