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处在中国地图的鸡颈部位,在放大的地图上看,它象是鸡颈上部一突出的肉瘤。葫芦岛是我北方的天然良港,自清末起当局皆有筑港之举,却因经费不济都成了虎头蛇尾。1929年当年的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孙科经论证,与荷兰治港公司签订了合同,于同年7月2日举行筑港开工典礼。时任东北保安司令的张学良将军亲自撰写了“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以及碑文,并专程赶到揭幕。然不到半年,日本侵略者入侵,工程夭折。1935年日本侵略者完成工程,筑起三座货运码头,建了二个巨大的储油池(见图1)。文革期间,“葫芦岛筑港开工纪念碑”被红卫兵推下渤海,若干年后从海中捞起,重新竖立,其碑下端裂痕清晰可见(见图2)。日本人遗留的储油仓就在碑旁并未拆除,据说底层还有油,可那里面已长出了厚厚的杂草,似乎不太可能。 张学良在这被当地人叫作岛里的地方揭过幕,属下曾为他在附近的一个山包上修筑了一座别墅(见图3)。别墅为乳白色的,二幢二层,前幢为主人楼,上下各四五间房,后幢为马弁仆人居住,一字排开若干间,二幢楼自然围成一个院落。由于年久失修,长期少有人住,其地板已曲翘栏木腐朽油漆脱落,有些地方已用报废钢板钢管替代。虽说是市级文物保护,但看不出一点保护的痕迹。当然每年的某个时段还总有一些有一定级别的老人来看上一眼,不过一点都无助于这座别墅的复苏。原因有二,一是张学良根本就没在此居住过,类似咸宁的131洞和韶山的滴水洞,是行宫却没来得及迎接主人;二是该别墅座落于禁止摄像的保密企业里,不可能产生赢利。所以谁都不会花这冤枉钱。 从葫芦岛市中心向北走10来公里就是一战名扬天下的塔山。历史上曾多次批判东野司令员林彪对攻打锦州一再推诿,林彪屡屡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无险可守的塔山防线是否守得住,一旦失守,国民党军东西进兵团实行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后来有人作了分析,说这一战该输的居然打赢了,真是不可思议。林彪的侥幸,加深了他常胜将军的光环,同时也让塔山出了名。 激战6天,双方共伤亡近万人的塔山纪念地在后来的几十年变更迭起。1953年修建的纪念碑9年后被当年的英雄团长焦玉山指认是国民党的防区,随即将其炸掉;1963年移址重建的纪念碑题词是当时的司令员后来的国防部长林彪,1971年“9.13”题词被铲,“无名塔”一竖就是13年;1984年才由也是当年东北局的领导人陈云重新题词,前面的字不变,后面的纪念碑改写成了永垂不朽(见图6)。2005年起,陵园扩建和纪念馆(见图5)一并扩建。 在431船厂附近,有一个废弃的码头,岸边竖立着一座石碑,它告诉人们,1946年到1948后共有105万日本侨俘从这里离开中国,回到他们的国家(见图4)。这里正在兴建一座和平公园,要让逐渐淡忘的人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而在葫芦岛南面20余公里的地方是电影《三进山城》的拍摄地兴城。兴城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它与西安古城、荆州古城和平遥古城同被列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见图7图8)。 葫芦岛像宝葫芦一样处处有宝,驴友们有空去亲自探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