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 晚21:12分 Z4次列车,到达北京西站的时间是次晨6:53,软卧下铺,428元。 4月4日 6:53到达北京西站,出站向南广场走,可以问一下六里桥车站的方位。 六里桥车站离火车站并不远,打的士11元。 到大同的汽车很多,大约是每半小时一班。我们买到8:20分的车票,票价119元。 买好车票后出来吃早餐,有家牛肉面馆,牛肉面超级的咸,吃了两口。 客车8:20分准时出发。下午将近一点时到达大同。 车站门口有很多出租车揽客。我们找了一辆车,谈好送我们到广和宾馆开好房间并放好行李再去云岗石窟,30元。路上司机坦陈广和宾馆会给他每个房间提五元钱,所以收我们比较便宜。 在广和宾馆还价,单间(大床)120元、标间130元,三人间180元。 20分钟到云冈石窟。淡季门票35元,旺季门票70元(4月底——10月底)。 云冈石窟下午应该是最美的,石窟坐南朝北,夕阳西下时,刚好从侧面照射过来。我们从2:00呆到快6:00。 出来在石窟对面马路上坐3-1,到终点后转的士,到得月楼,6元 大同吃的地方主要是红旗美食城,物美价廉。我们是在得月楼吃的涮羊肉,很好吃,两人吃了110元,环境很好,服务员也很好,所以吃得很舒服。 本来晚上打算出来吃烤羊肉串的,但是回房洗了澡,就不想出来了,早早睡了。 大同早晚温差还是较大的,晚上起风了,所以从云冈回时如果晚,应该带点衣服加。 4月4日 头天晚上与网上有名的布师傅联系,谈好包他的车先到悬空寺,再到应县木塔,然后回市内到华严寺九龙壁善化寺等景点。300元。这个价格很厚道,因为我们在街头问的出租出叫价380元,还有叫450元的。 早上七点来接我们的是布师傅的老婆,很漂亮的一个女人,有点象江南的女子。姓杨,车是桑塔纳3000,电话:13513526784 在广和宾馆对面的快餐店吃早餐,两人只花了6元,而且还吃得较好。 七点半出发,大约九点到达了悬空寺。看图片感觉不强烈,但是站在寺下抬头望上去,却有种震憾的感觉。淡季门票30元,旺季门票60元(4月底——10月底)。 去悬空寺尽量早点去,我们上去的时候,人还不算特别多,但是等我们下来时,已经挤不动了,挨着挨着往前移。我们真是幸庆自己来得还算是早。 悬空寺上午有阳光,下午就没有阳光了。因为它面向东。个人认为如果要去应该早去,悬空寺已经是危楼了,估计过不了多久,游客应该不再允许上去了吧。 从悬空寺出来到应县木塔,大约二十点半。木塔淡季门票30元,旺季门票60元(4月底——10月底)。 个人感觉还是很有看头的,因为四周都没有什么建筑,木塔出现在一片空旷的蓝天白云之下。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就只能在一楼看看了,说是三个月前都还可以上二楼的,一年前说是可以爬上四楼!不过从另一角度想,或许过几天,一楼都不让上了。(很有可能,因为木塔已经在倾斜了,而且三种加固方案都没有通过) 从木塔出来在街头找了家吃凉皮的店,还可以,5个人(包括杨师傅)吃了28元。 回城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我们直接去了下华严寺,现在是大同博物馆。到处在施工做更高更大更新的寺庙殿堂,所以我们只溜了一圈就出来了。门票20元。 走到九龙壁很近,门票10元。 因为要赶到太原,所以没有去其他地方。 到新南站也是杨师傅送我们去的。杨师傅人很好,一路都跟我们聊天,而且还很为我们着想,将同行两个人送到火车站回京,再将我们两送到新南站坐汽车。 16:45分到太原的车。大约8:30到达太原。车费88元。 下车打的到迎泽大道附近桃园北路的如家酒店。标间209元,比武汉略贵,会员价192元。 从如家往前走,洪老五喝羊肉汤,吃烤羊肉串,感觉很好。两人花费了35元。 4月5日 原计划早上起床到晋祠然后从晋祠到天龙山石窟。 在桥东站坐上308,终点是晋祠,票价2元5角。没料到的是坐了近一个小时才到晋祠。 晋祠门票淡季门票35元,旺季门票70元(4月底——10月底)。 找了个野导游30元。圣母殿的泥塑跟木塑还是很有看头的。 中午一点从晋祠出来,坐308到火车站。 准备坐火车站的大巴去机场的,市内只有211路公交车到机场,但是据说211又慢,而且离候机楼还有两站路距离要走。所以打了个的士,50元,找了个人拼车每人25元。 同伴到建南车站,坐车去了平遥。 太原机场很小,只有一家餐厅,30元一份的快餐,比飞机上的都难吃。所以去机场前一定要在市区吃饱。 17:10飞机起飞,6:25分降落天河机场。票价440元。出来坐了大巴回家,15元。 因为时间很匆促,所以感觉云冈石窟那个下午最悠闲。 这次最值得去看的应该就是云冈,然后悬空寺与木塔都很不错。大同市内也可以转一下。但是对晋祠印象不是特别好,人很多,很嘲杂。 如果假期再多两天,就可以去五台山,从五台山回太原,太原市内就没必要转了。 还有恒山,据说在修,不能登上山顶,所以没有去。 回家对中国古典建筑很有兴趣,上网定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还有其他一些讲建筑的书。呵呵,就跟上次从莫高窟回来找了许多石窟方面的书来看一样。很多东西,在去之前,好象没什么兴趣深入了解,但是看完后,就有了一种很想了解的欲望。 (以前,总是无偿的使用网络上的一切有用资源,这些资源让我将出行的计划做得很周详具体,无论是一个人出游,还是团队出游,习惯性的背着一沓打印纸行走,这样更能带来足够的安全感与稳定感。 但是越来越发觉自己的自私。回来将那沓打印纸尽数丢弃,不免慢慢升起内疚之感。这些资源,原本的意义是大家共同的,有人付出,于是有人收获;你得到了收获,便更加应该增砖加瓦。 或许,我写的这些对你并无用处,但是我还是决定从此慢慢的将我所行走到的路途,讲给你们听。希望能够有一两处有用的地方,来让我更加快乐的行走,并与你们分享,同时,也分享你们的行走。) |